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3894发布日期:2019-10-29 23:04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昆虫捕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



背景技术:

蚊虫叮咬人类并非凭借视觉,而是通过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体表散发出来的汗味以及热量为线索来确定人的位置的。灭蚊需要结合蚊子的习性,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存在较多的灭蚊产品,其灭蚊原理主要分为化学方法灭蚊和物理方法灭蚊两类。物理灭蚊多是采用紫外灯光进行诱蚊,然后通过吸风装置将靠近的蚊虫吸入储蚊器,然后风干致死(如中国专利cn204634822u),但这种灭蚊器的诱蚊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当室内有人时,蚊虫很难受到灯光的吸引,且灭蚊灯存在光污染,影响人的休息。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灭蚊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来毒杀蚊虫,其多数含有诱虫烯等,属于农药管理类别,对人体有害而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其诱蚊手段多样,诱蚊效果良好,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多孔粘纸、隔板和二氧化碳发生器;

所述多孔粘纸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的尺寸;

所述外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设于第一箱体中;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诱蚊剂;所述诱蚊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乳酸0.2~0.5份,糖1.0~1.5份,酒精2.5~5份,防腐剂0.05~0.1份,引诱剂0~0.1份,碳酸铵0.5~2份,表面活性剂0.1~0.3份,水90~97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糖选用乳糖、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选用苯甲酸钠、山梨酸钾、食品级双乙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诱剂选用辛酸、醋酸、己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单月桂基磷酸酯、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粘纸的支架和防护罩;

所述第二箱体内侧设有加热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一箱体紧密配合,以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设于所述密闭空间内;第一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孔;

所述第二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三出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二箱体底部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底板;所述外箱为长方体状或圆柱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出气孔的尺寸为1.5-3mm,所述第二出气孔的尺寸为5-1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气泵、连接管、出气管和电磁阀;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所述出气管和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容器连接;

所述电磁阀可控制所述出气管周期性打开与关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容器内设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顶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

所述第二容器内设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顶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还包括主体支架;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架;所述气泵、连接管、出气管、电磁阀均设于所述主体支架上方;

所述主体支架的高度大于所述气泵、连接管、出气管、电磁阀的高度。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多孔粘纸模拟人体皮肤,并通过诱导剂模拟汗液,二氧化碳流模仿呼吸;达到多方式诱导蚊子的效果,使得诱蚊效果良好。

2.本发明的诱蚊剂设置了多重诱导因素,达到了仿生的效果,能够更有效的吸引蚊子。通过酒精以及碳酸铵的添加,增强了诱导剂的挥发性,增强了诱蚊效果。

3.本发明在二氧化碳发生器上设置了电磁阀,可控制二氧化碳发生器出气管周期性打开和关闭,从而达到了模拟人体呼吸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诱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其诱导方式主要分为三类:诱蚊剂、二氧化碳和仿生皮肤。通过上述三种诱导方式的复合,大幅度提升了诱蚊的成功率。下面逐一进行说明。

(一)诱蚊剂

本发明中的诱蚊剂以重量份数计由下述原料组成:乳酸0.2~0.5份,糖1.0~1.5份,酒精2.5~5份,防腐剂0.05~0.1份,引诱剂0~0.1份,碳酸铵0.5~2份,表面活性剂0.1~0.3份,水90~97份。

其中,糖选用乳糖、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为食品级双乙酸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引诱剂为辛酸、醋酸、己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为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单月桂基磷酸酯、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的仿生诱蚊剂主要利用上述试剂共同作用来产生能够吸引蚊子的气味,如乳酸、酒精、氨气味等,各组成成分无毒环保,而且反应产生的物质也无毒环保。本发明的仿生诱蚊剂通过对成分的合理控制,并设置了多个诱导因素,达到了仿生的效果,能够更有效地吸引蚊子。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仿生汗液,多采用水、氯化钠、尿素、乳酸、脂肪酸的混合物;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发现,虽然汗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尿素和氯化钠,但其对诱导蚊虫并不具有显著作用。乳酸等其他有机酸类对蚊虫诱导效果良好。因此,本发明通过酒精、乳酸、其他有机酸(苹果酸、己酸、醋酸等)的复合进行诱蚊。

