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花楸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2112发布日期:2019-05-15 21:32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珍稀濒危树种苗木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泰山花楸种子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泰山花楸是山东省特有野生珍稀濒危树种、泰山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1200米的高山陡坡处。春天绿叶白花,秋天红叶红果,橘红色果实冬季挂于枝头不落,极具观赏价值,是高海拔山区彩叶景观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果实可入药,嫩叶、果实富含营养,是良好的木本饲料树种。泰山花楸是由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李法曾教授1983年在泰山后石坞采集标本时发现的,世界其他地方没有这个物种,具有重要生态环境价值和科研价值,堪称“国宝”。泰山花楸现存一株,由于树龄老化和病虫害危害,生长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加强人工引种繁育工作。

泰山花楸种子具有休眠习性,结子率低,种子小,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发芽;并且泰山花楸属于高海拔区域的乔木树种,不耐低海拔地区的夏季高温,当外界气温高于30°c,嫩枝叶开始出现日灼伤害,常引起叶尖枯焦卷缩、叶片凋萎呈黑褐色,小枝干枯,导致幼苗成活率极低,这些成为制约泰山花楸种子繁育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有效的泰山花楸人工繁育技术方法是当前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科学合理的泰山花楸催芽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泰山花楸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果实采集:10月中下旬采集成熟的紫红色种实;(2)种子纯化:将果实在38-42°c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后,装入事先准备40目纱网袋中,袋口紧扎后进行践踏或揉搓处理,然后水冲、漂洗、筛选方法净种,除去果皮、果核、果肉残渣即可得到纯净种子,阴干备用;(3)激素处理:种子先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分钟冲净后,用刚配制0.15%赤霉素溶液浸泡花楸种子24小时,捞出种子再用刚配制的0.15%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完成浸种过程;(4)混沙冷藏:浸种完成后用清水冲洗,把种子和湿沙按照体积比1:3比例混合包裹纱布内,放入o~4℃冰箱中贮藏,纱布内湿沙含水量为50~60%,一周内翻动1~2次,以保湿透气;(5)育苗土配制:将杨木材加工后废弃的木碎屑、砂质土和氮磷钾复合肥按比例为2:1:0.1混合,经过2个月沤制成育苗土。(6)育苗器播种:在混沙种子低温处理25~50天内,分拣出发芽种子,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到装有湿润育苗土的分体育苗器中,播种后覆沙,覆沙厚度不大于1cm,将分体育苗器放在背阴处,每天洒水保持表面土壤湿润,含水量维持40~50%;(7)育苗移栽:分体育苗器内幼苗出土7~10天后,选取2子叶已展开的幼苗,带原土坨移栽到大容器花盆、苗床或大田上,浇水定苗;(8)育苗期遮阳防高温灼伤:当外界最高气温达到28°c以上时,每棵幼苗移栽后放置双孔遮阳罩,防止阳光暴晒灼伤嫩芽和叶片;(9)苗期管理:幼苗生长初期睛天1~2天浇水1次,阴天3~4天浇水1次,每10~15天松土除草1次;等幼苗茎干部变为棕红色,7~10天浇水1次,定期检查苗木生长情况,及时发现蚜虫、红蜘蛛病虫害并喷药防治,旺盛生长期,结合灌溉追施无机肥1次;(10)撤遮阳网罩:当外界每日最高气温达到27°c以下时撤除遮阳罩;(11)冬季管理:结合秋末冬初季整地每亩施用有机肥100~200kg;苗木落叶后,对茎干部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本发明所述的双孔遮阳罩选择高度9cm、顶端圆孔5㎝、侧面孔口直径1㎝,距离遮阳罩底部3㎝的双孔遮阳罩,以幼苗为中心,将遮阳罩三个支撑杆插入泥土内,使遮阳罩底端和泥土结合紧密,孔口朝向呈正南正北方向。

本发明所述的分体育苗器选择高度5cm、顶端圆孔5㎝、底座直径3㎝且设有小孔、上体圆筒和下体底座为可拆卸式连接的分体式育苗器。分体育苗器种子幼苗移栽时,先解开上下体连接处的按扣取下底座,再取出育苗器上部圆筒,最后在幼苗四周回填土完成移栽。

