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1745发布日期:2019-08-17 01:1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节水灌溉,尤其涉及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阶段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现在有些地方通过微灌来对农产品进行灌溉,这样既能够做到农作物定向给水灌溉,又能够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但是由于微灌使用的灌溉头的出水口较小,灌溉水中的固定杂质较多,这样就会造成灌溉头堵塞影响农作物的灌溉,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过滤装置对灌溉水过滤后在输送到灌溉头内进行灌溉,这样就需要时常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或更换,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灌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包括有过滤装置和灌溉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呈圆筒状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过滤进水管和过滤出水管,主水管与过滤进水管连通设置,所述主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液阀;所述主水管上设置有反冲管道,所述反冲管道的一端与主水管连通设置,其另一端与过滤装置的过滤出水管连通设置;所述反冲管道的进水端部位和其出水端部位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液阀和第三进液阀,通过反冲管道内的水体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冲除杂;所述过滤装置顶部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增压口连通在反冲管道内,通过增压泵使反冲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增快;通过反冲管道输送灌溉水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冲,使卡设在过滤装置内部的固体杂质被灌溉水冲离过滤装置,从而能够有效恢复过滤装置对灌溉水的过滤效果。

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出水管上连通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灌溉水管,所述灌溉水管的进水部处分别设置有第五进液阀;所述灌溉水管的下方均匀等距设置有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有灌溉腔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灌溉腔体的上端顶部;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贯穿密封盖两端面的灌溉进水管,所述灌溉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设置在灌溉水管上,其另一端穿过密封盖设置在灌溉腔体内;所述灌溉腔体的外表壁向内凹陷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沿竖直方向上圆周设置有若干灌溉喷管;所述灌溉喷管上远离灌溉腔体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若干所述出液孔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灌溉喷管的底部进水端与灌溉腔体内部连通设置,通过灌溉水管进入灌溉腔体内部的灌溉水从灌溉喷管上的出液孔向外发散喷出;在灌溉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灌溉喷管,使得从每个灌溉喷管上喷出的灌溉水更细小,从而使得通过灌溉装置喷处的灌溉水更加分散,对农作物的灌溉效率更高。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过滤本体的敞口端部;所述过滤本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的出液端正对第二过滤结构的进液端;灌溉水依次通过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的过滤除杂后对进入到过滤出水管内,所述过滤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进液阀;通过在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多个过滤结构能够使过滤装置对灌溉水的过滤效果更好,从而保证了灌溉装置的正常喷灌。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包括有第一过滤壳体,所述第一过滤壳体的外径与过滤本体的内径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壳体的两端沿水流方向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壳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第二过滤网罩和第三过滤网罩,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第二过滤网罩和第三过滤网罩分别呈底部密封的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罩包覆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罩,所述第二过滤网罩包覆设置有第三过滤网罩;所述第三过滤网罩覆盖设置有第一过滤壳体出水口,从第一过滤壳体进水口进入的灌溉水依次穿过第一过滤网罩、第二过滤网罩和第三过滤网罩后从第一过滤结构的出水口出去;所述第一过滤网罩上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罩的网孔,所述第二过滤网罩的网孔大于第三过滤网罩的网孔;通过在第一过滤结构内设置有多层过滤网罩,通过过滤网罩逐级对灌溉水进行初过滤,能够充分过滤出灌溉水中的较大固定杂质。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本体内部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锥形卡槽,所述锥形卡槽的靠近盖体的一端较大,其另一端较小;所述第二过滤结构的外形呈圆台状设置,且第二过滤结构的外形与锥形卡槽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结构通过第一过滤结构压设在锥形卡槽内;这样设置方便了对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的有效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包括有第二过滤壳体,所述第二过滤壳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形成填充腔和反冲腔,所述填充腔与反冲腔在第二过滤壳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相间设置;所述填充腔内部空间大于反冲腔内部空间;所述填充腔内填充设置有颗粒状过滤物质;所述反冲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上设置有连通过滤本体底部外界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通过将填充腔与反冲腔间隔交替设置,这样保障了在对填充腔内的固体杂质进行清理时,可以将填充腔内的杂质反冲到反冲腔内,在通过反冲腔排出过滤装置外,这样便于对填充腔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出去。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液孔,相邻所述隔板上的通液孔交错设置;所述通液孔在隔板上沿水流方向呈锥状设置,且通液孔的进水端直径大于其出水端的直径;这样设置的通液孔能够对固体杂质的起到截留作用,能够避免灌溉水中的固体杂质从通液孔内进入到下一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填充腔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有第一填充腔、第二填充腔、第三填充腔和第四填充腔,所述颗粒状过滤物质包括有活性炭和分子筛,第一填充腔和第三填充腔内填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第二填充腔和第四填充腔内填充设置有分子筛;所述第一填充腔、第三填充腔内的活性炭颗粒直径逐渐减小,第二填充腔、第四填充腔内的分子筛颗粒直径逐渐减小,这样通过分子筛和活性炭颗粒之间的间隙截留堵塞水中杂质,这样设置对灌溉水的过滤效果更好,同时也便于对杂质的清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本体内还设置有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包括有进水腔、喉管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锥形卡槽的端壁上,且进水腔包覆设置有第二过滤结构的出水口;所述出水腔的端面固定设置在过滤本体的内侧出水端侧壁上,且出水腔包覆设置有过滤本体的出水口;通过增压管道增强反冲水的水压,进而更有利于冲压水将过滤物质上的杂质反冲出去。

