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嫩枝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1668发布日期:2019-09-13 19:2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嫩枝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拉丁文名camelliaoleifera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最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广义上的油茶是指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树种的统称。油茶原产和主栽于我国,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光、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油茶的主要产品为茶油,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而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由于油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了极大地作用。然而,目前油茶因低产林面积仍较大,约占全国油茶面积的60%以上,产业低产低效的问题仍然突出,通过低产林抚育管理、良种化等技术措施,提升低产林的效益,对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前些年油茶产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因良种不纯正、劣苗、假苗上山造林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大面积的进入结果期林分出现结果性状不良、区域不适宜等诸多问题,对这些“良种”林分进行品种更新和提升,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通过嫁接实现油茶品种更新的技术包括高接换冠或者在油茶(砧木)的大枝干上采用拉皮接、切接、撕皮嵌接等方法进行嫁接。有多个专利公开了油茶大树的品种更新嫁接技术。其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920082a,公开了一种油茶的嫁接方法,可以解决目前现有嫁接换种技术存在的新苗成林慢、挂果慢的问题。该专利的主要技术特征为大砧木插皮嫁接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450226a公开了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能有效抑制砧木萌芽萌发,防止砧木因被阳光灼伤、失水,引起的砧木树皮开裂,死亡,同时有效降低油茶大树嫁接换冠后的管护成本,并能加快嫁接后油茶树冠恢复形成。中国专利cn104365385a公开了一种油茶撕皮嵌接方法,适用于大树换冠,是一种先嫁接成活再断砧的技术,易于操作和恢复树势,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先嫁接在断砧。中国专利cn104871837a公开了一种油茶高接换冠嫩枝嫁接法,该方法的嫁接伤口小,不易感染病菌;利用侧枝张开角度易于树冠成形、造型。当年生长量大,可达60~150cm高。中国专利cn103518548a一种油茶大树新枝嫁接方法,主要技术特征为利用木质化萌条,秋季进行劈接或切接。

油茶良种换冠更新是指6月-7月份在油茶(砧木)的大枝干上采用拉皮接、切接、撕皮嵌接等方法进行嫁接良种穗条,该方法的特点是嫁接后生长量大,容易形成丰产树冠,但嫁接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嫁接成活率低;二是是嫁接成活后的生长过程中油茶砧木容易出现干枯暴裂,最后会导致植株死亡;三是第一次嫁接未成活后不易补接,补接后难以成活;四是操作繁琐,需要套袋保湿和遮阴覆盖,人工成本较高。专利cn103518548a提出的油茶大树新枝嫁接方法,虽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改善,但操作过程中需要两次断砧,嫁接周期长,并且是利用秋梢进行嫁接,该方法应用于亚热带地区(油茶中心产区)的油茶良种更新,因嫁接后很快进入冬季,而且冬季气温低,枝条停止生长,因此,普遍存在嫁接后生长期短、生长慢、成活率低的问题,此外,对于主枝老化的油茶大树,不宜采用该方法;油茶高接换冠嫩枝嫁接法,对以上方法进行了改良,将嫁接时间提前到春季(萌芽之前),利用单芽切接或劈接,将穗条嫁接在侧枝上,该方法主要问题是春季萌芽之前(4月份之前),但该段时期,亚热带油茶中心栽培区普遍存在气温相对较低的问题,嫁接愈伤形成较慢,伤口不宜愈合,成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嫩枝嫁接方法。此方法可有效的解决油茶砧木干枯暴裂的现象,促进了主干更新复壮,且具有嫁接成活率高、当季生长量大、单株嫁接穗条少、对嫁接不成功的植株也可重复嫁接的优点,适宜结合嫁接苗更新造林技术进行实施和开展,该方法不需要罩袋、遮阴,省去繁琐的包扎,操作简单,适于在亚热带油茶中心栽培区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油茶嫩枝嫁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11月-2月份,将需要嫁接的油茶树在主干部位平茬截干;

2)于3月份~4月份,施复合肥促进春梢萌发;

3)待春季萌芽后,保留生长势较好的3~5个萌芽,并除掉余下萌芽;

4)5月份,萌芽生长成半木质化枝条,对直径大小在0.3cm以上枝条进行嫁接。

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主干距离地面5-10cm部位平茬截干。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复合肥以氮肥为主。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嫁接方法为单芽劈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砧木处理

