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贝母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2003发布日期:2019-10-15 19:4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贝母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川贝是一种百合科、贝母属的植物,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松贝的最大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怀中抱月的特点:此药材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川贝药材是常用的中药材,目前仍主要依靠采收野生资源,野生川贝母因过度采挖,已处于濒危状态,为解决川贝资源日益稀缺问题,因此开展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种植,是对野生川贝的保护,而且能够提高川贝的生产量,用来满足人们对川贝的需求,但贝母在其生长期内生物量积累缓慢和植株死亡,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这一直是制约川贝种植发展的瓶颈,也因此大大降低了川贝的生产量,进而威胁野生川贝的生存,甚至有导致野生川贝灭绝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川贝母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川贝母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包括步骤a)选苗;步骤b)施肥;步骤c)整地;步骤d)栽苗;步骤e)浇水;步骤f)后期管理:

步骤a)选苗中,首先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放在弱碱性水中进行洗苗处理,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附着的有机质洗净,然后用清水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进行冲洗,冲洗干净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放在晾晒架上晾干,出苗时,挑选出被挤压、扭曲、折断和有创伤的次等苗;

步骤b)施肥中,在选苗后的一端时间里,采用农业机械施肥的方式向种植大田中进行施肥,施肥的过程中肥料要均匀,不能大面积无肥料,也不能某一地方的肥料堆积过多,施肥的时间尽量选在清晨,且尽量选择在晴天或者雨后,不能在雨前施肥,施肥的量在每亩地15-25公斤,根据需要适量施加有机肥;

步骤c)整地中,在施肥完成后,立即进行整地,首先使用旋耕机械将施有肥料的大田进行翻土,使得肥料被掩埋在土中,减少肥料的自然挥发,土地旋翻好后,利用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土面高于地面3-5厘米,垄与垄之间的距离在8-10厘米之间,且每一垄的宽度在40-60厘米之间;

步骤d)栽苗中,整地完成后及时将选好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进行栽种,每一垄栽种4-6列,且每一行之间的距离控制在8-12厘米之间,栽苗完成后在苗的根部覆盖上薄土层;

步骤e)浇水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土质比较疏松,浇水的方式采用喷灌的方式,土地表面湿润即可,为了防止土地板结,因此不采用漫灌的方式,采用漫灌幼苗可能受损;

步骤f)后期管理中,种植一定时间后,要定期对种植大田进行除草,除草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到幼苗的根茎,由于土地湿度大的地方很容易发生根腐病,因此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另外,需要经常检查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进而及时进行药物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a)选苗中,冲洗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的清水为流动水,且水温在8-15℃之间,冲洗的过程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向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a)选苗中,晾晒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晾晒架放置于晾晒室内,且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室内的温度在10-20℃之间,不可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暴晒。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d)栽苗中,在栽苗完成后,在每一垄的两侧均覆盖地膜,地膜的两侧均用土层压住,以降低水分的挥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e)浇水中,浇水的设备为预先设置好的浇灌系统,可以根据土地种植的植物调节浇灌的方式,喷灌的喷头采用旋转式喷头,以增加喷灌的效率和喷灌的均匀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c)整地中,需要定期检查垄间行沟是否通畅,而且需要定时的清理,防止积水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为了避免川贝母受到阳光的暴晒,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在大田中种植豆类植物,对川贝母进行遮阳。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对川贝母进行大田大面积的种植,而且在不同情况下分别种植,然后将种植后川贝母的生长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多组进行同时种植,进而能够筛选出更加适合川贝母生长的环境和最适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种植。进而能够有效的增加川贝母的成活率,因此能够大大满足人们对川贝母的需求,避免了人们过度采收野生川贝母的情况,保护了野生川贝母资源,增加了川贝母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促进了川贝母行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

(2)本发明通过豆类植物的种植,一方面能够对川贝母起到遮阳的目的,避免川贝母受到烈日暴晒而枯萎问题的出现,进而保证了川贝母正常的生长,保证川贝的产量,另一方面能够将土地充分的利用,增加农作物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川贝母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包括步骤a)选苗;步骤b)施肥;步骤c)整地;步骤d)栽苗;步骤e)浇水;步骤f)后期管理:

