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2619发布日期:2020-02-11 12:52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多穗柯是壳斗科石属中的一种纯天然成分的功能性野生植物,目前主要以野生状态分布于江南山区,并为我国特有物种。富含价值很高的黄酮类化合物,根皮苷以及三萜类化合物,为扩大多穗柯甜茶开发利用。近几年,随着多穗石柯茶叶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应用涉及行业逐渐增多。现有的分株繁殖、分根繁殖和传统的种子种植方式,大都存在产量较低,较难养活的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越加剧烈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分株繁殖、分根繁殖和传统的种子种植方式,大都存在产量较低,较难养活的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越加剧烈的市场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及初处理:选择成熟、无病害的多穗石柯种子,晒种风干2~3天,取温清水,加入温清水重量15~25%的苦豆子提取物以及4~8%的600倍百菌清溶剂混匀,浮选法去除多穗石柯种子中的杂质和瘪粒,并浸泡4~6h,待种皮由坚硬变柔软后,将种子取出沥干。

s2:种子贮藏:将步骤一处理后的种子拌入含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蛭石中,挖35~45cm的深坑进行闷沤,在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3~4cm的腐叶土,腐叶土内混杂有含量为20~30%的腐熟鸡粪,在坑的顶部铺盖有稻草。

s3:苗床准备:育苗床采用改性沙壤土铺设,厚度为6~8cm,苗床上设有1.5~2.5cm深的播种穴,播种穴间距为3~4cm。

s4:播种育苗:将步骤二贮藏中的多穗石柯种子播入播种穴中,播后填土遮盖种子,淋水保持苗床湿润,搭建黑色薄膜拱棚,下种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0~23℃,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待出苗后,揭开拱棚两端的黑色薄膜3~5天,保持室温20~28℃,每隔5天喷施1次600倍多菌灵和紫茎泽兰提取物混合液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待齐苗后,揭去黑色薄膜,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白天温度不低于20℃,夜晚温度不低于18℃。

s5:芽苗移栽:待种苗长出4~6片真叶,须根系至少5条,幼苗高长至4~6cm时,连同根土拔出,移栽至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地力肥沃、土层深度在80~110cm的沙质壤土上,幼苗株间距在50~60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搭建白色薄膜拱棚,保持生长温度在20℃以上。

s6: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半个月喷施一次。

s7:中耕除草:种苗生长周边出现的杂草,采用人工拔出。

s8:施肥灌溉:每株幼苗施入100~200g有机复合肥,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种子生长调节剂的含量为蛭石质量的30~40%,所用蛭石的粒径大小为1~2mm。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种子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芦荟提取液4~6份、茯苓提取液4~6份、甘草提取液4份、萘乙酸0.6~1份、谷氨酸母液0.5~0.7份、芸苔素0.5~1.5份、玉米素0.5~1.5份、维生素0.2~0.4份、微量元素0.2~0.4份和水60~80份。

优选的,所述维生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维生素a1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b10.5份和维生素b60.5份。

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硫酸亚铁1份、硫酸铜1份、一水硫酸锌1份、钼酸铵1份和硼酸钠1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沙壤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适量沙壤土,输送至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中处理2~3h,蒸汽由600倍紫茎泽兰提取物溶液产生的。

2)灭菌结束后加入相当于沙壤土重量10~20%的蒙脱石粉、5~15%的草木灰和2~4%的冬青油混匀,之后搅拌烘干备用。

优选的,所述有机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鸡粪35~55份、秸秆灰烬15份、柠檬酸钾3份、海藻酸钠2份、磷酸二氢钾1~2份和人类尿液25~35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能有效地解除了多穗石柯种子的休眠状态,使种子能达到迅速发芽的状态,幼苗生根速度快,成活率高,成品多穗石柯品质提升,大大的缩短了多穗石柯的生产周期,存活率高,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了现有的分株繁殖、分根繁殖和传统的种子种植方式,大都存在产量较低,较难养活的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越加剧烈的市场需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及初处理:选择成熟、无病害的多穗石柯种子,晒种风干2天,取温清水,加入温清水重量15%的苦豆子提取物以及4%的600倍百菌清溶剂混匀,浮选法去除多穗石柯种子中的杂质和瘪粒,并浸泡4h,待种皮由坚硬变柔软后,将种子取出沥干。

s2:种子贮藏:将步骤一处理后的种子拌入含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蛭石中,挖35cm的深坑进行闷沤,在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3cm的腐叶土,腐叶土内混杂有含量为20%的腐熟鸡粪,在坑的顶部铺盖有稻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含量为蛭石质量的30%,所用蛭石的粒径大小为1mm,种子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芦荟提取液4份、茯苓提取液4份、甘草提取液4份、萘乙酸0.6份、谷氨酸母液0.5份、芸苔素0.5份、玉米素0.5份、维生素0.2份、微量元素0.2份和水60份,维生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维生素a1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b10.5份和维生素b60.5份,微量元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硫酸亚铁1份、硫酸铜1份、一水硫酸锌1份、钼酸铵1份和硼酸钠1份。

s3:苗床准备:育苗床采用改性沙壤土铺设,厚度为6cm,苗床上设有1.5cm深的播种穴,播种穴间距为3cm,改性沙壤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适量沙壤土,输送至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中处理2h,蒸汽由600倍紫茎泽兰提取物溶液产生的。

