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9837发布日期:2019-12-03 23:20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农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发展。在茶园,引入水肥一体化对茶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急需一种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用于实现对茶园水、肥的喷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用于实现对茶园的水、肥喷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

蓄水池,蓄水池内盛放自来水,在蓄水池底部设有第一排放管;

肥料池,肥料池内盛放随用随配制的液体肥料,在肥料池内设有搅拌单元,在蓄水池底部设有第二排放管;

喷施单元,喷施单元包括与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连接的混合管、与混合管连通的若干分流管、与分流管连接的主管、与主管连通的若干喷施管、设置在喷施管底部的入土管,在入土管的底部设有凸起,喷施管对应一行茶树,入土管的下部插入土壤内并位于茶树根部周围,在喷施管、第一排放管、第二排放管、混合管、分流管上均设有阀门;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布置在茶园内,且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阀门信号连接;

控制器内设有多套灌溉程序,每套灌溉程序的灌溉时长、灌溉水量和灌溉流量均不同。

进一步地,在蓄水池内设有滤网,在滤网上系有三根拉绳。

进一步地,在蓄水池外壁上设有固定块,在固定块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有c形的绳夹,在绳夹开口固定有扩板,扩板的设置使得绳夹与扩板之间形成缩口。

进一步地,在蓄水池上部的内壁固定有垫块,在垫块上设有便于钩住滤网的钩子。

进一步地,在蓄水池顶部固定有支耳,在支耳上转动安装有定滑轮,拉绳与定滑轮接触。

进一步地,搅拌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肥料池内的转轴、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横杆、固定在转轴上的的若干搅拌杆、固定在横杆上的扶手。

进一步地,在横杆底部固定有滑块,在蓄水池顶部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

进一步地,在肥料池内固定有竖轴,竖轴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凸起包括上下两个圆锥体,且两圆锥体的大端接触固定,在凸起的上部设有通孔,通孔与入土管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入土管上部的侧壁上固定有侧管,在侧管上设有喷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可以实现对自来水的储存,在需要时只需要打开阀门将蓄水池内的水放出即可。当需要施肥时,将肥料放入肥料池内并加入水,将固体肥料融化成液体肥料,通过喷施单元可以实现水和肥的喷施,进而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单独灌溉或施肥。施肥或灌溉时,水、肥直接置于地表之下并储存在茶树根部附近,进而保证灌溉和施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蓄水池的剖视图;

图3为绳夹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定滑轮与拉绳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肥料池的剖视图;

图6为喷施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入土管的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11垫块,12滤网,13拉绳,14第一排放管,15固定块,151凹槽,16绳夹,161缩口,162扩板,17支耳,18定滑轮,2肥料池,21竖轴,22轴承,23转轴,24横杆,241滑块,242扶手,25搅拌杆,26滑槽,27第二排放管,3阀门,4土壤,41地基,5混合管,51分流管,52主管,6太阳能电板,7喷施管,71入土管,72凸起,721通孔,73侧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蓄水池1、肥料池2和喷施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蓄水池1为圆形结构,蓄水池可以通过砖砌成,然后涂抹水泥。在蓄水池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三个垫块11,在垫块上方设置有滤网12,滤网的设置用于防止树叶、树枝等落入蓄水池内堵塞管路。在滤网上系有拉绳13,通过拉绳方便将滤网从蓄水池内拉出,进而对滤网进行清理。当蓄水池外径较大时,滤网为尼龙编织而成,此时在垫块上设置钩子勾住滤网。蓄水池外径在6m以下时,滤网可以为铁丝或不锈钢丝编织而成,此时在垫块上也设置有钩子,用于勾住滤网防止滤网落入蓄水池底部而失去本身的作用。为实现对拉绳的限位,在蓄水池外壁上设有固定块15,如图3所示,固定块的安装面用于与蓄水池外壁接触固定。固定块上,与安装面平行设置的一侧面设有凹槽151,在凹槽内固定有绳夹16,绳夹为c形的金属片,在绳夹的开口端设有一对扩板162,扩板与绳夹之间形成缩口161,缩口的设置可以避免拉绳从绳夹内自行脱出,进而起到限位的作用。扩板的设置,则便于拉绳进入绳夹内。当需要将拉绳从绳夹内移出时,用力向外拉拽拉绳即可。为省力,在蓄水池的顶部还可以固定有与拉绳数目相同的支耳17,在支耳上转动安装有定滑轮18,拉绳与定滑轮的外壁接触。定滑轮的两端大、中部小,呈哑铃型,这样可以使得拉绳与定滑轮保持接触。

