用于山区边坡地带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563发布日期:2019-07-13 08: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用于山区边坡地带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蓄水浇灌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山区边坡地带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属于水利灌溉工程灌溉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在西部山区建设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一般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项目建设过程及完工后必须进行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作。工程开挖坡面及弃渣坡面需进行植被恢复工作,为完成项目水土保持验收,一些业主往往在验收前两三年采用洒水车运水对坡面植物进行浇灌养护,其成本高昂。一旦验收通过后,就疏于养护,造成大片植物死亡,生态环境无法恢复。

目前有些项目借鉴山区农村蓄水灌溉经验,在坡脚设置大型蓄水池,收集雨水,再采用泵或洒水车运输至坡面进行浇灌养护,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主要缺点:

①蓄水池土建工程量大;②收集雨水的路径较长,收集率不高;③收集后的雨水大部分采用洒水车或水泵等机械进行运输,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对坡面养护、浇灌操作方便的用于山区边坡地带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山区边坡地带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边坡上的马道,所述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还包括山水收集蓄存系和间歇性排水浇灌系,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沿所述马道走向布置在相应马道靠近边坡一侧的山体中,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的浇灌水输入端与对应位置处的山水收集蓄存系连通,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的浇灌水输出端布置在相应马道远离边坡一侧的坡体上;相邻两条马道之间的边坡上的山水通过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山水收集蓄存系收集蓄存。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包括数量与所述马道数量相当的多条蓄水槽,各条所述的蓄水槽沿相应位置处马道的走向布置的该马道靠近边坡一侧的山体中,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的浇灌水输入端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蓄水槽连通。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每一条所述蓄水槽的顶部均设置有半封闭的防蒸发盖板,蓄水槽顶部靠近马道的一侧通过所述的防蒸发盖板遮盖。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间歇性排水浇灌系包括输水管组、浇灌管组和间开式阀门,所述的浇灌管组布置在相应马道远离边坡一侧的坡体上,所述输水管组的浇灌水输入端通过所述的间开式阀门与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连通,所述输水管组的浇灌水输出端与所述的浇灌管组连通。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间开式阀门包括切止阀和发条式开启装置,所述的切止阀通过所述的发条式开启装置间断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发条式开启装置包括发条器、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和动力输出杆,所述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的发条器连接,所述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动力输出杆连接,所述的切止阀通过所述动力输出杆输入的动力开启和关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的发条器上还设置有扭紧把手,在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动力输入端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的动力输出杆通过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包括至少两级开式齿轮传动组,所述的发条器与首级开式齿轮传动组连接,所述的动力输出杆与末级开式齿轮传动组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浇灌管组包括沿马道走向布置的多根浇灌管,在每一根所述的浇灌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在相邻两条马道之间的边坡上布置的浇灌管至少三根,每一根所述的浇灌管分别与所述的输水管组连接。

所述的输水管组包括多根垂直输水管,沿马道走向连接在所述山水收集蓄存系与对应位置处的每一根所述浇灌管之间的垂直输水管为多根,相邻两根所述的垂直输水管之间的间距在50m~60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结合现有边坡均设置有马道的结构特点,通过增设山水收集蓄存系和间歇性排水浇灌系构成本申请所述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并将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沿所述马道走向布置在相应马道靠近边坡一侧的山体上,然后将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的浇灌水输入端与对应位置处的山水收集蓄存系连通,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的浇灌水输出端布置在相应马道远离边坡一侧的坡体上,实现通过山水收集蓄存系在山体的每一条马道旁边收集、储存雨水,而在需要对相应坡面进行浇灌和护坡时可以方便、快速的通过所述的间歇性排水浇灌系完成浇灌和护坡。既省去了建造大型储水池的高成本投入,浇灌、护坡时又不需要大型的有洒水车一类的耗能运输、浇灌设备,不仅建设运行成本十分低廉,而且可以实现定点、定面浇灌、护坡,提高浇灌的可操作性,以及浇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山区边坡地带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在坡面上布置的纵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马道与蓄水槽结合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发条式开启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山水收集蓄存系1、间歇性排水浇灌系2、马道3、蓄水槽4、防蒸发盖板5、输水管组6、浇灌管组7、间开式阀门8、切止阀9、发条式开启装置10、发条器11、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12、动力输出杆13、扭紧把手14、齿条15、开式齿轮传动组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运行成本低,对坡面养护、浇灌操作方便的用于山区边坡地带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所述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边坡上的马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还包括山水收集蓄存系1和间歇性排水浇灌系2,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1沿所述马道3走向布置在相应马道3靠近边坡一侧的山体中,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2的浇灌水输入端与对应位置处的山水收集蓄存系1连通,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2的浇灌水输出端布置在相应马道3远离边坡一侧的坡体上;相邻两条马道3之间的边坡上的山水通过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山水收集蓄存系1收集蓄存。本申请结合现有边坡均设置有马道的结构特点,通过增设山水收集蓄存系和间歇性排水浇灌系构成本申请所述的节能蓄水浇灌系统,并将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沿所述马道走向布置在相应马道靠近边坡一侧的山体上,然后将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的浇灌水输入端与对应位置处的山水收集蓄存系连通,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的浇灌水输出端布置在相应马道远离边坡一侧的坡体上,实现通过山水收集蓄存系在山体的每一条马道旁边收集、储存雨水,而在需要对相应坡面进行浇灌和护坡时可以方便、快速的通过所述的间歇性排水浇灌系完成浇灌和护坡。既省去了建造大型储水池的高成本投入,浇灌、护坡时又不需要大型的有洒水车一类的耗能运输、浇灌设备,不仅建设运行成本十分低廉,而且可以实现定点、定面浇灌、护坡,提高浇灌的可操作性,以及浇灌的准确性。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整个坡面对雨水的收集和储存功能,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1包括数量与所述马道3数量相当的多条蓄水槽4,各条所述的蓄水槽4沿相应位置处马道3的走向布置的该马道3靠近边坡一侧的山体中,所述间歇性排水浇灌系2的浇灌水输入端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蓄水槽4连通。此时的优选方式为在每一条所述蓄水槽4的顶部均设置有半封闭的防蒸发盖板5,蓄水槽顶部靠近马道3的一侧通过所述的防蒸发盖板5遮盖。

