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连轻减化的生态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6282发布日期:2019-03-22 20:32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连轻减化的生态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连轻减化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历版《中国药典》所载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的原始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素以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产量甲全国、品质优良而享誉国内外。全县3万多个农户种植黄连,常年保持在地黄连5万多亩,年均新栽和收获黄连10000亩,产量1800吨左右,约占全国的60%和世界的40%。产品行销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石柱属于山区农业县、国家级贫困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三峡库区淹没县,也是以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生产大县。黄连是县内的支柱产业,是数万农户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全县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连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药材,从播种、移栽到收获至少需要5年半的时间。石柱县2004年通过黄连gap基地认证后,在石柱黄连产区都是按“黄连gap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黄连生产。按操作规程及传统栽培方式,黄连种子从播种到移栽前需要除草5次,移栽后1年~2年内每年至少除草4次~5次,第3年至第4年不得少于3次。黄连种子从播种到移栽前施底肥1次,施追肥3次;移栽施基肥1次;移栽第1年施追肥4次,第2年3次,第3年至第4年2次。移栽1年~4年的黄连,应于每年入冬前(施越冬肥后)培土一次,每次3cm左右。因此,黄连从播种、移栽到收获总共需要除草20次,施肥16次,培土4次。黄连作为一种阴生药材,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搭棚遮荫。目前在石柱产区传统搭棚方式都是通过砍伐树木进行搭棚遮荫(包括砍树、砍桩、砍盖材、搭盖棚),整个搭棚过程工作量很大。为了节约搭棚材料以及考虑到棚架承受风雪的能力产区黄连棚高度普遍都较低,一般在1.4米~1.5米之间,因此,在黄连整地、移栽、施肥、除草等整个种植过程中药农都需要弯着腰进行操作,这大大加重了劳动力强度。另外黄连整个生长过程中,每年还需对黄连棚进行维护,防止垮塌。综上所述,黄连整个栽培过程时间长、工作量大。黄连产区流行着一种说法“黄连苦,种黄连更苦”。尤其是在人口城镇化转移的大背景下,从事黄连种植的劳动力正在不断减少。因此,急需要对黄连这种劳动力强度大、程序繁琐、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栽培方式进行改进。“一种黄连轻减化的生态种植方法”是顺应石柱黄连产业化持续发展的产物。