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3406发布日期:2020-12-22 14:0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诱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息片材设置于唇部的钓鱼用的诱饵。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一种诱饵,其具有合成树脂制的主体(诱饵主体)和向所述主体的头部侧突出的合成树脂制的透明的唇部。

所述唇部也称为阻力板等,是在拉拽处于水中的诱饵时承受水压的部分。当在水中拉拽具有唇部的诱饵时,唇部成为阻力,诱饵潜到规定深度并以该深度行进。通过设定唇部的大小和唇部的突出角度等,能够调整诱饵的潜行深度。一般来说,唇部越大,受到的水压越大,因此存在诱饵的潜行深度变大的倾向。

现有的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92662号公报

如上所述,所述唇部是为了对诱饵附加在水中的规定深度下潜行的功能而设置在主体上的部分。因此,唇部是不存在于真实的饵中的部分。这样的唇部不具有吸引鱼的功能,反而由于存在唇部,有可能给对象鱼带来无用的警戒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唇部提高对象鱼的引诱效果的诱饵。

本发明的诱饵具备:主体和从所述主体突出设置的唇部,所述唇部具备全息片材。

本发明优选的诱饵是,所述唇部的主部是透明的,所述全息片材是透明的,所述透明的全息片材安装于所述透明的唇部的主部。

本发明优选的诱饵是,所述唇部的主部从所述主体的前方部突出设置,所述全息片材安装于所述唇部的主部的表面。

本发明优选的诱饵是,所述唇部的主部的下表面形成为多边面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诱饵在从主体突出设置的唇部上具备全息片材。在这种诱饵中,全息片材在水中反射光或不反射光,因此对于对象鱼而言,看上去在离开主体的部位(唇部)光在闪烁。因此,本发明的诱饵容易引起对象鱼的兴趣,引诱效果优异。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诱饵在透明的唇部的主部安装有透明的全息片材,因此具有使诱饵相对于对象鱼看起来较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该诱饵的俯视图。

图3是该诱饵的右侧视图。

图4是用图1的iv-iv线切断了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用图3的v-v线切断了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仰视图。

图7是用图6的vii-vii线切断了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唇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诱饵的侧视图。

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a、1b、1c、1d诱饵

2主体

3唇部

4全息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前后、上下作为表示方向的用语。前方是指在使用诱饵时与线(长线)连结并被线拉动的诱饵的前进侧,后方是指其相反侧。上方是指从前方观察诱饵时的上侧,下方是指其相反侧。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前方的斜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诱饵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向下方观察图1的诱饵的俯视图,图3是从右侧观察图1的诱饵的侧视图,图4及图5是将唇部切断并放大的放大截面图。

在图1至图5中,诱饵1a具有:主体2、从所述主体2突出设置的唇部3以及在所述唇部3上具备的全息片材4。

在图示的主体2中,其外形为近似于小鱼的形状。当然,主体2的外形不限于与小鱼相似的形状,也可以是模仿虾的形状,模仿青蛙的形状等。另外,主体2不限于模仿小鱼等自然物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任意的形状。

进而,也可以在主体2的外表面形成无数的小的凹陷(凹痕)(未图示)。通过在主体2的表面具有无数的小的凹陷,在投掷诱饵1a时,诱饵1a难以受到空气阻力。

主体2可以以自身沉入水(包括淡水和海水)中的方式形成,或者也可以以浮于水中的方式形成。优选地,主体2以浮于水中的方式形成。

浮于水中的主体2的比重例如小于1,优选为0.9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6以下。

所述主体2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材料。作为主体2的形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出abs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聚氨酯等软质合成树脂、发泡聚氨酯等发泡合成树脂、木材以及组合了两种以上的原材料的复合材料等。

主体2可以由比重超过1的形成材料形成,或者也可以由比重小于1的形成材料形成。

主体2可以是中空状,也可以是实心状。另外,实心状的主体2是指其内部不具有空洞部的主体。

优选地,主体2在其内部具有空洞部(即中空状)。通过在内部形成空洞部,即使在使用比重超过1的形成材料(例如abs树脂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制作比重小于1的主体2。中空状的主体2例如由abs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形成。

