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虾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1031发布日期:2019-10-14 15:4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虾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水产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虾养殖箱。



背景技术:

鱼虾养殖箱是一种常见的养殖装置,其可以用于鱼虾等各种常规水产的养殖、运输等。鱼虾养殖箱在用于运输鱼虾时,鱼虾由于呼吸、排泄,会不断产生杂质,相对重的杂质(以下称“重杂质”)沉入水底,相对轻的杂质(以下称“轻杂质”或“水面杂质”)则浮在水面,其主要形式表现为“浮沫”(轻杂质、气泡等混合形成),当浮沫较多后,会逐渐扩散铺开,在水面与外界空气之间形成一道阻隔层,从而影响氧气通过水面进入(溶入)水中,易导致水中含氧量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虾养殖箱,可装载鱼虾等活水产进行运输,且运输过程中,可利用运输车的刹车来实现抽水、淋水等操作,从而有效增加水中氧气,以保障鱼虾等活水产的存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虾养殖箱,包括圆柱箱体,所述圆柱箱体顶部设有投放开闭门及多个通气孔,圆柱箱体内设有与圆柱箱体同轴布置的竖芯管,圆柱箱体顶部设有淋水缸体及与圆柱箱体滑动连接的淋水配重块;

所述淋水缸体内设有与淋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淋水内活塞,淋水内活塞滑动方向水平,淋水内活塞将淋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淋水主室及与大气连通的淋水副室,淋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淋水副室的淋水活塞杆,淋水活塞杆一端连接淋水内活塞,淋水活塞杆另一端连接淋水配重块,淋水副室内设有淋水弹簧,淋水弹簧一端连接淋水内活塞,淋水弹簧另一端连接淋水缸体,淋水活塞杆轴向平行于淋水内活塞滑动方向,竖芯管、淋水配重块、淋水副室及淋水主室沿淋水活塞杆轴向依次布置;

所述圆柱箱体内设有若干淋水机构,在一个淋水机构中:淋水机构包括横抽水管、竖导水管及固定在竖芯管上的淋水头,横抽水管一端设有抽水头,横抽水管另一端连通竖导水管下端,竖导水管上端通过吸进水管连通至淋水主室,吸进水管内设有吸进单向阀,淋水头处在竖芯管外,淋水头的出水口朝下,淋水头的进水口通过排出水管连通至淋水主室,排出水管内设有排出单向阀,排出水管穿过竖芯管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箱体内设有挡鱼横隔网及挡杂横隔网,挡鱼横隔网处在挡杂横隔网上方,在圆柱箱体内:圆柱箱体顶部与挡鱼横隔网之间形成容鱼腔,挡鱼横隔网与挡杂横隔网之间形成容杂腔,挡杂横隔网与圆柱箱体底部之间形成调水腔,抽水头处在调水腔内,竖芯管上端设有与挡鱼横隔网固定的上密封端板,竖芯管下端设有与挡鱼横隔网固定的下密封端板,吸进水管依次穿过圆柱箱体顶部及上密封端板,排出水管依次穿过圆柱箱体顶部、上密封端板及竖芯管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箱体上设有若干收集机构,在一个收集机构中:收集机构包括下端开口的收集管、固定在收集管外侧壁上的收集缸体及水平布置的压集板,收集管下端设有收集格网,收集缸体内设有与收集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收集内活塞,收集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收集内活塞将收集缸体内部分隔成收集主室及与大气连通的收集副室,收集内活塞上设有穿过收集副室的收集活塞杆,收集活塞杆上端连接收集内活塞,收集活塞杆下端连接压集板,收集副室内设有收集弹簧,收集弹簧上端连接收集内活塞,收集弹簧下端连接收集缸体,收集管与圆柱箱体内侧壁相贴,收集主室内设有接触收集内活塞的收集限位块,收集管上端、收集主室、收集副室、压集板及收集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淋水头的出水口所处高度高于收集管下端所处高度;

