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9202发布日期:2019-09-21 00:15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白蚁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白蚁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白蚁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性大害虫,以木质材料为食物,可危害堤坝、建筑、农林作物、交通、通讯设施及各种室内用品等。其中,因绿化带内的土壤潮湿,而且有各种易受白蚁喜欢的树木,所以对绿化带进行白蚁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白蚁防治技术一般采用挖巢、施药、诱杀等措施,能在短期内有效处理树头和泥土里现存的白蚁巢,减少白蚁的危害,但传统的防治技术采用的药物实效性有限,是短期的,且药物会污染地下水,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是一种以“监测诱集—杀灭控制—监测”的循环作用方式,以其环保、高效、简便的特点迅速发展,能有效控制白蚁危害,实现对目标区域持续保护的治理方法。由于监测控制技术在不断地对白蚁进行监测和灭杀处理,因此可在较长时间内控制一个区域内的白蚁危害。同时,由于只有在监控装置内发现一定数量的白蚁后,才进行灭杀处理,因此可大量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一般地,工作人员在白蚁活动区域或潜在的活动区域安装监控装置,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直至工作人员监测到白蚁,在监控装置内投放带有药剂的饵剂或药剂喷粉,白蚁取食饵站中的饵剂或接触喷粉,并回到蚁巢内,传染群体内的其他个体,从而达到防治白蚁的效果;待工作人员监测到白蚁群体被消灭后,重新在监控装置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蚁情。通常每隔6米埋置1个监控装置。

在上述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监控装置内的情况,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同时,能否及时发现蚁情并在适宜时刻投放药剂对防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白蚁监控系统,其对特定区域的范围进行实时监测,并在白蚁数量达到系统预设数量后自动提醒工作人员投放药剂,无需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监控装置内的情况,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白蚁监控系统,包括安装桶,所述安装桶上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的通道,所述安装桶的桶口封盖有面盖,所述安装桶上开设有插槽,所述面盖上固定有与所述插槽卡接配合的凸块,所述安装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桶内部的白蚁数量并将白蚁数量的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用于提醒工作人员的告警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白蚁潜在的活动区域挖坑,放引诱剂;竖直安装安装桶,再在安装桶内放置马尾松,使面盖封闭安装桶;使标记牌插接在插槽内;再用泥土全面覆盖面盖和安装桶,使标识牌树立;此时,安装桶内的检测单元实时监测安装桶内部的白蚁数量情况,当白蚁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后,检测单元输出的电信号触发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向告警单元输出控制信号,告警单元提醒工作人员,进而白蚁监控系统能对特定区域的范围进行实时监测,并在白蚁数量达到系统预设数量后自动提醒工作人员投放药剂,无需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监控装置内的情况,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放大的放大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大单元将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放大并输入控制单元内,以提高控制单元对检测单元的灵敏度,白蚁监控系统的检测更灵敏。

优选的,所述通道至少有三条且间隔分布在所述安装桶的侧面的下方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安装桶侧面下方位置的间隔设置的通道方便白蚁修筑蚁路并进入安装桶内,有利于不同白蚁修筑分别与通道连通的不同蚁路,进而有利于引诱更多数量的白蚁进入安装桶内,提高防治效果。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具有串行通信接口,所述串行通信接口连接有用于传输所述安装桶的具体位置信息的信号传输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号传输单元用于获取、传输埋设在地下的安装桶的具体位置信息,以便于知晓安装桶的具体位置信息,对各个安装桶进行统一管理,操作更方便、更智能化。

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单元无线连接有后台服务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桶的具体位置信息经后台服务器的显示屏显示出来,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服务器了解各个安装桶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后台服务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库,所述后台服务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短信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库内存储有各个安装桶的位置信息、白蚁数量信息和地图等信息,控制单元被触发的同时向经信号传输单元向后台服务器输出控制信号,使后台服务器调用数据库内该安装桶的位置信息,并结合地图,经短信平台向工作人员的手机发送地图信息,引导工作人员找到具有预设白蚁数量的安装桶位置。

