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17855发布日期:2019-09-06 22:12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豌豆(pisumsativuml.)属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豌豆的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可作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饲料或燃料。我国豌豆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北部等地区,分布于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江苏、青海、江西等多个省区,种植面积约90万hm2,收获类型分为干豌豆和鲜食豌豆,其产品有多种用途,鲜嫩的豌豆可烹饪食用,干豌豆的深加工则多为零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鲜食豌豆及豌豆加工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豌豆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南方稻作区拥有优越的温、光、水和肥等自然资源,可利用稻田冬闲期发展冬季农业;近年来,南方稻作区冬季农业生产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导致冬闲田面积急剧加大,面积约有2000万hm2;冬季稻田覆盖度进一步降低,造成了资源和能量的浪费,严重制约了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田冬季覆盖作物是可持续农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进行冬季农业开发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量、土壤养分利用和作物产量、减少土壤侵蚀,并且能够抑制杂草生长,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应。可利用南方稻作区优越的温、光、水和肥等自然资源开展冬种豌豆发展冬季农业,南方稻作区开展的豌豆种植模式主要有豌豆-双季稻和豌豆-一季稻等模式。豌豆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同一块田地上既能增加一季豌豆产量,增加冬季农业的经济收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又不影响水稻的粮食生产,确保周年作物的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南方稻作区冬闲田种植豌豆是一种切实可行、具有巨大生产潜力的高效栽培方式。

目前,在南方稻作区冬闲田种植豌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1)采取传统垄作方式冬种豌豆,稻田易积水,造成豌豆渍害发生严重;(2)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冷浸田稻田采取传统垄作方式种植豌豆,稻田易积水、易造成豌豆的烂种和死苗;(3)若豌豆间苗不及时,影响成苗质量,严重影响豌豆的产量;(4)豌豆生长后期,植株长势旺盛条件下加剧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影响植株的通风透光和光能利用率,造成豌豆的蚜虫、褐斑病和锈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5)豌豆生长后期,植株易出现倒伏现象,不利于收获并严重影响其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以解决南方稻田种植易积水、易死苗、病虫害多、人工生产成本高等现有技术问题,提高豌豆产量,增加稻田冬季农业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选用适宜南方双季稻区稻田的豌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2)施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于垄底;

3)起垄:使用机器对稻田进行旋耕、开沟、分厢起垄形成凸式垄,所述凸式垄包括中间的顶垄和两侧的肩垄;

4)播种: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前将豌豆种子进行预处理,在所述垄面适当位置进行播种;

5)定苗:豌豆破土后生长期间,需及时对豌豆进行定苗和整枝;

6)追肥:当豌豆苗进入盛花期和幼荚期,需及时进行追肥;

7)收获:成熟后适时收获。

进一步地,所述适宜南方双季稻区稻田的豌豆品种为半无叶型豌豆品种中豌4号、中豌6号、白花豌豆、荷兰豆、食荚大菜豌1号、无须豆尖1号、美国豆苗,优选地,本发明选用半无叶型豌豆品种中豌4号。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施基肥的过程包括如下:

1)稻田起垄时施用有机肥,配合施用45%(n:p2o5:k2o=15:15:15)通用型复合肥;

2)起垄前,将肥料集中施用于中间顶垄和两侧肩垄位置,成条成线。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肥可以是绿肥、沤肥、堆肥、牲畜粪肥、家禽粪肥、人尿粪肥、草木灰、饼肥、沼气池肥等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肥可以是牲畜粪肥、家禽粪肥、人尿粪肥、草木灰、沼气池肥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有机肥是猪粪。