选取嫁接枝条,将半木质化枝条剪断,向下劈开切口。

b.拉切接穗

选取长势良好、品种优良的当年生油茶半木质化新梢拉切接穗,接穗切好后放入清水中待用。

c.插入接穗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削面留0.2-0.4公分的削口,以便愈伤形成。

d.捆绑包扎

用薄膜绑带,自下而上绑扎接口,绑扎要密封绑实,防止嫁接口进水,感染病菌。

e.嫁接成活,芽萌发后,将绑带去除。

f.对嫁接成活的枝条,及时支撑保护,防止折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嫁接方法采用的砧木和接穗均为幼嫩枝条,形成层厚,愈合快,嫁接的成活率能达80%以上,而且,嫁接的时间是在5月份,嫁接成活后,正值油茶快速生长期,穗条生长旺盛,抽梢长,当年嫁接枝条抽梢生长可达40cm以上,易较快形成树冠;每株嫁接的穗条为3~5个,单株的嫁接穗条少,效率高;此外,本方法嫁接采用的穗条和砧木均为半木质化枝条,嫁接愈合速度快,同时,嫁接时间为5月份,亚热带地区的气温相对不高,穗条不易受高温伤害,无需采用繁琐的套袋、遮阴措施,省去繁琐的包扎,操作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油茶嫩枝劈接品种更新方法,是指在平茬萌芽的未半木质化砧木新枝上嫁接半木质化接穗枝条,采用劈接法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结果不良、需要品种更新的油茶树(实生林或现有品种林)进行嫁接改造;

2)在11月-2月份,将上述油茶大树进行在主干距离地面5-10cm部位平茬截干;截干后,于3月份~4月份,每株施复合肥(氮肥为主)200~300g,促进春梢萌发。

3)待春季萌芽后,保留生长势较好的3~5个萌芽,并除掉余下的全部萌芽;

4)在萌芽生长成半木质化枝条、直径大小在0.3cm以上(5月份),进行嫁接并完成嫁接过程,嫁接时间为5月份。

5)采用的嫁接方法为单芽劈接,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a.砧木处理

选取嫁接枝条后,将半木质化枝条在4~8厘米处剪断,然后向下劈开一个2~3cm深的切口,切口表面光滑。

b.拉切接穗

选取长势良好、品种优良的当年生油茶半木质化新梢拉切接穗,选取饱满的芽,用单面刀片在穗条叶芽正反两面从芽基稍下方,平直往下斜拉切面,长2厘米左右,切面稍见木质部,基部可见髓心,形成楔形。在芽尖上方0.3cm-0.5cm平切一刀,即成一芽一叶的接穗(叶片小的留一叶,叶片大的留1/2-1/3),接穗切好后放入清水中待用。

c.插入接穗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削面留有0.2-0.4公分的削口,以便愈伤形成。

d.捆绑包扎

用2-2.5厘米宽的薄膜绑带,自下而上绑扎接口,绑扎要密封绑实,防止嫁接口进水,感染病菌。

e.嫁接成活,芽萌发后,可将绑带去除。

f.对嫁接成活的枝条,及时支撑保护,防止折损。

实施例2

2012-2013年在浙江江山张村乡油茶种植基地采用本发明方法对油茶大树进行品种改良,改良大树为20-40年生油茶实生大树,地径10公分以上,改良株数117株,采用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法如下:

1)在2012年1月份,将需要试验处理的油茶大树进行在主干距离地面10cm部位平茬截干;截干后,于3月份~4月份,每株施复合肥(氮肥为主)300g,促进春梢萌发。

2)待春季萌芽后,保留生长势较好的3~5个萌芽,并除掉余下的全部萌芽;