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连轻减化生态种植方法,该方法减少劳力投入,增加了收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连轻减化生态种植方法,包括搭棚遮荫、整地作厢、种苗移栽、拦棚边、补苗、除草松土、追肥、取遮阳网盖连、补棚亮棚和摘花苔;所述搭棚为选择长250cm、宽高7cm×7cm的水泥柱,按厢与厢之间的桩距为6~7米,顺厢面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为3~4米埋桩,在顺厢面和厢与厢之间拉铁丝,两端通过挂钩挂在水泥桩上的铁丝上,拉好铁丝后,顺厢面方向进行遮阳网的搭盖,遮阳网与遮阳网之间在顺厢面方向,用尼龙绳每隔30cm以打活结的方式连接;所述追肥具体为:第一年,在栽后15天左右,每亩施用尿素7.5kg,撒肥后即用细树枝在厢面上轻扫一次,将肥料颗粒扫落土里,以免肥料烧叶;十至十一月按每亩1000kg将腐熟的牛粪肥均匀撒于厢面作为“越冬肥”;第二年三月份按每亩施尿素10kg;十至十一月份按每亩1000kg将腐熟的牛粪肥均匀撒于厢面作为“越冬肥”;第三年十至十一月份按每亩1000kg将腐熟的牛粪肥均匀撒于厢面作为“越冬肥”;第四年同第三年;第五年若不采收,追肥方法同第四年;若为采收的当年,则不再需施肥。优选的,所述整地作厢包括如下步骤:1)耙第一次渣:用木杈或山耙,把表土上的残渣耙出棚外或林外,除去石块,成堆焚烧熏土,挖第一道土:从下至上采用赶挖法将棚内地表土挖20cm左右深即可;在棚桩基脚附近切勿深挖;2)耙第二道渣:把挖第一道土时挖出的树根、竹根、草根、石头,用山耙耙出棚外,并将大土块打碎;由上向下浅挖,细挖第二道土,把土块打碎整平;3)开沟做厢:先做正厢,后做侧厢;从上而下开直沟,宽15cm,深10cm,把沟底土提向两边厢面,正、侧厢直沟开完后,再根据地形开横沟,横沟深10cm,宽30cm,避免厢沟开在桩行上;在横沟开完后,再把厢边的泥土往中间耙,使厢面成瓦背形;4)开挖排水沟:在棚的上端开一条排水沟,接在厢的两侧斜沟,沟宽30~45cm,深25~30cm,雨水可以从栏山沟流至坡下,开栏山沟的目的是避免暴雨造成的山洪冲坏棚内黄连苗。优选的,所述种苗移栽具体为:移栽选在5~6月,首先起苗:晴天进行选取健壮、茂盛的大苗逐株轻柔拔起,抖去泥土,一株株整齐地拿在手上,根茎对齐,每100株左右捆绑成把,用竹筐盛装;再修剪须根:黄连种苗移栽之前,用剪刀将须根剪短,留1.4~1.6cm长;剪时避免剪伤根茎;栽植前,将已修剪须根的成捆种苗打开,在清水中洗涤一次,将种苗上所附尘土泥沙完全洗去,然后再栽植;然后采用10cm×10cm的株行距,每亩用6~7万株苗采用手指栽种苗,具体以左手握种苗的柄叶,右手取苗1株,并用右手食指压住幼苗根茎向土中插下旋转半周后,取出手指将连苗留在孔穴中,然后把种苗扶正,将手指留下的孔穴覆土填盖即行,移栽深度以土表刚好壅过根茎处为度。优选的,所述拦棚边是在黄连栽种苗后,在棚周盖上遮阳网。优选的,所述补苗分两次补苗;第一次补苗:在移栽当年的秋季补第一次苗;第二次补苗:于移栽后的第二年春季补第二次苗。优选的,所述除草松土采用人工除草,在移栽后的第一、二年内,每年除草4~5次,第三、四年后,每年只需在春季、夏季采种后及秋季各扯草一次,第五年以后,不必除草,在拔草的同时,结合撬松表土,以利新叶再生。优选的,所述取遮阳网盖连具体为:在每年的12月份下雪之前,把遮阳网从棚架上取下盖在黄连植株上。优选的,所述取遮阳网盖连具体为:将挂在每个水泥桩上的铁钩取下,把铁丝和遮阳网整块取下,垂直向下平移盖在黄连植株上,再将铁丝两端的铁钩分别挂在缠绕铁丝的相应水泥桩上;在每年的3月份,将盖在植株上的遮阳网及铁丝取下重新搭在棚架上。优选的,所述补棚亮棚为在黄连栽后的1~4年中,在冬寒之后,检查补修遮阳棚一次,采收的上年,拆去遮阳网。