进一步地,所述施用有机肥9.0-13.5t/hm2,配合施用45%(n:p2o5:k2o=15:15:15)通用型复合肥450.0-600.0kg/hm2,更进一步地,所述施用有机肥10.0-13.0t/hm2,配合施用45%(n:p2o5:k2o=15:15:15)通用型复合肥500.0-600.0kg/hm2,优选地,所述施用有机肥11.0t/hm2,配合施用45%(n:p2o5:k2o=15:15:15)通用型复合肥500.0kg/hm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凸式垄包括中间顶垄和两侧各一个或多个肩垄组成的垄体结构,所述凸式垄的顶垄w2高于肩垄w2、w3,肩垄w2、w3以顶垄w2为中心往两侧呈阶梯状对称排布。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凸式垄包括中间顶垄w1和两侧各一个肩垄w2的垄体结构,垄体剖面如“凸”字状,如图1所示,以及中间顶垄w1和两侧各两个肩垄w2、w3组成的垄体结构,如图2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中间垄包括高h1和宽w1,两所述高h1与两所述宽w1围成长方体状;所述肩垄包括高h2和宽w2,两所述高h2与(两所述宽w2+所述宽w1)围成长方体状;相邻两凸式垄之间具有距离l1,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相邻两垄间距离l1为10-60cm,中间顶垄宽度w1为10-50cm,垄高h1为10-50cm,两侧肩垄面宽度w2为10-50cm,相邻肩垄高度h2为10-30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中间垄包括高h1和宽w1,两所述高h1与两所述宽w1围成长方体状;所述肩垄包括高h2和多个宽w2,两所述高h2与(两所述宽w2+所述宽w1)围成长方体状;两所述高h3与(两所述宽w3+两所述宽w2+所述宽w1)围成长方体状;相邻两凸式垄之间具有距离l1,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相邻两垄间距离l1为10-60cm,中间顶垄宽度w1为10-50cm,垄高h1为10-50cm,两侧肩垄面宽度w2为10-50cm,相邻肩垄高度h2为10-30cm,两侧肩垄面宽度w3为10-50cm,相邻肩垄高度h3为10-30cm。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起垄,相邻两垄间距离为10-50cm,顶垄宽度为10-50cm,垄高为10-40cm,两侧肩垄宽度为20-80cm,相邻肩垄高度为10-30cm,更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起垄,相邻两垄间距离为20-40cm,顶垄宽度为10-30cm,垄高为10-30cm,两侧肩垄宽度为20-60cm,相邻肩垄高度为10-20cm,优选地,本发明步骤3)所述的起垄,相邻两垄间距离为30cm,顶垄宽度为20cm,垄高为10cm、20cm,两侧肩垄宽度为40cm、50cm,相邻肩垄高度为15cm。以此类推,多阶梯的排布。具体可根据地势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垄走向依据地势可以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西北走向、东南走向,优选地,本发明优选每一垄走向为南北走向。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预处理是指将豌豆种子与根瘤菌150.0-225.0g/hm2拌种,加水少许,混合均匀,更进一步地,所述种子预处理是指将豌豆种子与根瘤菌160.0-200.0g/hm2拌种,加水少许,混合均匀,优选地,所述种子预处理是指将豌豆种子与根瘤菌185.0g/hm2拌种,加水少许,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量为105.0-150.0kg/hm2,更进一步地,所述播种量为110.0-140kg/hm2,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播种量为130.0kg/hm2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播种可以是直播播种、起垄播种,优选地,本发明采用直播播种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方式可以是点播、坑播、穴播、撒播,更进一步地,所述播种采用穴播和点播方式,优选地,本发明采用穴播方式进行豌豆播种。

进一步地,所述穴播方式包括:

1)垄面w1种植1行豌豆,种植于垄面中部,所述穴距均为10-50cm,更进一步地,所述穴距为10-30cm,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穴距为15cm;两侧肩垄面w2均种植2行豌豆,行距均为10-50cm,穴距均为10-50cm,垄面w1与两边肩垄面w2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更进一步地,所述行距均为20-40cm,穴距为10-30cm,垄面w1与两侧肩垄面w2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优选地,本发明所述行距为30cm,穴距为15cm,垄面w1与两侧肩垄面w2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如图3所示;

