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3+-LDH插层缓蚀剂复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3142发布日期:2019-11-06 00:5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Ti3+-LDH插层缓蚀剂复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缓蚀剂协同杀菌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及其应用。或,通过返混共沉淀合成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缓蚀剂的复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是最苛刻的自然腐蚀环境,海洋工程装备极易发生各种灾害性腐蚀破坏。海洋环境下金属材料的腐蚀包括电化学腐蚀和污损生物腐蚀,每年海洋金属材料因腐蚀而造成的损失中,约有20%是由微生物腐蚀引起的。微生物在金属表面的腐蚀还会与磨损、气蚀、冲蚀等因素协同,导致材料表面快速剥落,使包括船舶与海洋平台在内的海洋设施的可靠性面临严重威胁有效解决腐蚀与污损问题一直是海洋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在腐蚀防护中缓蚀剂有较好的应用。缓蚀剂是指那些用在金属表面起防护作用的物质,加入微量或少量这类化学物质可使金属材料在该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明显降低直至为零,通过与金属基体反应或相互作用成膜,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缓蚀剂用量少而作用显著,使用方式简单方便,作用快而且效果好,并且具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应用广泛,但是缓蚀剂一般是直接投放到液体介质中,流动性较大,会造成浪费严重,作用时间短,污染环境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入一种缓释剂载体,控制缓蚀剂释放,延长缓释寿命,减少环境污染。本研究引入双层氢氧化物(水滑石,ldh)作为载体,其二维层状结构,可负载缓蚀剂。但是复杂的海洋环境中,不仅有氯离子引起的腐蚀,还有海洋生物群落造成的生物污损,缓蚀剂微弱的杀菌作用,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为了在增强缓蚀剂防腐作用的同时,增强其防污性能,本应用在插层缓蚀剂的同时改性水滑石载体,使ldh具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协同缓蚀剂防腐防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及其应用。或,通过返混共沉淀合成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缓蚀剂的复合物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返混共沉淀合成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znti双层氢氧化物;其中,复合物中的锌离子、钛离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2:1:1.5-3;

或,通过返混共沉淀合成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缓蚀剂的znti双层氢氧化物;其中,复合物中的锌离子、钛离子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缓蚀剂的物质的量比为4:2:1-3:1-3。

所述复合物中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缓蚀剂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所述复合物为将异辛烷和去气蒸馏水以体积比5:0.1-1混合,混匀后在磁力搅拌下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溶解,而后向混合溶解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丁醇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上述透明溶液中加入混合物搅拌1-2h;搅拌混匀后加入尿素混合后在90-110℃老化24-48h,洗涤干燥后即得复合物;其中,混合物为zn(no3)2·6h2o和ticl4组成的混合物或zn(no3)2·6h2o、ticl4和缓蚀剂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zn(no3)2·6h2o、ticl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尿素之间物质的量之比为2:1:1.5-3:7-8。

所述zn(no3)2·6h2o、ticl4,十二烷基硫酸钠,缓蚀剂和尿素之间质量比为2:1:1.5-3:1.5-3:7-8。

所述缓蚀剂为2-巯基-1-甲基咪唑、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8-羟基喹啉、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2-氨基苯并咪唑、抗坏血酸、烟酸等。

所述老化后产物经去气蒸馏水和乙醇依次反复洗涤,而后于45-60℃干燥12-36h,研磨,获得复合物粉末。

一种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应用,所述复合物在海洋环境中对碳钢材料作进行防腐保护的应用。

一种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应用,所述复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对碳钢材料进行防污损保护的应用。

本发明复合物在抑制金属腐蚀的同时协同杀死污损细菌,具体为一方面znti双层氢氧化物中ti3+位点,可捕获电子,使o2、h2o等形成强氧化剂,与插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的通过不同机制无选择性杀灭污损细菌,达到杀菌防污的目的,另一方面znti双层氢氧化物作为“分子容器”,负载缓蚀剂,通过有效控释缓蚀剂,抑制金属腐蚀,提高缓蚀剂使用效率、作用效果以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缓蚀协同杀菌作用。本发明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其使得复合物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抑制腐蚀发生的效果得以提高,同时延长抑制腐蚀时间,另外复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活化剂尽可能的活化ti3+位点,形成无选择性氧化剂,使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杀死污损细菌,杀菌效果显著,进而使得获得复合物达到意想不到的抑制腐蚀并协同杀菌的作用;