更进一步地,所述灌溉腔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进液腔和弹性腔,所述弹性腔的直径大于进液腔的直径;所述进液腔与弹性腔之间通过伸缩挡块分隔形成;所述伸缩挡块的上端部位设置在进液腔内,且其上端部位的外径与进液腔的内径相配合密封设置;所述伸缩堵块下端部位设置在弹性腔内,且其底部通过弹簧结构弹性支撑设置弹性腔的底部;所述进液腔上端侧壁上设置若干长条状的出液凹槽,所述出液凹槽的长度沿伸缩挡块的伸缩方向设置,所述伸缩堵块的侧壁堵塞出液凹槽设置;通过灌溉水管向进液腔内输送灌溉水,伸缩堵块在水压下压缩弹簧结构向下移动,出液凹槽与进液腔连通处逐渐增大;若干所述出液凹槽通过通液管一一对应连通灌溉喷管的进液端设置,通过水压压缩伸缩堵块调节出液凹槽与进液腔的连通大小,从而控制了每个灌溉喷管的喷洒量,起到了节约灌溉水的目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结构包扩有竖直设置在弹性腔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一弹簧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二弹簧的长度,且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设置在弹性腔的底部,其顶端设置在伸缩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设置在弹性腔底部,其顶端悬空设置。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堵柱,所述堵柱的下端手握部位设置在灌溉装置底部外端,所述堵柱柱体与灌溉腔体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且堵柱的上端穿过灌溉腔体底部并设置在灌溉腔体内;所述堵柱的上端穿过伸缩挡块并设置在进液腔顶部进水口的正下方,所述堵柱的上端堵塞部位外径与进液腔进水口的孔径相配合设置;通过螺纹旋转堵柱,堵柱上端堵塞部位上升堵入进液腔进水口,进而可以控制每个灌溉装置的是否灌溉出水,从而能够对农作用物进行定向灌溉,节约了灌溉用水。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通过设置有过滤装置和灌溉装置,通过过滤装置对流入灌溉装置内部的灌溉水进行过滤处理,从而避免了灌溉水中的杂质堵塞灌溉装置;同时在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反冲管道用于对过滤装置内的杂质进行反冲清理,保障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同时在灌溉装置上设置于若干向外发散喷洒灌溉喷管,使得从灌溉装置喷出的灌溉水更加分散,从而节约了灌溉用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过滤装置和灌溉装置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第一过滤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第二过滤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第二过滤结构填充腔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增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附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灌溉装置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灌溉装置堵柱堵入进液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11所述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包括有过滤装置4和灌溉装置3,所述过滤装置4呈圆筒状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4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过滤进水管12和过滤出水管13,主水管10与过滤进水管12连通设置,所述主水管10上设置有第一进液阀101;所述主水管10上设置有反冲管道5,所述反冲管道5的一端与主水管10连通设置,其另一端与过滤装置4的过滤出水管13连通设置;所述反冲管道的进水端部位和其出水端部位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液阀51和第三进液阀52,通过反冲管道5内的水体对过滤装置4进行反冲除杂;所述过滤装置4顶部设置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增压口连通在反冲管道5内,通过增压泵6使反冲管道5内的水流速度增快。反冲管道5输送灌溉水对过滤装置4进行反冲,使卡设在过滤装置4内部的固体杂质被灌溉水冲离过滤装置4,这样就不用经常将过滤装置4拆卸下来清理杂质,提高了过滤装置4对灌溉水的过滤效果,同时也保障了整个灌溉系统对农作物的灌溉效率。