2)两边垄面w2和w3均种植2行豌豆,行距均为10-50cm,穴距均为10-50cm,垄面w1与两边肩垄面w2、肩垄面w2与w3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更进一步地,行距均为20-40cm,穴距均为10-30cm,垄面w1与两边肩垄面w2、肩垄面w2与w3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优选地,行距均为25cm,穴距均为15cm,垄面w1与两边肩垄面w2、肩垄面w2与w3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定苗是指在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证基本苗数为90.0×104-97.5×104株/hm2,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定苗是指在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证基本苗数为92.0×104-96.0×104株/hm2,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定苗是指在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证基本苗数为94.0×104株/hm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整枝是指豌豆出苗后长到7-8节时,若有突长的趋势,可用15%的多效唑1:500-1500倍进行喷雾控制,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整枝是指豌豆出苗后长到7-8节时,若有突长的趋势,可用15%的多效唑1:600-1200倍进行喷雾控制,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整枝是指豌豆出苗后长到7-8节时,若有突长的趋势,可用15%的多效唑1:1000倍进行喷雾控制。

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所述追肥是指在豌豆生长后期,根据植株长势,采用0.1-1.0%尿素和0.1-0.5%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更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所述追肥是指在豌豆生长后期,根据植株长势,采用0.2-0.8%尿素和0.1-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优选地,在步骤6)中,本发明所述追肥是指在豌豆生长后期,根据植株长势,采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

进一步地,所述成熟后适时收获是指当豌豆开花后30多天,即可采收所结豌豆;或是作为蔬菜食用的豌豆,豆荚已充分鼓起,豆粒已达70%饱满,豆荚刚要开始转色时即可分批采收上市。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垄体结构的改进,增加了适宜豌豆生长的熟土耕层厚度,有利于豌豆生长与增强抗逆性。由于不同垄面的植株位于不同水平,成熟期垄两边的植株向垄中部倾斜,使每一垄的豌豆植株地上部相互簇拥一起、形成交叉状,解决了豌豆倒伏严重的问题;

2.增大了垄面土壤的受光面积和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协调土壤的水分、肥料、光照和温度等要素;

3.豌豆生长期内降雨后垄面不易积水,减少田间积水,减少渍害和病虫害发生,解决南方冷浸田稻田地下水位过高所造成豌豆生长的不利影响和产量低的难题;

4.垄的凸顶面和两边垄面的豌豆处于不同种植水平面,且不同垄面间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不同垄面的豌豆错落有致,改善了植株的通风条件,增加植株透光性、有效光合面积和光辐射截获率,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光合潜力和干物质生产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5.在同一水平土地面积和同一种植行距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垄体结构增加了土壤的表面积,即比传统垄作栽培增加2行豌豆,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内豌豆的种植穴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豌豆产量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过程中单层凸式垄种植豌豆的应用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过程中多层凸式垄种植豌豆的应用效果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所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所有化学品用料均可来自于商购。

以下实施例在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区进行,所选实验区域为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肥力充足的双季水稻种植区,实验时间为2017年冬季,豌豆播种时间为10月25日。

实施例1

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水稻收割后,开沟、排水、晒田一周,分别进行如下凸式垄作栽培实验和传统垄作栽培实验:

凸式垄作栽培实验:

1)选种:以适宜双季稻田的豌豆品种半无叶型豌豆品种中豌4号为材料;

2)施基肥:将猪粪11.0t/hm2、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500.0kg/hm2成条成线地均匀撒施于稻田中;

3)起垄:使用旋耕机器对稻田进行旋耕,使用起垄机对旋耕后的土层进行分厢起垄,规格为:垄顶面w1宽为20cm、顶垄高h1为20cm,两边肩垄w2宽度为50cm、垄高h2为15cm,相邻两垄间距离均为30cm,如图1所示,每一垄方向为南北走向;

