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屏障环境饲养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9489发布日期:2019-05-03 20:4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屏障环境饲养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动物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屏障环境饲养笼。



背景技术:

随着科研的发展,其对实验动物的设施及饲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国内外的spf级实验动物的饲养多是在大型屏障环境内饲养,即便是ivc系统也是一套设备带近百个笼盒。而屏障环境及ivc系统的造价及运行成本较高,实验者或实验室一般无力承担;而根据不同实验者的实验步骤需求,实验动物随时都有可能离开屏障环境,进行相关的实验,而屏障环境内饲养的实验动物一旦离开屏障环境,就不能再回到屏障环境内,这给实验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spf级实验动物饲养设施的小型化是实验者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隔离包性质的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屏障环境饲养笼,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屏障环境饲养笼,包括笼体、出风槽、送风系统操控箱和盖板;

所述笼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笼体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底部均设有出风口ⅰ,所述出风口ⅰ上设置有滤膜,所述笼体的前面板右中上部设有手套对接口,用来对接手套,所述笼体的前面板左中上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末端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设置在笼体前面板的内侧,所述滑板上下面板设有滑槽用于滑板的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对手套对接口的启闭,所述笼体的后面板与前面板对称设置,所述盖板盖合在送风系统操控箱上;

所述出风槽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以便于笼体内嵌在出风槽时出风槽与笼体之间形成出风空腔,在所述出风槽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

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由十个腔体组成,在第一腔体的后面板和第二腔体的前面板设有初效过滤膜,在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在第八腔体和第九腔体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在第三腔体中设有空气加热装置,在第四腔体中设有空气降温装置,在第五腔体中设有加湿装置ⅰ,在第六腔体中设有加湿装置ⅱ,在第七腔体中设有水瓶且水瓶口位于笼体内,在第八腔体中设有空气混合装置,在第九腔体中设有风机,在第十腔体中设有供电装置和设备控释系装置,在第十腔体中还设有电子秤且电子秤的秤钩部分位于笼体内,在所述电子秤的秤钩部分上挂有食槽,在第三腔体与第五腔体、在第四腔体与第六腔体之间设有风门ⅱ和风门ⅲ,在第五腔体与第八腔体、第六腔体与第八腔体之间设有风门ⅱ和风门ⅲ,在第九腔体的下方设有送风口面罩;

所述笼体的底部设置在出风槽中,且使设置在笼体上的出风口ⅰ位于出风槽的空腔结构中,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设置在笼体的顶部,并使送风系统操控箱的送风口面罩位于笼体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笼体的右侧面板中下部设有一个与其它笼盒连接的转移通道对接口,在所述笼体的右侧面板中下部设有与转移通道对接口大小相匹配的旋转盖板,所述旋转盖板一端通过固定转轴连接在笼体的右侧面板中下部上,所述旋转盖板另一端设有凸起,在笼体的右侧面板中下部上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卡槽,保证了在不转移实验动物时旋转盖板可以关上,转移实验动物时将旋转盖板旋开,保证笼体内的一直未屏障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移通道对接口上设有高效过滤膜,用于保证与其它笼盒连接时,当旋转盖板旋开时笼体内空气也不会受到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送风口面罩为棱台型,在送风口面罩的侧面板及底面板设有数个出风口,保证了笼体内的空气具有流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食槽是由多个w形状的不锈钢丝组成的镂空结构,保证了实验动物从w形状的镂空结构食槽下部就可以吃到食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笼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和压差感应器,可以有效测出笼体内的实时温度、湿度和压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盖板的上板面设有显示屏,更加方便直观的控制和观察笼体内的温度、湿度、压差和食物剩余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盖板的上板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电子秤与显示屏为电性连接,以便于显示屏实时显示食槽内食物的剩余量;所述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和压差感应器与显示屏为电性连接,以便于显示屏控制及显示笼体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饲养笼解决了spf级实验动物离开大屏障环境后的饲养问题,同时对于科研经费不足的实验室可根据实验动物的多少来配笼盒,以减少经费开支。

2、所述饲养笼可根据屏障系统国标要求设定饲养笼体内温度、湿度和压差感应器的检测范围,通过温度、湿度和压差感应器监测来调节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的温度、加湿装置的湿度、风机的工作效能及各个风门的闭合程度,使得饲养笼体内温度、湿度和压差符合屏障系统国标要求。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实验动物领域没有单个笼位独立送风系统饲养spf级动物饲养笼问题。

3、所述饲养笼在第一腔体后面和第二腔体前面设有初效过滤膜,在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第八腔体和第九腔体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可以保证笼体内的空气的洁净度符合屏障环境要求。

4、所述笼体的前面板右中上部设有手套对接口用来对接手套且所述笼体的前面板左中上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末端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设置在笼体前面板的内侧,不操作时滑板是关闭的,以保证笼体的内环境,需要对笼体内动物操作时,在手套对接口拧上无菌手套,滑动手柄使滑板不遮挡手套对接口,将手伸进笼体内,打开转移通道接口,可驱赶spf级实验动物通过打开的转移通道到达另一个屏障环境饲养笼或实验动物操作台,整个过程避免了人与动物的直接接触,使得本装置具有了隔离包的性能,将极大地减少污染源及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