优选的,所述摘花苔为摘除花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使用遮阳网、水泥桩以及铁丝为材料搭棚遮荫,这种搭棚方式与黄连传统伐木搭棚遮荫相比(以下均按照一亩计算):(1)传统搭棚遮阴需要伐木搭棚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大。目前,在石柱黄连产区主要是两种搭棚方式:①木质棚架:整个遮阴棚从棚架到盖材都是通过砍伐的树木搭盖。这种遮阴棚基本都是依靠就地取材不需要购买其他搭棚材料,搭棚投入全部为人工费,主要是包括砍树、砍桩、砍盖材、搭盖棚所需人工费。搭棚总共需要25个工,每个工150元,搭棚成本:150元*25=3750元/亩。②预制水泥桩棚架:这种遮阴棚架竖桩为水泥桩,横架为木桩,盖材为树枝。搭棚需要购买水泥桩140个(长200cm、厚7cm×7cm),铁丝(10号铁丝35kg,12号铁丝45kg),搭棚需15个人工。搭棚成本:水泥桩140根*20元/根+铁丝80kg*10元/kg+人工150元*15=5850元/亩)。本发明的搭棚方式简易,用工量及工作强度大大减小。按新方法搭遮阴棚需要购买遮阳网700m2、水泥桩50根(长250cm、厚7cm×7cm)、铁丝10kg(14号);搭棚需要8个工,4年撤遮阳网及盖遮阳网需要4个工。搭棚成本:遮阳网500元/亩+水泥桩50根*20元/根+铁丝15kg*10元/kg+人工150元*12=2950元/亩)。在搭棚成本投入方面,新的遮阳网搭棚与木质棚架相比要节省800元,与预制水泥桩棚架相比要节省2100元。(2)传统搭棚为了节省搭棚材料一般高度为1.4米-1.5米之间,需要弯腰在棚内进行操作,工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新的搭棚方法棚高为1.7米-1.8米之间,可在棚内站直操作,减小了劳动强度;(3)新搭棚方法不需要砍伐树林搭棚,保护了生态环境。(4)新的种植方法减少了施肥次数,施肥次数由传统的16次减少到9次,用工量由原来的20个工(150元*20=3000元/亩),减少到8个工(150元*8=1200元/亩),新方法将节省施肥人工成本1800元/亩。(5)有机肥的施用即可代替传统培土的作用,新的种植方法将不再需要进行培土;培土次数由传统的4次减少到0次,减少了6个工(150元*6=900元/亩),新方法将节省培土人工成本900元/亩。(6)传统栽培方法施用了大量的化肥造成了产区黄连土壤酸化板结、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药用植物栽培种植中的土壤环境恶化及防治策略;郭兰萍)。新方法除提苗施用少量尿素外都施用发酵后的有机肥,一方面将大大改良土壤结构,缩短轮作年限,同时减少土壤重金属残留,提高药材质量。(4)相比传统种植技术,新技术将提高黄连产量10%以上。按产区黄连平均产量250kg/亩,增加10%,即25kg,2018年黄连市场价120元/kg计算,120元/kg*25kg=3000元/亩。新的种植技术将增加收益3000元。附图说明图1为黄连轻减化生态种植种植地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黄连轻减化生态种植方法,种植地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以石柱为例):(1)搭棚遮荫:搭棚材料准备(按一亩计算):水泥桩:长250cm、厚(7cm×7cm),50根。铁丝:14号铁丝约15kg。遮阴度70%遮阳网700m2/亩。黄连是利用山地栽培,地形差异大,故搭棚的方式应根据地形而定。搭棚顺序是:先埋桩,后拉铁丝,然后自下而上将遮阳网盖上搭成棚盖。具体步骤如下:①埋桩:在埋桩前,应根据地形作好规划,根据有利于排水来安排厢的排列方向。