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水层诱鱼抛竿串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725发布日期:2019-06-11 21:3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全水层诱鱼抛竿串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钓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水层诱鱼抛竿串钩。



背景技术:

使用抛竿串钩钓具钓鱼,是现今流行的钓法,深受广大的钓友喜爱。但是和手杆能打窝(打窝即设置诱鱼的诱饵团)诱鱼相比,抛竿串钩钓具不能打窝,在炎热的夏天,进行不打窝垂钓,大鱼会游到中水层或中上水层活动,致使广大钓友很难有很多的鱼获。另外,现有的抛竿串钩钓具,若要换钩需要剪断钓鱼线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能多钩钓底(钓底即钓河底的鱼),鱼钩线及鱼钩通常埋在鱼饵内部,鱼在吸食鱼饵时不易将鱼钩吸入鱼嘴的里处从而导致脱钩;也不能更换水层,寻找鱼群所在。

专利申请号为cn200720083480.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有铒钩的鱼钩,其主要结构是鱼钩的下方设有铒钩,铒钩与鱼钩相连接。该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原有鱼钩的基础上加装铒钩的结构,铒料挂在铒钩上,钓鱼时鱼钩会吸入鱼嘴。但这款鱼钩在垂钓时无法进行打窝,单个钩在垂钓时中鱼率不高,另外,根据鱼情需要换钩时更是必须剪断钓鱼线,造成浪费。本发明的结构与创新解决了这个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水层诱鱼抛竿串钩,该钓具具有能全水层多点布钩、自带诱鱼的诱饵球、换钩时不需要剪断钓鱼线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水层诱鱼抛竿串钩,包括主线、环状的连接器和开有孔的铅坠,所述主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连接器,所述铅坠挂接在主线一端的连接器上;还包括支线、诱饵球和集线夹;

至少一根所述支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线连接形成连接点,支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诱饵球连接,在支线上还装有集线夹;

所述诱饵球包括双腔筒、设有外螺纹的气腔盖和设有外螺纹的诱饵腔盖;所述双腔筒的形状为中间有隔断的圆筒,所述隔断将双腔筒分割成上筒部和下筒部,所述上筒部的筒口处与所述下筒部的筒口处都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筒部与所述气腔盖旋合形成气腔;所述下筒部与所述诱饵腔盖旋合形成诱饵腔,诱饵腔盖上开有至少两个诱鱼孔;

所述集线夹分为左半集线夹和右半集线夹,所述左半集线夹与所述右半集线夹通过第一弹性铰铰接连接;右半集线夹通过第二弹性铰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设有钩子;左半集线夹设有钩舌;

所述集线夹还设有集线柱,所述集线柱分为左半集线柱和右半集线柱,所述左半集线柱设在所述左半集线夹上,所述右半集线柱设在所述右半集线夹上;集线柱中间设有集线孔,所述集线孔分为左半集线孔和右半集线孔两部分,所述左半集线孔设在左半集线柱上,所述右半集线孔设在右半集线柱上;所述支线在集线夹闭合状态时沿集线孔的轴线夹在左半集线孔和右半集线孔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鱼钩线和钓鱼钩,所述集线夹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系线孔,所述鱼钩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系线孔连接,鱼钩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钓鱼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线孔的内部设有波浪形的交错分布的锯齿纹,所述锯齿纹分为设在所述左半集线孔内的左半锯齿纹和设在所述右半集线孔内的右半锯齿纹。

进一步的,所述气腔盖的上部还设有至少两个鱼钩收纳槽,所述鱼钩收纳槽绕气腔盖的轴线环形阵列分布,在环形阵列分布的鱼钩收纳槽的中间位置嵌设有永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线与所述主线采用所述集线夹连接而构成连接点。

进一步的,所述气腔盖的顶部还设有适于与所述支线连接的第一系线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诱鱼效果和中鱼率更高,可进行底钓也可进行浮钓,更换钓鱼钩更方便且不需要剪断鱼钩线,可实现整套(多支)钓鱼钩的更换,可以保护手在装填鱼饵时不被钓鱼钩钩伤,还可以将钓鱼时暂不需要用的钓鱼钩收纳在鱼钩收纳槽里,实现根据鱼情增减钓鱼钩数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诱饵球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诱饵球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集线夹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集线夹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集线夹的打开状态;

图7为图6的a向视图;

图8为图6的b向视图;

图9为支线上装有诱饵球和集线夹的示意图,并示出了鱼钩线裸露在诱饵球外部的结构。

图中:1铅坠;2主线;3连接点;4支线;5钓鱼钩;6诱鱼孔;7鱼钩线;8集线夹;8-1左半集线夹;8-2右半集线夹;9集线柱;9-1左半集线柱;9-2右半集线柱;10集线孔;10-1左半集线孔;10-2右半集线孔;11第一弹性铰;12第二弹性铰;13第二系线孔;14钩舌;15钩子;16杠杆;17永磁体;18鱼钩收纳槽;19双腔筒;20气腔;20-1气腔盖;21诱饵腔;21-1诱饵腔盖;22第一系线孔;23-1左半锯齿纹;23-2右半锯齿纹;24连接器;25诱饵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全水层诱鱼抛竿串钩,包括主线2、连接器24、铅坠1、支线4、诱饵球25、集线夹8、鱼钩线7、钓鱼钩5。