步骤a)选苗中,首先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放在弱碱性水中进行洗苗处理,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附着的有机质洗净,然后用清水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进行冲洗,冲洗干净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放在晾晒架上晾干,出苗时,挑选出被挤压、扭曲、折断和有创伤的次等苗;

步骤b)施肥中,在选苗后的一端时间里,采用农业机械施肥的方式向种植大田中进行施肥,施肥的过程中肥料要均匀,不能大面积无肥料,也不能某一地方的肥料堆积过多,施肥的时间尽量选在清晨,且尽量选择在晴天或者雨后,不能在雨前施肥,施肥的量在每亩地15公斤,根据需要适量施加有机肥;

步骤c)整地中,在施肥完成后,立即进行整地,首先使用旋耕机械将施有肥料的大田进行翻土,使得肥料被掩埋在土中,减少肥料的自然挥发,土地旋翻好后,利用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土面高于地面3厘米,垄与垄之间的距离在8厘米,且每一垄的宽度为40厘米;

步骤d)栽苗中,整地完成后及时将选好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进行栽种,每一垄栽种4列,且每一行之间的距离控制在8厘米,栽苗完成后在苗的根部覆盖上薄土层;

步骤e)浇水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土质比较疏松,浇水的方式采用喷灌的方式,土地表面湿润即可,为了防止土地板结,因此不采用漫灌的方式,采用漫灌幼苗可能受损;

步骤f)后期管理中,种植一定时间后,要定期对种植大田进行除草,除草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到幼苗的根茎,由于土地湿度大的地方很容易发生根腐病,因此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另外,需要经常检查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进而及时进行药物处理。

本发明中:步骤a)选苗中,冲洗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的清水为流动水,且水温在8℃,冲洗的过程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向下。

本发明中:步骤a)选苗中,晾晒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晾晒架放置于晾晒室内,且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室内的温度为10℃,不可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暴晒。

本发明中:步骤d)栽苗中,在栽苗完成后,在每一垄的两侧均覆盖地膜,地膜的两侧均用土层压住,以降低水分的挥发。

本发明中:步骤e)浇水中,浇水的设备为预先设置好的浇灌系统,可以根据土地种植的植物调节浇灌的方式,喷灌的喷头采用旋转式喷头,以增加喷灌的效率和喷灌的均匀度。

本发明中:步骤c)整地中,需要定期检查垄间行沟是否通畅,而且需要定时的清理,防止积水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中:为了避免川贝母受到阳光的暴晒,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在大田中种植豆类植物,对川贝母进行遮阳。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一种川贝母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包括步骤a)选苗;步骤b)施肥;步骤c)整地;步骤d)栽苗;步骤e)浇水;步骤f)后期管理:

步骤a)选苗中,首先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放在弱碱性水中进行洗苗处理,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附着的有机质洗净,然后用清水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进行冲洗,冲洗干净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放在晾晒架上晾干,出苗时,挑选出被挤压、扭曲、折断和有创伤的次等苗;

步骤b)施肥中,在选苗后的一端时间里,采用农业机械施肥的方式向种植大田中进行施肥,施肥的过程中肥料要均匀,不能大面积无肥料,也不能某一地方的肥料堆积过多,施肥的时间尽量选在清晨,且尽量选择在晴天或者雨后,不能在雨前施肥,施肥的量在每亩地25公斤,根据需要适量施加有机肥;

步骤c)整地中,在施肥完成后,立即进行整地,首先使用旋耕机械将施有肥料的大田进行翻土,使得肥料被掩埋在土中,减少肥料的自然挥发,土地旋翻好后,利用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土面高于地面5厘米,垄与垄之间的距离在10厘米,且每一垄的宽度在60厘米之间;

步骤d)栽苗中,整地完成后及时将选好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进行栽种,每一垄栽种6列,且每一行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厘米,栽苗完成后在苗的根部覆盖上薄土层;

