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非试管快繁中的温湿度调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3479发布日期:2020-04-24 17:4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非试管快繁中的温湿度调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非试管快繁中的温湿度调控设备。



背景技术: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的育苗技术,通过计算机对环境的精确模拟,为植物离体材料的发育创造了最佳的温光气热营养激素环境,从而使植物的全息性得到尽快地表达,以实现种苗的快速成苗与几何倍增,这就是植物非试管克隆新技术的技术核心,由此可见进行非试管快繁育苗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环境,而环境的中对植物影响最大的便是温室度,温度和湿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植物并不单纯受温度或者湿度的影响,而是两种综合的结果,因此,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湿度也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才能确保幼苗快速生长。

在育苗室密闭的环境中,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植物周边微生物新陈代谢等会造成温湿度发生变化,另外,虽然育苗室环境密闭,依旧不可完全消除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长期的阴雨天气会造成外界空气湿度增大,外界空气渗入育苗室内后,进而会影响育苗室内环境,为了使幼苗始终在最适温湿度的环境下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育苗的温湿度装置,包括育苗室,育苗室的底面上培育有幼苗,育苗室外部设有空调外机和水箱,空调与控制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空调的通风总管设置在育苗室上方,通风总管下侧均匀分布有温湿度调控头,温湿度调控头上的喷头的接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内设有抽水的水泵,水泵与总控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育苗室的前后侧墙壁上安装有温度计和湿度计,且温度计和湿度计的数目均与温湿度调控头数目一一对应,温度计和湿度计与总控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

所述温湿度调控头包括外壳和调节筒,外壳上下端均开口,外壳上端开口与通风总管连通,外壳上下端开口均分布有尖端朝下的三角形结构固定挡风板,相邻固定挡风板之间形成尖端朝上的三角形空槽,外壳下端的开口部位设有喷头,喷头通过第一支杆与外壳固定连接,喷头的喷口朝下,喷头接口处穿过外壳侧壁,所述调节筒上下两端均分布有与相邻固定挡风板之间三角形空槽适配的活动挡风板,活动挡风板水平边缘于调节筒转动连接,调节转筒内部设有两个伸缩杆,伸缩杆与总控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两个伸缩杆底端分别与托板的上下两侧固定,且伸缩杆通过第二支杆与调节筒固定连接,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位于同一端的活动挡风板均通过推拉杆与推拉板连接,推拉杆一端与活动挡风板铰接,推拉杆另一端与推拉板铰接,调节筒上下边缘均设有固定环,相邻活动挡风板之间的间隙处为固定环的固定部,固定部与固定挡风板尖端固定连接,调节筒将外壳内部分为圆环形的第一通风腔和圆筒状的第二通风腔。

本发明进行温湿度调控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需要进行非试管快繁的幼苗在育苗室内进行育苗。

第二步:利用温度计对育苗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利用湿度计对育苗室内的湿度进行检测,并且温度计和湿度计将各自检测到的育苗室内温度信息和育苗室内湿度信息通过数据线发送至控制终端的计算机。

第三步:控制终端的计算机根据温度计和湿度计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控制空调、水泵、阀门和伸缩杆的开闭,对育苗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接口处设有阀门,阀门与控制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挡风板边缘设有密封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腔内活性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空调的制热和制冷功能对育苗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且在空调的通风总管上安装温湿度调控头,温湿度调控头内设置有喷头,当育苗室内湿度较低时,利用喷头喷水增大育苗室内的湿度,当育苗室内湿度较高时,利用第一通风腔内活性炭吸附空气中水分,进行干燥,而且第一通风腔和第二通风腔利用活动挡风板和固定挡风板隔开,活动挡风板利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矢量喷管的原理,利用伸缩杆控制活动挡风板的开闭,利用伸缩杆控制活动挡风板的开闭与阀门相比,可对大直径的管径进行开闭,当伸缩杆伸长时,活动挡风板将固定挡风板之间的空槽关闭,实现第二通风腔的密封,防止活性炭与第二通风腔内空气接触,当伸缩杆收缩时,活动挡风板将固定挡风板之间的空槽打开,使第二通风腔内空气进入第一通风腔进行干燥,相比阀门切换的方式,并且活动挡风板形成锥形结构,如同航空发动机进气口的整流罩一样,减小了空气的阻力,避免了空气扰流,使空气能够顺利进入第一通风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为气流仅在第二通风腔内流动时温室度调控头结构图;

图3为气流在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内流动时温室度调控头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外壳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挡风板分布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活动挡风板打开时调节筒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活动挡风板关闭时调节筒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控制机构流程图。

