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螨虫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1851发布日期:2019-04-05 21: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螨虫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捕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捕螨虫贴。



背景技术:

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世界上已发现螨虫(mite)有50000多种,仅次于昆虫。不少种类与医学有关。现发现螨虫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诸如革螨、恙螨、疥螨、蠕螨、粉螨、尘螨和蒲螨等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引起“酒糟鼻”或蠕螨症、过敏症、尿路螨症、肺螨症、肠螨症和疥疮,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因此,人们对螨虫这种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生物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里,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捕螨虫贴,质量好差不一,有些不法商家生产的捕螨贴仅仅是花架子,完全起不到捕螨虫的作用,而消费者全然不知,仅仅获得心里安慰。

同时,因为产品的特性,捕捉的螨虫是一种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生物,况且对于传统的套体(即中国发明专利201710855028.7的套体,其边沿缝制的),如需观察内部的贴体是否捕作螨虫或者活螨,还需剪开套体,拿出贴体,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捕获螨虫或者活螨,因此普通消费者很难去求证采购的捕螨虫贴是否真正的具有捕捉螨虫的效果,这么一来,对于真正在研发捕螨贴的个人或企业来说,市场如此乱象,无非是一种打击,因此,研发一种能让消费者简易去求证采购的捕螨虫贴是否真正具有捕螨的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让消费者求证是否真正起到捕螨效果的捕螨虫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螨虫贴,包括贴体和包裹在贴体外的套体,所述的套体上设有便于观察贴体的可视装置。

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设在套体一侧或两侧的可视孔。

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设在套体一侧或两侧的可视孔,套体上设有覆盖可视孔的挡片。

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设在套体一侧或两侧的可视孔,套体上设有覆盖可视孔的开合装置。

所述的套体包括上套体和下套体,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围在上套体外的上边框和围在下套体外的下边框,上边框与下边框的一侧铰链,另一侧卡接。

所述的贴体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捕获孔。

所述的挡片与套体可通过胶水连接,也可通过缝制连接。

所述的挡片上覆盖有放大镜片。

所述捕获孔的面积小于可视孔的面积,且可视孔包含捕获孔。

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围在可视孔边沿的基座,基座上铰链有盖板,且盖板与基座卡接。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通过可视孔的设计,使普通消费者能够轻易辨别市场上哪家生产的捕螨虫贴才是货真价实的,防止不法商家投机生产。2:通过可视孔的设计,使普通消费者能够轻易的、不需剪开套体就能辨别市场上哪家生产的捕螨虫贴才是货真价实的,防止不法商家投机生产;同时,消费者可同时观察粘在基板上的螨虫,这些螨虫一般情况下已经死亡,也可观察到在捕获孔内的爬行、食用的活螨虫,这样也能防止不法商家以其他东西来代替螨虫来糊弄消费者。3:通过增加挡片,防止本发明在误操的过程中,直接与皮肤接触,捕获孔中的螨虫从网布孔中爬出,并接触皮肤,但是如果不存在误操的话,如果螨虫想从捕获孔中爬出时,势必经过网布层,而网布层四周皆有粘胶的,螨虫被粘胶粘住。4:挡片上覆盖有放大镜片,放大镜片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在不用光源的情况下即能观察螨虫,轻易的辨别产品是否假冒伪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单侧设置可视孔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双侧设置可视孔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单侧设置可视孔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双侧设置可视孔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a-a1方向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基板轮廓、可视孔、捕获孔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8为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挡片设在套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挡片设在套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5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8缺口合页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8缺口合页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8缺口合页呈半圆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或图2所示:一种捕螨虫贴,包括贴体1和包裹在贴体1外的套体2,套体2以多层的棉布制成尤佳,贴体1包括基板11,基板11最好为透明板,基板11一侧或两侧设有粘胶12,基板11上一侧或两侧设有网布13,基板1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诱饵14、食物染色剂,诱饵14、食物染色剂置于粘胶12与网布13之间,所述的套体2上设有便于观察贴体1的可视装置。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设在套体2一侧或两侧的可视孔31,图1中展示的是套体2两侧均设有可视孔31,图2展示的是套体2一侧设置可视孔31,以一侧设置可视孔31为例,本发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拿出,光源从未设可视孔31的一侧照入,在食物染色剂的作用下,可明显的观察到粘在基板11上的螨虫,该光源可以是手电筒的光、手机自带的照明灯,因此,通过可视孔31的设计,使普通消费者能够轻易辨别市场上哪家生产的捕螨虫贴才是货真价实的,防止不法商家投机生产。

当然,套体2也可以由海绵、有孔的木质、有孔的金属材料等制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侧设置可视孔31,需要在光源处垫一些棉布或者白色纸巾,防止刺眼而无法辨别。

实施例2

如图3、图5、图6、图7所示:一种捕螨虫贴,包括贴体1和包裹在贴体1外的套体2,套体2以多层的棉布尤佳,贴体1包括基板11,基板11最好为透明板,基板11上设有捕获孔15,基板11一侧或两侧设有粘胶12,基板11上一侧或两侧设有网布13,且诱饵14、食物染色剂置于捕获孔15内。