相应的,为了保证整个坡面的浇灌和防护都能照顾到,并能根据需要实现浇灌和护坡,所述的间歇性排水浇灌系2包括输水管组6、浇灌管组7和间开式阀门8,所述的浇灌管组7布置在相应马道3远离边坡一侧的坡体上,所述输水管组6的浇灌水输入端通过所述的间开式阀门8与所述的山水收集蓄存系1连通,所述输水管组6的浇灌水输出端与所述的浇灌管组7连通。此时,所述的浇灌管组7包括沿马道3走向布置的多根浇灌管,在每一根所述的浇灌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在相邻两条马道3之间的边坡上布置的浇灌管至少三根,每一根所述的浇灌管分别与所述的输水管组6连接;所述的输水管组6包括多根垂直输水管,沿马道3走向连接在所述山水收集蓄存系1与对应位置处的每一根所述浇灌管之间的垂直输水管为多根,相邻两根所述的垂直输水管之间的间距在50m~60m之间。

进一步的,为了能在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前提下也能实现断续性浇灌,本申所述的间开式阀门8包括切止阀9和发条式开启装置10,所述的切止阀9通过所述的发条式开启装置10间断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发条式开启装置10包括发条器11、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12和动力输出杆13,所述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12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的发条器11连接,所述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1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动力输出杆13连接,所述切止阀9通过所述动力输出杆13输入的动力开启和关闭。在所述的发条器11上还设置有扭紧把手14,在所述动力输出杆13的动力输入端上设置有齿条15,所述的动力输出杆13通过所述的齿条15与所述齿的轮式动力传递组件12连接。所述的齿轮式动力传递组件12包括至少两级开式齿轮传动组16,所述的发条器11与首级开式齿轮传动组16连接,所述的动力输出杆13与末级开式齿轮传动组16连接。

综上所述,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节能蓄水浇灌系统还具有以下优点,

①提出了采用马道蓄水槽替代集中设置大型蓄水池;

②利用各级马道蓄水槽收集雨水,缩短坡面径流长度,提高雨水收集率;

③实现了发条定时阀门控制灌溉水量,以达到节水目的;

④喷淋管道从上至下,间距有密变稀,充分利用水压不同喷射距离不同,以提高喷淋效果。

实施例一

①首先根据地区雨季每次历时1h以上的较大降雨量q,计算每级马道汇流量Q:

Q=q×K×A×T

q-----每次较大降雨量;

K-----径流系数;

A------汇流面积,取单宽1m范围坡面水平投影面积;

T--------平均降雨历时。

②计算蓄水槽断面大小,蓄水槽容量考虑蓄积5次~10次降雨形成的径流水量,多余水量排向坡面两侧排水沟。断面高宽比按1考虑。

B=H=(5~10Q)0.5

B-----蓄水槽断面宽度;

H----蓄水槽断面深度。

③确定喷淋管道直径大小,根据各层横管水压力、需要浇灌的流量计算其管径。

④根据管道直径大小设计定时阀门,根据管径确定阀板尺寸,由此计算发条大小及弹性刚度、齿轮比及其直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