在蓄水池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排放管14,蓄水池内盛放自来水或雨水、河水,蓄水池内保存水用于浇灌茶树。

如图1、图5所示,肥料池2的形状与蓄水池相同,建造方式、结构组成也相同。在肥料池内固定有竖轴21,在竖轴外通过轴承22转动安装有转轴23,在转轴外壁上固定有若干搅拌杆25,转轴旋转时,搅拌杆即可对肥料池内的液体肥料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搅拌杆至少包括三根,分别位于转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在转轴的上部固定有横杆24,横杆第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在横杆第二端的底部固定有滑块241,在横杆的第二端固定有扶手242,使用时,操作者握住扶手,推动横杆转动,进而推动转轴带动搅拌杆的转动。滑块滑动安装在肥料池顶部的滑槽26内,滑槽为圆槽。在肥料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放管27,第二排放管将肥料池内的液体肥引出肥料池。扶手、横杆、转轴、搅拌杆构成了搅拌单元。

第一、第二排放管均埋在土壤4中,此时在地表铺设地基41,以实现硬化。当然,也可以将肥料池和蓄水池均建设在地表之上,此时第一、第二排放管也置于地上。

如图1、图6、图7所示,喷施单元包括与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均连通的混合管5、与混合管连通且沿混合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分流管51、与分流管连通的主管52、与主管连通且沿主管轴向均匀设置的喷施管7、固定在喷施管底部的若干入土管71、固定在入土管底部的凸起72、固定在入土管上部侧壁上的侧管73,混合管管径大,便于水和液体肥料的混合。且水和液体肥料在混合管内撞击,进而保证混合后的均匀性。分流管的设置用于将混合后的水和液体肥料引出混合管,同时分流管将水、液体肥料由蓄水池和肥料池处转移输送至茶树处,茶园内茶树都是成行播种,因此喷施管对应一行茶树。入土管插入土壤内、茶树旁,此时入土管下部靠近茶树根部,凸起的设置在入土管插入土壤中后,可以使得入土管与土壤之间稍有缝隙,入土管处于松动状态。凸起上端和下端小、中部大,可看做是两个圆锥体的大端对接后得到的。在凸起上部的外壁上设有通孔721,凸起与入土管连通,这样水进入入土管,然后进入凸起内,穿过通孔喷出凸起。入土管的设置,使得水、肥直接施加在茶树根部,进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保证了施肥的效果。侧管的设置,除了可以进行水、肥喷施外,此时水、肥直接施加在地表;还可以在侧管上设置喷头,喷头正对茶树树干和树冠,用于对茶叶进行喷药。

在第一和第二排放管、喷施管、入土管、分流管上均设有阀门3,以便于实现对管路的开闭控制。在地基上还可设置太阳能电板6,并配备蓄电池,太阳能电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在蓄水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对蓄水池内的水位进行监测,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由蓄电池供电,控制器与远方监控室4g通讯,当蓄水池内液位低于一定值时,向监控室发送信号,便于下次浇水时提前知晓水量。

在整个茶园内布满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的湿度,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湿度传感器定检测土壤湿度,然后将湿度值传递至控制器,进而实现对整个茶园墒情的实时监测。为实现智能控制,第一和第二排放管、喷施管、入土管、分流管上设置的阀门3为电磁阀,电磁阀有32-256路,每个电磁阀控制该电磁阀对应的管路的通断。通过双线控制加解码器方式,省去布线的施工难度。若干喷施管可以分为多组,每组为一个灌溉组,同一灌溉组的若干电磁阀可以同时控制。对于灌溉的方式,如灌溉的时间、灌溉的水量、灌溉时的流量,共设计有8套灌溉程序,每个灌溉程序对应的灌溉的时间、灌溉的水量、灌溉时的流量不同,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对于8个灌溉程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大小和开闭时间即可实现。对于施肥,设计有10组肥料配方,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肥料配方。肥料配方的获得可通过向肥料池内加入不同的肥料,并根据需要进行配制得到。根据灌溉的需要,可以提前预约灌溉,即在多个时段控制指定的阀门工作。为实现智能控制,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软件或者电脑端控制喷施单元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系统,可以实现对自来水的储存,在需要时只需要打开阀门将蓄水池内的水放出即可。当需要施肥时,将肥料放入肥料池内并加入水,将固体肥料融化成液体肥料,通过喷施单元可以实现水和肥的喷施,进而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单独灌溉或施肥。施肥或灌溉时,水、肥直接置于地表之下并储存在茶树根部附近,进而保证灌溉和施肥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