所述圆柱箱体顶部设有启驱缸体及与圆柱箱体滑动连接的启驱配重块,启驱缸体内设有与启驱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启驱内活塞,启驱内活塞将启驱缸体内部分隔成启驱主室及与大气连通的启驱副室,启驱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启驱副室的启驱活塞杆,启驱活塞杆一端连接启驱内活塞,启驱活塞杆另一端连接启驱配重块,启驱副室内设有启驱弹簧,启驱弹簧一端连接启驱内活塞,启驱弹簧另一端连接启驱缸体,启驱内活塞滑动方向平行于淋水内活塞滑动方向;

所述淋水配重块、竖芯管、启驱主室、启驱副室及启驱配重块沿淋水活塞杆轴向依次布置,收集管穿过圆柱箱体顶部,收集缸体穿过圆柱箱体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管上端设有抽气接管,抽气接管上设有抽气通断阀。

作为优选,各淋水头沿竖芯管周向均匀分布,各收集管沿竖芯管周向均匀分布,各收集缸体沿竖芯管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箱体顶部设有用于接触淋水配重块的淋水限位块及用于接触启驱配重块的启驱限位块,淋水配重块、淋水限位块、启驱配重块及启驱限位块沿淋水活塞杆轴向依次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箱体底部设有多个防滑条,各防滑条平行布置,防滑条长度方向垂直于淋水活塞杆轴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装载鱼虾等活水产进行运输,且运输过程中,可利用运输车的刹车来实现抽水、淋水等操作,从而有效增加水中氧气,以保障鱼虾等活水产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d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e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2中f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2中g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2中h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圆柱箱体1、通气孔1a、挡鱼横隔网11、挡杂横隔网12、淋水限位块13、启驱限位块14、防滑条15、投放开闭门2、竖芯管3、上密封端板31、下密封端板32、淋水缸体41、淋水主室41a、淋水副室41b、淋水内活塞411、淋水活塞杆412、淋水弹簧413、淋水配重块42、横抽水管51、抽水头511、竖导水管52、淋水头53、收集管61、收集格网611、抽气接管612、收集缸体62、收集主室62a、收集副室62b、收集内活塞621、收集活塞杆622、收集弹簧623、收集限位块624、压集板63、启驱缸体71、启驱主室71a、启驱副室71b、启驱内活塞711、启驱活塞杆712、启驱弹簧713、启驱配重块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

一种鱼虾养殖箱,包括圆柱箱体1,所述圆柱箱体顶部设有投放开闭门2及多个通气孔1a,圆柱箱体内设有与圆柱箱体同轴布置的竖芯管3,圆柱箱体顶部设有淋水缸体41及与圆柱箱体滑动连接的淋水配重块42;

所述淋水缸体内设有与淋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淋水内活塞411,淋水内活塞滑动方向水平,淋水内活塞将淋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淋水主室41a及与大气连通的淋水副室41b,淋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淋水副室的淋水活塞杆412,淋水活塞杆一端连接淋水内活塞,淋水活塞杆另一端连接淋水配重块,淋水副室内设有淋水弹簧413,淋水弹簧一端连接淋水内活塞,淋水弹簧另一端连接淋水缸体,淋水活塞杆轴向平行于淋水内活塞滑动方向,竖芯管、淋水配重块、淋水副室及淋水主室沿淋水活塞杆轴向依次布置;

所述圆柱箱体内设有若干淋水机构,在一个淋水机构中:淋水机构包括横抽水管51、竖导水管52及固定在竖芯管上的淋水头53,横抽水管一端设有抽水头511,横抽水管另一端连通竖导水管下端,竖导水管上端通过吸进水管连通至淋水主室,吸进水管内设有吸进单向阀,淋水头处在竖芯管外,淋水头的出水口朝下,淋水头的进水口通过排出水管连通至淋水主室,排出水管内设有排出单向阀,排出水管穿过竖芯管内部。

