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田直播虎杖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4515发布日期:2019-10-18 20:52阅读:1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田直播虎杖的育苗方法,属农业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虎杖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药用植物,以虎杖为原料可提取多种高附加值的药用、美容保健原料。例如,虎杖提取物虎杖甙可用于镇咳、调血脂、降低胆固醇、抗休克等,以虎杖甙为主要成分的虎杖苷注射液是中国首个在美国提交临床申请研究的中药一类创新药物;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及其苷类对癌变过程中细胞及组织变异都有抑制作用,白藜芦醇已被列为抗心血管、抗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能够降血脂、抗病毒、抑菌、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白藜芦醇在保健领域具有其他中药材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虎杖中的蒽醌类化合物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和消炎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免疫力。因此,虎杖的工业化种植栽培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目前虎杖的种植栽培一般采用种子育苗法,传统的育苗方法由于苗田表面温度不适宜,覆土深度不足而导致种子不发芽,从而使幼苗发芽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严格控制种子的发芽温度及覆土深度从而提高幼苗发芽率的苗田直播虎杖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苗田直播虎杖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选取:在二年生种子成熟时采摘选取种子,要求选择并采集无病虫害发生的种子,种子采集时,选取带有完整宿存花被的种子保存;次年播种时,去除种子的宿存花被,选取种皮完好的种子备用;

2)、选地和整地: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沙壤土苗田,将苗田的土壤打碎,并反复耕作将土块打碎呈蓬松状,苗田内的土壤耕作完成后,捡拾并清除土壤中的杂草草根及较大的石块,然后再施撒底肥,底肥为硫酸钾肥或有机肥,其用量为硫酸钾肥100kg/亩,有机肥160kg/亩;

3)、开床和开沟:将耕作好的苗田按其形状做出宽为100-120cm的床面,床面中间开设纵向水沟,苗田纵向长度较大时以5m为界在苗田中开设横向水沟,水沟为宽25-30cm、沟深约20-25cm的梯形沟,在床面上耙制出深1-2cm、间距3cm的小沟;

4)、播种:将二年生虎杖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小沟内,以每亩种子播种量12斤为宜,种子撒播完成后向种子表面覆土1—4cm并抚平床面;

5)、浇水:抚平床面后,立即进行浇水,使水渗透整个床面;

6)、搭建拱棚:跨过床面在床面上间隔状扦插竹制龙骨,竹制龙骨的插入点与床面之间的间距保持在6-8cm,竹制龙骨最高点与床面之间的高度为35-48cm,竹制龙骨插好后,将温度计插在床面上,然后将薄膜覆盖在竹制龙骨上,床面四周的薄膜利用泥土压实;

7)、灌溉:盖膜完成后,向床面之间的水沟中灌入保湿水,灌入水沟内的水面要求低于床面2-3cm;

8)、日常管理:注意床面温度,白天日照强烈时,揭开薄膜四周以使床面通风,防止温度过高对种子产生烧灼;晚上压实薄膜四周以控制床面温度在10-30℃之间,以防止床面温度过低,使种子受冻而影响发芽率;

9)、发芽:15天左右虎杖种子基本发芽,种子发芽出土后去除薄膜,同时在苗田中均布插装规格为25cm×20cm的黄板,每亩苗田插装约25张黄板,以防止害虫危害幼苗,幼苗长出三片叶后即可向大田移栽。

为了检验不同的湿度及覆土情况对虎杖种子发芽的影响,发明人对其进行了试验,具体结果如下:

实验地点:湖北荆州长江大学(西校区)试验田;

实验时间:2018年4月16~5月4日;结果见表1

表1:100粒(三次重复)虎杖种子发芽数量及发芽率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覆土厚度在1~2cm时,虎杖种子发芽数量最多,发芽率最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苗田直播虎杖的育苗方法通过控制种子数量和种子在苗田中的覆土深度而保证了种子的营养元素的供应及温度的要求,同时严格控制床面温度而保证种子始终处于适宜的生长温度下,由此提高虎杖种子的发芽率至90%以上,解决了由于种子的生长温度不适宜,覆土深度不足而导致的种子发芽率较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该苗田直播虎杖的育苗方法首先在前一年种子成熟时采摘选取种子,选择并采集无病虫害发生的种子,种子采集时,选取带有完整宿存花被的种子保存,以宿存花被作为缓冲,使种子在收集过程中不会相互摩擦和挤压,由此保护种子,将种子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使种子表面的宿存花被风干;次年4月中旬空气的最低温度高于10℃进行播种,播种时用手在筛子中轻轻碾碎种子的宿存花被,使用筛子筛除被碾碎的宿存花被,通过观察剔除存在由虫害、挤压或摩擦等造成损坏的种子,选取种皮完好的种子备用。