优选的,所述告警单元包括用于拨号的芯片IC1、用于写入BP机号码的芯片IC2、继电器KT1和可控硅SCR,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经所述继电器KT1连接电话外线,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经所述可控硅SCR连接所述芯片IC1的供电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桶内的白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则检测单元感受到变化量,向控制单元输入触发信号,控制单元向继电器KT1和可控硅SCR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KT1和可控硅SCR接通电话外线和220V交流电源,同时,控制单元调用已写入芯片IC2内的BP机号码,并通过芯片IC1向电话外线发出寻呼,达到通知、提醒工作人员打开面盖投放药剂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白蚁监控系统能对特定区域的范围进行实时监测,并在白蚁数量达到系统预设数量后自动提醒工作人员投放药剂,无需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监控装置内的情况,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2、安装桶内的白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控制单元控制继电器KT1和可控硅SCR接通电话外线和220V交流电源,调用已写入芯片IC2内的BP机号码,并通过芯片IC1向电话外线发出寻呼,达到通知、提醒工作人员打开面盖投放药剂的目的;

3、信号传输单元用于获取、传输埋设在地下的安装桶的具体位置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对各个安装桶进行统一管理;

4、在安装桶内的白蚁数量达到预设规模时,后台服务器调用数据库内该安装桶的位置信息,并结合地图,经短信平台向工作人员的BP机发送导航地图信息,引导工作人员找到具有预设白蚁数量的安装桶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白蚁监控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白蚁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是白蚁监控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

图中:1、安装桶;2、通道;3、面盖;4、插槽;5、标记牌;6、称重传感器;7、信号传输单元;8、后台服务器;9、数据库;10、短信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白蚁监控系统,包括安装桶1,安装桶1的桶顶直径为15cm,桶底直径为13cm,高为21cm。安装桶1的桶口封盖有面盖3,安装桶1上开设有插槽4,面盖3的一表面固定有与插槽4卡接配合的凸块(图中未示出),安装桶1配套有标记牌5。安装桶1的侧面上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的通道2,通道2沿安装桶1的高度方向设置,通道2有六条且间隔分布在安装桶1的侧面的下方位置。

参照图2,安装桶1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6,称重传感器6的型号为CL-BSM04,称重传感器6为检测单元,以用于检测安装桶1内部的白蚁数量并将白蚁数量的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称重传感器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放大单元。

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为单片机AT89C51,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成本低、控制功能强大、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好、低功耗。

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用于提醒工作人员的告警单元。

控制单元具有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连接有信号传输单元7。信号传输单元7无线连接有后台服务器8。

后台服务器8电性连接有数据库9和短信平台10。

参照图3,称重传感器6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经电阻R1接地,称重传感器6的输出端经电阻R2连接有运算放大器U1,电阻R2连接在称重传感器6和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之间,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3接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AT89C51的P2.0管脚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电阻R4和电位器Rp1。

电阻R2、电阻R3、运算放大器U1、电阻R4和电位器Rp1组成放大单元,以用于将称重传感器6的输出信号放大。

单片机AT89C51的P3.0管脚经GPS/GPRS一体化芯片连接后台服务器8,GPS/GPRS一体化芯片为信号传输单元7,GPS/GPRS一体化芯片的型号为SIM908,以用于传输安装桶1的具体位置信息。

后台服务器8的输出端与数据库9电性连接,后台服务器8的输出端与短信平台10电性连接。

单片机AT89C51的P1.0管脚至P1.5管脚均电性连接有同一芯片IC1的数据接口,芯片IC1的型号为PCD3311,芯片IC1用于拨号,单片机AT89C51的P3.0管脚控制芯片IC1的数据选通。芯片IC1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经电位器Rp2连接有三极管VT1,芯片IC1的另两个输出端之间并联有晶振X1及电容C1、电容C2,电容C1和电容C2与晶振X1并联,电容C2的一端接地,晶振X1及电容C1、电容C2组成自激振荡器,并在芯片IC1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以为芯片IC1提供时间基准。