请参阅图1、图2、图9,所述主线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器24,主线2一端的连接器24与设在抛竿的鱼线上的连接器24挂接,主线2另一端的连接器24可挂接铅坠1;至少一根支线4的一端分别与主线2连接形成连接点3,支线4的另一端与诱饵球25相连,在支线4上还装有集线夹8;鱼钩线7的一端与集线夹8连接,鱼钩线7的另一端与钓鱼钩5连接;诱饵球25设有诱饵腔盖21-1,诱饵腔盖21-1上开有至少两个(换句话说:不少于两个)能释放鱼饵的诱鱼孔6,诱饵腔盖21-1内装填有鱼饵,钓鱼钩5尾部插在诱鱼孔6内,钓鱼钩5的钩尖和鱼钩线7露在诱鱼孔6的外面,鱼儿在吸食诱鱼孔6内的鱼饵时能将钓鱼钩5吸出诱鱼孔6并吸进嘴里,且不会影响到其他鱼对诱饵球25的其他诱鱼孔6的吸食,提高中鱼率。

请参阅图2、图3、图9,所述诱饵球25包括双腔筒19、设有外螺纹的气腔盖20-1、设有外螺纹的诱饵腔盖21-1,并设有气腔20和诱饵腔21上下两个腔室。所述双腔筒19的形状为中间有隔断的圆筒,所述隔断将双腔筒19分割为上筒部和下筒部,上筒部的筒口处与下筒部的筒口处都设有内螺纹。双腔筒19的隔断之下的所述下筒部与诱饵腔盖21-1旋合形成诱饵腔21,诱饵腔21用于填充鱼饵。诱饵腔盖21-1上开有至少两个(换句话说:不少于两个)能释放鱼饵的诱鱼孔6,诱鱼孔6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四个、或更多,诱鱼孔6的数量多一些诱鱼效果更好,诱鱼孔6适于插装钓鱼钩5,钓鱼钩5插入诱鱼孔6里的鱼饵内,插装钓鱼钩5时宜将钩尖朝着诱鱼孔6的外孔口、钩尾朝着诱饵腔21的腔心,鱼钩线7裸露在诱饵球25的外部。双腔筒19的隔断之上的所述上筒部与气腔盖20-1旋合形成气腔20,旋转气腔盖20-1可调整气腔20的容积大小,从而调整诱饵球25在水中的浮力并控制诱饵球25在水中处于不同的水层(即控制诱饵球25在水中处于不同的高度)。

请参阅图2、图3、图9,所述气腔盖20-1的上部还设有若干个鱼钩收纳槽18,鱼钩收纳槽18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如图3示出的六个,鱼钩收纳槽18绕气腔盖20-1的轴线环形阵列分布,以便于收纳在钓鱼过程中不使用的钓鱼钩5;在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鱼钩收纳槽18的中间位置嵌设有永磁体17,永磁体17可吸附鱼钩收纳槽18内的钓鱼钩5,以防止钓鱼钩5从鱼钩收纳槽18内滑出。在诱饵球25装鱼饵前,先把钓鱼钩5都收纳在鱼钩收纳槽18内,再旋下诱饵腔盖21-1并往诱饵腔盖21-1内装填鱼饵,填充满鱼饵的诱饵腔盖21-1再与双腔筒19的下筒部旋合,在诱饵球25装填完鱼饵后,可拉动鱼钩线7将钓鱼钩5从鱼钩收纳槽18内拿出并将钓鱼钩5插入诱鱼孔6。设置鱼钩收纳槽18的有益作用是保护手在装填鱼饵时不被钓鱼钩5钩伤。