步骤e)浇水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土质比较疏松,浇水的方式采用喷灌的方式,土地表面湿润即可,为了防止土地板结,因此不采用漫灌的方式,采用漫灌幼苗可能受损;

步骤f)后期管理中,种植一定时间后,要定期对种植大田进行除草,除草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到幼苗的根茎,由于土地湿度大的地方很容易发生根腐病,因此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另外,需要经常检查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进而及时进行药物处理。

本发明中:步骤a)选苗中,冲洗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的清水为流动水,且水温在15℃,冲洗的过程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向下。

本发明中:步骤a)选苗中,晾晒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晾晒架放置于晾晒室内,且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室内的温度为20℃,不可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暴晒。

本发明中:步骤d)栽苗中,在栽苗完成后,在每一垄的两侧均覆盖地膜,地膜的两侧均用土层压住,以降低水分的挥发。

本发明中:步骤e)浇水中,浇水的设备为预先设置好的浇灌系统,可以根据土地种植的植物调节浇灌的方式,喷灌的喷头采用旋转式喷头,以增加喷灌的效率和喷灌的均匀度。

本发明中:步骤c)整地中,需要定期检查垄间行沟是否通畅,而且需要定时的清理,防止积水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中:为了避免川贝母受到阳光的暴晒,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在大田中种植豆类植物,对川贝母进行遮阳。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一种川贝母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包括步骤a)选苗;步骤b)施肥;步骤c)整地;步骤d)栽苗;步骤e)浇水;步骤f)后期管理:

步骤a)选苗中,首先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放在弱碱性水中进行洗苗处理,将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附着的有机质洗净,然后用清水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进行冲洗,冲洗干净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放在晾晒架上晾干,出苗时,挑选出被挤压、扭曲、折断和有创伤的次等苗;

步骤b)施肥中,在选苗后的一端时间里,采用农业机械施肥的方式向种植大田中进行施肥,施肥的过程中肥料要均匀,不能大面积无肥料,也不能某一地方的肥料堆积过多,施肥的时间尽量选在清晨,且尽量选择在晴天或者雨后,不能在雨前施肥,施肥的量在每亩地20公斤,根据需要适量施加有机肥;

步骤c)整地中,在施肥完成后,立即进行整地,首先使用旋耕机械将施有肥料的大田进行翻土,使得肥料被掩埋在土中,减少肥料的自然挥发,土地旋翻好后,利用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土面高于地面4厘米,垄与垄之间的距离为9厘米,且每一垄的宽度为50厘米;

步骤d)栽苗中,整地完成后及时将选好的川贝母组织培养苗进行栽种,每一垄栽种5列,且每一行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厘米,栽苗完成后在苗的根部覆盖上薄土层;

步骤e)浇水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土质比较疏松,浇水的方式采用喷灌的方式,土地表面湿润即可,为了防止土地板结,因此不采用漫灌的方式,采用漫灌幼苗可能受损;

步骤f)后期管理中,种植一定时间后,要定期对种植大田进行除草,除草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到幼苗的根茎,由于土地湿度大的地方很容易发生根腐病,因此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另外,需要经常检查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进而及时进行药物处理。

本发明中:步骤a)选苗中,冲洗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根部的清水为流动水,且水温在11℃,冲洗的过程中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根部向下。

本发明中:步骤a)选苗中,晾晒川贝母组织培养苗的晾晒架放置于晾晒室内,且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室内的温度在15℃,不可对川贝母组织培养苗暴晒。

本发明中:步骤d)栽苗中,在栽苗完成后,在每一垄的两侧均覆盖地膜,地膜的两侧均用土层压住,以降低水分的挥发。

本发明中:步骤e)浇水中,浇水的设备为预先设置好的浇灌系统,可以根据土地种植的植物调节浇灌的方式,喷灌的喷头采用旋转式喷头,以增加喷灌的效率和喷灌的均匀度。

本发明中:步骤c)整地中,需要定期检查垄间行沟是否通畅,而且需要定时的清理,防止积水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中:为了避免川贝母受到阳光的暴晒,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在大田中种植豆类植物,对川贝母进行遮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