吸进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竖导水管经过吸进单向阀达到淋水主室,排出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淋水主室经过排出单向阀达到淋水头。打开投放开闭门,即可向本发明中装入或取出水产(和水)。取出水产时,可借助抽取泵等工具以提高效率。

装水产完成后、本发明位于运输车上且圆柱箱体内水面稳定时,水面位于淋水头下方。车头、淋水缸体、淋水配重块、启驱缸体、启驱配重块及车尾沿淋水缸体轴向依次布置。运输车行驶过程中,当运输车刹车时,由于惯性,淋水配重块移动并带动淋水活塞杆、淋水内活塞移动,淋水弹簧压缩,淋水主室变小,淋水主室内的一部分水(若淋水主室内有气体的话,也包括气体)通过排出水管、淋水头排出,水从淋水头淋下时,与空气接触,空气内有氧气溶入水中,且淋下的水可搅动淋水头下方部分位置的水面,也提高了氧气溶入水中的效率。随后,在淋水弹簧等结构作用下,淋水内活塞复位,淋水主室变大,圆柱箱体内的一部分水通过抽水头、横抽水管、竖导水管及吸进水管进入淋水主室,上述过程在运输车行驶过程中反复进行,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可持续提供淋水功能,能有效提高氧气溶入水中的效率。

所述圆柱箱体内设有挡鱼横隔网11及挡杂横隔网12,挡鱼横隔网处在挡杂横隔网上方,在圆柱箱体内:圆柱箱体顶部与挡鱼横隔网之间形成容鱼腔,挡鱼横隔网与挡杂横隔网之间形成容杂腔,挡杂横隔网与圆柱箱体底部之间形成调水腔,抽水头处在调水腔内,竖芯管上端设有与挡鱼横隔网固定的上密封端板31,竖芯管下端设有与挡鱼横隔网固定的下密封端板32,吸进水管依次穿过圆柱箱体顶部及上密封端板,排出水管依次穿过圆柱箱体顶部、上密封端板及竖芯管侧壁。挡鱼横隔网可以阻止鱼虾通过,但杂质可以通过,挡杂横隔网则可以阻止杂质通过(实际中,不用保障百分之百阻止杂质通过,只要保障挡杂横隔网下方的杂质很少即可)。而抽水头处在调水腔内(挡杂横隔网下方),所以抽取上去的水基本不含杂质,所以淋下的水也基本不含杂质,如此可避免杂质二次污染容鱼腔内的水,也避免了容鱼腔内的水“浑浊”。此外,相对来水,越深位置的水,含氧量相对越低,所以直接从下方抽水,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氧气溶入水中的效率。

所述圆柱箱体上设有若干收集机构,在一个收集机构中:收集机构包括下端开口的收集管61、固定在收集管外侧壁上的收集缸体62及水平布置的压集板63,收集管下端设有收集格网611,收集缸体内设有与收集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收集内活塞621,收集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收集内活塞将收集缸体内部分隔成收集主室62a及与大气连通的收集副室62b,收集内活塞上设有穿过收集副室的收集活塞杆622,收集活塞杆上端连接收集内活塞,收集活塞杆下端连接压集板,收集副室内设有收集弹簧623,收集弹簧上端连接收集内活塞,收集弹簧下端连接收集缸体,收集管与圆柱箱体内侧壁相贴,收集主室内设有接触收集内活塞的收集限位块624,收集管上端、收集主室、收集副室、压集板及收集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淋水头的出水口所处高度高于收集管下端所处高度;

所述圆柱箱体顶部设有启驱缸体71及与圆柱箱体滑动连接的启驱配重块72,启驱缸体内设有与启驱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启驱内活塞711,启驱内活塞将启驱缸体内部分隔成启驱主室71a及与大气连通的启驱副室71b,启驱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启驱副室的启驱活塞杆712,启驱活塞杆一端连接启驱内活塞,启驱活塞杆另一端连接启驱配重块,启驱副室内设有启驱弹簧713,启驱弹簧一端连接启驱内活塞,启驱弹簧另一端连接启驱缸体,启驱内活塞滑动方向平行于淋水内活塞滑动方向;

