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生间作在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7211发布日期:2019-09-24 20:1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玉米-花生间作在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玉米-花生间作在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花生是大宗油料作物,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同时我国也是花生第一大消费国和出口国。花生蓟马是花生苗期及开花下针期的重要害虫,花生蓟马的大量发生直接影响花生的荚果产量。该种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花生主产区,尤在高温干旱季节发生较重,虫株率可达50%以上。且花生蓟马寄主范围广,可以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swv)等多种植物病毒,对花生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由于其个体小、成虫活动能力强、趋隙性和抗药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防治上的难题。目前,花生蓟马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但是,化学防治往往会带来环境污染、抗虫性增加及害虫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减少花生蓟马对花生的危害,同时实现降低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基于生态调控理论,本发明提供了玉米-花生间作在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优选的调控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玉米-花生间作在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发现,玉米可以为花生蓟马的自然天敌小花蝽、瓢虫种群的早期建立和增长提供食物和适宜的栖息场所,进而可以通过自然天敌对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作用,达到控害增产的目的。

且玉米的种植相对简单,在本发明中作为主作物花生的辅助作物存在,对产量要求不高,无需特别管理即可完成其辅助作用,有利于控制管理成本。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应用,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法,花生带和玉米带呈条带间作,花生带中花生的垄数与玉米带中玉米的行数比为3~4:1~2。

通过上述比例种植时,花生带周围的玉米既起到涵养天敌的作用,又可以减少对花生植株光照的遮挡,使防治花生蓟马的效果达到更佳,从而有效地控制花生田内花生蓟马的种群数量和危害,实现花生增产。

作为优选,所述花生带中花生的垄数为3~4垄,所述玉米带中玉米的行数为1~2行。此垄/行数可达到玉米涵养天敌的要求,且便于其上的自然天敌小花蝽、瓢虫等向花生转移扩散。

作为优选,相邻的一个花生带和一个玉米带形成一个间作带,所述间作带的带宽为290cm~415cm。该距离更有利于在玉米上的自然天敌的有效转移。

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进一步对种植方法进行优化,得到如下方案:在所述花生带中,垄距85cm,垄宽50cm,两垄间间隔距离35cm;每垄播两行花生,每穴2粒,穴距14cm。

在所述玉米带中,玉米行距40cm,株距12cm。

所述玉米与所述花生的行间距为35cm。

作为优选,种植方式为起垄覆膜种植。

作为优选,所述花生为春花生,所述玉米为春玉米。更优选同期播种花生和玉米时,可以在花生蓟马发生高峰前期完成天敌种群的建立及增长,进一步增强了自然天敌对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花生为抗(耐)荫性的品种。

作为优选,所述玉米为普通玉米或甜玉米的紧凑、矮株型品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玉米对涵养花生蓟马的自然天敌,进而通过自然天敌对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作用,绿色高效地达到了控害增产的目的。作为辅助作物,玉米植株易获得,种植也相对简单,需要的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不高,便于该方法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种植示意图;

图2为花生//玉米条带间作田与花生、玉米单做田捕食天敌的种群动态;

图3为花生//玉米条带间作田与花生单做田花生蓟马的种群动态;

图4为花生//玉米条带间作田与花生单做田花生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所述花生为春花生,所述玉米为春玉米,同期播种花生和玉米。

所述花生为抗(耐)荫性的品种,所述玉米为普通玉米或甜玉米的紧凑、矮株型品种。

实施例1

一种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法,花生带和玉米带呈条带间作,所述花生带中花生的垄数为3垄,所述玉米带中玉米的行数为1行,起垄覆膜种植。相邻的一个花生带和一个玉米带形成一个间作带,所述间作带的带宽为290cm;在所述花生带中,垄距85cm,垄宽50cm,两垄间间隔距离35cm;每垄播两行花生,每穴2粒,穴距14cm;在所述玉米带中,玉米行距40cm,株距12cm;所述玉米与所述花生的行间距为35cm。

实施例2

一种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法,花生带和玉米带呈条带间作,所述花生带中花生的垄数为3垄,所述玉米带中玉米的行数为2行,起垄覆膜种植。相邻的一个花生带和一个玉米带形成一个间作带,所述间作带的带宽为330cm;在所述花生带中,垄距85cm,垄宽50cm,两垄间间隔距离35cm;每垄播两行花生,每穴2粒,穴距14cm;在所述玉米带中,玉米行距40cm,株距12cm;所述玉米与所述花生的行间距为35cm。

实施例3

一种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法,花生带和玉米带呈条带间作,所述花生带中花生的垄数为4垄,所述玉米带中玉米的行数为1行,起垄覆膜种植。相邻的一个花生带和一个玉米带形成一个间作带,所述间作带的带宽为375cm;在所述花生带中,垄距85cm,垄宽50cm,两垄间间隔距离35cm,每垄播两行花生,每穴2粒,穴距14cm;在所述玉米带中,玉米行距40cm,株距12cm;所述玉米与所述花生的行间距为35cm。

实施例4

一种花生蓟马的生态调控方法,花生带和玉米带呈条带间作,所述花生带中花生的垄数为4垄,所述玉米带中玉米的行数为2行,起垄覆膜种植。相邻的一个花生带和一个玉米带形成一个间作带,所述间作带的带宽为415cm;在所述花生带中,每垄宽85cm,垄距50cm,每垄播两行花生,每穴2粒,穴距14cm;在所述玉米带中,玉米行距40cm,株距12cm;所述玉米与所述花生的行间距为35cm。

试验例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厚度50cm以上,土壤蓄肥、供肥、保水能力强,通透性良好的中产田、高产田。采用花生/玉米3:2种植模式(即实施例2中的方法,示意图见图1)间作种植。5月1日前后同时播种玉米和花生,按照常规管理措施管理试验田,整个试验期间不喷施任何杀虫剂。其它时间试验田空地,无轮作作物。整个试验区长宽约为120m*20m,分为12个小区,每个小区大小为15m*5m,小区之间间隔5m。本试验将整个试验区设定为花生-玉米农田景观区域,上述12个试验小区称为景观小区,分别由花生单做田、玉米单做田、花生/玉米间作田3个处理组成,每个处理4次重复。

从5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每7天调查1次,每年调查20次。采用网格式调查方式,对每个花生-玉米构成的景观小区内:行距方向为间隔一行调查一行,株距方向为间隔两株调查一株。系统地记录每次调查日期、景观小区编号、行号和株号,以及计数每调查点花生或玉米植株上的花生蓟马、龟纹瓢虫、异色小花蝽、瓢虫的数量。花生收获后小区测产,计算产量。

从图2~4可以看出,玉米可为花生蓟马自然天敌小花蝽、瓢虫种群的早期建立和增长提供食物和适宜的栖息场所,使得小花蝽、瓢虫种群的增长优先于花生蓟马,从而达到防治花生蓟马的目的。具体结果如下:5月底到8月中下旬均有蓟马的发生,高峰期时单做花生田花生蓟马数量是条带间作田蓟马数量的2.8倍,条带间作田蓟马数量显著低于单做花生田花生蓟马数量(f9,60=14.22,p<0.0001);(2)条带间作田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小花蝽种群数量显著高于花生单做田(f2,513=22.67,p<0.0001;f2,513=21.56,p<0.0001;f8,81=26.23,p<0.0001);(3)条带间作田花生产量是对照田的1.6倍,条带间作田花生产量显著高于单做花生田。

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花生条带间作玉米能够有效控制花生蓟马的数量且提高花生产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