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豌豆蚜药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3200发布日期:2020-02-11 12:56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豌豆蚜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醉马草为禾本科芨芨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和西北部的天然草原及蒙古国,是我国北方天然草原主要的烈性毒草之一,与甘肃内生真菌形成共生是其对家畜致毒的原因。醉马草为须根疏丛状多年生植物,株高60~70厘米,茎实心,为三节,节间越长,植株越高,从第二节开始茎稍细,茎基有绒毛,叶舌小,呈环形,叶鞘松弛裹到节间中部,穗状花序,穗直立,花序不很密集,穗长12~20厘米.小穗节间l~2.5厘米,膜质透明,透明的籽实分内外层,芒长约l0毫米,下部稍扭曲,结籽时呈链状卷起,籽实脱落后变直。醉马草是一种毒害极大的草原毒草,由于其抗逆性强,有毒而不被当地家畜采食,逐渐扩散蔓延。在我国西部的主要牧区,醉马草严重降低了草原生产力,每年仅因草地产草量减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已经成为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隶属于昆虫纲,胸喙亚目,包括球蚜总科和蚜总科,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截至目前,世界已记录的蚜虫类昆虫500余属4700余种,中国蚜虫目前已记述蚜虫类昆虫268属l099种。豌豆蚜可以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可为害的植物有:豌豆、蚕豆、苜蓿等,山黧豆属、草本木犀属植物,但亦包括豆科木本植物,夏季也在荠菜上,从而使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豌豆蚜亦称为豆无网长管蚜,主要危害豆科作物和牧草,以孤雌生殖为主,因其发育历期短,繁殖量大,故有地球上最具破坏性害虫之称,主要包括红、绿两种色型,田间调查发现,近年来,红色型豌豆蚜种群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但绿色型豌豆蚜种群仍处于优势状态。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对大多数豆科作物及牧草危害极大,主要包括大豆、豌豆、蚕豆、苜蓿和三叶草等。

现有化学杀虫剂容易产生药物残留,且存在对害虫产生耐药性物等方面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豌豆蚜药剂的制备方法。利用植物作为绿色杀虫剂,所得药剂对红色型豌豆蚜有效死亡率第一天可达24.24%,到第七天可达100%;绿色型豌豆蚜有效死亡率第一天可达25.23%,到第七天可达97.17%;平均产蚜量红绿两种色型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可有效抑制豌豆蚜种群的扩散,连续使用可达到生态环保无残留的杀虫效果。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防治豌豆蚜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重量份计,取醉马草地上部分,阴干,剪短,粉碎,颗粒加至3-5倍重量的蒸馏水,拌匀,放置4℃冰箱内,冷藏;

步骤2,每隔10-12小时搅拌一次,40-48小时后备用;

步骤3,将样品搅拌均匀后,放入榨汁机,再将液体混合均匀,利用榨汁机将液体充分榨出,即得醉马草水浸提液。

进一步,步骤1中,颗粒加至4倍重量的蒸馏水。

进一步地,步骤1中颗粒大小为40目左右。

进一步地,步骤1中颗粒与蒸馏水的比例必须是1:4。

进一步地,步骤2中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使它能够充分混匀。

进一步地,步骤3中利用榨汁机将液体充分榨出,然后混合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药剂对红色型豌豆蚜有效死亡率第一天可达24.24%,到第七天可达100%;绿色型豌豆蚜有效死亡率第一天可达25.23%,到第七天可达97.17%;平均产蚜量红绿两种色型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可有效抑制豌豆蚜种群的扩散,连续使用可达到生态环保无残留的杀虫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防治豌豆蚜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重量份计,取醉马草地上部分,阴干,剪短,粉碎,颗粒加至3倍重量的蒸馏水,拌匀,放置4℃冰箱内,冷藏;

步骤2,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40小时后备用;

步骤3,将样品搅拌均匀后,放入榨汁机,再将液体混合均匀,利用榨汁机将液体充分榨出,即得醉马草水浸提液。

步骤1中,颗粒加至4倍重量的蒸馏水。

步骤1中颗粒大小为40目左右。

步骤1中颗粒与蒸馏水的比例必须是1:4。

步骤3中利用榨汁机将液体充分榨出,然后混合均。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防治豌豆蚜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重量分计,取醉马草地上部分,阴干,剪短,粉碎,颗粒加至4倍重量的蒸馏水,拌匀,放置4℃冰箱内,冷藏;

步骤2,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48小时后备用;

步骤3,将样品搅拌均匀后,放入榨汁机,利用榨汁机将液体充分榨出,再将液体混合均匀,即得醉马草水浸提液。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防治豌豆蚜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重量份计,取醉马草地上部分,阴干,剪短,粉碎,颗粒加至5倍重量的蒸馏水,拌匀,放置4℃冰箱内,冷藏;

步骤2,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48小时后备用;

步骤3,将样品搅拌均匀后,放入榨汁机,再将液体混合均匀,利用榨汁机将液体充分榨出,即得醉马草水浸提液。

步骤1中,颗粒加至4倍重量的蒸馏水。

步骤1中颗粒大小为40目左右。

步骤1中颗粒与蒸馏水的比例必须是1:4。

步骤3中利用榨汁机将液体充分榨出,然后混合均。

实施例4

毒力测定为浸叶法和浸虫法,即先将饲喂的新鲜蚕豆叶放入盛有醉马草水溶液的培养皿内20s,取出后用吸水滤纸将其表面水分吸干,再将豌豆蚜放入醉马草水溶液10s后马上取出,用吸水滤纸吸干豌豆蚜身体表面的水分。毒力测定试验重复3次,每组处理60头试虫,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以4龄豌豆蚜为试虫,观察记录经过醉马草浸提液浸泡的豌豆蚜死亡虫数,以及观察记录所产的幼虫数,直至成虫全部死亡为止,死亡确认,用毛笔轻触虫体,虫体不动记为死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药剂对红色型豌豆蚜有效死亡率第一天可达24.24%,到第七天可达100%;绿色型豌豆蚜有效死亡率第一天可达25.23%,到第七天可达97.17%;平均产蚜量红绿两种色型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可有效抑制豌豆蚜种群扩散,连续使用可达到生态环保无残留的杀虫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