所述淋水配重块、竖芯管、启驱主室、启驱副室及启驱配重块沿淋水活塞杆轴向依次布置,收集管穿过圆柱箱体顶部,收集缸体穿过圆柱箱体顶部。

所述收集管上端设有抽气接管612,抽气接管上设有抽气通断阀。

各淋水头沿竖芯管周向均匀分布,各收集管沿竖芯管周向均匀分布,各收集缸体沿竖芯管周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在装水产、水完成后,可利用抽气泵去对接抽气接管,打开抽气通断阀、对收集管内部进行抽气,由于收集管内部空气被抽走了一部分,收集管内部气压相对外界而言较小,从而收集管内部水面会上升一段距离,然后关闭抽气通断阀、移走抽气泵(注:对每个收集管都要进行抽气)。收集管内部水面以下简称“内液面”,圆柱箱体内部水面(非收集管内部水面)以下简称“外液面”。经上述操作后,内液面高于外液面,且此时“外液面高于收集管下端,收集管内部的空气被水封住,外液面位于压集板下方,外液面位于淋水头下方”。

本发明处在运输车上进行水产运输的过程中,水面杂质(轻杂质)会逐渐增多,而水面杂质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水面杂质会随着水面的震荡而移动;2.水面杂质较多的位置的一部分杂质会向着水面杂质较少的位置进行移动(类似扩散效果)。3.内液面处的水面杂质所处位置高于外液面处的水面杂质所处位置(水面杂质是浮在水面处的,而内液面高于外液面)。

运输过程中,圆柱箱体与运输车是相对固定的。运输车刹车时,由于惯性,启驱配重块移动并带动启驱活塞杆、启驱内活塞移动,启驱主室变小,启驱主室内一部分气体经气管进入各收集主室,收集主室变大,收集内活塞向下移动,带动收集活塞杆、压集板下移至低于收集管下端的位置。

压集板下移过程中,带着一部分水面杂质也移动到收集管附近且低于收集管下端的位置,再随着水的震荡和流动,这部分移动到收集管附近且低于收集管下端的位置的杂质中的一部分(以下简称“管下杂质”)会达到收集管正下方,又由于浮力,“管下杂质”中的一部分会上浮到内液面处,且无法再次回到外液面处,这就形成了轻杂质的“收集过程”。运输过程中,前述“收集过程”会持续多次发生,从而可持续进行水面杂质(轻杂质)的收集,如此,外液面处的水面杂质不会一直增加,而是会被持续收集,大量了减少轻杂质对水面与外界空气的阻隔,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大气中更多的氧气能顺利通过水面进入水中。需要指出的是,当收集管附近杂质相对较少时,外液面杂质较多处的一部分杂质会填补过来,这是前述“收集过程”有效的前提。

压集板下移完成后,在收集弹簧、启驱弹簧等作用下,启驱配重块、启驱活塞杆、启驱内活塞、收集内活塞、收集活塞杆及压集板等各结构可以复位。

所述圆柱箱体顶部设有用于接触淋水配重块的淋水限位块13及用于接触启驱配重块的启驱限位块14,淋水配重块、淋水限位块、启驱配重块及启驱限位块沿淋水活塞杆轴向依次布置。淋水限位块、启驱限位块可以限制收集内活塞、启驱配重块的位置,从而当收集内活塞向上复位、启驱配重块向后(朝向运输车车尾)复位时,可避免收集内活塞、启驱配重块等结构过度移动。

所述圆柱箱体底部设有多个防滑条15,各防滑条平行布置,防滑条长度方向垂直于淋水活塞杆轴向。本发明置于运输车上时,防滑条可以有助于本发明的防滑,可进一步保障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