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886发布日期:2019-08-23 22:1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防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玉米在生长至成熟期前,容易遭到玉米大斑病、玉米褐斑病和玉米纹枯病等侵害,也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害虫侵袭,因此需要对玉米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药液的配置搅拌,人工进行药液搅拌时,容易因搅拌不均匀,导致药液中含有大块的药渣,长期使用容易堵塞喷头,甚至是造成喷头损坏,且现有的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往往只能手动使用手持喷杆对玉米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过程中需要使用者长时间摆动手持喷杆,导致使用者需要使用大量的体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需要人工进行药液的配置搅拌,人工进行药液搅拌时,容易因搅拌不均匀,导致药液中含有大块的药渣,长期使用容易堵塞喷头,甚至是造成喷头损坏,且现有的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往往只能手动使用手持喷杆对玉米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过程中需要使用者长时间摆动手持喷杆,导致使用者需要使用大量的体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药水喷洒箱体,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一端嵌入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的一端表面均匀开设有刻度标,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底端连接有防护底座,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顶端表面一侧设置有防潮隔板,所述防潮隔板的一侧对应药水喷洒箱体的顶端表面处设置有添加口,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顶端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侧连接有手持喷杆。

优选的,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搅拌喷洒机构,所述搅拌喷洒机构包括防水安装仓、驱动电机、传动轴、微型水泵、转动安装板、搅拌轴、过滤网、侧喷杆、轴封和加强隔板,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底端内壁设置有防水安装仓,所述防水安装仓的底端内壁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啮合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安装板,所述转动安装板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搅拌轴,所述防水安装仓的顶端两侧对称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防水安装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顶端啮合连接有侧喷杆。

优选的,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另一端表面设置有防护衣收纳机构,所述防护衣收纳机构包括安装板、背带、收纳槽、收纳盖板、防护衣收纳板和防护衣收纳绑带,所述药水喷洒箱体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对称连接有背带,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收纳盖板,所述收纳槽的一端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衣收纳板,所述防护衣收纳板的一端均匀连接有防护衣收纳绑带,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自带电源,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驱动电机和微型水泵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防水安装仓连接处设置有轴封。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加强隔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中部嵌入安装有吸汗棉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驱动电机运行,结合传动轴的传动,可带动转动安装板转动,通过转动安装板顶端设置的多个搅拌轴,可对加入药水喷洒箱体内部的药物和水分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搅拌均匀的药液会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过大的药渣会被过滤网阻拦,并继续通过搅拌溶化,不需人工对药液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程度高,且降低了喷头被未溶化的药渣堵塞的几率。

2、通过药水喷洒箱体底端设置的微型水泵,可将混合后的药液输送至侧喷杆内,进行侧向喷洒,也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手持喷杆进行喷洒药液,喷洒的效率更高,且喷洒的均匀程度更高。

3、可将防护衣收纳板从收纳槽内拉出,可将防护衣从防护衣收纳板上取下,便于使用者未携带防护衣时,快速取出防护衣,在药水喷洒时对自身进行防护;通过药水喷洒箱体一端设置的透明观察窗,结合透明观察窗上均匀开设有刻度标,可在该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时,对药水喷洒箱体内部的药液进行直观的观察,便于对药液进行添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拌喷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衣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药水喷洒箱体;2、透明观察窗;3、刻度标;4、防护底座;5、防潮隔板;6、添加口;7、控制开关;8、输送管;9、手持喷杆;10、搅拌喷洒机构;11、防护衣收纳机构;12、吸汗棉垫;1001、防水安装仓;1002、驱动电机;1003、传动轴;1004、微型水泵;1005、转动安装板;1006、搅拌轴;1007、过滤网;1008、侧喷杆;1009、轴封;1010、加强隔板;1101、安装板;1102、背带;1103、收纳槽;1104、收纳盖板;1105、防护衣收纳板;1106、防护衣收纳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药水喷洒箱体1,药水喷洒箱体1的一端嵌入安装有透明观察窗2,透明观察窗2的一端表面均匀开设有刻度标3,药水喷洒箱体1的底端连接有防护底座4,药水喷洒箱体1的顶端表面一侧设置有防潮隔板5,防潮隔板5的一侧对应药水喷洒箱体1的顶端表面处设置有添加口6,药水喷洒箱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的顶端安装有输送管8,输送管8的一侧连接有手持喷杆9。

药水喷洒箱体1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搅拌喷洒机构10,搅拌喷洒机构10包括防水安装仓1001、驱动电机1002、传动轴1003、微型水泵1004、转动安装板1005、搅拌轴1006、过滤网1007、侧喷杆1008、轴封1009和加强隔板1010,药水喷洒箱体1的底端内壁设置有防水安装仓1001,防水安装仓1001的底端内壁设置有驱动电机1002,驱动电机1002的顶端啮合连接有传动轴1003,为了避免传动轴1003带动转动安装板1005转动时,传动轴1003与防水安装仓1001连接处有水分渗入防水安装仓1001内,传动轴1003与防水安装仓1001连接处设置有轴封1009,传动轴100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安装板1005,转动安装板1005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搅拌轴1006,防水安装仓1001的顶端两侧对称安装有过滤网1007,为了增加过滤网1007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过滤网1007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加强隔板1010,防水安装仓100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微型水泵1004,微型水泵1004的顶端啮合连接有侧喷杆1008。

药水喷洒箱体1的另一端表面设置有防护衣收纳机构11,防护衣收纳机构11包括安装板1101、背带1102、收纳槽1103、收纳盖板1104、防护衣收纳板1105和防护衣收纳绑带1106,药水喷洒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1101,为了避免使用者背负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时,背部汗液积留,影响使用者使用,安装板1101的一端中部嵌入安装有吸汗棉垫12,安装板1101的一端对称连接有背带1102,安装板1101的顶端开设有收纳槽1103,安装板1101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收纳盖板1104,收纳槽1103的一端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衣收纳板1105,防护衣收纳板1105的一端均匀连接有防护衣收纳绑带1106,控制开关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自带电源,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驱动电机1002和微型水泵1004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时,将防治玉米病虫害的药物和水从添加口6加入药水喷洒箱体1内,通过药水喷洒箱体1顶端设置的防潮隔板5,可在添加药液和水分时,防止水分从需要背负的这一侧溢出,通过控制开关7控制驱动电机1002运行,结合传动轴1003的传动,可带动转动安装板1005转动,通过转动安装板1005顶端设置的多个搅拌轴1006,可对加入药水喷洒箱体1内部的药物和水分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搅拌均匀的药液会通过过滤网1007进行过滤,过大的药渣会被过滤网1007阻拦,并继续通过搅拌溶化,不需人工对药液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程度高,且降低了喷头被未溶化的药渣堵塞的几率,通过药水喷洒箱体1底端设置的微型水泵1004,可将混合后的药液输送至侧喷杆1008内,进行侧向喷洒,也可通过控制开关7,控制手持喷杆9进行喷洒药液,喷洒的效率更高,且喷洒的均匀程度更高;将安装板1101顶端的收纳盖板1104翻开,并将防护衣收纳板1105从收纳槽1103内拉出,可将防护衣从防护衣收纳板1105上取下,便于使用者未携带防护衣时,快速取出防护衣,在药水喷洒时对自身进行防护;通过药水喷洒箱体1一端设置的透明观察窗2,结合透明观察窗2上均匀开设有刻度标3,可在该玉米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时,对药水喷洒箱体1内部的药液进行直观的观察,便于对药液进行添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