5、所述笼体的后面板与前面板对称设置手套对接口,保证了技术人员可以用双手都对箱体内spf级实验动物进行一些实验操作,使得本装置具有操作台的性质,极大地减少了人与动物的直接接触。

6、所述在第十腔体中还设有电子秤且电子秤的秤钩部分位于笼体内,在所述电子秤的秤钩部分上挂有食槽且所述食槽是由多个w形状的不锈钢丝组成的镂空结构;所述电子秤与显示屏为电性连接。即保证了实验动物从w形状的镂空结构下部就可以吃到食物又可通过显示屏显示实验动物的每日进食量。

7、所述在送风口面罩的侧面板及底面板设有数个出风孔,且在第九腔体中设有风机,送风口面罩位于第九腔体的下方,且所述送风口面罩为棱台型;在所述笼体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底部设有出风口ⅰ;所述通风槽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包被笼体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出风口ⅰ,以便于笼体上设置的出风口ⅰ与通风槽之间形成通风回流空腔;在所述通风槽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所有这些保证了笼体内空气流动的单向性、无死角,即顶部送风底部出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笼体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出风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送风系统操控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笼体、1-1-出风口ⅰ、1-2-手套对接口、1-3-手套、1-4-卡槽、1-5-手柄、1-6-滑板、1-7-滑槽、1-8-转移通道对接口、1-9-旋转盖板、1-10凸起、1-11-卡槽、1-12-温度感应器、1-13-湿度感应器、1-14-压差感应器、出风槽2、2-1-风门ⅰ、3-送风系统操控箱、3-1-第一腔体、3-2-第二腔体、3-3-第三腔体、3-4-第四腔体、3-5-第五腔体、3-6-第六腔体、3-7-第七腔体、3-8-第八腔体、3-9-第九腔体、3-10-第十腔体、3-11-初效过滤膜、3-12-中效过滤膜、3-13-高效过滤膜、3-14-空气加热装置、3-15-空气降温装置加湿装置、3-16-加湿装置ⅰ、3-17-加湿装置ⅱ、3-18-水瓶、3-19-空气混合装置、3-20-风机、3-21-供电装置、3-22-设备控释系装置、3-23-电子秤、3-24-食槽、3-25-风门ⅱ、3-26-风门ⅲ、3-27-送风口面罩、4-盖板、4-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屏障环境饲养笼,包括笼体1、出风槽2、送风系统操控箱3和盖板4;

所述笼体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笼体1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底部均设有出风口ⅰ1-1,所述出风口ⅰ1-1上设置有滤膜,所述笼体1的前面板右中上部设有手套对接口1-2,用来对接手套1-3,所述笼体1的前面板左中上部设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上设有手柄1-5,所述手柄1-5末端连接有滑板1-6,所述滑板1-6设置在笼体1前面板的内侧,所述滑板1-6上下面板设有滑槽1-7用于滑板1-6的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对手套对接口1-2的启闭,所述笼体1的后面板与前面板对称设置,所述盖板4盖合在送风系统操控箱3上;

所述出风槽2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以便于笼体1内嵌在出风槽2时出风槽2与笼体1之间形成出风空腔,在所述出风槽2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2-1;

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3由十个腔体3-1~3-10组成,在第一腔体3-1的后面板和第二腔体3-2的前面板设有初效过滤膜3-11,在第一腔体3-1与第三腔体3-3、第二腔体3-2与第四腔体3-4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3-12,在第八腔体3-8和第九腔体3-9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3-13,在第三腔体中设有空气加热装置3-14,在第四腔体3-4中设有空气降温装置3-15,在第五腔体3-5中设有加湿装置ⅰ3-16,在第六腔体3-6中设有加湿装置ⅱ3-17,在第七腔体3-7中设有水瓶3-18且水瓶3-18口位于笼体1内,在第八腔体3-8中设有空气混合装置3-19,在第九腔体3-9中设有风机3-20,在第十腔体3-10中设有供电装置3-21和设备控释系装置3-22,在第十腔体3-10中还设有电子秤3-23且电子秤3-23的秤钩部分位于笼体1内,在所述电子秤3-23的秤钩部分上挂有食槽3-24,在第三腔体3-3与第五腔体3-5、在第四腔体3-4与第六腔体3-6之间设有风门ⅱ3-25和风门ⅲ3-26,在第五腔体3-5与第八腔体3-8、第六腔体3-6与第八腔体3-8之间设有风门ⅳ3-27和风门ⅴ3-28,在第九腔体3-9的下方设有送风口面罩3-29;

所述笼体1的底部设置在出风槽2中,且使设置在笼体1上的出风口ⅰ1-1位于出风槽2的空腔结构中,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3设置在笼体1的顶部,并使送风系统操控箱3的送风口面罩3-27位于笼体1的顶部。

