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节水保水功能的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2607发布日期:2019-09-03 19:2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节水保水功能的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节水保水功能的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

经过调研发现:传统育苗装置保水能力差,极易导致幼苗因缺水而干旱致死,部分具有保水功能的育苗装置又极易导致幼苗的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幼苗成活率低,增加了育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节水保水功能的育苗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节水保水功能的育苗装置,包括水槽、育苗托盘和育苗杯,所述水槽和育苗托盘均为顶壁开口其余面均封闭的腔体,所述育苗托盘水平放置在所述水槽的开口端;所述育苗托盘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限位槽,每一限位槽中部均设有一连通所述水槽内部的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内均插设有保水壳体,每一保水壳体均呈中空设置且上端设有插孔,每一保水壳体的外侧中部均设有限位环,每一保水壳体的上端侧壁上均设有连通对应保水壳体内部的排水孔,每一限位环均嵌入对应的限位槽与所述育苗托盘形成活动连接;每一插孔内均设有一所述育苗杯,每一育苗杯均为中空上端开口的筒状,所述育苗杯的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连通对应保水壳体内部的滤孔,每一育苗杯的底部均位于对应保水壳体的底部上端10~20mm处,所述排水孔位于对应育苗杯的底部上方20~30mm处;所述育苗托盘上还设有连通所述水槽内部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有滤筒,所述滤筒的底部为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孔于对应保水壳体的上端侧壁上等间距分布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育苗杯均插设于对应插孔,每一育苗杯的外侧中部均设有挡片,当所述育苗杯的底部插至对应保水壳体的底部上端10~20mm处时,每一挡片的下表面均抵住对应保水壳体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孔的孔径为100~150μ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孔的上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垫圈,所述滤筒的上端外侧设有与所述环形槽适配的环形限位片,所述滤筒插设于所述导流孔,所述环形限位片嵌入所述环形槽且上表面与所述育苗托盘的内侧底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为80~90μ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的一侧下端设有连通水槽内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育苗杯的底部设有滤孔,育苗杯内部多余的水分可通过育苗杯底部的滤孔流入对应的保水壳体内,解决了现有育苗装置极易导致幼苗根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导致幼苗坏死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

其二、由于育苗杯的底部位于对应保水壳体的底部上端10~20mm处,且保水壳体的上端侧壁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对应育苗杯的底部上方20~30mm处,当保水壳体内部的水过多时,保水壳体内部的水可从排水孔流到育苗托盘上,此时,育苗杯的下端有20~30mm的部分浸在对应保水壳体内部的水中,保水壳体内部的水可从育苗杯底部的滤孔进入育苗杯,使得育苗杯内部的育苗基质的底层具有充足的水分,既不会让育苗杯内部的幼苗根部浸泡在水中,又可避免幼苗因缺水而干旱致死,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降低了育苗成本;

其三、从保水壳体溢出的多余的水可从导流孔流到水槽内,导流孔内部的滤筒可对水体进行过滤,滤除水中大部分的可见杂质,水槽内经过滤的水可再次用于育苗,有效节约了育苗用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其四、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育苗装置进行集中育苗,前期方便管理,在育苗杯内装入育苗专用基质进行育苗,幼苗根系发达,生长快,花芽分化好,增产且能提早上市;采用育苗专用基质无病菌、无毒,减少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育苗杯与育苗装置可分离,便于运输,省力、省时、省工。

其五、育苗托盘水平放置在水槽的开口端,在育苗完成后方便对水槽进行清洗,以备下次使用;

其六、育苗杯插设于对应插孔,在进行幼苗移植时方便将育苗杯与保水壳体分离,将育苗杯移除后方便对保水壳体进行清洗,以备下次使用;

其七、滤筒插设于导流孔,育苗完成后方便取出滤筒,对滤筒内部的杂质进行清除,以备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育苗杯及保水壳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的滤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水槽;11、排水管;12、排水阀;2、育苗托盘;21、限位槽;22、安装孔;23、导流孔;24、环形槽;3、育苗杯;31、滤孔;32、挡片;4、保水壳体;41、插孔;42、限位环;43、排水孔;5、滤筒;51、滤网;52、环形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节水保水功能的育苗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水槽1、育苗托盘2和育苗杯3,水槽1和育苗托盘2均为顶壁开口其余面均封闭的腔体,育苗托盘2水平放置在水槽1的开口端;育苗完成后方便对水槽1进行清洗,以备下次使用。