2)灭菌结束后加入相当于沙壤土重量10%的蒙脱石粉、5%的草木灰和2%的冬青油混匀,之后搅拌烘干备用。

s4:播种育苗:将步骤二贮藏中的多穗石柯种子播入播种穴中,播后填土遮盖种子,淋水保持苗床湿润,搭建黑色薄膜拱棚,下种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0℃,土壤湿度保持在70%。待出苗后,揭开拱棚两端的黑色薄膜3天,保持室温20℃,每隔5天喷施1次600倍多菌灵和紫茎泽兰提取物混合液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待齐苗后,揭去黑色薄膜,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白天温度不低于20℃,夜晚温度不低于18℃。

s5:芽苗移栽:待种苗长出4片真叶,须根系至少5条,幼苗高长至4cm时,连同根土拔出,移栽至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地力肥沃、土层深度在80cm的沙质壤土上,幼苗株间距在50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搭建白色薄膜拱棚,保持生长温度在20℃以上。

s6: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半个月喷施一次。

s7:中耕除草:种苗生长周边出现的杂草,采用人工拔出。

s8:施肥灌溉:每株幼苗施入100g有机复合肥,保持土壤湿度在60%,有机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鸡粪35份、秸秆灰烬15份、柠檬酸钾3份、海藻酸钠2份、磷酸二氢钾1份和人类尿液25份。

实施例二:

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及初处理:选择成熟、无病害的多穗石柯种子,晒种风干3天,取温清水,加入温清水重量25%的苦豆子提取物以及8%的600倍百菌清溶剂混匀,浮选法去除多穗石柯种子中的杂质和瘪粒,并浸泡6h,待种皮由坚硬变柔软后,将种子取出沥干。

s2:种子贮藏:将步骤一处理后的种子拌入含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蛭石中,挖45cm的深坑进行闷沤,在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4cm的腐叶土,腐叶土内混杂有含量为30%的腐熟鸡粪,在坑的顶部铺盖有稻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含量为蛭石质量的40%,所用蛭石的粒径大小为2mm,种子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芦荟提取液6份、茯苓提取液6份、甘草提取液4份、萘乙酸1份、谷氨酸母液0.7份、芸苔素1.5份、玉米素1.5份、维生素0.4份、微量元素0.4份和水80份,维生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维生素a1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b10.5份和维生素b60.5份,微量元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硫酸亚铁1份、硫酸铜1份、一水硫酸锌1份、钼酸铵1份和硼酸钠1份。

s3:苗床准备:育苗床采用改性沙壤土铺设,厚度为8cm,苗床上设有2.5cm深的播种穴,播种穴间距为4cm,改性沙壤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适量沙壤土,输送至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中处理3h,蒸汽由600倍紫茎泽兰提取物溶液产生的。

2)灭菌结束后加入相当于沙壤土重量20%的蒙脱石粉、15%的草木灰和4%的冬青油混匀,之后搅拌烘干备用。

s4:播种育苗:将步骤二贮藏中的多穗石柯种子播入播种穴中,播后填土遮盖种子,淋水保持苗床湿润,搭建黑色薄膜拱棚,下种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3℃,土壤湿度保持在80%。待出苗后,揭开拱棚两端的黑色薄膜5天,保持室温28℃,每隔5天喷施1次600倍多菌灵和紫茎泽兰提取物混合液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待齐苗后,揭去黑色薄膜,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白天温度不低于20℃,夜晚温度不低于18℃。

s5:芽苗移栽:待种苗长出6片真叶,须根系至少5条,幼苗高长至6cm时,连同根土拔出,移栽至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地力肥沃、土层深度在110cm的沙质壤土上,幼苗株间距在60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搭建白色薄膜拱棚,保持生长温度在20℃以上。

s6: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半个月喷施一次。

s7:中耕除草:种苗生长周边出现的杂草,采用人工拔出。

s8:施肥灌溉:每株幼苗施入200g有机复合肥,保持土壤湿度在70%,有机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鸡粪55份、秸秆灰烬15份、柠檬酸钾3份、海藻酸钠2份、磷酸二氢钾2份和人类尿液35份。

实施例三:

