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59023发布日期:2019-07-13 09:1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属于家禽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近十年来,我国在禽肉方面的消费量快速增长,而黄羽肉鸡是禽肉消费里面增长量最大的部分。黄羽黄胫鸡由于外观符合消费者对颜色的喜好和需求(长期以来人们把黄色作为吉祥的象征,就像皇帝穿着龙袍的黄色一样,特别是节日和办喜事都用黄色,而白色被认为不吉利);同时黄羽鸡的肉质鲜美,风味浓郁,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长期以来,两广及港澳地区做白切鸡都是选用黄羽黄胫的鸡。

广西地方鸡遗传资源丰富,目前主要以肉用为主,由于产蛋量偏低,生产成本高,遇到种苗市场低迷的时候种蛋作菜蛋出售亏损更大。目前国内也培育了较多高产的蛋鸡品种,但蛋和肉的品质风味远不如地方土鸡。同时近年来养禽业的市场波动幅度很大,种苗、肉鸡生产的淡旺季节区分十分明显。单一用途的品种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矮小型鸡由于带有隐性伴性遗传矮小基因,体型矮小,可以节省饲料,提高单位面积饲养量。而现有的矮小型品种在群体均匀度、肉质风味和蛋品质等方面仍有不足。如果能将矮小基因导入肉质风味和蛋品质优良的某个地方品种中,培育出的矮小型品种,既保持了地方品种的肉质和蛋品质,还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提高产蛋量,增加养殖效益。

鉴于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本发明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方法,以广西的地方品种——霞烟鸡为基础素材,导入dw基因,培育出既保持地方鸡体型外貌和肉质风味,又兼顾产蛋量和蛋品口感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鸡品系——矮小型黄羽黄胫鸡,可以应对种苗、肉鸡生产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为企业育种提供优质素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纯系育种基础群

以霞烟鸡为育种素材,建立纯系育种基础群;

步骤2:将dw基因导入霞烟鸡中

用黄羽矮小型公鸡配步骤1的霞烟母鸡,得到子一代矮小型母鸡,然后用子一代矮小型母鸡配黄羽矮小型公鸡,得到子二代矮小型鸡;

步骤3:黄羽黄胫矮小品系的建立

将步骤2得到的子二代矮小型鸡扩繁,从后代中选留矮小型、体重和胫长基本一致的母鸡;通过分子检测,剔除杂合子后,选留纯合dw基因的公鸡个体,建立黄羽黄胫矮小品系,并建立家系;

步骤4:产蛋性状的选育

步骤4.1:在步骤3建立的家系中,选留出产蛋性能好的家系,再从中选留出产蛋数在平均产蛋数±10%范围内且蛋品质好的母鸡,选入核心群;

步骤4.2:在步骤3建立的家系中,选留出产蛋数低于平均产蛋数10%的家系,为产蛋性能中等的家系,再从中选留产蛋数最多且蛋品质最好的母鸡,选入核心群;

步骤4.3:在步骤3建立的家系中,选留出产蛋数低于平均产蛋数30%的家系,为产蛋较少的家系,再从中选留蛋品质比较好的个体,选入核心群;

步骤4.4:公鸡选择按照同胞成绩进行评定,只考虑家系性能,不计算个体成绩,从步骤4.1的产蛋性能好的家系中的产蛋数最多的母鸡的同胞中留公鸡,以及从步骤4.2的产蛋性能中等的家系中的产蛋数最多的母鸡同胞中留公鸡;

步骤5:将步骤4.4选留的公鸡和母鸡随机组建新家系,对新组建的家系进行系谱检查,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然后通过系谱孵化继代,繁殖下一个世代,再按照步骤4的方法继续开展产蛋性状的选育,经过3-4个世代的选育,得到矮小型黄羽黄胫鸡。

本发明的原理解释:

