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7097发布日期:2020-04-14 12:34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增产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blueberry)是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小浆果类果树。富含花青苷、熊果苷、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改善视力、增强记忆力、软化血管、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国内外发展前景广阔。蓝莓园区的早期建设中,由于经验不足不注重土壤改良或者土壤改良不到位。多数种植者仅在起垄后,在垄面上挖定植坑,每定植坑仅使用0.01—0.02方左右的草炭土用于改良土壤。如此操作不仅用于土壤改良的有机质较少,且仅集中在定植坑周围,还经常发生草炭土搅拌不匀的情况,造成早期建设的园区经常出现小苗多年不能进入丰产期,或者进入丰产期的苗木受土壤改良不彻底、改良范围小等因素影响,极易在原土质较黏重、低洼区域、或者降雨较多年份造成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发黄甚至死亡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处理的方法多数是移走已经死亡或者没有栽培价值的弱苗,并使用新苗木进行补植。根据死苗和弱苗占地块内总苗木的比例,又可以分为局部补植和整块重栽。局部补植多用于地块内零星死苗的情况,因地块内还有其他苗木,不能使用大型机械重新对土壤进行改良,只能使用人工在原定植穴内改土,再重新种植新苗;整块重栽多用于整个地块死苗、弱苗较多的情况,可将所有苗木全部移走,重新旋耕、改土、起垄、种植(个别移走的壮苗可重新定植回该地块)。局部补植因地块内还有其他苗木,不能使用大型机械重新对土壤进行改良,只能使用人工在原定植穴内改土,再重新种植新苗,其缺点如下:1)人工成本高,费时费力,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2)局部改良土壤,重新加入的土壤改良材料不易与原土拌匀,不利于全园苗木彻底改善根系周围土壤环境,暂时不出现问题的苗木,在各种原因造成的土壤水分胁迫等情况下可能会相继出现黄化或死亡情况;3)大树和补植的小苗种植在同一地块,不利于苗木的后续管理,时常发生补植小苗因浇水间隔期较长而死亡的现象。整块重栽是将原苗木全部移走,在该地块上重新进行一次种植工作。地块上一些长势尚可的苗木也将被挖出重栽,这将严重损伤树势,并且如此操作成本高,短期收益大大减少,进入丰产期年限也大大拉长。同时,上述方法属于补救措施,是在苗木已经死亡或者已经丧失了栽培价值情况下的操作,对于苗木刚开始发黄、长势刚开始衰弱的情况没有涉及。而目前对于还有栽培价值的弱苗,其复壮方法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发展蓝莓种植较早的园区存在的土壤改良不彻底和不到位导致的小苗多年不能长成丰产树或者大树在雨水较多的年份叶片发黄甚至死亡的现象,提供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通过结合土壤杀菌、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透气性等措施实现蓝莓弱树复壮,确保蓝莓优质高产。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包括: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且混合药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噁霉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99%,甲霜•锰锌中代森锰锌的有效成分不低于48%,甲霜•锰锌中甲霜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10%;灌根完成一个月之后,采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连续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且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中液体土壤调理剂均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的时间间隔为8~12天;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使用锯末进行扩穴处理,并确保锯末与原土均匀搅拌且不破坏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可选的,所述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具体为:将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噁霉灵和稀释倍数为1500倍的甲霜•锰锌进行搅拌混合,制备混合药液,其中,噁霉灵和甲霜•锰锌均采用水作为稀释剂;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其中,混合药液中噁霉灵、代森锰锌和甲霜灵的有效成分比为99:48:10。可选的,所述灌根完成一个月之后,采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连续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根处理,具体为:将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按照至少稀释浓度300倍进行稀释处理后形成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其中,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稀释过程中采用水作为稀释剂;第一次灌根处理完成一个月后,按照每亩至少使用5升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剂的用量,采用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二次灌根处理,第二次灌根处理中确保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第二次灌根处理完成10天之后,按照每亩至少使用5升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剂的用量,采用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三次灌根处理,第三次灌根处理中确保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可选的,所述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的有效成分包括腐殖酸、氮磷钾、saf生物能松土因子。