3)在萌芽生长成半木质化枝条、直径大小在0.3cm以上,进行嫁接并完成嫁接过程,嫁接时间为5月10日-15日。

4)采用的嫁接方法为单芽劈接,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a.砧木处理

选取嫁接枝条后,将半木质化枝条在4~8厘米处剪断,然后向下劈开一个2~3cm深的切口,切口表面光滑。

b.拉切接穗

选取长势良好、品种优良的当年生油茶半木质化新梢拉切接穗,选取饱满的芽,用单面刀片在穗条叶芽正反两面从芽基稍下方,平直往下斜拉切面,长2厘米左右,切面稍见木质部,基部可见髓心,形成楔形。在芽尖上方0.3cm-0.5cm平切一刀,即成一芽一叶的接穗(叶片小的留一叶,叶片大的留1/2-1/3),接穗切好后放入清水中待用。

c.插入接穗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削面留有0.2-0.4公分的削口,以便愈伤形成。

d.捆绑包扎

用2-2.5厘米宽的薄膜绑带,自下而上绑扎接口,绑扎要密封绑实,防止嫁接口进水,感染病菌。

5)当年嫁接不成活植株,于2013年补接。

调查结果表明,2012年当年嫁接成活率达85%,当年抽梢长度平均达42公分,2015年树冠冠幅达1.4平方米以上。

实施例3

油茶高接换冠品种更新与本发明方法进行试验对比,试验株数各50株,供试对象为15年生油茶大树,地径12公分-17公分,其中高接换冠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在6月-7月上旬,每株砧木选3个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光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主枝作砧枝,在其离地面30~80cm截断,选择良种接穗,采用插皮接法嫁接换种。

具体嫁接步骤为:断砧——削砧——切砧——切接穗——插接穗——绑扎——套塑料袋保湿——遮荫。

断砧:把选好的砧木在离地面30~80cm处锯断,断砧时注意防止砧木劈裂,每株留1~2个主枝作营养枝和遮荫用,其余全部清除。

削砧:用嫁接刀削平锯口,削面里高外低略有斜度。

切砧拉皮:按接穗大小和长短,用单面刀片在砧木断口往下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将皮挑起拉开。

拉切接穗:用单面刀片在穗条叶芽反面从芽基稍下方,平直往下斜拉一切面,长2cm左右,切面稍见木质部,基部可见髓心,在叶芽正下方斜切一短接口,切成20~30°的斜面,呈马耳形,在芽尖上方平切一刀,即成一芽一叶的接穗(叶片小的留一叶,叶片大的留1/2~1/3)。

插入接穗:接穗长切面朝内,对准形成层,紧靠一边插入皮层,接穗切面稍高出砧木断口。一个砧木可接1~3个接穗。

绑扎:用拉力较强,2~2.5cm宽的薄膜带自下而上绑扎接口,注意防止接穗移动。

保湿遮荫:绑扎接穗后,绑2个支撑导流杆,随即罩上塑料袋密封保湿,用笋壳或其它遮荫材料按东西方向扎在塑料袋外遮荫

本发明的油茶嫩枝劈接品种更新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在11月-12月份,将需要试验处理的油茶大树进行在主干距离地面5cm-8cm部位平茬截干;截干后,于3月份~4月份,每株施复合肥(氮肥为主)250g,促进春梢萌发。

2)待春季萌芽后,保留生长势较好的3~5个萌芽,并除掉余下的全部萌芽;

3)在萌芽生长成半木质化枝条、直径大小在0.3cm以上,进行嫁接并完成嫁接过程,嫁接时间为5月10日-12日。

4)采用的嫁接方法为单芽劈接,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a.砧木处理

选取嫁接枝条后,将半木质化枝条在4~8厘米处剪断,然后向下劈开一个2~3cm深的切口,切口表面光滑。

b.拉切接穗

选取长势良好、品种优良的当年生油茶半木质化新梢拉切接穗,选取饱满的芽,用单面刀片在穗条叶芽正反两面从芽基稍下方,平直往下斜拉切面,长2厘米左右,切面稍见木质部,基部可见髓心,形成楔形。在芽尖上方0.3cm-0.5cm平切一刀,即成一芽一叶的接穗(叶片小的留一叶,叶片大的留1/2-1/3),接穗切好后放入清水中待用。

c.插入接穗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削面留有0.2-0.4公分的削口,以便愈伤形成。

d.捆绑包扎

用2-2.5厘米宽的薄膜绑带,自下而上绑扎接口,绑扎要密封绑实,防止嫁接口进水,感染病菌。

两种方法嫁接完成后,于当年8月份调查成活率,其中高接换冠技术方法的成活率67.5%,嫩枝劈接技术方法的成活率为83.3%,11月份调查嫁接枝条抽梢长度,其中高接换冠技术方法新梢的长度平均为27.5公分,嫩枝劈接技术方法新梢的长度平均达42.8公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