由于本发明中的诱蚊剂体系以有机酸、酒精等有机物为主体,故在配方之中添加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以使得有机物主体均匀分散在水之中。进一步的,为了增强本发明中仿生诱蚊剂的诱蚊效果,在配方之中添加了酒精与碳酸铵,其挥发性强;有助于促进诱蚊剂味道扩散。

(二)仿生皮肤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灭蚊器,其包括外箱1,以及设于外箱1内的多孔粘纸2、二氧化碳发生器3和隔板4;多孔粘纸2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21;使得其类似人体皮肤。

具体的,外箱1包括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二氧化碳发生器3设于第一箱体11之中;第二箱体12中添加诱蚊剂。二氧化碳发生器3设有出气管31和控制所述出气管周期性打开和关闭的电磁阀32;通过电磁阀32与出气管31的配合可模仿人体呼吸;通过诱导剂可模仿汗液;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仿生灭蚊器与人体皮肤极度相似,大幅增加了对蚊子的诱导作用。

进一步的,在隔板4与多孔粘纸2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粘纸2的支架5。

具体的,多孔粘纸2和二氧化碳发生器3、第二箱体12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孔41和多个第三出气孔42;第二出气孔41分布在第一箱体11上方,第三出气孔42分布在第二箱体12上方;第二出气孔41和第三出气孔42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气孔21的尺寸。二氧化碳发生器3产生的二氧化碳,诱导剂产生的气味可通过第二出气孔、第三出气孔以及第一出气孔的配合,均匀的散发到环境之中,增强诱蚊效果。优选的,第一出气孔的尺寸为1.5-3mm,所述第二出气孔的尺寸为5-15mm,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出气孔的尺寸为1.5-2mm,第二出气孔的尺寸为10-15mm;此尺寸的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配合效果较佳。(此处尺寸可理解为宽度,如出气孔为圆形,则为其直径;如为方形,则为其边长;如为长方形,则为长边长度;其他情况亦可以以此类推。)

为了增强诱导剂的分散效果,在第二箱体12还设有加热装置13(未在图中示出)。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隔板4包括第一隔板43和第二隔板44;第一隔板43的宽度、长度与第一箱体11大致相同,使得第一隔板43和第一箱体11紧密配合,进而形成一密闭空间;二氧化碳发生器3即设于此密闭空间内,这种密闭空间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均匀分散。为了进一步增强气体的分散效果,在第一隔板43上设有5个第二出气孔41,分别位于第一隔板43的四角和中央;此外,控制第一出气孔的尺寸为1.5~3mm,第二出气孔的尺寸为5~15mm,也可加强分散,增强诱蚊效果。位于第二箱体12上方的第二隔板44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三出气孔42;可增强诱导剂的分散效果。

在第一箱体11、第二箱体1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未在图中示出),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可拆卸地与第一箱体11、第二箱体12连接;当二氧化碳发生器3中的反应物、诱导剂耗尽后,可取出二氧化碳发生器,添加反应物和添加诱导剂。此外,第二箱体的底部还设有排污口14,可排除多余的诱导剂。外箱1整体上可为长方体状或圆柱状,但不限于此。

具体的,多孔粘纸2的孔隙率为0.5‰~1%;其上部均匀涂覆粘虫胶,胶上覆盖一层离型纸(也称防粘纸),使用时将离型纸撕去。在多控粘纸2上方还设有防护罩6,可有效防止灰尘杂物落到多孔粘纸2上,降低多孔粘纸的粘蚊效果。

(三)二氧化碳发生器

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控制装置33、第一容器34、第二容器35、气泵36、连接管37、出气管31和电磁阀32;其中,第一容器34与第二容器35为瓶体,其分别用于盛放酸液和碱液。连接管3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容器34和第二容器35的顶部密封连接。气泵36连接于第一容器34;出气管31、电磁阀32连接于第二容器35;气泵36与电磁阀32均由控制装置33控制。本实施例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在使用时,通过气泵36向第一容器34加压,将第一容器中的酸液压入第二容器内与碱液混合,进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第一容器34还设有第一支管341、压力传感器342和安全阀343;压力传感器343、安全阀343均与第一支管341连接;压力传感器343用于检测第一容器34的压力;当压力大于一定值后,停止气泵加压;当第一容器内压力过高时,安全阀343自动打开,排气降低压力。

