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自动输送装置及自动化喂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1642发布日期:2019-10-28 21:3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饲料自动输送装置及自动化喂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尤其涉及饲料自动输送装置及自动化喂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养鸡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节约劳动力和提高喂料效率,大部分大中型养鸡场都会用自动化喂料设备进行喂料,自动化喂料设备利用饲料自动输送装置实现饲料的输送。目前市场上常规饲料自动输送装置采用链条输送饲料,链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弛,需要停机调节链条的松紧度,使得喂料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饲料自动输送装置,能够有效调节链条的松紧度,有利于提高喂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自动化喂料设备,能够有效调节链条的松紧度,有利于提高喂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饲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主箱体、主传动部件、从动部件、电机、索盘输送链和用于调节索盘输送链松紧度的调节组件,所述主传动部件、从动部件位于主箱体内,所述主传动部件与从动部件相隔,所述电机固定于主箱体上,所述主传动部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索盘输送链穿设主箱体并缠绕在主传动部件、从动部件上,所述调节组件位于主箱体上且与从动部件连接,使所述从动部件往靠近或者远离主传动部件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传动部件与从动部件错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杆,所述固定板位于主传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之间,所述固定板与主箱体固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板和主箱体上,所述从动部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从动部件可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螺杆和拉簧,所述主箱体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杆穿设所述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杆与螺纹通孔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拉簧的一端与调节螺杆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从动部件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支撑杆互相平行,所述从动部件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调节螺杆的数量与支撑杆的数量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部件包括从动轮轴、从动轮、轴承、固定管、套筒和两定位板,所述从动轮轴的一端与主箱体固接,所述从动轮轴另一端穿设所述从动轮,所述轴承位于从动轮轴与从动轮之间,且所述轴承套装于从动轮轴上,所述从动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从动轮轴上,所述两定位板分别固定于从动轮的两侧上,所述固定管穿设所述定位板,所述拉簧与固定管固接,所述支撑杆上套装有套筒,所述支撑杆通过套筒穿设所述定位板,所述固定管与支撑杆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和第一防护开关,所述盖板设于主箱体上,所述第一防护开关位于主箱体内,所述第一防护开关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开关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和推杆,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主箱体内,所述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位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分别与电机连接,所述推杆与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活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第一壳体铰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盖板活动接触,当所述推杆与盖板分离,所述推杆与第一常闭触头连接,所述第一常开触头断开,使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防护开关,所述第二防护开关位于从动轮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二防护开关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开关与主箱体铰接,所述第二防护开关包括有第二壳体、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和摆臂,所述第二壳体与主箱体铰接,所述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位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分别与电机连接,所述摆臂与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活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一端与第二壳体铰接,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摆臂位于缺口内,当所述从动部件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摆臂在缺口内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摆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定位板活动接触,所述摆臂与第二常开触头连接,所述第二常闭触头断开,使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主动轮和多个推力轮子,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多个所述推力轮子绕主动轮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推力轮子枢接于主动轮上,所述索盘输送链与推力轮子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自动化喂料设备,包括输料管、下料筒、转角轮和上述饲料自动输送装置,所述输料管上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用于与鸡舍连接,所述饲料自动输送装置位于输料管上,所述饲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主箱体、主传动部件、从动部件和索盘输送链,所述主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联通口和第二联通口,所述第一联通口、第二联通口分别与输料管连通,所述索盘输送链设置于输料管内部,所述索盘输送链从第一联通口进入主箱体后,依次缠绕于主传动部件和从动部件上后,又从第二联通口绕出,所述下料筒位于输料管上且位于主箱体靠近第二联通口的一侧上,所述索盘输送链穿设所述下料筒,所述转角轮可转动地安装于输料管上,所述转角轮与索盘输送链传动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用于调节索盘输送链松紧度的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与从动部件连接,使从动部件往靠近或者远离主传动部件的方向移动,达到调节索盘输送链松紧度的目的,从而能够有利于提高喂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饲料自动输送装置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饲料自动输送装置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从动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饲料自动输送装置;2、下料筒;3、透明观察端;4、转角轮;5、输料管;6、落料口;7、底座;8、主箱体;9、主传动部件;10、电机;11、从动部件;12、支撑杆;13、调节螺杆;14、拉簧;15、电机盖;16、内盖板;17、外盖板;18、第一防护开关;19、第二防护开关;20、索盘输送链;21、推力轮子;22、主动轮轴套;23、主动轮支承板;24、主动轮连接板;25、主动轮侧板;26、从动轮轴;27、从动轮轴套;28、从动轮支承板;29、从动轮侧板;30、从动轮连接板;31、轴承;32、固定管;33、套筒;34、第一U型板;35、第二U型板;36、安装板;37、限位板;38、固定板;39、推杆;40、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的饲料自动输送装置1,本装置为大型层叠式自动化养鸡设备饲料输送提供动力,包括主箱体8、主传动部件9、从动部件11、电机10、索盘输送链20和用于调节索盘输送链20松紧度的调节组件,主传动部件9、从动部件11位于主箱体8内,主传动部件9与从动部件11相隔,电机10固定于主箱体8上,主传动部件9与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索盘输送链20穿设主箱体8并缠绕在主传动部件9、从动部件11上,调节组件位于主箱体8上且与从动部件11连接,使从动部件11往靠近或者远离主传动部件9的方向移动。