厢与厢之间的桩距为6~7米,顺厢面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为3~4米。②拉铁丝:顺厢面拉铁丝,铁丝两头固定于桩顶部上。厢与厢之间的水泥桩顶部横向拉上铁丝,注意铁丝两端做成挂钩状,同时沿水泥桩上部缠绕两圈铁丝,将挂钩挂在水泥桩上的铁丝上,这种安装方法是便于冬季下雪前连铁丝撤下遮阳网。③搭遮阳网:拉好铁丝后,顺厢面方向进行遮阳网的搭盖,遮阳网与遮阳网之间在顺厢面方向,用尼龙绳每隔30cm以打活结的方式链接,选择这种活动的连接方式也是考虑到方便每年冬季取遮阳网。注意:遮阳网与遮阳网之间的接缝处应安排在厢与厢之间,目的是方便操作。(2)整地作厢:在搭好黄连荫蔽棚以后即应翻土整地,然后再开厢作厢。具体步骤如下:①耙第一次渣:可用木杈或山耙,把表土上的残渣耙出棚外或林外,除去石块,成堆焚烧熏土,挖第一道土:从下至上将棚内地表土挖20cm左右深即可;为避免将表面的肥土翻入下层,应采用赶挖法,即将未挖表土赶到已挖地面盖上,如此边挖边盖,不动土层,并把树根、竹根、草根除尽,把底挖平,将面整平。在棚桩基脚附近切勿深挖,以免影响其稳固性。②耙第二道渣子:把挖第一道土时挖出的树根、竹根、草根、石头等,用山耙耙出棚外,并将大土块打碎;挖第二道土:即细挖,由上向下浅挖,把土块打碎整平。③开沟做厢:先做正厢,后做侧厢;从上而下开直沟,宽15cm,深10cm,把沟底土提向两边厢面,正、侧厢直沟开完后,再根据地形开横沟。横沟深10cm,宽30cm。应注意厢沟切勿开在桩行上,否则影响排水通畅,冲坏桩脚泥土,造成垮棚,或冲烂旁边的黄连苗,造成缺苗,而且也不便于操作。在横沟开完后,再把厢边的泥土往中间耙,使厢面成瓦背形。④开挖排水沟:在棚的上端开一条排水沟,接在厢的两侧斜沟,沟宽30~45cm,深25~30cm,雨水可以从栏山沟流至坡下,开栏山沟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暴雨造成的山洪冲坏棚内黄连苗。(3)种苗移栽:黄连移栽以5~6月为佳;起苗:晴天进行选取健壮、茂盛的大苗逐株轻柔拔起,抖去泥土,一株株整齐地拿在手上,根茎对齐,每100株左右捆绑成把,用竹筐盛装;修剪须根:连种苗扯起移栽之前,需用剪刀将须根剪短,约留1.4~1.6cm长;剪时先把须根理顺以免剪伤根茎;剪根的好处是:根短,便于栽植;因为修剪的刺激,促进新根生长,提高种苗成活率。栽植密度:采用10cm×10cm的株行距,每亩用苗6~7万株。移栽深度:依苗大小及移栽期而定,小苗栽浅些,大苗栽深些。天旱时可栽深些,一般以土表刚好壅过根茎处为度,过深过浅皆不适宜。在栽种苗时,应注意不能将苗子根部或叶柄弯曲栽下,也不要栽双株种苗,不好的过细的种苗干脆不栽,不能一窝栽双株或者多株种苗。在栽种苗前,将厢面用齿耙梳一遍,将草根石块仔细梳去。同时厢面必须弄成中高侧低的瓦背形,以备排水。目前一般采用的是手指栽种苗,即以左手握种苗的柄叶,右手取苗1株,并用右手食指压住幼苗根茎向土中插下旋转半周后,取出手指将连苗留在孔穴中,然后把种苗扶正,将手指留下的孔穴覆土填盖即行。(4)拦棚边:刚栽好的种苗幼嫩,最怕强光照射,极易被晒死。为保证黄连棚内有足够的蔽荫度,在黄连栽种苗后,在棚周也要盖上遮阳网,以利荫蔽。(5)补苗:在黄连栽培过程中,特别是幼苗阶段,常因棚盖过稀或不匀,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往往晒死部分连苗;或因干旱、冷冻、栽培不当等原因,也造成连苗死亡而缺苗。补苗最好能做到随时发现缺苗随时补上,但实践中一般分两次补苗;第一次补苗:在移栽当年的秋季补第一次苗。因幼苗栽后经不住夏季的炎热和干旱,必然会晒死部分种苗,因此在入秋以后,必须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一次;第二次补苗:于移栽后的第二年春季补第二次苗。