在主体2的前方部设置有用于将线紧固连结的环状的线连结部61。线连结部61例如由从主体2或者唇部3突出设置的环状部分构成。

另外,在主体2的后方设有用以卡止钓钩7的钓钩连结部62。在主体2的下方的中途部,也同样地设有用以卡止钓钩7的钓钩连结部63。钓钩连结部62及钓钩连结部63例如由从主体2突出设置的环状部分构成。

钓钩7例如是钩状的钓钩(例如,锚钩(treblehook)等),分别卡止于所述钓钩连结部62、63。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也可以对主体2赋予以往公知的结构。作为赋予主体2的以往公知的结构,例如可以列举出用于浮力调整的铅坠、重心移动用的球、产生冲击音的铃铛球(rattleball)、鳍(鳍)状的部件等。

如图1至图4所示,唇部3从主体2的端部突出。

例如,唇部3从主体2的前方部向前方突出设置。

具体而言,唇部3主要具有作为承受水压的部分的主部31和连接主部31和主体2的连接器部32。

唇部3的主部31整体上为大致板状。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上方的面)例如形成为大致平坦状。另外,主部31的上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状或大致三角屋顶状等多边面状(未图示)。

另外,唇部3的主部31的下表面(下方的面)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状。另外,主部31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平坦状(未图示)。

连接器部32的下表面也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状。另外,连接器部32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平坦状(未图示)。

连接器部32的一侧固定于主体2的前端部,连接器部32的相反侧从主部31的后端部到下表面中央部被固定。

唇部3可以与主体2一体地形成,或者也可以与主体2是分体的。

图示例的唇部3与主体2一体地形成。即,通过对一种材料进行成型,形成唇部3和主体2。另外,一体地形成的唇部3和主体2在结构上并没有明确地表示两者的边界,但在图4中,为了方便,用小虚线表示一体地形成的唇部3和主体2的边界线。

唇部3可以是透明或不透明的任一种,但优选至少主部31是透明的,进而,更优选主部31及连接器部32是透明的。唇部3是不存在于真实的饵中的部分,因为若鱼感知到存在主部31,则有可能给对象鱼带来无用的警戒心。透明的唇部3,对对象鱼而言难以看到,特别是无色透明的唇部3由于与淡水同样程度地通透,因此对象鱼难以看到。

另外,在唇部3和主体2由一种材料一体地形成的情况下,通常唇部3和主体2的透明性相同。因此,在形成了透明的唇部3的情况下,主体2也是透明的。在这样的透明的主体2上,通过油墨的涂布或图案片材的粘贴等,实施所希望的装饰(装饰未图示)。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某部件为“透明”是指在用黑色油墨印刷了任意数字(大小12点)的白底的纸上放置该部件,能够从该部件的表面侧视觉辨认所述数字的状态,“不透明”是指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无法视觉辨认背面侧的数字的状态(无法视觉辨认数字的状态)。“透明”是指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带有某种颜色的透明的状态)中的任一种。

从上表面侧观察,唇部3的主部31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另外,主部31不限于俯视下的大致椭圆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大致三角形状、大致圆形状等任意的形状。

另外,如图3所示,唇部3向斜下方突出设置。向斜下方突出设置的唇部3相对于主体2的前后方向成锐角地突出。

诱饵1a的潜行深度能够通过适当调整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的大小(面积)、主部31的形状以及唇部3的突出角度等来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出设置于主体2的前方侧的所述唇部3的上表面设有线连结部61。