在所述笼体1的右侧面板中下部设有一个与其它笼盒连接的转移通道对接口1-8,在所述笼体1的右侧面板中下部设有与转移通道对接口1-8大小相匹配的旋转盖板1-9,所述旋转盖板1-9一端通过固定转轴连接在笼体1的右侧面板中下部上,所述旋转盖板1-9另一端设有凸起1-10,在笼体1的右侧面板中下部上设有与凸起1-10相匹配的卡槽1-11。

所述转移通道对接口1-8上设有高效过滤膜3-13,用于保证与其它笼盒连接时,当旋转盖板旋开时笼体1内空气不会受到污染。

所述空气加热装置3-14为电加热装置。

所述送风口面罩3-27为棱台型,在送风口面罩3-27的侧面板及底面板设有数个出风口。

所述食槽3-24是由多个w形状的不锈钢丝组成的镂空结构。

在所述笼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1-12、湿度感应器1-13和压差感应器1-14。

在所述盖板4的上板面设有显示屏4-1。

所述电子秤3-23与显示屏4-1为电性连接,以便于显示屏4-1实时显示食槽3-24内食物的剩余量;所述温度感应器1-12、湿度感应器1-13和压差感应器1-14与显示屏4-1为电性连接,以便于显示屏4-1控制及显示笼体1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差。

工作原理:首先在屏障环境中或超净工作台中打开盖合在饲养笼体1上的送风系统操控箱3,将spf级实验动物移入饲养笼体1中并将送风系统操控箱3盖合于饲养笼体1上,接着通过显示屏4-1打开送风系统操控箱3中的第十腔体3-10内的供电装置3-21和设备控释装置3-22,以及送风系统操控箱3中的加空气加热装置3-14、空气降温装置3-15、加湿装置ⅰ3-16、加湿装置ⅱ3-17和风机3-20,使得新鲜的空气可通过初效过滤膜3-11进入中效过滤膜3-12,然后在一条路通过空气加热装置3-14、加湿装置ⅰ3-16,另一条路通过空气降温装置3-15和加湿装置ⅰ3-17,然后两路空气通过风门ⅱ3-25和风门ⅲ3-26、风门ⅳ3-27和风门ⅴ3-28进入第八腔体3-8使冷热空气混合,然后再通过高效过滤膜3-13,使得新风通过送风口面罩3-27进入饲养笼体1中的空气为无菌的、温度、湿度相对恒定的新鲜的空气。空气进入饲养笼体1后通过设置在笼体ⅰ上的出风口ⅰ进入出风槽2,再通过出风槽2上的风门ⅰ2-1排除外界。

本装置根据屏障系统国标要求设定饲养笼体1内温度、湿度、压差感应器的检测范围,通过感应探头监测来调节空气加热装置3-14和空气降温装置3-15的温度、加湿装置ⅰ3-16和加湿装置ⅱ3-17的湿度、风机3-20的工作效能及各个风门的闭合程度,使得饲养笼体1内温度、湿度、压差符合屏障系统国标要求;并可通过显示屏4-1随时观察到动物对水瓶3-18和食槽3-24的日平均饮水量和进食量及水瓶3-18和食槽3-24的剩余量。当需要更换笼盒时,在手套对接口1-2拧上手套1-3,滑动手柄1-5使滑板1-6不遮挡手套对接口1-2,然后将笼体1上设置的旋转盖板1-9旋开,此时因为在转移通道对接口1-8上设有高效过滤膜3-13,保证了此时笼体1内的空气还不会受到污染,然后通过转移通道把两个笼体连接,然后将手伸进笼体1驱赶spf级实验动物到达另一个屏障环境饲养笼即可;本装置更能减少对饲养人员的污染,因为本发明不仅是保证了其为屏障环境而且还相当一个隔离环境,在饲养操作过程以极大地以减少了人与动物的接触。

本发明的笼体1、出风口ⅰ1-1、手套对接口1-2、手套1-3、卡槽1-4、手柄1-5、滑板1-6、滑槽1-7、转移通道对接口1-8、旋转盖板1-9、凸起1-10、卡槽1-11、温度感应器1-12、湿度感应器1-13、压差感应器1-14、出风槽2、风门ⅰ2-1、送风系统操控箱3、第一腔体3-1、第二腔体3-2、第三腔体3-3、第四腔体3-4、第五腔体3-5、第六腔体3-6、第七腔体3-7、第八腔体3-8、第九腔体3-9、第十腔体3-10、初效过滤膜3-11、中效过滤膜3-12、高效过滤膜3-13、空气加热装置3-14、空气降温装置加湿装置3-15、加湿装置ⅰ3-16、加湿装置ⅱ3-17、水瓶3-18、空气混合装置3-19、风机3-20、供电装置3-21、设备控释系装置3-22、电子秤3-23、食槽3-24、风门ⅱ3-25、风门ⅲ3-26、送风口面罩3-27、盖板4、显示屏4-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