可选的,所述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使用锯末进行扩穴处理,并确保锯末与原土均匀搅拌且不破坏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具体为: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顺定植行进行开沟,其中,开沟位置根据蓝莓弱树的树龄和植株大小确定,开沟深度为30~40cm,开沟宽度为15~20cm;按照单株蓝莓弱树的锯末用量为0.02~0.03方的用量将锯末均匀撒在沟底和沟两侧;按照体积分数比为3:1的比例将开沟出来的原土与锯末进行均匀搅拌混合形成混拌土,采用混拌土回填并进行浇水处理以确保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内的土壤均被润湿。可选的,所述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顺定植行进行开沟,具体为: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顺定植行进行开沟,其中,根据蓝莓弱树的树龄、植株大小、根系情况确定开沟位置,以开沟不会造成大量断根且沟的内侧裸露蓝莓弱树根系为原则。可选的,开沟位置距离蓝莓弱树植株的距离与蓝莓弱树的树龄、植株大小、根系情况均呈正比关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采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防治,可以彻底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之后采用亲土一号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并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同时再配以锯末增加土壤透气性,相互配合可以促进弱苗生根,进而达到弱苗复壮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局部补植可能造成的大树和补植的小苗种植在同一地块后续管理不便的情况,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目前已有的产量,还可以在苗木刚开始发黄、长势刚开始衰弱就可以采取该措施进行补救,有效降低了苗木死亡率、无需等到苗木死亡或丧失培养价值后才进行补植,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复壮处理之后的根系结构示意图;图2为相同的蓝莓弱树采用已有技术进行复壮处理之后的根系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该方法既对直接引起蓝莓根腐病的病菌进行杀灭,又通过多项措施,对因蓝莓定植时土壤改良不彻底而引起的根际环境差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参考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且混合药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噁霉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99%,甲霜•锰锌中代森锰锌的有效成分不低于48%,甲霜•锰锌中甲霜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10%。具体的,当年3~4月份首先将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噁霉灵和稀释倍数为1500倍的甲霜•锰锌进行搅拌混合,制备混合药液,其中,噁霉灵和甲霜•锰锌均采用水作为稀释剂;然后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其中,混合药液中噁霉灵、代森锰锌和甲霜灵的有效成分比为99:48:10。示例的,对上一年度已经有明显表现的弱苗而未及时采取复壮措施的,经观察和检测之后可以确认导致弱苗的原因为定植时土壤改良材料混拌不均匀,根系附近土壤透气性差、可检出病原微生物、根系有腐烂现象的蓝莓弱树苗木,可在当年4月份上旬使用噁霉灵(有效成分99%)+甲霜•锰锌(有效成分代森锰锌48%、甲霜灵10%)形成的混合药液进行1次灌根,灌根过程中需要确保混合药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混合药液中噁霉灵的稀释倍数为3000倍、甲霜•锰锌的稀释倍数为1500倍,混合药液的有效成分包括噁霉灵、代森锰锌、甲霜灵。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采用的噁霉灵属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而且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噁霉灵的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药品,其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噁霉灵还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成活率的功效。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采用的混合药液中的代森锰锌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属低毒农药。代森锰锌的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同时,代森锰锌中的锰、锌微量元素对蓝莓弱树具有明显的促壮、增产作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采用的混合药液中的甲霜灵是内吸性特效杀菌剂,具有保护根系和治疗作用,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随水分运输,而转移到植物的各器官。而且,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噁霉灵、代森锰锌、甲霜灵相互配合使用具有更好的土壤杀菌效果。步骤二:灌根完成一个月之后,采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连续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且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中液体土壤调理剂均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的时间间隔为8~12天。