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载式埋栖型底栖动物捕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4177发布日期:2019-12-10 18:5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载式埋栖型底栖动物捕捞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捞器领域,特别是涉及船载式埋栖型底栖动物捕捞器领域。



背景技术:

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海地瓜就是一种常见的底栖动物。此类底栖动物体软,易造成网具堵塞,曾影响核电站运行。

在气候、海流、生物量及采集作业等因素的影响下,底栖动物会脱离栖息环境,发生上浮现象,造成网具堵塞,影响水电站、核电站的运行。基于底栖动物的资源分布、上浮特征的研究,在其分布区、特定的生长阶段进行定量捕获,防止其大量增殖和上浮。同时,通过现场捕获底栖动物,有利于开展生物学研究。

目前对于海底生物尤其是底栖动物的捕捞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比较传统捕捞方式,即人工潜入渗水中进行布网,待一段时间后收网。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发生风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种方式如专利cn201520061610.2中所述,利用采集铲板的方式进行收集,这种收集方式无需工人潜水,降低了风险的发生,但是容易对海底底层产生破坏性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载式埋栖型底栖动物捕捞器,采用不同于常见的捕捞设备进行捕捞,既能减小对海底底面的损伤,又能方便的捕捞底栖动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冲击装置和载具,所述冲击装置固定在载具上,所述冲击装置包括筛网、管道、框架和与管道连通的喷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设置若干喷口,所述喷射机构固定在框架内,所述框架表面设置所述筛网,框架朝向载具航行方向的一面设置有供收集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正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机构为两端封闭的圆管,圆管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排的喷口。

进一步的,:所述喷口还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圆管水平设置,所述导流管与竖直方向构成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内还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靠近导流管的喷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装置还包括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设置在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机构为高压水泵或高压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流入喷射机构内的流体喷射出来实现对底栖动物的冲击,使其上浮并被捞取装置捞取,喷射机构不会对海底平面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另外采用流体作为冲击介质不会对海底环境产生污染,对捕捞环境进一步的破坏进一步减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射机构的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船载式埋栖型底栖动物捕捞器,包括冲击装置1和载具2,载具2是指能够在水中航行并且装在功能的载体,包括船只,可控漂浮物等。

前述的冲击装置1固定在载具2上,冲击装置1包括筛网(图中未画出),管道11、框架12和与管道11连通的喷射机构13,具体来说,框架12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一般选择正方体框架12或者其他形状的框架1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正方体框架12。框架12的表面设置前述的筛网,框架12在载具2航向方向的一面设置有供收集底栖动物的开口,即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2朝向载具2航向方向的一面不设置筛网,以便底栖动物能够通过该面进入框架12内并被收集。

为了保证底栖生物能够在海水中漂浮,船载式埋栖型底栖动物捕捞器还通过喷射机构13对海底的底栖动物冲击,使其漂浮。喷射机构13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2喷射机构13为两端封闭的圆管,该圆管水平设置。在圆管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排的喷口,喷口上设置有导流管131,该导流管131与竖直方向呈夹角。在导流管131内还设置有高压喷头132,高压喷头132位于导流管131的喷出口。在本实施例中,圆管的下方设置两排的喷口,位于喷口上的导流管131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该角度的范围在0°-90度之间。其中一排导流管131指向载具2航向,另一排导流管131指向载具2航向的反方向。在较深的海域内使用本装置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喷口的排数以达到足够大的冲击力。增加的导流管131与竖直方向的构成的夹角也在上述角度范围内。

前述的高压喷头132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零件,其作用是将流体经过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喷出速度,也就是说经过高压喷头132喷出的流体相较于无高压喷头132喷出的流体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可以喷向更深的海域。

如图1,与喷射机构13连通的还有管道11,该管道11可以是通过软管或者是金属管与喷射机构13连接,管道11还与增压机构14连通,该增压机构14,为高压水泵或高压气泵,增压机构14可以弥补高压喷头132冲击力的不足,其作用与高压喷头132相同,且能与高压喷头132相互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冲击装置1在航行的过程之中,能够保持稳定,载具2与框架12之间通过金属杆(图中未画出)固定,防止因环境因素导致框架12的晃动。在框架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稳定框架12的横梁,该横梁呈一字型或十字形。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捕捞底栖动物还具有以下的优点:第一,可以通过调节增压机构14的压力改变冲击力的大小,只捕获表层的底栖动物,对更深层次的沉积物结构和生物无破坏性伤害;第二,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空气或者本海域的海水作为介质对底栖动物进行冲击,这种介质不会对海底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更加有利于保证海底环境的生态平衡;第三,采用多个喷口的方案降低了单个喷口的冲击力,提高了对底层地质的保护;第四,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载具2上操作,无需人工潜水,降低水下作业的风险,也降低了成本;第五,在底栖动物被捕捞后,还可以通过本装置对其进行清理泥沙的操作,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