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蚜茧蜂僵蚜高密度快速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3023发布日期:2020-02-11 12:5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蚜茧蜂僵蚜高密度快速繁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蚜茧蜂僵蚜高密度快速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烟蚜茧蜂是烟蚜及其他蚜虫的重要寄生天敌,已广泛用于烟草及非烟农作物上防治蚜虫,现阶段主要采用漂浮烟苗繁蜂,从接蚜开始到僵蚜大量形成需30天以上,关键是僵蚜形成不整齐一致,难以进行僵蚜产品的加工生产,僵蚜产品生产急需发育整齐一致的僵蚜,在短时间内高效繁育整齐一致的僵蚜是僵蚜产品生产的前提。

申请号为200810187795.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利用烟株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其方法首先将生长至团棵期的烟株移植入繁蜂棚,烟株长至9-12片有效叶片时接蚜20-30头,蚜量繁至2000-3000头时接蜂,接蜂后14-15天僵蚜开始形成;或不接蜂,持续繁殖烟蚜作为种蚜。整个繁蜂周期中单株繁蜂量累计达8000头,每平方米2-4万头。该专利方法经测试后发现烟株承载力强、单株繁蜂量高、所繁育僵蚜或蚜茧蜂个大强壮,但水肥管理不方便、单位面积繁蜂量较低,且繁蜂周期长。

申请号为201410399950.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利用漂浮烟苗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其方法首先通过适当剪叶培育壮苗,当烟苗长至6叶1心时按每株10头左右接蚜,当蚜量达到150头/株时按1∶50蜂蚜比接蜂,接蜂后严密罩网,接蜂后约15-20天繁蜂量达到高峰期。整个繁蜂周期每平方米繁蜂量可达10万头。该专利经测试发现漂浮烟苗繁蜂法烟苗承载力弱、僵蚜或蚜茧蜂较为弱小,但水肥管理方便、繁蜂周期短、单位面积繁蜂量高。

除此之外,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僵蚜形成不整齐、烟株上中下叶片僵蚜形成时间不统一的问题,不方便收集散放,特别是对蚜茧蜂僵蚜的收集影响较大。目前,关于蚜茧蜂田间推广应用的报道比较多,但尚没有一种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如何快速、高密度繁育烟蚜茧蜂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烟蚜茧蜂僵蚜高密度快速繁育方法,本发明在特制的纱网框内,采用保鲜烟叶高密度接蚜、强制接蜂方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发育整齐一致、高密度的僵蚜,为蚜茧蜂僵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蚜茧蜂僵蚜高密度快速繁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繁育盒制作:制作纱网框,两个纱网框相向合在一起成为繁育盒;

步骤(2)烟叶保鲜:在烟株上从叶柄基部剪取生长旺盛、厚实的烟叶,烟叶平铺于纱网框内,烟叶背面向内,烟叶正面贴在纱网上,将烟叶固定于纱网框的纱网上;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不分先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步骤(3)高密度接蚜:从繁蚜烟株或烟苗上采集带有烟蚜的叶片,将烟蚜高密度、均匀地转接于纱网框内的烟叶背面,接蚜后的纱网框两两及时相向合在一起,任烟蚜扩散、固定;

步骤(4)强制接蜂:接蚜后数小时内接种蜂,接种蜂后两个纱网框及时相向合为一体并密封固定,在发育室内任其寄生、形成僵蚜;

步骤(5)加工贮存:接蜂后8-10天僵蚜大量形成,及时用于制作僵蚜叶片盒、或僵蚜盒,制作的僵蚜产品及时冷藏,或直接用于田间散放。

作为优选,步骤(2)在烟株上从叶柄基部剪取生长旺盛、厚实的烟叶,避免阳光照射,及时运回室内,尽快将叶柄插入有洁净水的水瓶内,瓶口用粘土密封,以利于叶片保湿,烟叶平铺于纱网框内,烟叶正面贴在纱网上,将烟叶和水瓶固定于纱网框上。

