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栽培优化施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8595发布日期:2019-08-20 20:0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栽培优化施肥法。



背景技术:

茶树种植产业对土壤与气候的依赖性较强,不同地区所种植茶叶质量差异较大,现有生产方式中,施肥、浇灌、扦插及光照调节等育植手段仍然处于较为原始传统的阶段,施肥手法简单粗暴,人工光照干预调节更是稀少,肥料方面,氮元素是影响茶叶色泽品相的重要元素,我国种植业氮素利用总量大,但是作物吸收率极低,仅不到40%,主要原因在于氮素使用不考虑其最适反应条件,导致大量氮素无法被吸收,最终随雨水流失,污染环境,甚至由于氮素施加过多导致烧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茶树产量与茶园收益造成恶劣影响。所以,结合种植实际对氮素利用最适条件进行充分研究与实验,发明一种高效的优化施肥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栽培优化施肥法,包括:

施肥时,对定植后茶叶树冠以下田沟位置挖深度为5cm的环形施肥坑,在施肥坑内采用滴灌法施速效肥,对田垄处采用滴灌法施缓释肥,缓释肥施加同时滴灌温度为25℃的离子交换水,所施缓释肥中铝含量为200ppm~700ppm,所施速效肥中氮n(ppm)、磷p(ppm)、缓释肥中铝ai(ppm)含量满足公式0.015<(p+n+9.5)/ai<1。

优选的,缓释肥在月平均气温不足20℃月份,每月施肥2~5次,所述速效肥在月平均气温14℃以上月份,每月施肥至少15次以上,最优为每日施肥,在月平均气温不足14℃月份,不施加速效肥。

优选的,速效肥在春茶采摘前施加时,氮含量需为50ppm~200ppm,磷含量需为10ppm~75ppm,钾含量需为25ppm~100ppm。

优选的,春茶采摘前具体为春茶采摘前1个月内。

优选的,速效肥在月平均气温14℃~25℃的月份,于上午8点~12点期间施肥效果最优,速效肥在月平均气温25℃以上月份,于下午14点~17点期间施肥效果最优。

优选的,缓释肥均采用溶出率75%以上的包膜型肥料。

优选的,施肥前在环形施肥坑内洒硫磺与菱苦土混合物,所述硫磺与所述菱苦土混合比例为17∶3。

优选的,在1.5叶期地温不足5℃时,于茶树杆底部铺保温黄沙。

有益效果:

1、缓释肥与速效肥配合使用,树冠下方施速效肥,易于吸收避免烧苗,田垄处施缓释肥,为扦插苗提供充足营养成分的同时,错开速效肥吸收作用时间,肥料利用率更高。

2、缓释肥采用包膜型缓释肥,氮的溶出率更高,便于氮元素的充分吸收。

3、根据不同温度施加不同种肥料且精准控制所施加肥料中各元素的比例,使氮元素处于最造反应条件下,做到减少施肥量的同时提高利用率,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茶叶品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包括:施肥时,对定植后茶叶树冠以下田沟位置挖深度为5cm的环形施肥坑,在施肥坑内采用滴灌法施速效肥,对田垄处采用滴灌法施缓释肥,缓释肥施加同时滴灌温度为25℃的离子交换水,所施缓释肥中铝含量为200ppm~700ppm,所施速效肥中氮n(ppm)、磷p(ppm)、缓释肥中铝ai(ppm)含量满足公式0.015<(p+n+9.5)/ai<1。使用离子交换水目的是除去普通水中的钙镁离子,易于缓释肥与速效肥中氮元素的吸收。当所施加速效肥与缓释肥相应营养元素含量满足上述公式时,叶绿素产生含量高,叶片色泽饱满不产生斑点,茶叶品相优秀。