图中标号:1育苗室;2空调;3水箱;4幼苗;5通风总管;6水管;7温湿度调控头;8温度计;9湿度计;10外壳;1001第一通风腔;1002第二通风腔;11调节筒;1101固定环;1102固定部;12活性炭;13喷头;1301阀门;14第一支杆;15固定挡风板;16活动挡风板;17推拉杆;18推拉板;19伸缩杆;20第二支杆;21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育苗的温湿度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育苗室1,育苗室1的底面上培育有幼苗4,如图1所示,育苗室1外部设有空调外机2和水箱3,空调2与控制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空调2的通风总管5设置在育苗室1上方,通风总管5下侧均匀分布有温湿度调控头7,温湿度调控头7上的喷头13的接口通过水管6与水箱3连通,水箱3内设有抽水的水泵,水泵与总控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育苗室1的前后侧墙壁上安装有温度计8和湿度计9,且温度计8和湿度计9的数目均与温湿度调控头7数目一一对应,温度计8和湿度计9与总控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

所述温湿度调控头7包括外壳10和调节筒11,如图4所示,外壳10上下端均开口,外壳10上端开口与通风总管5连通,如图4所示,外壳10上下端开口均分布有尖端朝下的三角形结构固定挡风板15,相邻固定挡风板15之间形成尖端朝上的三角形空槽,外壳10下端的开口部位设有喷头13,喷头13通过第一支杆14与外壳10固定连接,喷头13的喷口朝下,喷头13接口处穿过外壳10侧壁,且喷头13接口处设有阀门1301,阀门1301与控制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如图5、6所述调节筒11上下两端均分布有与相邻固定挡风板15之间三角形空槽适配的活动挡风板16,活动挡风板17边缘设有密封橡胶垫,活动挡风板16水平边缘于调节筒11转动连接,调节转筒11内部设有两个伸缩杆19,伸缩杆19与总控终端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两个伸缩杆19底端分别与托板21的上下两侧固定,且伸缩杆19通过第二支杆20与调节筒11固定连接,伸缩杆19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18,如图5、6所示,位于同一端的活动挡风板16均通过推拉杆17与推拉板18连接,其中,推拉杆17一端与活动挡风板16铰接,推拉杆17另一端与推拉板18铰接,调节筒11上下边缘均设有固定环1101,相邻活动挡风板16之间的间隙处为固定环1101的固定部1102,固定部1102与固定挡风板15尖端固定连接,调节筒11将外壳10内部分为圆环形的第一通风腔1001和圆筒状的第二通风腔1002,且第一通风腔1001内活性炭12。

本发明进行温湿度调控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需要进行非试管快繁的幼苗4在育苗室1内进行育苗。

第二步:利用温度计8对育苗室1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利用湿度计9对育苗室1内的湿度进行检测,并且温度计8和湿度计9将各自检测到的育苗室1内温度信息和育苗室1内湿度信息通过数据线发送至控制终端的计算机。

第三步:控制终端的计算机根据温度计8和湿度计9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控制空调2、水泵、阀门1301和伸缩杆19的开闭,对育苗室1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

育苗室1内温湿度包括如下情况:温度高湿度高、温度高湿度适宜、温度高湿度低、温度适宜湿度高、温度适宜湿度适宜、温度适宜湿度低,温度低湿度高、温度低湿度适宜、温度低湿度度九种情况。

温度高于幼苗4最适温度时,直接开启空调2的制冷功能进行降温,温度低于幼苗4最适温度时,开启空调2的制热功能进行升温,使育苗室1内温度保持在幼苗4生长所需的最适宜温度,当温度适宜,需要进行湿度调节时,将空调2排出的空气调整成室温,使空调2仅产生气体促进育苗室1内气体流动。

育苗室1内湿度高于幼苗4最适湿度时,如图3所示,伸缩杆19处于收缩状态,如图6所示,活动挡风板16关闭,将固定挡风板15之间的空槽打开,且活动挡风板16形成锥形,空调2产生的空气经过第一通风腔1001内的活性炭12吸附之后从第二通风腔1002流出进入育苗室1,利用活性炭12将通风总管5内流动气体的水分吸附去除。

育苗室1内湿度低于幼苗4最适温度,如图2所示,伸缩杆19处于伸长状态,如图5所示,活动挡风板16打开将固定挡风板15之间的空槽封闭,空调2制热产生的热空气直接从第二通风腔1002流出,并且热空气在壳体10下端的开口部位与喷头13喷出的水混合,形成水雾,增大育苗室1内空气的温湿度。

值得注意的时,本发明所述的幼苗4最适温度为18-32摄氏度,而相对湿度则保持在60%-7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