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1783发布日期:2019-03-30 08:3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迅速增长,水产养殖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在日益提高。在众多水产养殖方式中,池塘养殖仍是最为主要的形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饲料养鱼技术的发展,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工业化养殖得以推崇。工业化养殖是在室内水池中采用先进的机械和电子设备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ph值、投饵量等因素,进行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方式,其相比传统池塘养殖方式而言,易于管理,品质易于控制,但是高密度工业化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以及代谢产物,这些废弃物及代谢产物的堆积和氧化会败坏水质,造成水产品的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系统,以实现高密度养殖的同时提高成活率及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养殖池、净化池以及位于第一养殖池与净化池之间的高密度养殖槽,其中第一养殖池池底为倾斜状且在第一养殖池低端开设多个方形出口,在每个方形出口处设置一个高密度养殖槽,每个高密度养殖槽另一端支撑在净化池上且高密度养殖槽该端可拆卸固定有渔网兜,渔网兜位于净化池内;在每个高密度养殖槽靠近渔网兜的这端端部软连接有一方形堵头;在净化池与第一养殖池之间连接有循环管道且在循环管道上连接有循环泵;高密度养殖槽内高于底部10cm处固定有光波长200nm—280nm和光波长750nm—1mm的两种灯管。

优选地,方形堵头外周固定有密封圈,方形堵头内面嵌设有磁环,方形堵头与高密度养殖槽之间通过强磁力相吸,每个渔网兜包裹对应的方向堵头。

优选地,上述所有的方形堵头由一根操作杆串联,该操作杆一端连接有90°翻转动力源。

优选地,在第一养殖池顶部两侧通过支撑架固定有两个并排的滑动杆,在两个滑动杆之间固定有一丝杆,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在第一养殖池池壁上,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养殖池池壁后连接有一旋转电机;有一桁架在对应两个滑动杆的位置开设有供对应滑动杆穿过的且内壁光滑的滑动孔、在对应丝杆的位置开设有供丝杆穿过且与丝杆螺纹配合的丝孔;在桁架底部等间距固定有多根竖向支撑架,每根竖向支撑架的底部固定有清扫刮片。该设计实现对第一养殖池池底淤积的废物进行清扫。

优选地,在上述桁架底部且位于每相邻两根竖向支撑架之间固定有一硬质的增氧分管,每根增氧分管底部固定有一小型增氧盘,所有的增氧分管汇集在一总输气管上且该总输气固定在桁架上。该设计实现第一养殖池内的均匀增氧。

优选地,每个高密度养殖槽一侧底部与第一养殖池低端底部之间通过30°铰链铰接且在高密度养殖槽与第一养殖池低端之间以胶粘的方式固定有包围30°铰链的柔性防水胶纸或是波纹胶纸,在高密度养殖槽底部中间位置铰接有一竖直升降气缸的伸缩杆,高密度养殖槽另一端底部铰接有一倾斜伸缩缸的伸缩杆且高密度养殖槽该端所对应的净化池池壁上开设有与高密度养殖槽相对应的卡槽。该设计实现鱼的自动捕捞及养殖废水的集中进入净化池中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发明第一养殖池、高密度养殖槽及净化池的设置,可以实现定期将鱼类从第一养殖池相对较低密度的养殖区域驱赶到高密度养殖槽进行相对较高密度的养殖,在提高成活率的前提下,提高鱼类品质;而且净化池的作用可有效对养殖废水进行净化并循环使用;

2、渔网兜等的设置,方便在鱼成熟上市时便于捕捞,且在捕捞的同时将第一养殖池中的水汇入净化池中进行净化处理;

3、通过本系统的设置,可实现在有效养殖面积的条件下,提高鱼的品质及捕捞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高密度养殖槽与渔网兜、方形堵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方形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清扫刮片、增氧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养殖过程中高密度养殖槽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在捕捞鱼类时高密度养殖槽处于倾斜状态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系统,包括第一养殖池1、净化池2以及位于第一养殖池1与净化池2之间的高密度养殖槽3,其中第一养殖池1池底为倾斜状且在第一养殖池1低端开设多个方形出口,在每个方形出口处设置一个高密度养殖槽3,每个高度养殖槽3另一端支撑在净化池2上且高密度养殖槽3该端可拆卸固定有渔网兜4,渔网兜4位于净化池2内;在净化池2与第一养殖池1之间连接有循环管道且在循环管道上连接有循环泵;每个高密度养殖槽内且高于高密度养殖槽内底部10cm处的内壁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等间距固定有光波长200nm—280nm和光波长750nm—1mm的两种灯管16。通过灯管的照射,保证鱼种在高密度养殖槽内的光线亮度,提高鱼种的品质。

在每个高密度养殖槽3靠近渔网兜4的这端端部软连接有一方形堵头5,方形堵头5外周固定有密封圈,方形堵头5内面嵌设有磁环,方形堵头5与高密度养殖槽3之间通过强磁力相吸,每个渔网兜4包裹对应的方向堵头5。

上述所有的方形堵头5由一根操作杆6串联,该操作杆6一端连接有90°翻转动力源7(电机)。

在第一养殖池1顶部两侧通过支撑架固定有两个并排的滑动杆8,在两个滑动杆8之间固定有一丝杆9,丝杆9的一端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在第一养殖池1池壁上,丝杆9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养殖池1池壁后连接有一旋转电机10;有一桁架11在对应两个滑动杆8的位置开设有供对应滑动杆8穿过的且内壁光滑的滑动孔、在对应丝杆9的位置开设有供丝杆9穿过且与丝杆9螺纹配合的丝孔;在桁架11底部等间距固定有多根竖向支撑架12,每根竖向支撑架12的底部固定有清扫刮片13。该设计实现对第一养殖池池底淤积的废物进行清扫。

在上述桁架11底部且位于每相邻两根竖向支撑架12之间固定有一硬质的增氧分管14,每根增氧分管14底部固定有一小型增氧盘15,所有的增氧分管14汇集在一总输气管上且该总输气固定在桁架11上。该设计实现第一养殖池内的均匀增氧。

每个高密度养殖槽3一侧底部与第一养殖池1低端底部之间通过30°铰链16铰接且在高密度养殖槽3与第一养殖池1低端之间以胶粘的方式固定有包围30°铰链16的柔性防水胶纸或是波纹胶纸17,在高密度养殖槽3底部中间位置铰接有一竖直升降气缸18的伸缩杆,高密度养殖槽3另一端底部铰接有一倾斜伸缩缸19的伸缩杆且高密度养殖槽3该端所对应的净化池2池壁上开设有与高密度养殖槽3相对应的卡槽。该设计实现鱼的自动捕捞及养殖废水的集中进入净化池中处理。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定期开启旋转电机10,来实现增氧的同时通过清扫刮片驱赶鱼种并对池底进行清扫,通过旋转电机10正反转来控制桁架11往复滑动的速度为20m/h,在每次投喂饵料的时候开启循环泵,使各个养殖池之间的水循环起来;在第一养殖池内的鱼种养殖期间,方形堵头是关闭对应的高密度养殖槽端部的,而在鱼种要捕捞上市的时候,方形堵头打开。而且在养殖期间,竖直升降气缸18、倾斜伸缩缸19均为伸展状态,从而保证高密度养殖槽处于水平状态,以使鱼种在高密度养殖槽内正常养殖;但当鱼种需要捕捞上市时,竖直升降气缸18、倾斜伸缩缸19均为缩回状态,从而保证高密度养殖槽处于向净化池下斜状态,促使鱼种游向网兜,以方便捕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