如图7所示:捕获孔15的面积小于可视孔31的面积,且可视孔31包含捕获孔15,基板11轮廓、可视孔31、捕获孔15的正投影分别是a、b、c,c所在的点的集合是b所在的点的集合的子集,c所在的点的集合是b所在的点的集合的子集,因此定义为可视孔31包含捕获孔15;定义为基板11轮廓包括捕获孔15。

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设在套体2一侧或两侧的可视孔31,图3中展示的是套体2两侧均设有可视孔31,图4展示的是套体2一侧设置可视孔31,以一侧设置可视孔31为例,本发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拿出,光源从未设可视孔31的一侧照入,在食物染色剂的作用下,又因为c所在的点的集合是b所在的点的集合的子集,c所在的点的集合是b所在的点的集合的子集,即可明显的观察到粘在基板11上的螨虫,又可观察正在捕获孔15中爬行、正在捕获孔15中食用的螨虫,该光源可以是手电筒的光、手机自带的照明灯,因此,通过可视孔31的设计,使普通消费者能够轻易的、不需剪开套体2就能辨别市场上哪家生产的捕螨虫贴才是货真价实的,防止不法商家投机生产;同时,消费者可同时观察粘在基板11上的螨虫,这些螨虫一般情况下已经死亡,也可观察到在捕获孔15内的爬行、食用的活螨虫,这样也能防止不法商家以其他东西来代替螨虫来糊弄消费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侧设置可视孔31,需要在光源处垫一些棉布或者白色纸巾,防止刺眼而无法辨别。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设在套体2一侧或两侧的可视孔31,套体2上设有覆盖可视孔31的挡片32,通过增加挡片32,防止本发明在误操的过程中,直接与皮肤接触,捕获孔15中的螨虫从网布13孔中爬出,并接触皮肤,但是如果不存在误操的话,如果螨虫想从捕获孔15中爬出时,势必经过网布13层,而网布13层四周皆有粘胶12的,螨虫被粘胶12粘住,挡片可以是有色的或无色的塑料薄膜、薄的的塑料片等等。

所述的挡片32与套体2可通过胶水连接,在挡片32的四周涂油粘胶12,如图8阴影中所示。

当然挡片32与套体2也可通过缝制连接,缝制有三种方式,因为套体2包括上套体21和下套体22,上套体21、下套体22包括很多层棉布叠成,可以将挡片32缝制在套体2的内、中、外三个地方,分别如图9、图10、图6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的挡片32上覆盖有放大镜片4,放大镜片4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在不用光源的情况下即能观察螨虫,轻易的辨别产品是否假冒伪劣产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11所示: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设在套体2一侧或两侧的可视孔31,套体2上设有覆盖可视孔31的开合装置。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围在可视孔31边沿的基座51,基座51上铰链有盖板52,且盖板52与基座51活动卡接,基座51与盖板52都是塑料件,采用的是“塑料19种连接技术”中“铰链连接”中“单件集成铰链”技术,当然基座51与盖板52也可以是金属、木质等其他材质制成,那么基座51与盖板52就需铰链连接,基座套体可以通过胶水连接,也可以的通过高频热压连接的。

其中基座51与盖板52适配的,基座51上设有第一围堰501、盖板52上设有第二围堰502,闭合时,第一围堰501的c侧环面与第二围堰502的d侧环面贴合,起到密封的作用,基座51上设有第一凸起511,盖板52上设有第二凸起521,方便第一凸起511卡入第二凸起521,起到闭合的效果。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12所示:所述的套体2包括上套体21和下套体22,上套体21与上边框61可以用胶水胶连,也可以压合,所述的可视装置包括围在上套体21外的上边框61和围在下套体22外的下边框62,上套体上边框61与下边框62的一侧铰链,采用的是“塑料19种连接技术”中“铰链连接”中“单件集成铰链”技术,当然上边框61与下边框62也可以是金属、木质等其他材质制成,那么上边框61与下边框62就需铰链连接,另一侧卡接的方式是,上边框61设有第三凸起611,下边框62设有条形孔621,方便第三凸起611卡入条形孔621,起到闭合的效果。

上边框61设有第三围堰612、下边框62设有第四围堰622,第三围堰612的e侧环面与第四围堰622的f侧环面贴合,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螨虫从上边框61与下边框62的间隙中爬出,达不到捕螨的效果的现象发生。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上边框61与下边框62的一侧卡接,另一侧也是卡接,就像华数fy-06fdz40-1a的遥控器电池盖板的两侧卡接结构,也可以像美的空调遥控器原装rn02a/bg02c/02d/02j/bgr51d/c万能摇控器电池盖板的两侧卡接结构,也可以像诺基亚5000的电池盖板的多侧卡接结构。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14或13所示:在套体2的一侧或者两侧开设缺口合页1001,该缺口合页1001是剪出来的,也可以是激光切割出来的等等,该缺口合页1001可以是方形状的(如图14或13所示)、半圆形状的(如图15所示)、椭圆状的,非规则状、规则状等任意形状,该缺口合页可闭合,可打开,在缺口合页上黏连胶带1002,用于闭合缺口合页(如图13),起到固定缺口合页的作用,打开时就形成了一个可视孔(如图14所示),可观察内部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