主箱体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底座7上,使得主箱体8能够通过两个底座7进行固定。在主箱体8内右侧设置一开口,电机10固定在主箱体8外部上,通过电机10轴固定,并驱动主传动部件9;本实施例中的电机10为一体式电机10,一体式电机10为直联输出电机10,功率为1.5Kw,速比55,减速机为斜齿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主传动部件9与从动部件11错位安装,即主传动部件9与从动部件11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10°~45°的错位角。优选地,主传动部件9倾斜布置,主传动部件9与从动部件11错位安装,形成的错位角为15°,有利于使索盘输送链20由主传动部件9自然过渡到从动部件11,使得索盘输送链20运行顺畅,最终实现回路的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38和支撑杆12,固定板38位于主传动部件9与从动部件11之间,固定板38与主箱体8固定连接,支撑杆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板38和主箱体8上,具体地,支撑杆12与从动部件11嵌套配合安装,固定在主箱体8左侧,从动部件11与支撑杆12滑动连接,从动部件11可沿支撑杆12的延伸方向移动。

需要强调的是,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螺杆13和拉簧14,主箱体8上开设有螺纹通孔,调节螺杆13穿设螺纹通孔,调节螺杆13与螺纹通孔之间螺纹连接,拉簧14的一端与调节螺杆13连接,该调节螺杆13的一端位于主箱体8的外部,调节螺杆13的另一端进入主箱体8内与拉簧14连接,拉簧14的另一端与从动部件11固定连接,可通过握持调节螺杆13位于主箱体8的外部的一端以使调节螺杆13在螺纹通孔内转动,进而调节从动部件11的位置,即通过调节螺杆13使从动部件11往靠近或者远离主传动部件9的方向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支撑杆12的数量为二,两个支撑杆12互相平行,从动部件11位于两个支撑杆12之间,调节螺杆13的数量与支撑杆12的数量相匹配。

优选地,从动部件11包括从动轮轴26、从动轮、轴承31、固定管32、套筒33和两定位板,从动轮轴26的一端与主箱体8固定连接,从动轮轴26另一端穿设从动轮,轴承31位于从动轮轴26与从动轮之间,且轴承31套装于从动轮轴26上,从动轮通过轴承31可转动地安装于从动轮轴26上,两定位板分别固定于从动轮的两侧上,固定管32穿设定位板,拉簧14与固定管32固定连接,支撑杆12上套装有套筒33,支撑杆12通过套筒33穿设定位板,固定管32与支撑杆12相互平行。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管32为固定钢管,两定位板分别为第一U型板34和第二U型板35,两定位板分别与固定管32焊接组成焊接件。具体地,该从动轮由从动轮轴套27、从动轮支承板28、从动轮侧板29及从动轮连接板30焊接组成,通过氩弧焊工艺,利用点焊和拉焊固定成型。从动轮轴26穿设该从动轮轴套27,支撑杆12与套筒33嵌套配合,固定在主箱体8左侧,套筒33采用POM材质,能减少磨损,且利于从动部件11的滑动调节。拉簧14的一端固定在从动部件11上,其另一端与调节螺杆13相接,使得通过调节螺杆13能调节从动部件11的位置,起到调节索盘输送链20松紧度的作用。

另外,本装置还包括盖板和第一防护开关18,盖板盖设于主箱体8上,第一防护开关18位于主箱体8内,第一防护开关18与电机10连接,第一防护开关18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和推杆39,第一壳体固定于主箱体8的内侧壁上,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分别与电机10连接,推杆39与第一常开触头、第一常闭触头活动连接,推杆39的一端与第一壳体铰接,推杆39的另一端与盖板活动接触,当推杆39与盖板分离,推杆39与第一常闭触头连接,第一常开触头断开,使电机10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包括内盖板16和外盖板17,内盖板16和外盖板17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制成。

更佳的实施方式是,本装置还包括第二防护开关19,第二防护开关19位于从动轮的中心线上,第二防护开关19与电机10连接,第二防护开关19与主箱体8铰接,第二防护开关19包括有第二壳体、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和摆臂40,第二壳体与主箱体8铰接,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位于第二壳体内,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分别与电机连接,摆臂40与第二常开触头、第二常闭触头活动连接,摆臂4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铰接,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缺口,摆臂40位于缺口内,当从动部件11沿支撑杆12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摆臂40在缺口内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摆动,摆臂40的另一端与定位板活动接触,摆臂40与第二常开触头连接,第二常闭触头断开,使电机10停止运行。