4)播种:播种前将豌豆种子与根瘤菌185.0g/hm2拌种,加水少许,混合均匀。豌豆种子采用直播栽培,播种量为130.0kg/hm2,利用穴播种植方式:在垄面w1中部种植1行豌豆,穴距为15cm;在两边肩垄面w2均匀种植2行豌豆,行距均为30cm,穴距均为15cm,顶垄w1与两边肩垄面w2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匀错开,如图3所示;

5)定苗:在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证基本苗数为94.0×104株/hm2,指豌豆出苗后长到7-8节时,若有突长的趋势,可用15%的多效唑1:1000倍进行喷雾控制;

6)追肥:在豌豆生长后期,根据植株长势,采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

7)收获:豌豆成熟后,及时采摘豆果。

传统垄作栽培实验如下:按照传统豌豆栽培方式,对稻田进行旋耕整地,开沟、起垄分厢,厢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0cm;豌豆种植规格为行距30cm,穴距15cm;与凸式垄实验组同期播种,其他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一致。

考察豌豆植株生长和产量,记录其产量、增长率、倒伏指数、叶面积指数和豆荚皮面积指数,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垄作栽培下冬种豌豆收益比较

注:豌豆按6.5元/kg计产值;

由表1可知,在成熟期,不同垄作条件下种植的冬豌豆,其植株叶面积指数、豆荚皮面积指数、倒伏情况、产量和产值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凸式垄作栽培的冬豌豆植株,其叶面积指数和豆荚皮面积指数分别比传统垄作栽培的冬豌豆高22.77%和21.78%,其倒伏指数比传统垄作栽培低42%,其产量和产值比传统垄作栽培方式分别增加11.91%。由此可知,凸式垄作栽培有利于增大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和豆荚的受光面积,增强豌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扩大各行豌豆的边行优势、提高了植株的光能利用率,从而促进植株叶面和豆荚皮生长,获得较高的豌豆籽重和产量,进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2凸式垄作栽培对冬豌豆的病虫害影响

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水稻收割后,开沟、排水、晒田一周,分别进行如下凸式垄作栽培实验和传统垄作栽培实验:

凸式垄作栽培实验:

1)选种:以适宜双季稻田的豌豆品种半无叶型豌豆品种中豌4号为材料;

2)施基肥:将猪粪11.0t/hm2、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500.0kg/hm2成条成线地均匀撒施于稻田中;

3)起垄:使用旋耕机器对稻田进行旋耕,使用起垄机对旋耕后的土层进行分厢起垄,规格为:垄顶面w1宽为20cm、顶垄高h1为20cm,两边肩垄w2宽度为50cm、垄高h2为15cm,相邻两垄间距离均为30cm,如图1所示,每一垄方向为南北走向;

4)播种:播种前将豌豆种子与根瘤菌185.0g/hm2拌种,加水少许,混合均匀。豌豆种子采用直播栽培,播种量为130.0kg/hm2,利用穴播种植方式:在垄面w1中部种植1行豌豆,穴距为15cm;在两边肩垄面w2均匀种植2行豌豆,行距均为30cm,穴距均为15cm,顶垄w1与两边肩垄面w2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匀错开,如图3所示;

5)定苗:在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证基本苗数为94.0×104株/hm2,指豌豆出苗后长到7-8节时,若有突长的趋势,可用15%的多效唑1:1000倍进行喷雾控制;

6)追肥:在豌豆生长后期,根据植株长势,采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

7)收获:豌豆成熟后,及时采摘豆果。

传统垄作栽培实验如下:按照传统豌豆栽培方式,对稻田进行旋耕整地,开沟、起垄分厢,厢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0cm;豌豆种植规格为行距30cm,穴距15cm;与凸式垄实验组同期播种,其他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一致。

考察豌豆生长过程中出现的蚜虫、斑潜蝇、豌豆象、赤斑病、锈病、枯萎病,记录其虫株率和病株率,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垄作栽培对冬种豌豆主要病虫害影响比较