所述过滤装置4的过滤出水管13上连通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灌溉水管21,所述灌溉水管21的进水部处分别设置有第五进液阀22;所述灌溉水管21的下方均匀等距设置有灌溉装置3,所述灌溉装置3包括有灌溉腔体31和密封盖33,所述密封盖33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灌溉腔体31的上端顶部;所述密封盖33上设置有贯穿密封盖33两端面的灌溉进水管30,所述灌溉进水管30的一端连通设置在灌溉水管21上,其另一端穿过密封盖33设置在灌溉腔体31内;所述灌溉腔体31的外表壁向内凹陷设置有环形凹槽310,所述环形凹槽310内沿竖直方向上圆周设置有若干灌溉喷管32;使得灌溉喷管32设置在环形凹槽310内,起到了保护灌溉喷管32的作用。所述灌溉喷管32上远离灌溉腔体31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321,若干所述出液孔321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灌溉喷管32的底部进水端与灌溉腔体31内部连通设置,通过灌溉水管30进入灌溉腔体31内部的灌溉水从灌溉喷管32上的出液孔321向外发散喷出。在灌溉装置3上设置有多个灌溉喷管32,使得从每个灌溉喷管32上喷出的灌溉水更细小,从而使得通过灌溉装置3喷处的灌溉水更加分散,对农作物的灌溉效率更高。

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有过滤本体41和盖体42,所述盖体4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过滤本体41的敞口端部;所述过滤本体41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结构43和第二过滤结构44,所述第一过滤结构43的出液端正对第二过滤结构44的进液端;灌溉水依次通过第一过滤结构43和第二过滤结构44的过滤除杂后对进入到过滤出水管13内,所述过滤出水管13上设置有第四进液阀131。在过滤装置4内部设置有多个过滤结构能够使过滤装置4对灌溉水的过滤效果更好,从而保证了灌溉装置4的正常喷灌不会堵塞。

所述第一过滤结构43包括有第一过滤壳体431,所述第一过滤壳体431的外径与过滤本体41的内径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壳体431的两端沿水流方向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壳体431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432、第二过滤网罩433和第三过滤网罩434,所述第一过滤网罩432、第二过滤网罩433和第三过滤网罩434分别呈底部密封的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罩432包覆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罩433,所述第二过滤网罩433包覆设置有第三过滤网罩434;所述第三过滤网罩434覆盖设置有第一过滤壳体431出水口,从第一过滤壳体431进水口进入的灌溉水依次穿过第一过滤网罩432、第二过滤网罩433和第三过滤网罩434后从第一过滤结构43的出水口出去;所述第一过滤网罩432上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罩433的网孔,所述第二过滤网罩433的网孔大于第三过滤网罩434的网孔;通过在第一过滤结构43内设置有多层过滤网罩,通过过滤网罩逐级对灌溉水进行初过滤,能够充分过滤出灌溉水中的较大固定杂质。

所述过滤本体41内部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锥形卡槽46,所述锥形卡槽46的靠近盖体41的一端较大,其另一端较小;所述第二过滤结构44的外形呈圆台状设置,且第二过滤结构44的外形与锥形卡槽46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结构44通过第一过滤结构43压设在锥形卡槽46内,这样便于对第二过滤结构44的固定和更换。

所述第二过滤结构44包括有第二过滤壳体441,所述第二过滤壳体441内部通过隔板442分隔形成填充腔443和反冲腔444,所述填充腔443与反冲腔442在第二过滤壳体441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相间设置;所述填充腔443内部空间大于反冲腔444内部空间;所述填充腔443内填充设置有颗粒状过滤物质;所述反冲腔444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孔4440,所述出液孔4440上设置有连通过滤本体41底部外界的出液管445,所述出液管445上设置有开关阀4450;通过这样设置在通过反冲管道5进入第二过滤结构44中的反冲水对填充腔443内的固定杂质进行反冲清理时,反冲的杂质会随反冲水进入到反冲腔444内,并通过反冲腔444底部的出液管445流出过滤装置4,通过填充腔443与反冲腔444的间隔设置,依次对各个填充腔443内的固定杂质进行反冲,这样使得杂质反冲清理效果更好,更便于固体杂质及时排除过滤装置4。

所述隔板442上设置有通液孔4421,相邻所述隔板442上的通液孔4421交错设置;所述通液孔4421在隔板442上沿水流方向呈锥状设置,且通液孔4421的进水端直径大于其出水端的直径;这样在灌溉水流过时,通液孔4421会将灌溉水中的大型固体杂质卡设通液孔4421上,进一步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所述填充腔443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有第一填充腔4431、第二填充腔4432、第三填充腔4433和第四填充腔4434,所述颗粒状过滤物质包括有活性炭445和分子筛446,第一填充腔4431和第三填充腔4433内填充设置有活性炭445,所述第二填充腔4432和第四填充腔4434内填充设置有分子筛446;利用活性炭445和分子筛446的能够净化灌溉水中的细菌,过滤灌溉水中的杂质;同时活性炭445与分子筛446的交替设置对灌溉水的过滤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填充腔4431、第三填充腔4433内的活性炭445颗粒直径逐渐减小,第二填充腔4432、第四填充腔4434内的分子筛446颗粒直径逐渐减小,通过颗粒与颗粒间的间隙堵塞截留水中的固体杂质,使得灌溉水中的固体杂质被过滤出来,避免了固定杂质对灌溉装置4的堵塞;设置沿水流方向颗粒直径逐渐减小,这样颗粒与颗粒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堵塞固体杂质的直径由大变小,进而将灌溉水中的固体杂质逐级过滤出来,使得过滤装置对灌溉水的过滤效果更好。

