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施肥的农用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0079发布日期:2019-11-01 20:37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可施肥的农用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施肥的农用微耕机。



背景技术: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然而,现有的微耕机大多无法进行边耕地边施肥,人们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人工施肥,极大了限制耕地施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施肥的农用微耕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施肥的农用微耕机,包括机体、手扶杆、发动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肥料箱、行进轮、耕犁轮、施肥杆、施肥滚轮、以及分散斗。所述机体的后端固定有手扶杆,所述发动机位于机体顶部右侧,所述发动机上通过驱动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发动机的左侧还设有肥料箱,所述肥料箱的前后两侧边与机体之间还设有夹持固定的支撑杆。所述机体的下方还设有行进轮和耕犁轮,所述耕犁轮与发动机的主动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机体两侧的行进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肥料箱的下端设有施肥杆,所述施肥杆穿过机体,且内部中空形成施肥通道,所述施肥通道内设有施肥滚轮,所述施肥滚轮上还设有便于盛放肥料的凹槽,所述施肥滚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施肥杆内,另一端设有穿过施肥杆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右端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的右侧贴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发动机的主动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施肥杆的下端还设有可转动的分散斗,所述分散斗上设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分散斗的底部设有分散板,所述分散板上设有多个供肥料通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分散斗为上小下大的漏斗结构。

优选的,所述施肥滚轮上的凹槽为两个,且相互对立。

优选的,所述手扶杆上还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还设有与耕犁轮相配合的挡泥板。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远离第一伞齿轮的侧面上设有防脱板。

优选的,所述肥料箱前后两侧的支撑杆均为两根,且每一侧的两个支撑杆为镜像的倾斜设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施肥与耕犁相结合,提高了务农人员的工作进度与工作效率。施肥滚轮可以有效的控制施肥量,避免了在耕犁过程中有的施肥过多,有的施肥较少的情况。与此同时,分散斗与施肥滚轮之间通过伞齿轮齿轮传动连接,在施肥的同时,保证了施肥均匀。确保土壤整体的肥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机体;2-发动机;3-手扶杆;4-主动轮;5-第一皮带;6-第二皮带;7-肥料箱;8-支撑杆;9-行进轮;10-耕犁轮;11-挡泥板;12-施肥杆;13-施肥通道;14-施肥滚轮;15-转动轴;16-凹槽;17-第一伞齿轮;18-从动轮;19-第二伞齿轮;20-分散斗;21-分散板;22-连接轴;23-防滑套;24-防脱板;2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施肥的农用微耕机,包括机体1、手扶杆3、发动机2、第一皮带5、第二皮带6、肥料箱7、行进轮9、耕犁轮10、施肥杆12、施肥滚轮14、以及分散斗20。机体1的后端固定有手扶杆3,手扶杆3上还设有防滑套23,发动机2位于机体1顶部右侧,发动机2上通过驱动轴连接有主动轮4,发动机2的左侧还设有肥料箱7,肥料箱7的前后两侧边与机体1之间还设有夹持固定的支撑杆8,肥料箱7前后两侧的支撑杆8均为两根,且每一侧的两个支撑杆8为镜像的倾斜设计。机体1的下方还设有行进轮9和耕犁轮10,耕犁轮10与发动机2的主动轮4之间通过第一皮带5传动连接,机体1两侧的行进轮9之间通过连接轴22连接,机体1上还设有与耕犁轮10相配合的挡泥板11。肥料箱7的下端设有施肥杆12,施肥杆12穿过机体1,且内部中空形成施肥通道13,施肥通道13内设有施肥滚轮14,施肥滚轮14上还设有便于盛放肥料的凹槽16,施肥滚轮14上的凹槽16为两个,且相互对立,施肥滚轮1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施肥杆12内,另一端设有穿过施肥杆12的转动杆15,转动杆15的右端设有第一伞齿轮17,所述第一伞齿轮17的右侧贴合有从动轮18,从动轮18与发动机2的主动轮4之间通过第二皮带6连接,从动轮18远离第一伞齿轮17的侧面上设有防脱板24。施肥杆12的下端还设有可转动的分散斗20,分散斗20为上小下大的漏斗结构,所述分散斗20上设有第二伞齿轮19,第二伞齿轮19与第一伞齿轮17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分散斗20的底部设有分散板21,所述分散板21上设有多个供肥料通过的通孔25。

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需要施肥的肥料投进肥料箱7内,然后启动发动机2,发动机2通过第一皮带5和第二皮带6分别带动耕犁轮10和施肥滚轮14转动,施肥滚轮14在转动过程中,肥料箱7中的肥料会堆积在施肥滚轮14的凹槽16内,当施肥滚轮经过一次180°转动,便可以将凹槽16中的肥料掉落到分散斗20内,由于分散斗20通过第二伞齿轮19与施肥滚轮14上的第一伞齿轮17传动连接,所以在施肥滚轮14转动过程中,也将带动分散斗20转动,于是分散斗20将肥料从通孔25内以分散斗20的圆心为中心抛洒出去,从而使得分散斗20下方的土地施肥均匀;同时,在分散斗20将肥料洒在土地上后,耕犁轮10将施肥后的土地进行耕犁,使肥料与土壤结合更加均匀,在耕犁过程中,肥料也会被耕犁轮10翻至土壤下方,确保了土壤整体的肥沃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