本发明的步骤1中,选用的霞烟鸡,原名下烟鸡,又名肥种鸡。霞烟鸡是广西名优特产,原产于广西容县石寨镇下烟村,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霞烟鸡是“三黄鸡”中的一个品种,除了具有黄脚、黄嘴、黄毛的特点之外,每个鸡脚底下有一个肉蹄。霞烟鸡属肉用型鸡种,体躯短圆,腹部丰满,胸宽、胸深与骨盆宽三者相近,外形呈方形。霞烟公鸡羽毛黄红色,颈羽颜色较胸背羽为深,主、副翼羽带黑斑或白斑,有些公霞烟鸡鞍羽和镰羽有极浅的横斑纹,尾羽不发达。性成熟的霞烟公鸡腹部皮肤多呈红色。性成熟的霞烟母鸡羽毛黄色,单冠,肉垂、耳叶均鲜红色,虹彩橘红色,喙基部深褐色,喙尖浅黄色,胫黄色或白色,皮肤黄色或白色。本发明以霞烟鸡为基础素材,利用霞烟鸡胸腿肌丰满、肉质风味好的特点,结合矮小型鸡生产的蛋重量小、蛋重量均匀及耗料低的优点,通过杂种优势达到蛋肉兼用的目的。

dw基因(dwarfgene,鸡性连锁矮小基因,简称矮小基因)是鸡已知的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是唯一对鸡本身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变基因。此外,这种基因为一基因多效应或多功能,即既具有质量性状基因特性,又具有数量性状基因特性,有很高的经济适用性。因此dw基因被广泛用于肉鸡、蛋鸡育种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分子检测是指提取鸡dna,进行dw基因的pcr扩增。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子检测,筛选出杂合子鸡并淘汰,避免下一代因出现基因型的分离而产生性状分离的现象,可以加快淘汰矮小杂合子和不含有矮小基因的个体鸡。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矮小鸡体重、胫长等方面的均匀度,节约饲料成本,同时可以提高商品苗和成年鸡群的整体质量,加快育种进展,省时省力,更有利于矮小鸡的生产推广。

pcr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检测,每对引物随机抽取几个样品送生物公司测序鉴定。通过检测发现,能检测出片段大小约为250bp的dw基因的条带,称之为矮脚纯合子;将检测到预期的460bp的条带,称之为正常型鸡纯合子;将能同时扩增到250bp和460bp的个体,称之为杂合型。正常型纯合子和杂合型的鸡都淘汰,只留下矮脚纯合子。

更进一步,所述提取鸡dna的具体方法为:从鸡翅静脉采集100μl血样置于等体积的抗凝剂中,4℃保存,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分光光度计和电泳检测dna的浓度及纯度。

上述dna提取试剂盒可通过市售购得,如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更进一步,所述dw基因的pcr扩增的程反应体系为:

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40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更进一步,所述特异引物p1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特异引物p1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特异引物p2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特异引物p2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特异引物p1的上游引物:5’-tcccagactacacttctattca-3’(seqidno.1)。

特异引物p1的下游引物:5’-cggggacagatcaaagacaatac-3’(seqidno.2)。

特异引物p2的上游引物:5’-acctccaaagaaatctgtcgag-3’(seqidno.3)。

特异引物p2的下游引物:5’-tggccaaatcctgaagtcct-3’(seqidno.4)。

上述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产蛋数均为第21-40周龄的累计产蛋数。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蛋品质包括蛋重、蛋比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高度、蛋黄颜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蛋品质直接影响蛋的营养成分、食用价值、进而影响蛋的市场售价,同时对鸡蛋的保存时间、种蛋孵化率、破损率等有一定的影响。蛋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力通常在0.5~0.7之间,其中蛋重、蛋壳强度等遗传力较高。通过测定蛋品质,可以反映出遗传特性。

蛋重不仅是评定蛋的等级、新鲜度等的重要指标,也是品种选育中的一项重要性状。蛋重的遗力一般在0.4-0.7。用粗天平或电子称测量。

蛋比重是区别蛋的新鲜程度的重要标准。若禽蛋存放时间越长,气孔越大,则蛋内水分蒸发越多,其比重越小。用盐水漂浮法进行测定。

蛋壳厚度受品种、气候、饲料等影响。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呈正相关,良好的蛋壳厚度一般在0.33mm-0.35mm。蛋壳厚度与蛋的比重密切相关,蛋壳越厚,蛋的比重越大。蛋壳厚度的测量方法:分别取蛋的大头、小头、中间部分的蛋壳,用镊子剔除内壳膜,用蛋壳厚度测定仪分别测其厚度,再将三点的值平均。也可使用超声波蛋壳厚度测定仪直接读取厚度值。

蛋壳强度是指蛋壳耐压程度的大小。蛋壳强度可用蛋壳强度测定仪进行测定。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及厚度的均匀性呈正相关。遗传力一般在0.3-0.4。