所述过滤本体41内还设置有增压管道45,所述增压管道45包括有进水腔451、喉管452和出水腔453,所述进水腔451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锥形卡槽46的端壁上,且进水腔451包覆设置有第二过滤结构44的出水口;所述出水腔443的端面固定设置在过滤本体41的内侧出水端侧壁上,且出水腔443包覆设置有过滤本体41的出水口;这样使得不管是灌溉水还是反冲水在增压管道41处都会产生一个瞬时冲击力,从而更有利于灌溉水流出过滤装置4或反冲水流入第二过滤结构44内。

所述灌溉腔体31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进液腔311和弹性腔312,所述弹性腔312的直径大于进液腔311的直径;所述进液腔311与弹性腔312之间通过伸缩挡块313分隔形成;所述伸缩挡块313的上端部位设置在进液腔311内,且其上端部位的外径与进液腔311的内径相配合密封设置;所述伸缩堵块313下端部位设置在弹性腔312内,且其底部通过弹簧结构弹性支撑设置弹性腔312的底部;所述弹簧结构包扩有竖直设置在弹性腔的第一弹簧3121和第二弹簧3122,所述第二弹簧3122设置在第一弹簧3121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3121的长度大于第二弹簧3122的长度,且第一弹簧3121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簧3122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弹簧3121的底端设置在弹性腔312的底部,其顶端设置在伸缩挡块313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3122的底端设置在弹性腔312底部,其顶端悬空设置,这样当伸缩堵块313在水压的作用向下移动压缩第一弹簧3121,当压缩第一弹簧3121一定距离后伸缩堵块313的底部与第二弹簧3122的顶部接触,这样就需要更大的水压才能够使伸缩堵块313继续向下移动。所述进液腔311上端侧壁上设置若干长条状的出液凹槽3141,所述出液凹槽3141的长度沿伸缩挡块313的伸缩方向设置,所述伸缩堵块313的侧壁堵塞出液凹槽3141设置;通过灌溉水管30向进液腔311内输送灌溉水,伸缩堵块313在水压下压缩弹簧结构向下移动,出液凹槽3141与进液腔311连通处逐渐增大;若干所述出液凹槽3141通过通液管314一一对应连通灌溉喷管32的进液端设置;这样通过进液腔311内的水压与弹性腔312内的弹性压力使得伸缩堵块313的顶部在进液腔311内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灌溉喷管32的喷洒情况:即当进液腔311内的水压大于弹簧弹力时,伸缩堵块313向下移动,伸缩堵块313顶部侧壁遮挡出液凹槽3141部位减小,出液凹槽3141与进液腔311的连通进水口更大,这样进入灌溉喷管32的灌溉水量多,灌溉喷管32喷出的灌溉水多,喷出灌溉水速度快,喷洒面积大;当进液腔311内的水压小于弹簧弹力时,伸缩堵块313向上移动,伸缩堵块313侧壁遮挡出液凹槽3141部位增大,出液凹槽3141与进液腔311的连通进水口变小,这样进入灌溉喷管32的灌溉水量少,灌溉喷管32喷出的灌溉水少,喷出灌溉水速度慢,喷洒面积小。

还包括有堵柱34,所述堵柱34的下端手握部位342设置在灌溉装置3底部外端,所述堵柱34柱体与灌溉腔体31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且堵柱34的上端穿过灌溉腔体31底部并设置在灌溉腔体31内,这样当旋转堵柱34时,在螺纹设置的作用下,堵柱34的顶端会在灌溉装置3内上下移动;所述堵柱34的上端穿过伸缩挡块313并设置在进液腔311顶部进水口的正下方,所述堵柱34与伸缩挡块313之间密封设置,进液腔311中的灌溉水不会从沿堵柱34下流到弹性腔312内。所述堵柱34的上端堵塞部位342外径与进液腔311进水口的孔径相配合设置;通过螺纹旋转堵柱34,堵柱34上端堵塞部位342上升堵入进液腔311进水口,这样灌溉水管30内的灌溉水就不能够流入到进水腔311内,从而此灌溉装置3就不能够向外喷出灌溉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