种子备好后,准备一定长度的竹条作为竹制龙骨备用。

竹制龙骨备好后,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沙壤土作为苗田,以便于对苗田进行灌溉,沙壤土不会板结,由此能保证水在苗田内的渗透性,使种子能充分吸收水分,不易造成局部干涸的情况;将苗田的土壤打碎,并反复耕作将土块打碎呈蓬松状,将苗田内的土壤耕作完成后,捡拾并清除土壤中的杂草草根,以防止种子发芽生长时杂草与种子争夺营养而造成种子发育不良,同时清除较大的石块,避免种子被石块压住而造成虎杖发芽后畸形生长;清除草根后再施撒底肥,所使用的底肥为硫酸钾肥(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n-p2o5-k2o=14:16:15,总养分≧45%,鄂xk13-001-00003,gb/t15063-2009)或有机肥(湖北兴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质≧45%,n-p2o5-k2o≧5%,水分≦30%,鄂农肥(2012)准字0559号,ny525-2012),底肥的用量为硫酸钾肥100kg/亩,有机肥160kg/亩,保证苗田土壤中n、p、k和有机质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以保证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阶段的营养供应。

将开垦好的田地做出宽为100—120cm左右的床面,床面中间部位开设纵向贯穿苗田的纵向水沟,苗田纵向长度较大时以5m左右为界在苗田中开设贯穿苗田的横向水沟,水沟为宽25-30cm、沟深约20-25cm的梯形沟,水沟开设完成后,对水沟表面进行夯实处理,以使后续的水能缓慢的渗入苗田,保持苗田的土壤始终能手握成团,保持苗田表面5—10cm深度的土壤始终能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状态;进而保证种子发芽所需的湿润环境。

在苗田的床面上耙制出深1-4cm、间距3cm左右的小沟。将二年生虎杖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小沟内,以每亩种子撒播量12斤为宜,种子撒播完成后向种子表面覆土1-4cm并抚平床面,保证在床面上种子的撒播密度,由此保证种子的营养元素的供应,防止因种子播种密度过高而使种子间相互争夺营养,而造成部分种子发育不良。

抚平床面后,立即进行浇水,使水渗透整个床面。浇水完成后,跨过床面在床面上间隔状扦插竹制龙骨,竹制龙骨的插入点与床面之间的间距保持在6-8cm,竹制龙骨最高点与床面之间的高度为35-48cm,竹制龙骨插好后,将温度计插在床面上,以方便观察苗田的环境温度,再将薄膜覆盖在竹制龙骨上从而搭建成拱棚,拱棚的薄膜采用农用透明高压聚乙烯薄膜,保证种子所在的床面有充足的光照,床面四周的薄膜利用泥土压实,由此在温室原理作用下保证床面上的温度,保证种子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下,而保证种子的发芽。

盖膜完成后,向床面之间的沟中灌入保湿水,水沟内的水面低于床面2-3cm左右,利用水向下渗透的原理,保持苗田表面5—10cm深度的土壤始终能手握成团,在整个育苗期间观察水沟内的水位,水位较低时随时补水,保证苗田中的土壤足够湿润,进而保证种子及幼苗的水分要求。同时按农业灌溉要求,育苗所用水的ph在6.5-7.0之间。

育苗期间注意床面温度,白天日照强烈时,揭开薄膜四周以对苗田进行通风,防止温度过高而对种子产生烧灼,同时通过通风控制床面的湿度,以避免影响土壤中的湿度;晚上压实薄膜四周以控制床面温度在10-30℃之间,防止床面温度过低,使种子受冻而影响发芽率。

15天左右虎杖种子开始发芽,种子发芽出土后,去除薄膜以避免床面上温度过高而烧苗,同时使幼苗与外界接触,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种子发芽后在苗田中均布插装规格为25cm×20cm的黄板(一种市售粘板,农业上用来诱粘害虫),每亩苗田插装约25张黄板,以防止蛴螬幼虫、蜘蛛等危害虎杖幼苗叶片,幼苗长出三片叶后即可向大田移栽。

该苗田直播虎杖的育苗方法通过控制种子数量和种子在苗田中的播种密度而保证了种子的营养元素的供应,同时严格控制床面温度而保证种子始终处于适宜的生长温度下,由此提高虎杖种子的发芽率至90%以上,解决了由于虎杖种子播种密度过高和种子的生长温度不适宜,覆土深度不足而导致的种子发芽率较低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