育苗托盘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限位槽21,每一限位槽21中部均设有一连通水槽1内部的安装孔22,每一安装孔22内均插设有保水壳体4,每一保水壳体4均呈中空设置且上端设有插孔41,每一保水壳体4的外侧中部均设有限位环42,每一保水壳体4的上端侧壁上均设有连通对应保水壳体4内部的排水孔43,每一限位环42均嵌入对应的限位槽21与所述育苗托盘2形成活动连接;具体来说,限位环42与保水壳体4一体成型。每一插孔41内均设有一育苗杯3,每一育苗杯3均为中空上端开口的筒状,育苗杯3的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连通对应保水壳体4内部的滤孔31,每一育苗杯3的底部均位于对应保水壳体4的底部上端10mm处,排水孔43位于对应育苗杯3的底部上方20mm处;育苗杯3内部多余的水分可通过育苗杯3底部的滤孔31流入对应的保水壳体4内,解决了现有育苗装置极易导致幼苗根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导致幼苗坏死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育苗托盘2上还设有连通水槽1内部的导流孔23,导流孔23内设有滤筒5,滤筒5的底部为滤网51;具体来说,滤网51与滤筒5一体成型。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育苗专用基质装于育苗杯3内,采用育苗杯3内的育苗专用基质进行育苗,本实用新型的水槽1、育苗托盘2、保水壳体4和育苗杯3均采用透明PVC材料制成,方便观察育苗装置中的育苗水量,育苗杯3采用透明PVC材料制成,在装入育苗基质时更加方便,育苗杯3可多次使用,解决了传统营养袋只能一次性使用,难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优选地,排水孔43于对应保水壳体4的上端侧壁上等间距分布有多个。这样设置,当保水壳体4内部的水过多时,保水壳体4内部的水可快速地从排水孔43流到育苗托盘2上,此时,育苗杯3的下端有20mm的部分浸在对应保水壳体4内部的水中,保水壳体4内部的水可从育苗杯3底部的滤孔31进入育苗杯3,使得育苗杯3内部的育苗基质的底层具有充足的水分,既不会让育苗杯3内部的幼苗根部浸泡在水中,又可避免幼苗因缺水而干旱致死,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降低了育苗成本。

优选地,每一育苗杯3均插设于对应插孔41,每一育苗杯3的外侧中部均设有挡片32,当育苗杯3的底部插至对应保水壳体4的底部上端10mm处时,每一挡片32的下表面均抵住对应保水壳体4的上表面。具体来说,挡片32与育苗杯3一体成型;这样设置,育苗杯3与育苗装置可分离,便于运输,省力、省时、省工;在进行幼苗移植时方便将育苗杯3与保水壳体4分离,将育苗杯3移除后方便对保水壳体4进行清洗,以备下次使用。

优选地、所述滤孔31的孔径为100μm。这样设置,可避免育苗杯3内的育苗基质随育苗水体流至保水壳体4内部。

优选地,导流孔23的上部设有环形槽24,环形槽24内设有橡胶密封垫圈,滤筒5的上端外侧设有与环形槽24适配的环形限位片52,滤筒5插设于导流孔23,环形限位片52嵌入环形槽24且上表面与育苗托盘2的内侧底面平齐。具体来说,环形限位片52与滤筒5一体成型;这样设置,育苗完成后方便取出滤筒5,对滤筒5内部的杂质进行清除,以备下次使用。

优选地,所述滤网51为不锈钢滤网51,所述滤网51的孔径为90μm。这样设置,滤网51可滤除水中的大部分可见杂质,水槽1内经过滤的水可直接用于育苗。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21内设有橡胶密封垫圈。这样设置,可避免育苗托盘2内未经过滤的水体由限位槽21流经安装孔22进入水槽1。

优选地,水槽1的一侧下端设有连通水槽1内部的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安装有排水阀12。这样设置,方便取用水槽1内部的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

如图1至图6所示,每一育苗杯3的底部均位于对应保水壳体4的底部上端15mm处,排水孔43位于对应育苗杯3的底部上方25mm处,所述滤孔31的孔径为125μm,所述滤网51的孔径为85μm。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

如图1至图6所示,每一育苗杯3的底部均位于对应保水壳体4的底部上端20mm处,排水孔43位于对应育苗杯3的底部上方30mm处,所述滤孔31的孔径为150μm,所述滤网51的孔径为80μm。

可以想象的是:育苗杯3的底部可位于对应保水壳体4的底部上端10~20mm处,排水孔43可位于对应育苗杯3的底部上方20~30mm处,所述滤孔31的孔径可为100~150μm之间的任意值,所述滤网51的孔径可为80~90μm之间的任意值。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