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头果营养袋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9156发布日期:2019-11-08 19:47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蒜头果营养袋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014年至2017年,国内同行培育蒜头果营养袋苗木10万棵左右,培育的苗木用于造林,保存率几乎为零。2018年,广南县永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真分析2014年10月至12月栽种来自于他人培育的8000棵营养袋苗木全部死亡和同行、相关科研单位营养袋苗木种植后,保存率几乎为零的原因和问题,于2017年10月中旬自己收购成熟的蒜头果鲜果,并独立储存;2018年6月以前,采取与现阶段同行完全不同的营养袋苗木培育的方法,一次性培育营养袋苗木4万棵,并用于造林。在苗木出圃率同样达到80%以上的情况下,出圃苗木从2018年6月至12月用于大面积造林,再经过2019年5月的严重高温、干旱的检验,苗木的保存率平均达到85%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蒜头果营养袋苗培育方法,所出圃的营养袋苗木用于大面积的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5%以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蒜头果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种:选用蒜头果成熟、饱满、并经过沙储一个月或在冷库储存一至三个月、并逐步集中剥离的成熟鲜果的鲜种仁作为种子;

s2:育苗:选择便于管理的地点育苗;然后选择塑料袋或者无纺布袋作为育苗袋,在育苗袋内装入土壤,然后将育苗袋放置在苗床上,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皆可播种,播种结束后,用灭菌农药将苗床全部浇水浇透一次,在育苗过程中,对苗床进行浇水或多菌灵进行预防和防治病虫害;

s3、袋苗出圃及运输:用塑料筐或者直接装在车厢内运输,在装苗过程中,用锯末放置在袋子的缝隙处;

s4、苗木的假植;

苗圃地外大面积运输苗木造林,要进行苗木的假植。

进一步,在步骤s2中,土壤含沙量在20-30%。

进一步,在步骤s2播种时,在袋口盖上3公分左右的锯末和泥土。

进一步,在步骤s2中,育苗袋的规格为12公分×16公分或12公分×18公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使用沙储处理的种子,能够更有效的清除坏掉的种仁,使得最后种子的出苗率较高;用冷库储存蒜头果鲜果,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因为集中采摘鲜果带来的果皮容易腐烂和种仁集中剥离不容易保管的问题,此外,还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种子因储存和管理不当,带来的损失或重大损失。

2.采用育苗袋进行培育,可以避免5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种子种植或苗木种植,会遭受树鼩毁灭性破坏的根本问题,保证几千、乃至上万亩蒜头果造林一次性获得成功。

3.在运输过程中将锯末放置在袋子的缝隙处,减小运输过程中对苗根的损伤。

4.该方法从选用蒜头果成熟、饱满、并经过沙储一个月的鲜种仁作为种子或用冷库储存一至三个月、并逐步集中剥离的成熟鲜果的鲜种仁作为种子,到育苗地点、营养袋、装袋土壤的选择,以及袋平面遮盖、苗床管理、苗木出圃、运输、假植等,在蒜头果苗木的培育,皆与现阶段同行培育蒜头果苗木的方法完全不同。特别是培育并出圃后的苗木、用于大面积的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5%以上,远远高于同行培育营养袋苗木后,用于种植,存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甚至几乎为零的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蒜头果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种:选用蒜头果成熟、饱满、并经过沙储一个月或在冷库储存一至三个月、并逐步集中剥离的成熟鲜果的鲜种仁作为种子;

s2:育苗:选择便于管理的地点育苗;然后选择塑料袋或者无纺布袋作为育苗袋,在育苗袋内装入土壤,然后将育苗袋放置在苗床上,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皆可播种,播种结束后,用灭菌农药将苗床全部浇水浇透一次,在育苗过程中,对苗床进行浇水或多菌灵进行预防和防治病虫害;

s3、袋苗出圃及运输:用塑料筐或者直接装在车厢内运输,在装苗过程中,用锯末放置在袋子的缝隙处;

s4、苗木的假植;

苗圃地外大面积运输苗木造林,要进行苗木的假植。

该方法从选用蒜头果成熟、饱满、并经过沙储一个月的鲜种仁作为种子或用冷库储存一至三个月、并逐步集中剥离的成熟鲜果的鲜种仁作为种子,到育苗地点、营养袋、装袋土壤的选择,以及袋平面遮盖、苗床管理、苗木出圃、运输、假植等,在蒜头果苗木的培育,皆与现阶段同行培育蒜头果苗木的方法完全不同。特别是培育并出圃后的苗木、用于大面积的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5%以上,远远高于同行培育营养袋苗木后,用于种植,存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甚至几乎为零的水平。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s2中,土壤含沙量在20%,播种后,种仁透水透气,使得最后种子的出苗率较高。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s2中,土壤含沙量在25%,播种后,种仁透水透气,使得最后种子的出苗率较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s2中,土壤含沙量在30%,播种后,种仁透水透气,使得最后种子的出苗率较高;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s2播种时,在袋口盖上3公分左右的锯末和泥土,防止太阳对刚出土的苗木晒伤,并且采用育苗袋进行培育,可以避免5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种子种植或苗木种植,会遭受树鼩毁灭性破坏的根本问题,保证几千、乃至上万亩蒜头果造林一次性获得成功。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s2中,育苗袋的规格为12公分×16公分或12公分×18公分,育苗袋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增大成苗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而言,显然本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例的细节,而且在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括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蒜头果营养袋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种:选用蒜头果成熟、饱满、并经过沙储一个月或在冷库储存一至三个月、并逐步集中剥离的成熟鲜果的鲜种仁作为种子;S2:育苗;S3、袋苗出圃及运输:用塑料筐或者直接装在车厢内运输,在装苗过程中,用锯末放置在袋子的缝隙处;S4、苗木的假植;苗圃地外大面积运输苗木造林,要进行苗木的假植;所出圃的营养袋苗木用于大面积的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5%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毛平;钱允惠;李启博;肖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毛平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19.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