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茎尖离体再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9545发布日期:2019-05-22 02:03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组培育苗与离体快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茎尖离体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是重要的浆果果树,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强,被广泛种植,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一直居于首位。草莓品种过去主要用传统匍匐茎分株繁殖,繁殖速度慢,亲本的优良性状无法保持,植株容易积累多种疾病,导致种苗退化,草莓品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繁殖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草莓的需求,草莓的组织培养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进行草莓离体培养研究的是日本的下村等,他们的研究表明,用热处理和生长点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排除草莓病毒病效果较好。miller于1963年首次报道了茎尖培养成功获得草莓组培植株,rosati等用凤梨草莓等4个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功获得植株。我国的草莓组织培养研究起步较晚,覃兰英等建立了草莓茎尖离体大量繁殖技术。

前人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报道,并且对其大规模的生产也进行了一些摸索与实践,但对草莓组培苗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标准化仍没有详细的技术说明。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外植体取材难、表面消毒不彻底,导致容易褐化等问题,以及愈伤组织诱导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草莓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生长旺盛且没有病虫害的草莓茎尖作为外植体;

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依次进行乙醇灭菌和次氯酸钠消毒,得到灭菌的外植体;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灭菌外植体置于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得到草莓幼芽;

4)当所述草莓幼芽长至0.3~0.5cm时,将步骤3)得到的草莓幼芽置于芽培养生长基中进行幼苗培养,得到伸长的幼苗;

5)当幼苗长至为1~3cm时,将步骤4)得到的伸长的幼苗芽置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得到草莓扩繁幼苗;

6)步骤5)得到的草莓扩繁幼苗长至3~5cm时,将所述草莓扩繁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扩繁生根的草莓幼苗;

7)待不定根长至2.0cm以上时,将步骤6)得到的扩繁生根的草莓幼苗进行炼苗且移栽入基质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3)~6)的培养条件均为无菌环境,培养温度为24±2℃,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每日光照时间14h。

优选地,所述幼芽诱导采用的培养基为芽诱导培养基,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2~3.5%的蔗糖、2.8~3.5mg/l的ba和0.2~0.4mg/l的iba。

优选地,所述幼芽扩繁采用的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2~3.5%的蔗糖和0.65~0.85mg/l的iba。

优选地,所述芽伸长采用的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2~3.5%的蔗糖、1.6~1.8mg/l的ba和0.1~0.2mg/l的iba。

优选地,所述诱导生根采用的培养基以1/2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0.5~3%的葡萄糖和0.002~0.005mg/l的iba。

优选地,所述步骤5)增殖培养中,继代的间隔时间为20~25d。

优选地,所述移栽用基质包括质量比为(2~4):1:1的泥炭、珍珠岩和蛭石,基质的湿度为85~95%。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茎尖离体再生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取及灭菌、分化及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步骤,通过对茎尖组织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得到最佳的培养基组分和配比,培养基成本低,配合各阶段的培养条件,得到的幼苗培养时间短,培养流程简便,提高了草莓繁殖的效率,能快速获得遗传性状一致的草莓无菌苗,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外植体培养,可不受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草莓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的选取及灭菌:切取草莓匍匐茎最前端的茎尖,使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将所选取的外植体放入75%酒精中浸泡20~25s,接着用质量浓度为3%naclo浸泡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6次,晾干即可;

2)芽诱导培养:将步骤(1)所得外植体接种到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3周,扩繁得到伸长的幼芽,当所述草莓幼芽长至0.3~0.5cm时,将幼芽置于芽培养生长基中进行幼苗培养,得到伸长的幼苗,所述幼芽诱导采用的培养基以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2~3.5%的蔗糖、2.8~3.5mg/l的ba和0.2~0.4mg/l的iba;所述幼芽扩繁采用的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2~3.5%的蔗糖和0.65~0.85mg/l的iba;所述幼芽伸长采用的的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2~3.5%的蔗糖、1.6~1.8mg/l的ba和0.1~0.2mg/l的iba;

3)增殖培养:当所述幼苗长至1~3cm时,将步骤(2)中所得幼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草莓扩繁幼苗,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2~3.5%的蔗糖和0.05~0.15mg/l的6-ba;

4)生根培养:当步骤3)得到的草莓扩繁幼苗长至3~5cm时,将所述草莓扩繁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扩繁生根的草莓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0.5~3%的葡萄糖和0.002~0.005mg/l的iba;

5)当步骤(4)中生根幼苗的不定根长至2.0cm以上时,将该幼苗进行炼苗和移栽;

本实施例中所有步骤的培养条件均为无菌环境,培养温度为24±2℃,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每日光照时间14h。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草莓茎尖离体再生方法,以草莓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灭菌,将所述灭菌后外植体置于培养基中,先后经过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得到生根草莓幼苗,最后将所述生根幼苗进行炼苗、移栽,本发明组培流程简便,培养时间短,增殖频率高,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可进行产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窦三丰;吴小明;戴丽娜;夏苏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富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财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3.28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