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多节拟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6085发布日期:2019-10-12 23:4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多节拟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一体式多节拟饵。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鱼饵游动生硬的问题,有人发明了用实心做成的多节鱼饵,如中国专利专利号: CN201010145078.4,专利名称: 一种多节鱼饵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公开了一种多节鱼饵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仿真鱼外形的形体,所述的形体由多个独立的实心体组成,实心体中间夹有软布,并通过软布连接各个实心体;所述的实心体材质为硬塑料;所述的形体上设有软胶鱼尾和软胶背鳍、腹鳍,形体前端设有联体钢线,所述形体通过联体钢线连接铅块配重,所述的形体底部设有8字扣用于连接鱼钩;软胶鱼尾通过胶水粘接或者直接扣在形体上,软胶背鳍和腹鳍通过胶水粘接在形体上。虽然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假饵游泳不灵活生动的缺点,但是由于其利用软布连接各实心体,制作麻烦,结构也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泳姿灵活、结构牢固、制作方便的一体式多节拟饵。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多节拟饵,包括鱼饵本体,其特征在于鱼饵本体沿头尾轴方向设有穿孔,鱼饵本体前端部内嵌配重单元,鱼饵本体后端部前、后两侧均间隔设有大小、形状、位置相对应的竖向凹槽,鱼饵本体前侧面凹槽和鱼饵本体后侧面凹槽以头尾轴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鱼尾处设有垂直于鱼饵头尾轴的圆形盘,圆形盘前侧面与鱼饵本体后端部后端面固定连接,圆形盘后侧面设有鱼尾。

本实用新型所述鱼饵本体前端部、后端部、圆形盘、鱼尾为一体式设计。

本实用新型所述配重单元包括配重块和配重块固定部,其中,配重块固定部为螺旋状空心圆柱体,既可以方便固定配重块,也可以使鱼饵本体前端部内部起到支撑作用,使鱼饵前段部不至于太过柔软。

本实用新型所述配重块为长条状结构,位于鱼饵本体前端部下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相邻竖向凹槽之间设有间隔条,凹槽的宽度不小于间隔条宽度的2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形盘后侧面沿同一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个鱼尾,鱼尾沿以头尾轴所在水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拟饵本体为硅胶拟饵,硅胶内设有反光亮片,不仅可以使泳姿更加灵活、方便,反光亮片也可以使拟饵更容易被发现,提高吊耳效果。

钓鱼时,鱼饵后端部多节,游动灵活,鱼尾处设有垂直于鱼饵头尾轴的圆形盘,可激起浪花。本实用新型所述拟饵配重单元嵌在鱼饵本体前端部,制作时,可以利用模具依次成型,整体为一次性结构,不仅制作成本低,且后端部各节之间结构牢固,具有泳姿灵活、结构牢固、制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一体式多节拟饵,包括鱼饵本体,鱼饵本体左端前、后两侧设有鱼眼,拟饵本体为硅胶拟饵,硅胶内设有反光亮片,不仅可以使泳姿更加灵活、方便,反光亮片也可以使拟饵更容易被发现,提高吊耳效果,鱼饵本体沿头尾轴方向设有穿孔1,鱼饵本体前端部内嵌配重单元,所述配重单元包括配重块和配重块固定部,其中,配重块固定部为螺旋状空心圆柱体,既可以方便固定配重块,也可以使鱼饵本体前端部3内部起到支撑作用,使鱼饵前段部不至于太过柔软,所述配重块为长条状结构,位于鱼饵本体前端部下端,鱼饵本体后端部4前、后两侧均间隔设有大小、形状、位置相对应的竖向凹槽5,相邻竖向凹槽5之间设有间隔条6,凹槽的宽度不小于间隔条宽度的2倍,鱼饵本体前侧面凹槽和鱼饵本体后侧面凹槽以头尾轴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鱼尾处设有垂直于鱼饵头尾轴的圆形盘7,圆形盘7前侧面与鱼饵本体后端部后端面固定连接,圆形盘后侧面设有鱼尾8,具体的,可以是圆形盘后侧面沿同一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个鱼尾8,鱼尾沿以头尾轴所在水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其中,所述鱼饵本体前端部3、后端部4、圆形盘7、鱼尾8为一体式设计。

钓鱼时,鱼饵后端部多节,游动灵活,鱼尾处设有垂直于鱼饵头尾轴的圆形盘,可激起浪花。本实用新型所述拟饵配重单元嵌在鱼饵本体前端部,制作时,可以利用模具依次成型,整体为一次性结构,不仅制作成本低,且后端部各节之间结构牢固,具有泳姿灵活、结构牢固、制作方便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