在所述唇部3上具备全息片材4。全息片材也被称为全息膜、全息摄像片、全息摄像膜等,其本身是公知的。

全息片材是将全息原理应用于片材,具有反射入射的光的性质的特殊的片材。

全息片材4是指光的反射(或衍射)根据观察角度而变化,通过反射光或/和干涉条纹而看起来明亮的片材。

作为全息片材4,可以使用透明的全息片材或不透明的全息片材的任一种,但优选使用透明的全息片材。

所述透明的全息片材是指相对于该片材的表面的某个角度观察是透明的(能够视觉辨认其背面侧的状态),但如果改变观察角度,则光反射而成为不透明的(成为无法视觉辨认其背面侧的状态)的片材。透明的全息片材优选为反射光的色彩根据观察角度而不同(反射光的波长不同)的片材。例如,透明的全息片材优选从相对于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为透明,当改变观察角度时,光反射而成为不透明,反射光的色彩根据观察角度而不同,进而,更优选从相对于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为无色透明,当改变观察角度时,光反射而成为不透明,反射光的色彩根据观察角度而不同。

所述不透明的全息片材是指相对于该片材的表面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光都反射而不透明,反射光的色彩根据观察角度而不同(反射光的波长不同)的片材。

全息片材4优选安装于唇部3的表面。安装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使用粘合剂或粘接剂等的粘贴、利用热转印(所谓的热印)的粘贴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粘接剂将全息片材4粘贴于唇部3的表面。另外,唇部3的表面包括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全息片材4粘贴于唇部3的主部31的表面中的上表面。

全息片材4可以设置在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的大致整体上,或者也可以设置于主部3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在从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突出设置有线连结部61的本实施方式中,全息片材4除了线连结部61的周围之外,安装在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的大致整体上。

全息片材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μm~1mm,优选为20μm~300μm。

上述诱饵1a在线连结部61上连结线而使用。在将诱饵1a投到水中并使其着水后,如果拉拽诱饵1a(如果回收诱饵1a),则被线拉动的诱饵1a的唇部3受到阻力,潜入到水中的规定深度,在该深度游动。

由于本发明的诱饵1a在从主体2突出设置的唇部3上具备全息片材4,因此在水中,在离开主体2的部位(唇部3),全息片材4向对象鱼所在的方向反射光以及不反射光。这种全息片材4的光的反射和非反射,对于对象鱼来说,在离开主体2的部位,看上去光是闪烁的(以下,有时将对象鱼看上去光是闪烁的情况称为“闪光作用”)。因此,对象鱼表现出兴趣,能够将对象鱼向诱饵1a的方向引诱。

特别是,在透明的唇部3上具备透明的全息片材4,因此所述闪光作用变大。

具体而言,一般地,通过诱饵进行的对象鱼的引诱,能够大致分为:诱饵从着水到潜入到规定深度的阶段、诱饵以规定深度行进的阶段和诱饵与对象鱼最接近的阶段。

以往的诱饵,在从诱饵着水到潜入到规定深度的阶段,不能引诱对象鱼。即,在以往的诱饵中,从诱饵着水到潜入到规定深度的阶段,是浪费时间的。关于这一点,本发明的诱饵1a,即使在从着水到潜入到规定深度的阶段,也能够通过闪光作用吸引对象鱼,从而在一次抛投中引诱对象鱼的时间变长。

此外,黑鲈鱼、海鲈鱼等对象鱼有在水中靠在隐蔽处,等待成为饵的小鱼的习性。因此,往往是将诱饵抛投得比对象鱼远,以将该诱饵向对象鱼侧拉近的方式进行回收。这种情况下,诱饵从其前方部接近对象鱼。即,在诱饵以规定深度行进的阶段,大多以从诱饵的前方部靠近对象鱼的方式回收诱饵。这一点,由于本发明的诱饵1a在从主体2的前方部突出设置的唇部3上具备全息片材4,因此,对于对象鱼,闪烁光的诱饵1a看起来在接近。因此,对象鱼容易注意到诱饵1a且容易感兴趣。

当进行回收时,诱饵1a一边左右摆动一边行进。由于所述诱饵1a在透明的唇部3上具备透明的全息片材4,因此在某一角度下,反射受到抑制从而全息片材4呈透明状态,当角度变化时,光从全息片材4被反射。该诱饵1a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光闪烁来吸引位于前方的对象鱼,并且通过透明的状态的全息片材4和透明的唇部3,从对象鱼看不到唇部3,从而使诱饵相对于所述对象鱼看起来较小。

