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643发布日期:2019-09-29 14:2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



背景技术:

淡水龙虾是一种经济型淡水虾种,它具有6大特点:一是体大肥美;二是生长快、产量高;三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四是适应性强,能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生存;五是食性杂,既能吃动物性饲料,也能吃人工配合饲料和腐殖质;六是经济效益高。

小龙虾在养殖中具有爬岸栖息和掘洞栖息的习性,传统的养殖塘一般采用泥土堆砌,边沿容易坍塌、破坏龙虾栖息洞穴,且容易攀爬造成逃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包括若干前杆、若干后杆、若干连杆、若干挡板以及栖息网,所述的若干后杆围绕养殖池边沿垂直于养殖池池底依次设置,所述的若干前杆在养殖池内邻近后杆依次设置,所述的前杆与对应的后杆通过连杆相互连接,所述的栖息网的一端与前杆的顶部连接固定,所述的栖息网下端部分浸没在养殖池池水中,的栖息网上端部分伸出养殖池水面,所述的后杆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挡板的两侧配合插设在相邻的两根后杆的滑槽上且与养殖池边沿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杆的底部通过尖锚插入养殖池的底部的泥土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杆与后杆的前后端面依次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接口,所述的栖息网的上端以及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卡接口配合的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排布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杆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通过卡块与后杆呈垂直固定,支撑杆通过铆钉固定在养殖池岸面贴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对现有的泥土堆砌的养殖池进行改造,不仅通过栖息网在岸边造人工栖息地,通过通过挡板增加养殖池牢固度,防止塌陷,在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养殖虾可进行掘洞栖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小龙虾养殖池防逃逸改造套件,包括若干前杆1、若干后杆2、若干连杆3、若干挡板4以及栖息网5,所述的若干后杆2围绕养殖池边沿垂直于养殖池池底依次设置,所述的若干前杆1在养殖池内邻近后杆2依次设置,所述的前杆1与对应的后杆2通过连杆3相互连接,所述的栖息网5的一端与前杆1的顶部连接固定,所述的栖息网5下端部分浸没在养殖池池水中,的栖息网5上端部分伸出养殖池水面,所述的后杆2的两侧设置有滑槽21,所述的挡板4的两侧配合插设在相邻的两根后杆2的滑槽21上且与养殖池边沿贴合,本实施例通过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改造套件对现有的养殖池进行改造,改造方便,成本低,适应性好,通过栖息网5在岸边造人工栖息地,通过通过挡板4增加养殖池牢固度,防止塌陷,所述的后杆2的底部通过尖锚22插入养殖池的底部的泥土中,使得后杆2固定更加稳固,所述的前杆1与后杆2的前后端面依次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接口,所述的栖息网5的上端以及连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卡接口配合的卡块,所述的挡板4排布设置有通孔41,在挡板4上设置有若干通孔41,养殖虾可进行掘洞栖息,所述的后杆2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的支撑杆6通过卡块与后杆2呈垂直固定,支撑杆6通过铆钉61固定在养殖池岸面贴合固定。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