蛋白高度,采用蛋白高度测定仪进行测定。

蛋黄颜色是衡量蛋黄颜色深浅的指标。蛋黄色泽对蛋的商品价值和价格有很大影响。国际上通常用罗氏(roche)比色扇的15种不同黄色色调等级比色。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成年公鸡体重1.6±0.25kg,胫长6.0±0.4cm,胫围4.0±0.3cm;所述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成年母鸡体重1.35±0.18kg,胫长5.5±0.4cm,胫围3.6±0.3cm。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参数,保持了矮小型鸡的体型外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方法,以广西的地方品种——霞烟鸡为基础素材,导入dw基因,培育出既保持地方鸡体型外貌和肉质风味,又兼顾产蛋量和蛋品口感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鸡品系——矮小型黄羽黄胫鸡,可以应对种苗、肉鸡生产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为企业育种提供优质素材。

(2)本发明选育得到的矮小型黄羽黄胫鸡,比正常型同类品种省饲料30%,产蛋率提高5%-10%,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采用特异性引物p1对12个样品进行pcr扩增的电泳图。图中,m代表marker,1~2为阴性对照,3为以水为模板的阴性对照,4~16为待检测样品。

图3为采用特异性引物p2对12个样品进行pcr扩增的电泳图。图中,m代表marker,1~13为待检测样品,14为以水为模板的阴性对照,15~16为阳性对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霞烟鸡纯系基础群

从霞烟鸡产区——广西玉林市引进700只150日龄霞烟鸡母鸡,建立纯系基础群。

步骤2:将dw基因导入霞烟鸡中

从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引进40只300日龄黄羽黄胫矮脚公鸡,用此公鸡配步骤1的霞烟母鸡,得到子一代矮小型母鸡,繁殖3批共出雏4500只,18周龄选留1075只矮小母鸡上产蛋笼,然后用子一代矮小型母鸡再配黄羽矮小型公鸡,得到子二代矮小型鸡。

步骤3:黄羽黄胫矮小品系的建立

将步骤2得到的子二代矮小型鸡扩繁,从后代中选留矮小型、体重和胫长基本一致的母鸡1667只;通过分子检测,剔除杂合子后,选留纯合dw基因的公鸡个体,建立黄羽黄胫矮小品系,并建立家系。

所述分子检测是指提取鸡dna,进行dw基因的pcr扩增。所述提取鸡dna的具体方法为:从鸡翅静脉采集100μl血样置于等体积的抗凝剂中,4℃保存,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分光光度计和电泳检测dna的浓度及纯度。上述dna提取试剂盒可通过市售购得,如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根据genbank和参考文献公布的鸡dw基因设计序列,利用oligo等生物软件设计2对特异引物,所述特异引物p1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特异引物p1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特异引物p2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特异引物p2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特异引物p1的上游引物:5’-tcccagactacacttctattca-3’(seqidno.1)。

特异引物p1的下游引物:5’-cggggacagatcaaagacaatac-3’(seqidno.2)。

特异引物p2的上游引物:5’-acctccaaagaaatctgtcgag-3’(seqidno.3)。

特异引物p2的下游引物:5’-tggccaaatcctgaagtcct-3’(seqidno.4)。

上述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所述dw基因的pcr扩增的程反应体系为:

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40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pcr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检测,每对引物随机抽取几个样品送生物公司测序鉴定。通过检测发现,能检测出片段大小约为250bp的dw基因的条带,称之为矮脚纯合子;将检测到预期的460bp的条带,称之为正常型鸡纯合子;将能同时扩增到250bp和460bp的个体,称之为杂合型。正常型纯合子和杂合型的鸡都淘汰,只留下矮脚纯合子。

采用p1特异性引物和p2特异性引物对12个样品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2、图3所示。

由图2可见,1~3号样品未检测到条带,而4~16号样品均能检测到dw基因的条带,片段大小约为250bp。

由图3可见,15号和16号样品是正常脚胫的鸡,可以检测到预期的460bp的条带,而以水为模板作为阴性对照的14号样品未检测到条带,其他被测样品除了12号能扩增到与正常脚胫大小的条带外均未扩增到条带。