作为优选,步骤(3)烟叶背面接蚜时密度控制在8~12头/cm2

作为优选,步骤(4)接蚜后1~5小时内按蜂蚜比1:10-15接入种蜂;接蜂之前,用自动收蜂装置收集种蜂,喂食1-2小时补充营养后,置于5-8℃条件下放置10-15s,以降低其活动性后再用于接蜂。

作为优选,步骤(4)所述发育室内温度24-26℃、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500-750lux,保持4-6天光照。

本发明中所述繁育盒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繁育盒包括一侧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纱网框1,两个纱网框1能够相向闭合密封;所述纱网框1的外侧均严密固定纱网2,纱网框1内部均设有固定烟叶的弹力绳3以及水瓶槽4,所述水瓶槽4设在纱网框一侧的框架上,水瓶槽4内部装有水瓶5,所述弹力绳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纱网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绳3设置2~4根,弹力绳3与纱网框为活动式连接,比如说采用挂钩;所述水瓶5的直径为1.5~2cm,高为4~8cm,水瓶可以设计为杯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纱网框1的接触面设有密封条密封,两个纱窗框闭合时采用磁条连接固定;所述纱网2规格为50~70目;所述纱网框1的顶端可以设有挂钩6,两个纱网框其中一个设有挂钩即可。接种完种蜂后可以将繁育盒立在繁育室内的台面上,也可以采用挂钩挂在繁育室内的绳子上,不管哪种方式繁育盒间距为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纱网框1的框架由硬质、光滑材料制成,所述框架为矩形,长为30-40cm、宽为20-25cm、高为2.0-2.5cm。纱网框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

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在于,在高密度虫口情况下部分蚜虫会逃逸,但本发明设计制作的繁育盒具有很好的封闭性和通透性,加之空间小,脱离烟叶的蚜虫大多又会回到保鲜烟叶上取食,保持生长发育状态,利于种蜂寄生和寄生蚜发育。

本发明创新点之二在于,烟叶保鲜有利于蚜虫固定、取食,利于种蜂寄生和寄生蚜发育,及僵蚜的大量形成。蚜虫被寄生3-4天后不再逃逸,不再取食,在高湿条件下,烟叶叶柄插在水中,6-8天内可以保持着较好的鲜活状态,保证了僵蚜的大量形成。

本发明创新点之三在于,以高比例的种蜂进行强制接蜂。采用蜂蚜比1∶10-15的接蜂量,在狭小的空间内,制约了种蜂的非寄生性活动,加之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促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寄生,得到发育整齐一致的僵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是时间效率高,本发明从接蚜到僵蚜大量形成仅需8-10天;现有的繁蜂方法从接蚜到僵蚜大量形成需要30天以上。二是本发明僵蚜在接蜂8-10天内集中形成,群体发育整齐一致,无成蜂羽化,对僵蚜产品制作而言,都是有效僵蚜;现有的繁蜂方法僵蚜在接蜂后15-25天内逐渐形成,期间成蜂逐渐羽化,有效僵蚜少。三是生产效率高,本发明将接蚜、接蜂-繁蜂工作整合,集中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完成,每10天可繁育一批僵蚜,有利于繁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僵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繁育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繁育盒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繁育盒的使用状体图;

图中标记:1-纱网框,2-纱网,3-弹力绳,4-水瓶槽,5-水瓶,6-挂钩,7-磁条,8-烟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1)制作繁育盒: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繁育盒包括一侧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纱网框1,纱网框1的框架由硬质、光滑材料制成,所述框架为矩形,长为30-40cm、宽为20-25cm、高为2.0-2.5cm。

两个纱网框1能够相向闭合密封;所述纱网框1的外侧均严密固定纱网2,纱网2规格为60目。两个纱网框1的接触面设有密封条密封,两个纱窗框闭合时采用磁条7连接固定,纱网框1的顶端设有1个挂钩6,可以根据繁育室内的情况选择悬挂或者将繁育盒立在合适位置。