具体的,将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按照至少稀释浓度300倍进行稀释处理后形成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其中,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稀释过程中采用水作为稀释剂;第一次灌根处理完成一个月后,按照每亩至少使用5升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剂的用量,采用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二次灌根处理,第二次灌根处理中确保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第二次灌根处理完成10天之后,按照每亩至少使用5升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剂的用量,采用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三次灌根处理,第三次灌根处理中确保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的有效成分包括腐殖酸、氮磷钾、saf生物能松土因子。其中,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可以采用金正大品牌的,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中除了有腐殖酸、氮磷钾等养分,还有生物能松土因子,生物能松土因子能预防和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物理状态;saf生物能松土因子能激活土壤微生物,提高作物抗病性和产量。步骤三: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使用锯末进行扩穴处理,并确保锯末与原土均匀搅拌且不破坏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其中,开沟的位置在施肥沟的内侧以刚好露出根系为宜。具体的,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顺定植行进行开沟,其中,开沟位置根据蓝莓弱树的树龄和植株大小确定,开沟深度为30~40cm,开沟宽度为15~20cm;按照单株蓝莓弱树的锯末用量为0.02~0.03方的用量将锯末均匀撒在沟底和沟两侧;按照体积分数比为3:1的比例将开沟出来的原土与锯末进行均匀搅拌混合形成混拌土,采用混拌土回填并进行浇水处理以确保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内的土壤均被润湿。蓝莓根系生长需要土壤较疏松透气,而锯末与原土混拌后可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给蓝莓弱树根系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后,蓝莓弱树根系自然能快速生长。并且,锯末配合土壤中存留的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可以更好的促进蓝莓弱树的根系快速生长。具体的,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顺定植行进行开沟,其中,根据蓝莓弱树的树龄、植株大小、根系情况确定开沟位置,以开沟不会造成大量断根且沟的内侧裸露蓝莓弱树根系为原则。开沟位置距离蓝莓弱树植株的距离与蓝莓弱树的树龄、植株大小、根系情况均呈正比关系,也即蓝莓弱树的树龄越大、植株大小越大、根冠范围越广,设置的开沟位置距离蓝莓弱树植株的距离越远。本发明实施例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中在顺定植行进行开沟时,开沟位置距离蓝莓弱树植株的距离既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开沟位置过远将无法保证锯末起到增加蓝莓弱树根系附近土壤透气性的效果,进而将会影响蓝莓弱树的复壮效果;如果开沟位置太近,在开沟过程中又将会破坏蓝莓弱树的现有根系,更加不利于后期蓝莓弱树的复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根据蓝莓弱树的树龄、植株大小、根系情况确定开沟位置,以开沟不会造成大量断根且沟的内侧裸露蓝莓弱树根系为原则确定开沟位置,进而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锯末和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的功效,保证蓝莓弱树具有理想的复壮效果。示例的,可以在蓝莓弱树在秋季新梢停长后使用锯末(松树锯末为最佳)扩穴,顺定植行进行开沟,开沟位置需要根据苗木根冠范围确定,要求开沟的内侧以刚好露出根系为宜,可少量断根,但不可大量断根或者离根系太远,沟深35㎝左右,宽度15-20㎝之间,单株用锯末量为0.02方左右,开沟后将锯末均匀撒在沟底和沟两侧,并与原土拌匀,而后使用上述混拌土对沟进行回填并及时浇水。由于蓝莓根系生长需要土壤较疏松透气,而锯末与原土混拌后可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进而给根系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后,蓝莓弱树根系自然能快速生长,进而快速达到蓝莓弱树复壮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对于特别黏重的土壤或者定植时土壤改良材料混拌不均匀的情况,通过将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配合锯末使用,可以避免单独使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的作用效果不足以提供根系一个足够疏松透气的环境,同时还可以避免单独使用锯末,不能够改善近根茎部范围内根际环境的情况,两者相互配合可以达到蓝莓弱树的快速复壮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期无明显表现但因涝害等因素而导致树体出现衰弱情况的蓝莓植株(多数发生在5月中旬幼果发育期以及雨季),经观察和检测确认,导致苗木衰弱的原因同样为定植时土壤改良材料混拌不均匀,根系周围土壤透气性差、根系腐烂所导致的植株生长衰弱,进而可根据树势适当疏除幼果,并在采果结束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经实践发现复壮效果同样非常明显。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在2017年用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甸王蓝莓基地,以进行实验分析。