步骤4:产蛋性状的选育

步骤4.1:在步骤3建立的家系中,选留出产蛋性能好的家系,再从中选留出产蛋数在平均产蛋数±10%范围内且蛋品质好的母鸡,选入核心群;

步骤4.2:在步骤3建立的家系中,选留出产蛋数低于平均产蛋数10%的家系,为产蛋性能中等的家系,再从中选留产蛋数最多且蛋品质最好的母鸡,选入核心群;

步骤4.3:在步骤3建立的家系中,选留出产蛋数低于平均产蛋数30%的家系,为产蛋较少的家系,再从中选留蛋品质比较好的个体,选入核心群;

步骤4.4:公鸡选择按照同胞成绩进行评定,只考虑家系性能,不计算个体成绩,从步骤4.1的产蛋性能好的家系中的产蛋数最多的母鸡的同胞中留公鸡,以及从步骤4.2的产蛋性能中等的家系中的产蛋数最多的母鸡同胞中留公鸡。

步骤5

将步骤4.4选留的公鸡和母鸡随机组建新家系,对新组建的家系进行系谱检查,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然后通过系谱孵化继代,繁殖下一个世代,再按照步骤4的方法继续开展产蛋性状的选育,经过3-4个世代的选育,得到矮小型黄羽黄胫鸡。

结果:

d1系:2017年共繁殖3批后备鸡,出壳1637只。选留一世代核心群种鸡951只;2018年存栏一世代核心群458只,建立家系42个,共繁殖二世代后备鸡2297只。2017年6月采胸肌鲜样送广西分析测试专项测试,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为20.74%,比对照组的广西麻鸡20.19%、霞烟鸡20.58%分别提高0.55%和0.16%;蛋品质测定结果:蛋重36.65g,比对照组的广西麻鸡38.1g、霞烟鸡45.75g分别低1.45g和9.1g;蛋黄比例分别为0.34、0.34、0.33、蛋白比例分别为0.66、0.66、0.59,浓蛋白高度分别为4,33、3,04、4,06。均差异不显著。

d2系:2018年已经进行到2世代的选育,总共上笼测定鸡数为1887只,共80个家系。

选种程序为:出雏时,按家系配戴翅号,选留体型外貌符合要求的个体,淘汰残次个体。公鸡在42日龄左右,选留鸡冠发育明显的个体。母鸡在56日龄左右,淘汰鸡冠未发育及面部黄色的个体。70日龄全群个体称重,主要选择生长发育的均匀度。选种前抽称群体10%个体体重,统计平均值;公鸡以平均值-5~10%作为留种范围。母鸡以平均值±8%作为留种范围。上笼前淘汰倒冠、不起冠,残次个体;通过手感来选择腿肌、胸肌的发育。同时进行鸡白痢检测,淘汰阳性及可疑个体。开产前全群称重并淘汰体重偏离平均值过大的个体。300日龄左右主要进行繁殖性能的选择。采用家系选择与个体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家系产蛋数在平均数以上,淘汰中选家系中产蛋数较低的个体。另外,在淘汰家系中选留产蛋数成绩特别优秀的个体。公鸡主要从产蛋数排名前35的家系中优秀产蛋个体的同胞中选留。将选留的公鸡和母鸡随机组建新家系。对新组建的家系进行系谱检查,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各品系组建家系后继代,繁殖下一个世代。每个世代收集4批种蛋,每批留蛋时间为7天左右,通过系谱孵化,按母鸡号落盘,出苗戴翅号和各项系谱记录。

2世代共出雏留种母鸡2736只,出雏留种公鸡735只,10周龄抽称公鸡平均体重为998±78g,变异系数为7.2%;母鸡体重为882±65g,变异系数为7.4%。开产日龄为155天龄,开产体重为1391g,开产蛋重为32.8g,43周龄蛋重为42.9g,43周龄平均产蛋数120.3枚,公鸡43周龄体重2280g,母鸡43周龄体重1690g,66周龄平均产蛋数184,66周龄公鸡体重2673g,母鸡66周龄为1985g,种蛋平均受精率9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120>一种矮小型黄羽黄胫鸡的选育方法

<160>4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2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

tcccagactacacttctattca22

<210>2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

cggggacagatcaaagacaatac23

<210>3

<211>2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3

acctccaaagaaatctgtcgag22

<210>4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4

tggccaaatcctgaagtcct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