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及初处理:选择成熟、无病害的多穗石柯种子,晒种风干2天,取温清水,加入温清水重量25%的苦豆子提取物以及8%的600倍百菌清溶剂混匀,浮选法去除多穗石柯种子中的杂质和瘪粒,并浸泡4h,待种皮由坚硬变柔软后,将种子取出沥干。

s2:种子贮藏:将步骤一处理后的种子拌入含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蛭石中,挖45cm的深坑进行闷沤,在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4cm的腐叶土,腐叶土内混杂有含量为30%的腐熟鸡粪,在坑的顶部铺盖有稻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含量为蛭石质量的40%,所用蛭石的粒径大小为2mm,种子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芦荟提取液6份、茯苓提取液6份、甘草提取液6份、萘乙酸0.8份、谷氨酸母液0.6份、芸苔素1份、玉米素1份、维生素0.3份、微量元素0.3份和水70份,维生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维生素a1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b10.5份和维生素b60.5份,微量元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硫酸亚铁1份、硫酸铜1份、一水硫酸锌1份、钼酸铵1份和硼酸钠1份。

s3:苗床准备:育苗床采用改性沙壤土铺设,厚度为8cm,苗床上设有2.5cm深的播种穴,播种穴间距为4cm,改性沙壤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适量沙壤土,输送至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中处理2h,蒸汽由600倍紫茎泽兰提取物溶液产生的。

2)灭菌结束后加入相当于沙壤土重量20%的蒙脱石粉、15%的草木灰和4%的冬青油混匀,之后搅拌烘干备用。

s4:播种育苗:将步骤二贮藏中的多穗石柯种子播入播种穴中,播后填土遮盖种子,淋水保持苗床湿润,搭建黑色薄膜拱棚,下种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3℃,土壤湿度保持在80%。待出苗后,揭开拱棚两端的黑色薄膜3天,保持室温28℃,每隔5天喷施1次600倍多菌灵和紫茎泽兰提取物混合液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待齐苗后,揭去黑色薄膜,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白天温度不低于20℃,夜晚温度不低于18℃。

s5:芽苗移栽:待种苗长出6片真叶,须根系至少5条,幼苗高长至6cm时,连同根土拔出,移栽至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地力肥沃、土层深度在110cm的沙质壤土上,幼苗株间距在60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搭建白色薄膜拱棚,保持生长温度在20℃以上。

s6: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半个月喷施一次。

s7:中耕除草:种苗生长周边出现的杂草,采用人工拔出。

s8:施肥灌溉:每株幼苗施入200g有机复合肥,保持土壤湿度在70%,有机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鸡粪55份、秸秆灰烬15份、柠檬酸钾3份、海藻酸钠2份、磷酸二氢钾2份和人类尿液35份。

实验例四:

一种多穗石柯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及初处理:选择成熟、无病害的多穗石柯种子,晒种风干3天,取温清水,加入温清水重量15%的苦豆子提取物以及4%的600倍百菌清溶剂混匀,浮选法去除多穗石柯种子中的杂质和瘪粒,并浸泡6h,待种皮由坚硬变柔软后,将种子取出沥干。

s2:种子贮藏:将步骤一处理后的种子拌入含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蛭石中,挖35cm的深坑进行闷沤,在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3cm的腐叶土,腐叶土内混杂有含量为20%的腐熟鸡粪,在坑的顶部铺盖有稻草,种子生长调节剂的含量为蛭石质量的30%,所用蛭石的粒径大小为1mm,种子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芦荟提取液6份、茯苓提取液6份、甘草提取液6份、萘乙酸0.8份、谷氨酸母液0.6份、芸苔素1份、玉米素1份、维生素0.3份、微量元素0.3份和水70份,维生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维生素a1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b10.5份和维生素b60.5份,微量元素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分:硫酸亚铁1份、硫酸铜1份、一水硫酸锌1份、钼酸铵1份和硼酸钠1份。

s3:苗床准备:育苗床采用改性沙壤土铺设,厚度为6cm,苗床上设有1.5cm深的播种穴,播种穴间距为3cm,改性沙壤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适量沙壤土,输送至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中处理3h,蒸汽由600倍紫茎泽兰提取物溶液产生的。

2)灭菌结束后加入相当于沙壤土重量10%的蒙脱石粉、5%的草木灰和2%的冬青油混匀,之后搅拌烘干备用。

s4:播种育苗:将步骤二贮藏中的多穗石柯种子播入播种穴中,播后填土遮盖种子,淋水保持苗床湿润,搭建黑色薄膜拱棚,下种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0℃,土壤湿度保持在70%。待出苗后,揭开拱棚两端的黑色薄膜5天,保持室温20℃,每隔5天喷施1次600倍多菌灵和紫茎泽兰提取物混合液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待齐苗后,揭去黑色薄膜,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白天温度不低于20℃,夜晚温度不低于18℃。

s5:芽苗移栽:待种苗长出4片真叶,须根系至少5条,幼苗高长至4cm时,连同根土拔出,移栽至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地力肥沃、土层深度在80cm的沙质壤土上,幼苗株间距在50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搭建白色薄膜拱棚,保持生长温度在20℃以上。

s6: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半个月喷施一次。

s7:中耕除草:种苗生长周边出现的杂草,采用人工拔出。

s8:施肥灌溉:每株幼苗施入100g有机复合肥,保持土壤湿度在60%,有机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鸡粪35份、秸秆灰烬15份、柠檬酸钾3份、海藻酸钠2份、磷酸二氢钾1份和人类尿液25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