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类成蟹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517发布日期:2019-07-17 05:1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蟹类成蟹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蟹类人工捕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蟹类成蟹捕捉器。



背景技术:

螃蟹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品种。螃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营养健康需求,近年来,螃蟹的捕捞和养殖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蟹类与鱼类等水产品种在形态和运动形式方面差别很大,难以捕捉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渔民。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捕捉蟹类成蟹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地笼来捕捉成蟹,但是在大海和较大的池塘中,地笼难以投放且收集困难,需要很大的人力,费时费力,不易携带。而且,由于地笼结构特殊,螃蟹进入地笼后,会聚集在地笼的两端,很容易引起螃蟹的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蟹类成蟹捕捉器,包括钢丝框架(1)、筛绢网衣(2)、挂钩(4)、吊绳(5)和浮子(6);所述钢丝框架(1)包括上、中、下三层钢丝圈(1-1);所述上、中、下三层钢丝圈(1-1)之间由钢丝连接棍(1-2)连接;所述下层钢丝圈内设有钢丝网格或十字形钢丝棍(1-3);所述筛绢网衣(2)固定套在钢丝框架(1)上,并且高出钢丝框架(1)的上层钢丝圈;所述筛绢网衣(2)的侧壁有多个向内凹陷的进蟹口(3);所述吊绳(5)穿过筛绢网衣(2)最上端,可以用于上端网衣口(7)的收缩;所述吊绳(5)上端系于浮子(6)上,浮子(6)用于整个装置在水体中的悬浮和定位;所述挂钩(4)捆绑于下层钢丝圈的钢丝网格或十字形钢丝棍(1-3)上,用于固定诱饵。诱饵为低值动物性饵料,如小杂鱼或双壳贝类等。装置内设置了挂钩,易于密度小的饵料的固定,可防止饵料漂浮或丢失。

进一步的,所述中、下层钢丝圈的直径一致,所述上层钢丝圈的直径小于所述中、下层钢丝圈的直径。上、中、下三层钢丝圈由钢丝连接棍(1-2)焊接后连接在一起;钢丝网格(1-3)位于最下层钢丝圈内,与钢丝圈焊接在一起,钢丝的直径为5.0mm。

进一步的,所述筛绢网衣(2)与吊绳(5)之间、所述筛绢网衣(2)与钢丝框架(1)的上层钢丝圈之间通过尼龙扎带(8)进行捆绑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钢丝圈的直径大于等于35cm。主要考虑捕获螃蟹的收取,如果口太小的话,很难取出,或者取不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筛绢网衣(2)网目大小为1.6cm;所述进蟹口(3)上设有网目大小为0.8cm的网衣。进蟹口处设置了较小网目的网衣,降低了由于网目较大容易卡住螃蟹大螯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成蟹个体的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进蟹口(3)设在最下层钢丝圈和中层钢丝圈之间,所述进蟹口(3)由外向内口径逐渐缩小,进蟹口内部口径的长度要大于等于20cm。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向内凹陷的进蟹口(3)之间通过尼龙绳(9)连接,以提高其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并通过尼龙细绳(4-1)捆绑于钢丝网格或十字形钢丝棍(1-3)上。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6)由塑料或者泡沫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蟹类喜好钻穴的习性设计的蟹类成蟹捕捉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省时省力,一个人即可完成,可以起到提高螃蟹捕捉效率,减少个体损伤的作用,具有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轻盈方便、利于携带等优点。而且还设有浮子,可以进行悬浮和定位,从而可用于面积较大的池塘和海上捕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蟹类成蟹捕捉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蟹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蟹类成蟹捕捉器,如图1所示,包括钢丝框架(1)、筛绢网衣(2)、挂钩(4)、吊绳(5)和浮子(6)。筛绢网衣(2)固定套在钢丝框架(1)上,并且高出钢丝框架(1)的上层钢丝圈;吊绳(5)穿过筛绢网衣(2)最上端,可以用于上端网衣口(7)的收缩;吊绳(5)上端系于浮子(6)上,用于整个装置在水体中的悬浮和定位,浮子由泡沫或者塑料制成;挂钩(4)捆绑于下层钢丝圈的钢丝网格或十字形钢丝棍(1-3)上。筛绢网衣(2)与吊绳(5)之间、筛绢网衣(2)与钢丝框架(1)的上层钢丝圈之间通过尼龙扎带(8)进行捆绑和固定。

如图2所示,钢丝框架(1)包括上、中、下三层钢丝圈(1-1);上、中、下三层钢丝圈(1-1)之间由9跟钢丝连接棍(1-2)连接;钢丝连接棍的直径为5mm,长度为10cm,钢丝圈与钢丝连接棍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下层钢丝圈内设有钢丝网格或十字形钢丝棍(1-3)。上层钢丝圈的直径为35cm,中、下层钢丝圈的直径均为50cm。

如图3所示,筛绢网衣(2)的侧壁有三个向内凹陷的进蟹口(3)。筛绢网衣(2)的网目大小为1.6cm,进蟹口(3)网衣的网目大小为0.8cm,设置了较小网目的网衣,降低了由于网目较大容易卡住螃蟹大螯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成蟹个体的损伤。进蟹口(3)设在下层钢丝圈和中层钢丝圈之间,由外向内口径逐渐缩小(进蟹口末端穿插有尼龙绳,可以进行收缩),其内部口径的长度为20cm。此外,为了提高进蟹口的稳定性,保持进蟹口的状态,各个进蟹口之间通过尼龙绳(9)连接。

如图4所示,挂钩(4)通过尼龙细绳(4-1)捆绑于下层钢丝圈的钢丝网格或十字形钢丝棍(1-3)上,用于固定诱饵,诱饵为低值动物性饵料,如小杂鱼或双壳贝类等;挂钩为普通鱼钩,组成材料为不锈钢。

在捕捉蟹类成蟹过程中,根据需要将本装置固定于岸边,或者将其系于浮子上悬浮于大型池塘或者大海中;在装置内放置饵料,用于螃蟹的捕捞;捕捞完成后,从上端的网衣口将螃蟹倒出。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高效地捕捉蟹类成蟹,并能够减少个体损伤,具有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