该基地的蓝莓品种为“喜来”,为3年苗于2013年秋季定植,株行距为1米×2.2米,定植时该地块苗木每株使用0.017方草炭土人工对土壤进行穴改。该地块苗木自2014年起少量结果,2017年产量超过2.5㎏/株的苗木和无产量苗木基本各占苗木总数的一半,无产量苗木多集中在该地块地势较低区域,并且近几年来,每年都出现雨季过后,结果树死亡的现象。经观察苗木种植环境和病原菌检查可以确认,导致苗木衰弱的原因为土壤黏重,定植时土壤改良材料不足,起垄高度较低,造成地势较低区域苗木经常性遭受水分胁迫,根部呼吸作用受限制,其他区域苗木在大量降雨后也出现类似情况,根系腐烂,最后造成苗木死亡。针对上述情况,于2017年4月10日使用3000倍噁霉灵(有效成分99%)+1500倍甲霜•锰锌(有效成分代森锰锌48%、甲霜灵10%)进行灌根,每株使用滴灌施用药液10㎏;当年5月12日、5月22日分别使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灌根一次,亲土一号每亩每次使用量5升、每株使用滴灌施用肥液10㎏;当年10月5日秋季新梢停长后使用松树锯末扩穴,顺定植行开沟,施肥沟内侧边沿距离苗木根茎25-30㎝,沟深35㎝,宽度20㎝,单株用松树锯末量为0.02方,开沟后将松树锯末均匀撒在沟底和沟两侧,并与原土拌匀,回填并及时浇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的植株与对照植株(未采取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壮方法的苗木)于2018年10月统计新根长度和死亡率。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表一:表一:2018年分析对比结果处理死亡率(%)新根长度(㎝)本复壮方法2.214.5对照7.9<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的植株的根系如附图1所示,而对照植株(未采取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壮方法的苗木)的根系如附图2所示,通过图1和图2对比可以发现,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的植株的苗木根系有大量的新根生成。再次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在2017年用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韩家溜蓝莓基地。蓝莓品种为“伯克利”,为3年苗于2013春季定植,株行距为1米×2.4米,定植时每株使用0.017方草炭土人工对土壤进行穴改。该部分苗木自2017年起单株产量达到峰值3.5㎏并且今后每年一直持续该产量,但与此同时,该区域苗木先出现了雨季后零星死亡现象,近两年来,苗木异常情况出现的愈发提前,出现了幼果发育期部分苗木叶片严重发黄、秋季死亡的现象,并且表现异常的苗木数量以及累计死亡苗木数量逐年增加。经观察根部环境和病原菌检查可以确认,导致苗木衰弱的原因为定植时土壤改良材料不足,并且混拌不均匀,根系周围土壤透气性差、苗木根系腐烂。针对上述情况,于2018年8月10日使用3000倍噁霉灵(有效成分99%)+1500倍甲霜•锰锌(有效成分代森锰锌48%、甲霜灵10%)进行灌根,每株使用滴灌施用药液12㎏;9月10日、9月20日分别使用亲土一号灌根,亲土一号每亩每次使用量5升、每株使用滴灌施用肥液12㎏;10月8日秋季新梢停长后使用松树锯末扩穴,顺定植行开沟,施肥沟内侧边沿距离苗木根茎30-35㎝,沟深35㎝,宽度20㎝,单株用松树锯末量为0.02方,开沟后将松树锯末均匀撒在沟底和沟两侧,并与原土拌匀,而后使用上述混拌土对沟进行回填并及时浇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的植株与对照植株(未采取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壮方法的苗木)于2019年5月统计黄化率、2019年10月统计新根长度和死亡率。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表二:表二:2019年分析比对结果处理黄化率(%)死亡率(%)新根长度(㎝)本复壮方法210.811.4对照466.22.3根据表二的比对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的植株相对于对照植株,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的植株的黄化率明显降低,且死亡率的降低幅度更大,而且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莓弱树复壮方法进行复壮的植株的苗木根系有大量的新根生成,几乎是对照植株的5倍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采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防治,可以彻底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之后采用亲土一号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并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同时再配以锯末增加土壤透气性,相互配合可以促进弱苗生根,进而达到弱苗复壮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局部补植可能造成的大树和补植的小苗种植在同一地块后续管理不便的情况,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目前已有的产量,还可以在苗木刚开始发黄、长势刚开始衰弱就可以采取该措施进行补救,有效降低了苗木死亡率、无需等到苗木死亡或丧失培养价值后才进行补植,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可以在苗木刚开始发黄、长势刚开始衰弱就采取的及时有效措施,有效降低了苗木死亡率、无需等到苗木死亡或丧失培养价值后才进行补植,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现对于局部补植,本发明对于苗木的土壤改良程度优于局部补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土壤杀菌、促进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增加土壤透气性等多重角度,促进弱苗生根,进而达到弱苗复壮的目的,而局部补植中即使重新投入土壤改良材料,效果也不如本发明实施例明显,而且避免了局部补植可能造成的大树和补植的小苗种植在同一地块,后续管理不便的情况。与整块重栽相比避免了移动仍有栽培价值的苗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目前已有的产量,成本也大大低于整块重栽。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