请参阅图2、图3、图9,所述气腔盖20-1的顶部还设有与支线4连接的第一系线孔22,支线4穿过第一系线孔22并打结连接,使支线4和诱饵球25连接。

请参阅图4、图5、图6,所述集线夹8是由塑料、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所制,集线夹8分为左半集线夹8-1和右半集线夹8-2,左半集线夹8-1与右半集线夹8-2通过第一弹性铰11铰接连接。右半集线夹8-2通过第二弹性铰12铰接有杠杆16,杠杆16的一端设有钩子15。左半集线夹8-1设有钩舌14,集线夹8闭合状态时,钩子15勾住钩舌14。要打开集线夹8,按动杠杆16,因为集线夹8是由塑料、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所制,杠杆16和钩子15绕着第二弹性铰12转动,钩子15与钩舌14脱开,钩舌14及左半集线夹8-1再绕着第一弹性铰11转动,整个集线夹8完全打开。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图8,所述集线夹8中间设有集线柱9,集线柱9分为左半集线柱9-1和右半集线柱9-2,左半集线柱9-1设在左半集线夹8-1上,右半集线柱9-2设在右半集线夹8-2上。集线柱9中间设有集线孔10,集线孔10分为左半集线孔10-1和右半集线孔10-2两部分,左半集线孔10-1设在左半集线柱9-1上,右半集线孔10-2设在右半集线柱9-2上。集线夹8闭合状态时,所述支线4沿集线孔10的轴线夹在左半集线孔10-1和右半集线孔10-2之间。集线孔10的内部设有波浪形的交错分布的锯齿纹,所述锯齿纹分为设在左半集线孔10-1内的左半锯齿纹23-1和设在右半集线孔10-2内的右半锯齿纹23-2,左半锯齿纹23-1与右半锯齿纹23-2的纹理都垂直于集线孔10的轴线,左半锯齿纹23-1与右半锯齿纹23-2凹凸交替相配,左半锯齿纹23-1与右半锯齿纹23-2是由塑料、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所制。左半锯齿纹23-1与右半锯齿纹23-2的作用是增加集线孔10与支线4的摩擦力。

请参阅图1、图9,在所述支线4上,和主线2连接的连接点3与诱饵球25之间装有集线夹8,所述集线夹8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二系线孔13,第二系线孔13可以是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如图5示出的六个,鱼钩线7的一端穿过第二系线孔13并打结,打结的结头的直径大于第二系线孔13的孔径,使鱼钩线7与第二系线孔13连接,鱼钩线7的另一端与钓鱼钩5打结连接,因为集线夹8连接在支线4上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故鱼钩线7裸露在诱饵球25外部的松弛度是可控制的。钓鱼钩5的数量可根据鱼情进行增减,在需要更换钓鱼钩5时不需要剪断支线4,只需将集线夹8从支线4上拆卸下来,更换集线夹8就可以更换整套(多支)钓鱼钩5。

请参阅图1、图9,将鱼钩线7连接在集线夹8上而不是直接连接在诱饵球25上的有益作用:当鱼吞钩时,会牵动鱼钩线7,鱼钩线7会拉动集线夹8,因为集线夹8与诱饵球25是分离的,所以鱼吞钩时对诱饵球25的拉动比将鱼钩线7直接连接在诱饵球25上要小得多。

支线4与主线2的连接可以采用打结的方式连接而形成连接点3,更佳的连接方式是采用集线夹8连接构成连接点3。采用集线夹8构成连接点3的有益效果:方便在主线2上增减支线4,从主线2上装拆支线4时不会损伤主线2和支线4。

请参阅图1,所述连接器24为金属丝制成的环状,具体的说,连接器24形状如装钥匙的钥匙圈。主线2的两端分别用打结的方式与连接器24连接,抛竿的鱼线也用打结的方式与连接器24连接,主线2与抛竿的鱼线的连接方式采用两个连接器24互相挂接,即两个金属丝环互相挂接。所述铅坠1是用比重较大的金属制成的水滴形物件,入水时可以减少阻力,铅坠1上开有适于挂接在连接器24上的孔。

所述钓鱼钩5可以使用专利申请号为cn200720083480.8的实用新型公开的带有铒钩的鱼钩,也可以使用不带有铒钩的钓鱼钩5,钓鱼钩5采用能被永磁体17吸引的材料制造,例如但不限于钢铁材料。

请参阅图1,本发明设有诱饵球25,将鱼饵填充在诱饵球25内,诱鱼效果和中鱼率比现有技术更高。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设有可调整浮力的诱饵球25,配合可装卸的铅坠1,挂铅坠1可进行底钓(底钓:靠近河底布设钓鱼钩5进行钓鱼),将铅坠1卸掉,可进行浮钓(浮钓:靠近河面布设钓鱼钩5进行钓鱼)鲢鳙与草鱼。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设有便于拆卸的集线夹8,使本发明更换钓鱼钩5比现有技术更方便,且更换钓鱼钩5不需要剪断鱼钩线7,并可以实现整套(多支)钓鱼钩5的更换。本发明设有鱼钩收纳槽18,往诱饵球25装填鱼饵前,先把钓鱼钩5都收纳在鱼钩收纳槽18内,在诱饵球25装填完鱼饵后,拉动鱼钩线7将钓鱼钩5从鱼钩收纳槽18内拿出并将钓鱼钩5插入诱鱼孔6,可以保护手在装填鱼饵时不被钓鱼钩5钩伤,还可以将钓鱼时暂不需要用的钓鱼钩5收纳在鱼钩收纳槽18内,实现根据鱼情增减钓鱼钩5数量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