纱网框1内部均设有固定烟叶的三根弹力绳3以及水瓶槽4,所述水瓶槽4设在纱网框一侧的框架上,水瓶槽4内部装有水瓶5,水瓶5的直径为1.5cm,水瓶高为5~6cm。弹力绳3的两端通过挂钩与纱网框进行活动式连接,便于更换和清洗。

(2)烟叶保鲜:在烟株上从叶柄基部剪取生长旺盛、厚实的烟叶,避免阳光照射,及时运回室内,尽快将叶柄插入有洁净水的水瓶内,瓶口用粘土密封、不漏水,以利于叶片保湿。烟叶平铺于纱网框内,烟叶的正面贴于纱网上,以弹力绳固定烟叶,水瓶插入水瓶槽中。

(3)高密度接蚜:从繁蚜烟株或烟苗上采集烟蚜数量较多、个体较大的叶片,装入通透性好的框内,避免阳光照射,2小时内运回室内用于接蚜。叶片上的烟蚜用软毛刷扫或抖的方式,均匀、高密度转接于纱网框内的烟叶背面,平均密度约10头/cm2,接蚜后的纱网框两两及时相向合在一起,用弹力绳固定,任其扩散、固定,见图3。

(4)强制接蜂:用自动收蜂装置收集种蜂,喂食1小时左右补充营养后,置于5-6℃条件下放置10s,以降低其活动性后再用于接蜂。接蚜后及时按蜂蚜比1∶12-14的蜂量(雌蜂比约0.5)接入种蜂,接入种蜂后两个纱网框及时相向合为一体,由磁条固定,悬挂于温度24-25℃、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600-750lux的发育室内,连续光照6天任其寄生、形成僵蚜。

(5)加工贮存:接蜂后8天僵蚜大量形成,适时收集僵蚜叶,用软毛刷清除叶片上的死蚜及其它杂质,及时用于制作僵蚜叶片盒、或僵蚜盒,制作的僵蚜产品及时置于2-4℃低温条件下冷藏,冷藏时间以不超过15天为宜,或直接用于田间散放。

实施例2

(1)制备繁育盒,参考实施例1。

(2)烟叶保鲜:在烟株上从叶柄基部剪取生长旺盛、厚实的烟叶,避免阳光照射,及时运回室内,尽快将叶柄插入有洁净水的水瓶内,瓶口用粘土密封、不漏水,以利于叶片保湿。烟叶平铺于纱网框内,烟叶的正面贴于纱网上,以弹力绳固定烟叶,水瓶插入水瓶槽中。

(3)高密度接蚜:从繁蚜烟株或烟苗上采集烟蚜数量较多、个体较大的叶片,装入通透性好的框内,避免阳光照射,及时运回室内用于接蚜。叶片上的烟蚜用软毛刷扫或抖的方式,均匀、高密度转接于纱网框内的烟叶背面,平均密度约10头/cm2,接蚜后的纱网框两两及时相向合在一起,用弹力绳固定,任其扩散、固定。

(4)强制接蜂:用自动收蜂装置收集种蜂,喂食1.5小时左右补充营养后,置于7-8℃条件下放置15s,以降低其活动性后再用于接蜂。接蚜后及时按蜂蚜比1∶11-13的蜂量(雌蜂比约0.5)接入种蜂,接入种蜂后两个纱网框及时相向合为一体,由磁条固定,悬挂于温度25-26℃、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500-600lux的发育室内,连续光照5天任其寄生、形成僵蚜。

(5)加工贮存:接蜂后9天僵蚜大量形成,适时收集僵蚜叶,用软毛刷清除叶片上的死蚜及其它杂质,及时用于制作僵蚜叶片盒、或僵蚜盒,制作的僵蚜产品及时置于2-4℃低温条件下冷藏,冷藏时间以不超过15天为宜,或直接用于田间散放。

本发明是在″基于滞育调控的蚜茧蜂工程化繁育及产品化开发研究与应用110201601021(ls-01)″的支持下完成;该项目由烟草行业病虫害生扬防治工程中心和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牵头主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