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鲈投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428发布日期:2019-10-15 17:3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梭鲈投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梭鲈投饵技术领域,是一种梭鲈投饵装置。



背景技术:

梭鲈是鲈科一种优质的养殖经济鱼类,具有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细嫩、肌间刺少等优点,有“淡水鱼王”的美称,适于各类人群食用。原产于欧洲中部地区,后广泛扩散至欧洲各海水系的河流、胡泊中。并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我国新疆伊犁河水系、额尔齐斯河水系及黑龙江流域。

梭鲈野生群体多以鲜活的低背小杂鱼为食,摄食的种类与其生活的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型及规格有关。其鱼苗的开口饵料为轮虫、无节幼虫等,随体长的加大,饵料也从小型浮游动物转为大型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等。这种摄食习惯大大的增加了梭鲈的养殖成本,同时也严重的制约了产量。虽然经过几十年的人工驯化,现已成功获得了人工繁殖群体,但在现阶段的人工饲料喂养过程中,仍存在摄食缓慢且典型的只食用投喂时刚入水的饲料的现象。一旦饲料在水中浸泡几分钟,即使梭鲈处于饥饿状态也不会食用这种饲料,这种情况所产生的主要影响一方面增加了摄食的时间成本,不利于管理;另一方面则要求投喂饲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投料量和速度,一旦投料过快则极易造成水中废弃的饲料堆积,不仅影响水体清洁导致病虫害滋生,而且会造成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梭鲈的规模化养殖。

为了满足梭鲈的市场需求,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先后有十几个省市开展了梭鲈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工作,现已成功解决了梭鲈的人工饲料喂养问题,开发出由多种营养成分复合而成的梭鲈饲料,这为梭鲈的大规模人工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如何科学且高效的投喂饲料,提高利用率且降低成本,是梭鲈人工养殖进程中又一项亟待研究的难题。而现有设备还没有高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梭鲈投饵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梭鲈投饵装置,包括L型钢板1、固定钢板2、螺旋杆3、圆环形金属圈4、锥形容量筒5、流量调节阀6、圆盘7、三叶型毛刷8、调速电动小马达9、电瓶10、电瓶启动开关11和马达调速开关12;

调速电动小马达9和电瓶10固定在L型钢板1的底座上,L型钢板1通过L型钢板1 竖直侧下部的螺旋杆3与固定钢板2连接,通过L型钢板1竖直侧上部的螺旋杆3将锥形容量筒5固定在圆形环金属圈4内,锥形容量筒5的底端与流量调节阀6连接,流量调节阀6 的流出下端位于圆盘7内部,圆盘7内部设有三叶型毛刷8,所述三叶型毛刷8透过圆盘7 的圆心处与调速电动小马达9的转头顶端连接,圆盘7通过支架与调速电动小马达9固定,电瓶启动开关11和马达调速开关12位于L型钢板1竖直侧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钢板2固定于车间的墙体。

优选地,所述圆盘7为一具有1/2保护壁的圆盘。

优选地,所述马达调速开关12设有3个调速档位,根据梭鲈进食情况调节投喂速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操控性极强且操作简单,安全无危险,单个装置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群体,而群体较大时,可以根据养殖体量及养殖的密度来确定锥形容量筒的大小,同时也可以数个装置同时使用。其次,三叶毛刷可以将饲料最大限度的分散在水体中,使有效的投喂面积增大,避免了梭鲈摄食过程中的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机械损伤,同时还大大的提升了饲料的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也减小了有害病菌滋生的可能,为优质梭鲈的繁育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梭鲈投饵装置结构图。

图中:1-L型钢板1,2-固定钢板,3-螺旋杆,4-圆环形金属圈,5-锥形容量筒,6-流量调节阀,7-圆盘,8-三叶型毛刷,9-调速电动小马达,10-电瓶,11-电瓶启动开关,12- 马达调速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梭鲈投饵装置,包括L型钢板1、固定钢板2、螺旋杆3、圆环形金属圈4、锥形容量筒5、流量调节阀6、圆盘7、三叶型毛刷8、调速电动小马达9、电瓶10、电瓶启动开关11和马达调速开关12;

调速电动小马达9和电瓶10固定在L型钢板1的底座上,L型钢板1通过L型钢板1 竖直侧下部的螺旋杆3与固定钢板2连接,通过L型钢板1竖直侧上部的螺旋杆3将锥形容量筒5固定在圆形环金属圈4内,锥形容量筒5的底端与流量调节阀6连接,流量调节阀6 的流出下端位于圆盘7内部,圆盘7内部设有三叶型毛刷8,所述三叶型毛刷8透过圆盘7 的圆心处与调速电动小马达9的转头顶端连接,圆盘7通过支架与调速电动小马达9固定,电瓶启动开关11和马达调速开关12位于L型钢板1竖直侧的中心处。圆盘7为一具有1/2 保护壁的圆盘,电瓶启动开关11和马达调速开关12均安装在L型钢板的侧端便于操作控制,电瓶10为可拆卸电瓶,同样固定在L型钢板的底座上用于为9提供动力来源,流量调节阀6 用于控制5中饲料的流速。

具体实施例二:

在使用之前通过调节螺旋杆3的松紧程度将装置固定在车间或池塘的合适位置。配备不同容量为2L、4L、10L的锥形容量筒5,通过配备不同尺寸的圆环形金属圈4将不同尺寸的容量筒固定在L型钢板上,每次装置使用前保证流量调节阀6处于关闭状态。将饵料加入至锥形桶内,然后启动可拆卸电瓶10的电瓶启动开关11,调节可调速电动小马达9的马达调速开关12的按钮使其位于速度最小的档位。此时三叶型毛刷8应该处于转速最小的运行状态,缓缓打开流量调节阀6,此时锥形容量筒5内的饵料会流落在圆盘7上,而紧接着会随着三叶毛刷8的转动投入到池塘或车间的养殖水体中。马达调速开关12的按钮设置3个调速档位,可以根据梭鲈的进食情况调节投喂的速率,当调节马达调速开关12按钮位于高速档位时,同时将流量调节阀6调至完全打开状态,此时的投饵速率为最大状态。当投饵结束后,首先缓缓调节6流量调节阀使其至完全关闭状态,然后将马达调速按钮调至速度最低档位,最后关闭电瓶启动开关,此时整个装置完全处于关闭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梭鲈投饵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梭鲈投饵装置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变化,这些改进和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