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进行优化施肥,缓释肥在月平均气温不足20℃月份,每月施肥2~5次,速效肥在月平均气温14℃以上月份,每月施肥至少15次以上,最优为每日施肥,在月平均气温不足14℃月份,不施加速效肥。速效肥为自制有机肥,主要包括人畜粪便、腐殖土及草木灰等,吸收速率快,有机养分含量高,要多次施肥,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在月平均气温不足14℃时,速效肥作用效果不明显,故不需要频繁施加甚至不施加也可。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其气温,本发明将温度与季节相结合,具体生产实际中发现速效肥在月平均气温14℃~25℃的月份,于上午8点~12点期间施肥效果最优,速效肥在月平均气温25℃以上月份,于下午14点~17点期间施肥效果最优。这两个时间段水分蒸发与肥料吸收可实现有效平衡状态,肥料利用率更高。

本发明中缓释肥全部采用溶出率75%以上的包膜型肥料。此种缓释肥中主要元素(氮、磷等)溶出率与茶叶根部细胞壁细胞膜物质交换速度相适应,可有效保证养分吸收的同时减少烧苗的情况,保证渗透压平衡,对茶树细根实现有效保护。春茶生长期正是扦插苗生根的重要时期,对于速效肥中元素含量需进行控制配比,速效肥在春茶采摘前一个月内施加时,氮含量需为50ppm~200ppm,磷含量需为10ppm~75ppm,钾含量需为25ppm~100ppm。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按以下质量比例配比基本可实现上述各元素含量,人畜粪便∶腐殖土∶草木灰∶硫酸亚铁∶磷酸钙=10∶6∶3∶0.5∶1。

本发明提出先掘环形施肥坑的方法,环形施肥坑内预洒菱苦土与硫磺混合物,菱苦土与硫磺质量配比为17∶3,主要为调节土壤达到肥料最适反应酸碱度,更有利于新芽发育,有效提高单位芽重。本发明中提出的比例主要适用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稻土,不同土质需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菱苦土与硫磺配比。

茶树根部对于温度较敏感,尤其在1.5叶期地温不足5℃时,需对茶树杆底部铺保温黄沙。本发明中的地温为距离地表0~5cm高度所测数据,且地温测量不可在光照直射情况下进行而应在遮阳地面进行。

本发明设计育植实验,测试采用优化施肥法与传统施肥种植方式的产量及土壤中氮残留差异。

实验地:江苏某茶园(面积5亩,茶树间隔0.5m,年平均气温16.2℃,年地温变化5~20℃)

实验品种:楮叶齐12号

对照组1:选取茶园内一亩垦松土地,进行扦插苗移植,按传统施肥法对树冠下方统一施加速效肥,每周一次,光照12小时,种植时间45天,取叶片4枚、树干底部土壤300g以及4根植株,分别进行儿茶素、叶绿素、茶多酚含量检测,氮、磷含量检测以及芽重与芽数计算。

对照组2:选取茶园内与对照组1相距10m土地一亩,进行扦插苗移植,按传统施肥法对树冠下方统一施加缓释肥,每周一次,光照12小时,种植时间45天,取叶片4枚、树干底部土壤300g以及4根植株,如对照组1进行各项目检测。

实验组3:选取茶园内与对照组1与2相距10m土地一亩,进行扦插苗移动,按本发明施肥法进行施种,光照12小时,种植时间45天,取叶片4枚、树干底部土壤300g以及4根植株,如对照组1与2进行各项目检测。

表1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采用优化施肥法所种植的茶树新芽数目多,芽重显著提高,发芽速度快,且叶片中叶绿素、儿茶素及茶多酚含量高,由于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其叶片颜色更加鲜嫩,茶叶品相好,儿茶素及茶多酚含量的提高使茶叶口感更好。表1中对照组1的土壤氮磷残留较少的原因为速效肥本身氮磷含量较少,故土壤残留较少。而本发明所采用优化施肥法,有效补充茶树所需氮磷元素的同时,最大化减少土壤残留,氮元素溶出率高且吸收利用率高,从而获得了茶叶产量与质量的显著提升。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