第一容器34内还设有第二支管344、过滤装置345;第二支管344的顶端与连接管37连接,底端延伸至第一容器34的底部。过滤装置345安装于第二支管344的底端。

第二容器35内设有第三支管351,第三支管351的顶端与连接管37连接,底端延伸至第二容器35的底部,使得从第一容器34来的酸液与第二容器中的碱液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容器34和第二容器35还分别设置有换液口(未在图中示出),以便于换液。第一容器34和第二容器35为透明瓶,可观察瓶内液体是否用完。

在本实施例之中,二氧化碳发生器还包括主体支架38;第一容器34、第二容器35固定在主体支架38上;气泵36、连接管37、出气管31和电磁阀32均设于主体支架38上方;主体支架38的上方与隔板4连接;其高度大于所述气泵、连接管、出气管和电磁阀的高度。

本实施例之中的仿生灭蚊器的工作原理为:

分别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中加入酸液和碱液;通过气泵将第一容器中的反应液压入第二容器,反应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设在第二容器的出气管进入由第一隔板第一箱体组成的密闭空间,并通过第一隔板的强制分散后从第二出气孔溢出。同时,设在第二箱体的诱导剂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从第三出气孔散发;二氧化碳与诱导剂气体形成混合物;然后从分布在多孔粘纸的第一出气孔溢出;从而起到模仿人体皮肤的作用,增强诱蚊作用;当蚊子被诱导到粘纸以后,被粘纸粘住,达到灭蚊目的。

进一步的,二氧化碳发生器上的电磁阀可控制混合物周期性的释放,模拟人类呼吸效果,提升诱蚊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诱蚊剂的诱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诱蚊剂,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乳酸0.3份,葡萄糖1.2份,苯甲酸钠0.05份,苹果酸0.02份,碳酸铵1份,酒精4.5份,单月桂基磷酸酯0.15份,水92.78份。

实施例2诱蚊剂的诱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诱蚊剂,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乳酸0.4份,蔗糖1.4份,山梨酸钾0.55份,醋酸0.08份,碳酸铵1.5份,酒精3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2份,水92.87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包括外箱、多孔粘纸、隔板和二氧化碳发生器;外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二氧化碳发生器设于第一箱体中;第二箱体内设有诱蚊剂。

其中诱蚊剂的配方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1现有仿生汗液的诱蚊效果

仿生汗液的配方为:氯化钠0.3份,尿素0.5份,乳酸0.7份,脂肪酸0.5份,水98份。

对比例2

选用市场上常用的光触媒灭蚊器作为对比。

将实施例1、2,对比例1中的诱蚊剂放入本发明中仿生灭蚊器的第二箱体中,但在第一箱体中不放置二氧化碳发生器;进行捕蚊实验。将实施例3、对比例2的灭蚊器进行捕蚊实验。

具体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1、控制测试房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控制在55~75%。

2、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捕蚊器分别摆放在测试房间的不同位置的角落处。

3、在实验组的捕蚊器内放置上述仿生诱蚊剂。

4、在测试房间放入一定量的蚊子(60只)并记录实验条件。

5、24h后调换两个捕蚊器的摆放位置,并记录捕捉到的蚊子数量,每次测试保持房间蚊子数量为60只。

6、重复步骤5的操作,实验七天;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中的多方式诱导仿生灭蚊器,诱蚊效果明显,捕蚊效果良好。由实施例1、2和对比例1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诱蚊剂具有良好的诱蚊效果。由实施例1、2和实施例3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二氧化碳与诱蚊剂的复合,可以大幅提高本发明中灭蚊器的诱蚊效果,是实施例3的灭蚊率较实施例1、2的平均灭蚊率提高了11.88%。

以上所述是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