本发明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缓蚀剂的复合物,其使得复合物中具有缓蚀作用的缓蚀剂的抑制腐蚀发生的效果得以提高,同时延长抑制腐蚀时间,另外复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活化剂尽可能的活化ti3+位点,形成无选择性氧化剂,使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杀死污损细菌,杀菌效果显著,进而使获得复合物达到意想不到的抑制腐蚀并协同杀菌的作用。

2.作用时间久。本发明复合物中znti双层氢氧化物作为“分子容器”,可以有效控释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缓蚀剂,缓蚀剂原料易得,制备简单,缓蚀效果良好。通过返混共沉淀插层到znti双层氢氧化物中,可以有效提高缓蚀剂持久性,通过控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提高缓蚀剂的使用效率,延长作用时间。

3.不易产生抗药性。本发明复合物中znti-ldhs杀菌通过产生强氧化剂杀菌,无选择性杀死污损细菌,杀菌速度快,并且广谱性高,微生物不易产生抗菌性。

4.成本低。本发明所涉及的原材料容易获得,并且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返混共沉淀法一步合成,操作简单简单,可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结构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缓蚀协同杀菌作用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8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巯基-1-甲基咪唑复合物的结构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8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巯基-1-甲基咪唑复合物的缓蚀协同杀菌作用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9-12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复合物的结构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9-12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复合物的缓蚀协同杀菌作用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3-16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8-羟基喹啉复合物的结构式。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3-16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8-羟基喹啉复合物的缓蚀协同杀菌作用的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7-20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复合物的结构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7-20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复合物的缓蚀协同杀菌作用的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1-24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氨基苯并咪唑复合物的结构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1-24提供的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氨基苯并咪唑复合物的缓蚀协同杀菌作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发明。

本发明引入双层氢氧化物(水滑石,ldh)作为载体,其二维层状结构,可负载具有缓蚀作用的物质。但是复杂的海洋环境中,不仅有氯离子引起的腐蚀,还有海洋生物群落造成的生物污损,缓蚀剂微弱的杀菌作用,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为了在增强缓蚀剂防腐作用的同时,增强其防污性能,本发明复合物应用在插层缓蚀剂的同时改性水滑石载体,使ldh具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协同缓蚀剂防腐防污。

下述试验中采用(n对照-n应用例)/n对照×100%计算细菌的杀灭率,其中n对照和n应用例分别代表对照和样品的细胞悬液中活细胞的数量。

实施例1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加入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g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2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加入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3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加入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4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加入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5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巯基-1-甲基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1g2-巯基-1-甲基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g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6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巯基-1-甲基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4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2g2-巯基-1-甲基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7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巯基-1-甲基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1g2-巯基-1-甲基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8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巯基-1-甲基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4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2g2-巯基-1-甲基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9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3g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g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0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6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6g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1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3g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2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6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6g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3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8-羟基喹啉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2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1g8-羟基喹啉,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g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4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8-羟基喹啉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4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2g8-羟基喹啉,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5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8-羟基喹啉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2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1g8-羟基喹啉,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6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8-羟基喹啉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4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2g8-羟基喹啉,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7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3g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g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8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6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2g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19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3g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20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6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2g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21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氨基苯并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15g2-氨基苯并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g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22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氨基苯并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4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3g2-氨基苯并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90℃老化36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23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氨基苯并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15g2-氨基苯并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实施例24

ti3+-ldh插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2-氨基苯并咪唑复合物的制备

首先,常温下将50ml异辛烷和1ml去气蒸馏水混合,在磁力搅拌下(200r/min)将0.4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溶液中混合,再逐滴加入1-丁醇(1.5ml)至溶液稳定透明,再向透明液中依次加入0.3g2-氨基苯并咪唑,0.6gzn(no3)2·6h2o和0.11mlticl4,200r/min搅拌1h。