如图3所示,第一防护开关18安装在主箱体8的左侧壁上,当盖板被打开,推杆39与盖板分离,第一常开触头自动弹至断开状态,令电机10停止运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U型板34包括安装板36和两限位板37,两限位板37分别固定于安装板36的左右两侧上,且安装板36和两限位板37一体成型制造,在安装板36上开设有缺口,该缺口为U型缺口,该U型缺口位于两限位板37之间,且两限位板37沿U型缺口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固定管32、支撑杆12位于U型缺口下侧,且固定管32、支撑杆12穿设两限位板37;第二防护开关19安装在从动轮中心位置处,即第二防护开关19位于U型缺口的中心线上,使从动轮的中心线与U型缺口的中心线重合,摆臂40在自然状态下其中心线位于U型缺口的中心线上,限定从动轮的中心线与两限位板37的最大距离分别为D1、D2,即D1=D2;从动部件11沿支撑杆12的延伸方向左右移动时,由于第二壳体与主箱体8铰接,D1、D2为从动部件11左右移动的安全偏差最大设定值,当从动部件11左右移动的距离超过D1或者D2时,使摆臂40与左边的限位板37或者右边的限位板37发生触碰,摆臂40与第二常开触头连接,使第二常闭触头触发断开限位,令电机10停止运作。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开关18、第二防护开关19的设置能为本装置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有利于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防护开关18、第二防护开关19,有防水、体积小、灵敏度高、密封性强、耐油防腐蚀的特点。

此外,主传动部件9包括主动轮和多个推力轮子21,主动轮与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多个推力轮子21绕主动轮的圆周方向布置,推力轮子21枢接于主动轮上,索盘输送链20与推力轮子21传动连接。本实施例的主动轮由主动轮轴套22、主动轮支承板23、主动轮连接板24及主动轮侧板25焊接组成,通过氩弧焊工艺,利用点焊和拉焊固定成型。电机10的输出轴穿设主动轮轴套22,索盘输送链20套在主动轮上,电机10运作时,推力轮子21与索盘输送链20直接接触,推动索盘输送链20输送饲料。主动轮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减少对索盘输送链20(材料为塑料)的磨损,能起到优先保护主传动部件9的作用;主动轮侧板25与推力轮子21使用8.8级高强度螺栓连接,增强抗拉强度,起保护主动轮的作用。

优选地,主传动部件9的最大直径小于从动部件11的最大直径,且主动轮的直径小于从动轮的直径,有利于减少从动轮的转动周期,从而减少对轴承31的磨损,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的主箱体8长1800mm,宽310mm,高690mm,使其结构设计紧凑,可有利于减少饲料堆积,避免饲料堆积成块或腐烂,防止鸡群食用发病。主箱体8还使用拉铆工艺,用铆螺母枪铆上平头铆螺母,方便内盖板16的固定。本装置可拖动200米的索盘输送链20,每小时面积覆盖6立方米。

为了对电机10进行防护,本装置还包括电机盖15,电机盖15罩盖于电机10外部,电机盖15使用拉铆工艺,用铆钉枪打铆钉固定于主箱体8上,同时使用到合页联接方式,以方便打开该电机盖15,对电机10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或更换。电机盖15采用铝板制成,具有防生锈、轻便、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户外户内作业。

如图1及图2所示的自动化喂料设备,包括输料管5、下料筒2、转角轮4和上述饲料自动输送装置1,输料管5上设有落料口6,落料口6用于与鸡舍连接,饲料自动输送装置1位于输料管5上,该饲料自动输送装置1包括主箱体8、主传动部件9、从动部件11和索盘输送链20,主箱体8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联通口和第二联通口,第一联通口、第二联通口分别与输料管5连通,索盘输送链20设置于输料管5内部,索盘输送链20从第一联通口进入主箱体8后,依次缠绕于主传动部件9和从动部件11上后,又从第二联通口绕出,下料筒2位于输料管5上且位于主箱体8靠近第二联通口的一侧上,索盘输送链20穿设下料筒2,转角轮4可转动地安装于输料管5上,转角轮4设于输料管5的转角处,转角轮4与索盘输送链20传动连接。电机10驱动主传动部件9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主传动部件9、从动部件11之间通过索盘输送链20实现传动连接,使索盘输送链20在输料管5内流动,将饲料投入下料筒2,使饲料落入索盘输送链20上,索盘输送链20将饲料输送至落料口6,饲料经落料口6投放至鸡舍,从而实现自动化喂料。

本实施例中,下料筒2远离主箱体8的一端设有透明观察端3,通过该透明观察端3能够观察饲料的输送情况。为了提高饲料的输送效率,本实施例中的转角轮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转角轮4与索盘输送链20传动连接,有利于提高喂料效率。本实施例的输料管5的管外径均为Φ102,与现有技术中输料管5外径设为Φ60相比,本设备的输送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