由表2可知,不同垄作栽培方式对冬种豌豆病虫害均有明显的影响。考察植株虫株率,凸式垄作栽培的冬种豌豆,其蚜虫、潜叶蝇和豌豆象的虫发率分别比传统垄作栽培的豌豆低39.69%、42.78%和45.25%;考察植株病株率,凸式垄作栽培的冬种豌豆,其根腐病、褐斑病和锈病分别比传统垄作栽培的豌豆低50.00%、29.60%和56.31%。综上所述,凸式垄作栽培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冬豌豆的不利影响,减少病虫害发生,进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达到降低豌豆生产成本,提高冬豌豆种植收益的目的。

实施例3不同垄种植对冬豌豆收益影响

一种稻田凸式垄冬种豌豆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水稻收割后,开沟、排水、晒田一周,分别进行如下凸式垄作栽培实验和传统垄作栽培实验:

凸式垄作栽培实验:

1)选种:以适宜双季稻田的豌豆品种半无叶型豌豆品种中豌4号为材料;

2)施基肥:将猪粪11.0t/hm2、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500.0kg/hm2成条成线地均匀撒施于稻田中;

3)起垄:使用旋耕机器对稻田进行旋耕,使用起垄机对旋耕后的土层进行分厢起垄,规格为:垄顶面w1宽为20cm、顶垄高h1为10cm,两边肩垄w2、w3宽度都为40cm、垄高h2、h3为15cm,相邻两垄间距离均为30cm,如图2所示,每一垄方向为南北走向;

4)播种:播种前将豌豆种子与根瘤菌185.0g/hm2拌种,加水少许,混合均匀。豌豆种子采用直播栽培,播种量为130.0kg/hm2,利用穴播种植方式:在垄面w1中部种植1行豌豆,穴距为15cm;在两边肩垄面w2、w3均匀种植2行豌豆,行距均为25cm,穴距均为15cm,垄面w1与两边肩垄面w2、垄面w2与w3所种植豌豆的穴位均错开,如图4所示;

5)定苗:在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证基本苗数为94.0×104株/hm2,指豌豆出苗后长到7-8节时,若有突长的趋势,可用15%的多效唑1:1000倍进行喷雾控制;

6)追肥:在豌豆生长后期,根据植株长势,采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

7)收获:豌豆成熟后,及时采摘豆果。

传统垄作栽培实验如下:按照传统豌豆栽培方式,对稻田进行旋耕整地,开沟、起垄分厢,厢面宽180cm,沟宽30cm,沟深20cm;豌豆种植规格为行距25cm,穴距15cm;与凸式垄实验组同期播种,其他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一致。

考察两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冬豌豆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豆荚皮面积和产量,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凸式垄作栽培的直播冬豌豆收益比较

注:豌豆按6.5元/kg计产值;

由表3可知,不同栽培条件下成熟期豌豆植株的叶面积指数、豆荚皮面积指数、抗倒伏情况、产量和产值在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同一稻田面积下,凸式垄作栽培通过改变土壤垄体结构,可比传统垄作栽培多种植2行豌豆,从而增加了豌豆种植穴数;且扩大了各行豌豆的边行优势、提高了植株的光能利用率;凸式垄作栽培的冬豌豆植株叶面积指数和豆荚皮面积指数分别比传统垄作栽培的冬豌豆高28.02%和29.55%,说明凸式垄作栽培有利于植株叶面和豆荚皮的生长;凸式垄作栽培的冬豌豆植株的倒伏指数大大低于传统垄作栽培的冬豌豆,说明凸式垄作栽培可增强冬豌豆的抗倒伏能力;凸式垄作栽培的冬豌豆产量和产值均比传统垄作栽培的豌豆高19.60%,说明凸式垄作栽培可有效提高豌豆籽的产量,从而提高其产值。综上所述,凸式垄作栽培,扩大各行豌豆的边行优势,提高了植株的光能利用率,增加了冬豌豆植株行间的光照率,增强了豌豆的光合器官面积,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和豆荚的受光面积,进而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增加了籽重和产量,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被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