其次,将0.9尿素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反应釜100℃老化24h,取出,缓慢倒掉上清液,沉淀物质使用去气蒸馏水洗涤两次,离心回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再次离心后50℃干燥12h,研磨,获得粉末样品。本实验所用水均为通过煮沸获得的去气蒸馏水。

应用例1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2mg十二烷基磺酸钠的介质中,浸泡时间20天,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80.3%,动电位极化曲线75.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2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2mg十二烷基磺酸钠的介质中,浸泡时间25天,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79.1%,动电位极化曲线75.7%,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3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2mg十二烷基磺酸钠的介质中,浸泡时间30天,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53.1%,动电位极化曲线55.2%,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4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2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3.6%,动电位极化曲线94.8%,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sdbs,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5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2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1.6%,动电位极化曲线93.1%,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sdbs,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6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3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2.2%,动电位极化曲线93.5%,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sdbs,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7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4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5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0.7%,动电位极化曲线92.1%,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sdbs,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上述应用例1-3和应用例4-7可见,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插层到双层氢氧化物载体中后,znti双层氢氧化物作为“分子容器”,负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通过有效控释缓蚀剂,抑制金属腐蚀,提高缓蚀剂使用效率、作用效果以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

应用例8

条件:首先,在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此为对照组。

应用例9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4%。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10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2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9.1%。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11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3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7.7%。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12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4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7%。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13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2-巯基-1-甲基咪唑的介质中,浸泡2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68.3%,动电位极化曲线68.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14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2-巯基-1-甲基咪唑的介质中,浸泡25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64.1%,动电位极化曲线65.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15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2-巯基-1-甲基咪唑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55.8%,动电位极化曲线57.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16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5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6.6%,动电位极化曲线95.2%,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巯基-1-甲基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17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6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7.9%,动电位极化曲线96.5%,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巯基-1-甲基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18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7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6.4%,动电位极化曲线97.5%,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巯基-1-甲基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19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8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5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7.6%,动电位极化曲线97.3%,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巯基-1-甲基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上述应用例13-15和应用例16-19可见,znti双层氢氧化物中ti3+位点,可捕获电子,使o2、h2o等形成强氧化剂,与插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的通过不同机制无选择性杀灭污损细菌,达到杀菌防污的目的,另一方面znti双层氢氧化物作为“分子容器”,负载2-巯基-1-甲基咪唑,通过有效控释缓蚀剂,抑制金属腐蚀,提高2-巯基-1-甲基咪唑使用效率、作用效果以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

应用例20

条件:首先,在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此为对照组。

应用例21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5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6.9%。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22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6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8%。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23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7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3%。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24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8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9.8%。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25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的介质中,浸泡2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68.9%,动电位极化曲线68.8%,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26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的介质中,浸泡25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66.6%,动电位极化曲线67.8%,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27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59.8%,动电位极化曲线60.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28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9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7.8%,动电位极化曲线95.2%,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29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0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7.9%,动电位极化曲线97.1%,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30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1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6.4%,动电位极化曲线95.5%,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31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2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5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5.8%,动电位极化曲线94.6%,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上述应用例25-27和应用例28—31可见,znti双层氢氧化物中ti3+位点,可捕获电子,使o2、h2o等形成强氧化剂,与插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的通过不同机制无选择性杀灭污损细菌,达到杀菌防污的目的,另一方面znti双层氢氧化物作为“分子容器”,负载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通过有效控释缓蚀剂,抑制金属腐蚀,提高香兰素l-天冬氨酸二钠使用效率、作用效果以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

应用例32

条件:首先,在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此为对照组。

应用例33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9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3%。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34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0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9.8%。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35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1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8%。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36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2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7.6%。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37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4mg8-羟基喹啉的介质中,浸泡2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74.1%,动电位极化曲线75.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38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4mg8-羟基喹啉的介质中,浸泡25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72.3%,动电位极化曲线73.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39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4mg8-羟基喹啉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69.8%,动电位极化曲线70.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40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3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2.8%,动电位极化曲线94.2%,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8-羟基喹啉,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41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4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1.9%,动电位极化曲线93.1%,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8-羟基喹啉,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42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5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1.4%,动电位极化曲线92.5%,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8-羟基喹啉,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43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6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5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0.8%,动电位极化曲线92.2%,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8-羟基喹啉,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上述应用例37-39和应用例40-43可见,znti双层氢氧化物中ti3+位点,可捕获电子,使o2、h2o等形成强氧化剂,与插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的通过不同机制无选择性杀灭污损细菌,达到杀菌防污的目的,另一方面znti双层氢氧化物作为“分子容器”,负载8-羟基喹啉,通过有效控释缓蚀剂,抑制金属腐蚀,提高8-羟基喹啉使用效率、作用效果以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