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经电阻R8接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电位器Rp2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3。

单片机AT89C51的P3.6管脚经电阻R5连接有三极管VT2,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2,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经继电器KT1连接电源VCC,继电器KT1的两端并联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VCC连接。

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7,二极管D2的两端并联有接线端口,接线端口连接电话外线。

电阻R5与三极管VT2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电阻R6的一端连接在电容C2的接地的一端。

单片机AT89C51的P3.1管脚、P3.3管脚至P3.5管脚均电性连接有同一芯片IC2,芯片IC2的型号为93C46,芯片IC2用于写入BP机号码,并通过芯片IC1向外线发出寻呼。

单片机AT89C51的P3.7管脚经电阻R10连接有三极管VT3,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经电阻R14接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5,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有光电耦合器OC,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MOC3021,光电耦合器OC的一输入端经电阻R9连接电源VCC,光电耦合器OC的一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11,另一输出端连接有可控硅SCR,可控硅SCR和电阻R11之间连接有电阻R12,电阻R12和电阻R11之间经电容C4连接有插座RL,插座RL为220V电源插座,可控硅SCR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13和电容C5,电阻R13、电容C5和插座RL和交流电220V串联,交流电220V为芯片IC1提供工作电源,光电合器OC是可控硅SCR的光电隔离即时触发器。

芯片IC1、芯片IC2、继电器KT1和可控硅SCR组成告警单元,以用于在安装桶1内的白蚁数量达到预设规模时呼叫、提醒工作人员。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管理条件较差的区域选择白蚁监控装置的安装位置,挖坑,将安装桶1竖直放置在坑内,放引诱剂和马尾松,吸引白蚁修筑蚁路,从通道2进入安装桶1内,并纷纷进入装置内取食,使面盖3上的凸块与安装桶1上的插槽4卡接配合,封盖安装桶1的桶口,用泥土覆盖安装桶1和面盖3,覆盖4cm的土壤,使标记牌5扎入土壤里并树立,以标示白蚁监控装置所在的位置。

启动白蚁监控系统,称重传感器6实时监测安装桶1内部的重量变化,并在感受到预设的变化量时从P2.0管脚向单片机AT89C51输入触发信号,即此时安装桶1内的白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单片机AT89C51向P3.6管脚、P3.7管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KT1和可控硅SCR接通电话外线和220V交流电源,同时,单片机AT89C51调用已写入芯片IC2内的BP机号码,并通过芯片IC1向电话外线发出寻呼,呼叫具有该号码的BP机,达到通知工作人员的目的,进而白蚁监控系统能对特定区域的范围进行实时监测,并在白蚁数量达到系统预设数量后自动提醒工作人员投放药剂,无需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监控装置内的情况,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单片机AT89C51经连接P3.0管脚的GPS/GPRS一体化芯片将安装桶1的具体位置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8,同时,后台服务器8调用数据库9内存储的地图、各个安装桶1内的白蚁数量等信息,经短信平台10向工作人员的BP机发送导航地图信息,引导工作人员找到具有预设白蚁数量的安装桶1位置。

直至工作人员打开面盖3后,投放毒剂,或用专门的喷粉器具将白蚁灭治粉剂喷在装置内正在饵木上取食的白蚁身上,再次盖好面盖3。

安装桶1内的工蚁自由取食,回巢工蚁通过交哺行为将毒饵喂给蚁王、蚁后、兵蚁和巢内工蚁及幼蚁,从而达到防治白蚁的效果;或者带药的白蚁回巢后通过拥抱、清洁等行为将药粉传递给同巢个体,最终达到防治白蚁的效果

一段时间后,巢中的白蚁基本灭亡,更换安装桶1内的马尾松,白蚁监控系统继续监控白蚁活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