本发明所述的育苗土为杨木材加工后的木碎屑、砂质土和氮磷钾复合肥(比例为2:1:0.1)混合沤制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无机肥为草木灰、硫酸铵、尿素、氮磷钾复合肥、氯化铵、氯化钾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肥为将动物废弃物和植物残体经过em堆腐法或自制发酵催熟堆腐法处理后的肥料或采用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泰山花楸催芽育苗方法包括种实采集、种子纯化、赤霉素处理催芽、育苗土配制、育苗器播种、育苗移栽、夏季遮阳措施、苗期管理、撤遮阳网罩时间和冬季管理技术,切实解决了泰山花楸种子繁育过程中自然条件下难以发芽、育苗过程中幼苗成苗率低、遭受高温日灼伤害死亡率高、苗期管理缺乏科学技术的问题,从而为成功繁育珍贵的泰山花楸实生育苗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有利于解决目前因缺乏泰山花楸人工繁育技术造成的泰山花楸濒危状态,突破野生珍稀濒危树种的种植瓶颈,实现野生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泰山花楸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果实采集:10月中下旬采集成熟的紫红色种实;(2)种子纯化:将果实在38-42°c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后,装入事先准备40目纱网袋中,袋口紧扎后进行践踏或揉搓处理,然后水冲、漂洗、筛选方法净种,除去果皮、果核、果肉残渣即可得到纯净种子,阴干备用;(3)激素处理:种子先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分钟冲净后,用刚配制0.15%赤霉素溶液浸泡花楸种子24小时,捞出种子再用刚配制的0.15%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完成浸种过程;(4)混沙冷藏:浸种完成后用清水冲洗,把种子和湿沙按照体积比1:3比例混合包裹纱布内,放入o~4℃冰箱中贮藏,纱布内湿沙含水量为50~60%,一周内翻动1~2次,以保湿透气;(5)育苗土配制:将杨木材加工后废弃的木碎屑、砂质土和氮磷钾复合肥沤制成育苗土。(6)育苗器播种:在混沙种子低温处理25~50天内,分拣出发芽种子,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到装有湿润育苗土的分体育苗器中,播种后覆沙,覆沙厚度不大于1cm,将育苗器放在背阴处,每天洒水保持表面土壤湿润,含水量维持40~50%;(7)育苗移栽:分体育苗器内幼苗出土7~10天后,选取2子叶已展开的幼苗,带原土坨移栽到大容器花盆、苗床或大田上,浇水定苗;(8)育苗期遮阳防高温灼伤:当外界最高气温达到28°c以上时,每棵移栽幼苗放置双孔遮阳罩,防止阳光暴晒灼伤嫩芽和叶片;(9)苗期管理:幼苗生长初期睛天1~2天浇水1次,阴天3~4天浇水1次,每10~15天松土除草1次;等幼苗茎干部变为棕红色,7~10天浇水1次,定期检查苗木生长情况,及时发现蚜虫、红蜘蛛病虫害并喷药防治,旺盛生长期,结合灌溉追施无机肥1次;(10)撤遮阳网罩:当外界每日最高气温达到27°c以下时撤除遮阳罩;(11)冬季管理:结合秋末冬初季整地每亩施用有机肥100~200kg;苗木落叶后,对茎干部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本发明所述的双孔遮阳罩选择高度9cm、顶端圆孔5㎝、侧面孔口直径1㎝,距离遮阳罩底部3㎝的双孔遮阳罩,以幼苗为中心,将遮阳罩三个支撑杆插入泥土内,使遮阳罩底端和泥土结合紧密,孔口朝向呈正南正北方向。

本发明所述的分体育苗器选择高度5cm、顶端圆孔5㎝、底座直径3㎝且设有小孔、上体圆筒和下体底座为可拆卸式连接的分体式育苗器。分体育苗器种子幼苗移栽时,先解开上下体连接处的按扣取下底座,再取出育苗器上部圆筒,最后在幼苗四周回填土完成移栽。

本发明所述的育苗土为杨木材加工后的木碎屑、砂质土和复合氮磷钾肥(比例为2:1:0.1)混合沤制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无机肥为草木灰、硫酸铵、尿素、氮磷钾复合肥、氯化铵、氯化钾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肥为将动物废弃物和植物残体经过em堆腐法或自制发酵催熟堆腐法处理后的肥料或采用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