应用例44

条件:首先,在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此为对照组。

应用例45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3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7.3%。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46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4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7.8%。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47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5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4%。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48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6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6.6%。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49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的介质中,浸泡2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72.4%,动电位极化曲线74.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50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的介质中,浸泡25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71.2%,动电位极化曲线72.2%,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51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0.5mmol/l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64.8%,动电位极化曲线66.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52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7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6.6%,动电位极化曲线94.2%,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53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8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3.5%,动电位极化曲线95.1%,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54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19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5.4%,动电位极化曲线96.2%,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55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20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45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5.8%,动电位极化曲线94.2%,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上述应用例49-51和应用例52-55可见,znti双层氢氧化物中ti3+位点,可捕获电子,使o2、h2o等形成强氧化剂,与插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的通过不同机制无选择性杀灭污损细菌,达到杀菌防污的目的,另一方面znti双层氢氧化物作为“分子容器”,负载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通过有效控释缓蚀剂,抑制金属腐蚀,提高4-甲基-5-羟乙基噻唑(hmt)使用效率、作用效果以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

应用例56

条件:首先,在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此为对照组。

应用例57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7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6.6%。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58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8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7.8%。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59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19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3%。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60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20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7.9%。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61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50mg2-氨基苯并咪唑的介质中,浸泡2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73.9%,动电位极化曲线73.7%,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62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50mg2-氨基苯并咪唑的介质中,浸泡25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71.1%,动电位极化曲线70.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63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50mg2-氨基苯并咪唑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后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缓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60.8%,动电位极化曲线63.5%,sdbs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隔腐蚀。

应用例64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21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5.0%,动电位极化曲线95.9%,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氨基苯并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65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22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8.4%,动电位极化曲线97.6%,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氨基苯并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66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23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6.6%,动电位极化曲线98.4%,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氨基苯并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应用例67

条件:实验材料为碳钢(fe:99.5%,mn:0.4-0.5%,c:0.1-0.2%),将实验材料在室温下浸泡在含1g实施例24获得复合物的介质中,浸泡30天,同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果。

其中,介质为250ml的3.5wt%nacl。

由上述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得防腐蚀效率分别为,电化学阻抗普93.0%,动电位极化曲线94.9%,由于离子交换,层状双氢氧化物不断释放2-氨基苯并咪唑,维持碳钢表面物理吸附膜,达到长期阻隔腐蚀作用,复合物用量低效率高。

上述应用例61-63和应用例64-67可见,将2-氨基苯并咪唑插层到双层氢氧化物载体中后,通过有效控释,抑制金属腐蚀,提高缓蚀剂使用效率、作用效果以及延长抑制腐蚀时间。

应用例68

条件:首先,在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此为对照组。

应用例69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21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8.8%。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70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22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2.9%。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71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23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5.2%。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应用例72

条件:首先,将1g实施例24复合物和9.9mlpbs混匀,加入0.1ml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充分混匀;过程中采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不断搅拌。其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7℃培养24h后取出0.1ml混合液,用lpbs梯度稀释后在lb平板上涂布均匀,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杀菌效率为97.0%。复合物用量少而效果良好。

上述以改性的杀菌水滑石纳米材料(znti双层氢氧化物)为载体,缓蚀剂和/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负载客体的缓蚀杀菌复合物,在海水环境下应用。通过改性水滑石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强氧化物,无选择性杀死污损细菌,阻止生物污损;水滑石层间离子交换过程释放有效缓蚀剂,阻止海水及氯化钠介质中碳钢材料的腐蚀,同时捕获环境中腐蚀性离子氯离子。本发明原料易得,合成步骤简便,可量产,通过可控释放,延长作用时间,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