在诱饵最接近对象鱼的阶段,对象鱼和诱饵成为大致横向排列状态(接近水平位置的状态)。这一点,当对象鱼最接近诱饵1a时,从对象鱼难以看到通过本发明的诱饵1a的唇部3引起的光的反射和非反射。即,在诱饵1a最接近对象鱼的阶段,闪光作用减弱,难以判断全息片材4的存在。另外,唇部3是透明的,因此在诱饵1a最接近对象鱼的阶段,对象鱼难以注意到唇部3和全息片材4的存在,容易咬入诱饵1a。

另外,与在主体内具备全息片材的诱饵相比,如本发明这样在唇部3具备全息片材4的诱饵1a对对象鱼的引诱效果更好。

通常,为了与小鱼等饵(对象鱼的饵)相似,主体用油墨涂饰或图案片材等装饰,光的反射率小。另外,近年来,对象鱼也习惯了诱饵,存在即使模仿了对象鱼的饵的形状的主体对光进行反射及非反射,也不会表现出大的兴趣的倾向。这一点,本发明的诱饵1a通过在从主体2突出的部分即唇部3上设置全息片材4,不是在主体2本身,而是在离开主体2的部位产生闪光作用。特别是,在无色透明的唇部3的情况下,对象鱼看不到唇部3,因此在与主体2完全分离的部位产生闪光作用。因此,与主体具备全息片材的诱饵相比,唇部具备全息片材的本发明的诱饵更容易引起对象鱼的兴趣。

特别是在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呈大致平坦状、在其上表面粘贴有全息片材4的诱饵1a的情况下,太阳光容易照射到水中的全息片材4上,能够增大闪光作用。

本发明的诱饵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能够变更为各种结构。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为主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直接引用用语及符号。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从下方朝向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诱饵的仰视图,图7是将其唇部切断且放大的放大截面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诱饵1b中,全息片材4粘贴在唇部3的下表面。唇部3的连接器部32从主部31的下表面隆起,因此在图示例中,全息片材4设置在除了唇部3的连接器部32之外的主部31的下表面的大致整体上。不过,全息片材4也可以安装于主部31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未图示)。

第二实施方式的诱饵1b除了设置有全息片材4的位置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诱饵1b也通过闪光作用,对对象鱼的引诱效果优异。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诱饵1b在唇部3的主部31的下表面安装有全息片材4,因此即使诱饵1b与海底的岩石或沉入的异物接触,全息片材4也具有难以脱落的效果。

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全息片材4也可以粘贴于主部3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这两者。

[第三实施方式]

图8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诱饵的唇部切断且放大的放大截面图。该截面图是在与图3的v-v线相同的部位切断第三实施方式的诱饵的唇部的图。

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诱饵的唇部3的下表面(下方的面)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状,但例如如图8所示,唇部3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多边面状。另外,多边面状是立体的多边面,在截面视图中为多边线状。在图示例中,例示了唇部3的下表面形成为三边面状的情况,但也可以形成为二边面状(三边屋顶状),四边面状,五边面状,六边面状等。

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是连接器部32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多边面状。

通过唇部3的下表面和连接器部32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形成为多边面状,来自全息片材4的反射光容易通过棱镜效应而分散。

[第四实施方式]

图9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诱饵1c。

第四实施方式的诱饵1c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诱饵相比,在以下方面不同,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诱饵1c中,主体2的形状是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形状,唇部3比较小,而且,作为钓钩7的伞钩71固定地安装于主体2。另外,本实施方式图示了线连结部61从主体2突出设置的诱饵。

第四实施方式的诱饵1c也通过闪光作用,对对象鱼的引诱效果优异。

[第五实施方式]

图10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诱饵1d。

第五实施方式的诱饵1d在主体2形成为模仿虾的形状这一点上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诱饵不同,其余的结构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同。

第五实施方式的诱饵1d也通过闪光作用,对对象鱼的引诱效果优异。

另外,本发明可以适当组合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选择的两个以上的实施方式,或者也可以将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选择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置换为除其以外的实施方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诱饵能够用于钓黑鲈鱼、海鲈鱼、鲯鳅、章鱼、乌贼等各种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