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1394发布日期:2019-09-20 20:32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其主要种植于水田中,而其在种植时,需要将秧苗插入到水田的泥土中,由于插秧的过程人们需要一直弯腰,因此设计了插秧机进行插秧工作,但是,现有的插秧机只能将秧苗插入到同一深度处,而实际上,同一片水田中也会存在不同的深度,虽然幅度程度较小,却很容易令插秧机的秧苗无法插入到泥土中,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可以调整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所开设及连接的结构为前后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壁前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轮,且偏心轮位于矩形槽内,所述矩形槽的内腔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插秧机构支撑板,所述活动块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矩形板,其矩形板的上侧壁与偏心轮的外侧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矩形挡板,所述矩形挡板的右侧壁下侧开设有通槽,且活动块贯穿通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开设有第一圆柱槽,所述第一圆柱槽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且转动轴贯穿环形挡板,所述第一圆柱槽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内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二圆柱槽,所述第二圆柱槽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棘齿,且棘齿与卡块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壁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前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圆柱筒,所述插秧机构支撑板的下侧壁前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圆柱块,且圆柱块插接于圆柱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转动轴、偏心轮、第一弹簧、活动块、固定杆和插秧机构支撑板的结构,需要调整插秧深度时,通过把手带动偏心轮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杆及活动块做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插秧机构支撑板在竖直方向移动,实现对插秧深度的调整,令此插秧机能够适用于具有深度变化的水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矩形槽处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处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圆柱槽处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中:1、车体,2、固定板,3、矩形槽,4、转动轴,5、把手,6、偏心轮,7、第一弹簧,8、活动块,9、插秧机构支撑板,10、固定杆,11、矩形板,12、矩形挡板,13、第一圆柱槽,14、环形块,15、第二圆柱槽,16、第二弹簧,17、卡块,18、固定环,19、棘齿,20、通槽,21、圆柱筒,22、圆柱块,23、环形挡板,2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包括车体1,车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所开设及连接的结构为前后对称分布,因此之后主要以固定块2前半部分的结构进行叙述,固定板2的右侧壁前侧开设有矩形槽3,固定板2的前侧壁插接有转动轴4,转动轴4贯穿固定板2,由于转动轴4与固定板2之间为插接关系,因此转动轴4与固定板2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转动轴4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5,把手5为圆板状把手,通过转动把手5能够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的外侧壁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轮6,且偏心轮6位于矩形槽3内,两个偏心轮6分别位于两个矩形槽3处,矩形槽3的内腔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始终为压缩状态,第一弹簧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8,活动块8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插秧机构支撑板9,在插秧机构支撑板9的右端装有插秧机构,由于插秧机构为插秧机必备结构,且此插秧机构采用型号为3-2ZG630A的高速插秧机的插秧机构,因此此处未进行赘述,活动块8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矩形板11,其矩形板11的上侧壁与偏心轮6的外侧壁接触,因此当偏心轮6转动时,在第一弹簧7的弹力配合下,会带动矩形板11、固定杆10和活动块8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调整插秧机构支撑板9的高度,对插秧深度进行调节。

具体而言,矩形槽3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矩形挡板12,在矩形挡板12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秧苗存放板,此为插秧机上必备结构,因此此处并未进行赘述,矩形挡板12的右侧壁下侧开设有通槽20,且活动块8贯穿通槽20,活动块8贯穿通槽20后与插秧机构支撑板9相连接,且通过通槽20对活动块8的运动进行限定。

具体而言,固定板2的前侧壁开设有第一圆柱槽13,第一圆柱槽13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23,且转动轴4贯穿环形挡板23,第一圆柱槽13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块14,环形块14的内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二圆柱槽15,第二圆柱槽15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6,图4中第二弹簧16为平衡状态,第二弹簧16的内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7,卡块17的内端一侧表面为斜面,转动轴4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8,固定环18的外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棘齿19,固定环18与棘齿19会随着转动轴4的转动而转动,且棘齿19与卡块17啮合,通过棘齿19与卡块17的配合,保证转动轴4只能够沿一个方向转动,根据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4所示,转动轴4只能逆时针转动,且此时在偏心轮6的作用下插秧机构支撑板9为最高高度位置,此时逆时针转动转动轴4,令偏心轮6逆时针转动,会令插秧机构支撑板9下移,同时由于偏心轮6的偏转,及第一弹簧7的弹力作用,给予偏心轮6一个顺时针运动的力,此时,在棘齿19与卡块17的配合下,令偏心轮6无法回转,因此实现对偏转后的偏心轮6的位置的固定,同时对插秧机构支撑板9的位置的固定,同时可知,只有当插秧机构支撑板9向下运动时,棘齿19与卡块17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因此进行调整前,需要先将偏心轮6位置复位。

具体而言,固定板2的右侧壁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24,底板24用于阻隔水田的水和底板24上侧的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而言,底板24的上侧壁前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圆柱筒21,插秧机构支撑板9的下侧壁前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圆柱块22,且圆柱块22插接于圆柱筒21内,圆柱块22与圆柱筒21的配合起到对插秧机构支撑板9的辅助定位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此带有水稻插秧深浅调节结构的插秧机时,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为此插秧机的平常状态,此时插秧机构支撑板9位于最高高度位置,当遇到略深的水田位置时,转动把手5令转动轴4逆时针转动,带动偏心轮6转动,并带动矩形板11、固定杆10和活动块8做压缩第一弹簧7的运动,令插秧机构支撑板9下移,使此装置能够进行更深深度的插秧,同时在棘齿19与卡块17的配合下,会将此位置下的偏心轮6和插秧机构支撑板9限位固定,之后即可进行插秧作业,当需要将调节后的插秧机构支撑板9上移时,转动把手5令偏心轮6继续逆时针转动,直至插秧机构支撑板9到达最高位置,之后再次进行插秧机构支撑板9下移的工作进行调整即可,使用此插秧机,能够对不同深度的水田进行相应调整,保证秧苗都能够插入到泥土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