(6)除草松土:黄连除草一律采用人工除草,严禁施用各类化学除草剂。除草次数:在移栽后的第一、二年内,每年至少除草4~5次,要求基本上保持厢面上无杂草,以保证黄连对肥料、水分、光照的充分利用,使其旺盛生长。第三、四年后,连苗已逐渐长大,草也较少,每年只需在春季、夏季采种后及秋季各扯草一次。第五年以后,一般不必除草。在拔草的同时,必须结合撬松表土,以利新叶再生,但应注意不能把连苗撬松,避免造成黄连苗的死亡。(7)追肥:黄连因生长年限不同,对肥、土的要求也不一样,各年追肥时间及方法如下:第一年,在栽后15天左右,即应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7.5kg,撒肥后即用细树枝在厢面上轻扫一次,将肥料颗粒扫落土里,以免肥料烧叶;秋末冬初(十至十一月)施一次“越冬肥”,“越冬肥”是将腐熟的牛粪肥按每亩1000kg均匀撒于厢面;第二年三月份施春肥一次,尿素10kg;十至十一月份又施冬肥一次;将腐熟的牛粪肥按每亩1000kg均匀撒于厢面。第三年(第四年同第三年),十至十一月份又施冬肥一次,将腐熟的牛粪肥按每亩1000kg均匀撒于厢面。第五年若不采收,追肥方法同第四年。若为采收的当年,则不再需施肥。(8)取遮阳网盖连在每年的12月份下雪之前,把遮阳网从棚架上取下盖在黄连植株上。取遮阳网是因为遮阳网不能承受雪压;将遮阳网盖在黄连上是起到遮阳的目的,防止阳光直晒导致植株死亡。具体步骤:将遮阳网上挂在每个水泥桩上的铁钩取下,把铁丝和遮阳网整块取下,垂直向下平移盖在黄连植株上,再将铁丝两端的铁钩分别挂在相应的水泥桩上(每个水泥桩靠近地面的地方缠绕两圈铁丝,便于挂遮阳网上的铁钩);在每年的春季(3月份左右),将盖在植株上的遮阳网及铁丝取下重新搭在棚架上。(9)补棚亮棚在黄连栽后的1~4年中,应特别注意棚架及遮阳网,不能任其倒塌掉落,尤以在冬寒之后,更应该检查补修一次。在平时如被风吹开应及时修补、调整。到第四年秋后,即采收的上年,必须拆去遮阳网,使采收前的黄连得到充分光照,以抑制黄连地上部分生长,以利于根茎充实和品质提高。(10)摘花苔不需要留种子的植株应摘除花苔,以免因开花、结实消耗大量养分,而影响根茎生长。本实施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如下:85%-90%的牛粪混合10%-15%的秸秆,经过两次高温发酵、充分腐熟。有害病菌死亡率在99.g%以上,有机质≥60%,养分≥5%,还含有钙、镁、硫、铁、锌等中微量元素,以及黄腐酸、褐腐素、黑腐素等物质。然后检测本发明方法种植后土壤酸化板结、轮作年限、土壤重金属和黄连产量,并于传统种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传统方法本发明土壤酸化板结ph:5.35;腐殖质含量:6.85%ph:6.12;腐殖质含量:9.80%土壤重金属(mg/kg)镉0.13;铜25.62;铬72.88;砷17.22;汞0.15;铅31.2镉0.09;铜20.04;铬50.90;砷9.55;汞0.05;铅20.2轮作年限10年5年产量(干产)250kg/亩275kg/亩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大大改良了土壤结构,缩短了轮作年限,同时减少土壤重金属残留,提高药材质量。对比实施例1按照与实施例1的方法,区别是不剪根,然后统计发新根时间和种苗成活率,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剪根与剪根的发新根时间和种苗成活率不剪根剪根发新根所需时间22天15天种苗成活率94%100%结果显示,黄连苗在移栽时修剪须根,修剪的刺激将促进新根生长,提高种苗成活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