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水域功能布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2307发布日期:2019-11-08 23:0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水域功能布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水域功能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从2013年开始,池塘工业化养殖在我国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调结构、转型升级的模式之一。该模式主要是利用2%~5%的养殖水域建设具有气提推水增氧和集排污装备的系列水槽作为养殖区,进行类似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其它95%~98%的面积作为净化区,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但是该模式目前尚有如下缺陷:(1)集排污装备收集效果差、处理不彻底;(2)主养区域水流回流,形成小循环,净化区水体不能形成整体有效的微流水;(3)净化区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出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水域功能布局结构,对池塘工业化净化区功能进行优化改进,各个功能区域相对独立而又串联成一个整体,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沿着水流,养殖尾水经逐级吸收、利用、转化,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和节水生产,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水域功能布局结构,所述布局结构包括主养区域与净化区域,所述主养区域为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所述净化区域包括相间设置的鱼类养殖净化区、水生植物净化区、青虾养殖净化区、河蟹养殖净化区,其中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的水流流向依次经鱼类养殖净化区、水生植物净化区、青虾养殖净化区、河蟹养殖净化区后回到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形成循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布局结构为由池塘外周池埂围成的全封闭式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还包括一整套流水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和集排污设备处理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鱼类养殖净化区、水生植物净化区、青虾养殖净化区、河蟹养殖净化区之间以池塘内埂分隔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池塘内埂一侧设置有拦网式过水通道或底埋管式过水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鱼类养殖净化区、水生植物净化区、青虾养殖净化区、河蟹养殖净化区内顺着水流方向设置有推水增氧设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鱼类养殖净化区用以养殖净化水体鱼类和草食性鱼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有两个,分别位于布局结构的两端;其中每个水生植物净化区内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为1/4~1/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青虾养殖净化区、河蟹养殖净化区内设置有内拦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青虾养殖净化区、河蟹养殖净化区内水草的种植面积为1/4~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尾水在经过集排污初步处理后,再次逐步经过鱼类养殖净化区、水生植物净化区、青虾养殖净化区和河蟹养殖净化区进行生物净化,经过多级的吸收、转化、利用,实现水体生态净化、循环利用、达标排放;

2. 改变多品种混养、净化效果差的模式,实行各品种区域化生态单养,一方面增加了水体净化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3. 整个养殖水域具有定向的微流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池塘工业化养殖水域功能布局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水域功能布局结构,所述布局结构包括主养区域与净化区域,所述主养区域为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所述净化区域包括相间设置的鱼类养殖净化区2、水生植物净化区3、青虾养殖净化区4、河蟹养殖净化区5,其中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的水流流向依次经鱼类养殖净化区2、水生植物净化区3、青虾养殖净化区4、河蟹养殖净化区5后回到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形成循环。

具体的,所述布局结构为由池塘外周池埂6围成的全封闭式结构。

具体的,所述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还包括一整套流水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和集排污设备处理系统(图中并未示出)。更为具体的,此处的一整套流水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和集排污设备处理系统采用本领域通用的系统,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所述鱼类养殖净化区2、水生植物净化区3、青虾养殖净化区4、河蟹养殖净化区5之间以池塘内埂分隔设置。更为具体的,所述池塘内埂一侧设置有拦网式过水通道7或底埋管式过水通道10。进一步的,采用拦网式过水通道7或底埋管式过水通道10确保水流畅通,使各个净化区域彼此独立,而又相互通过水流融为一体。

具体的,所述鱼类养殖净化区2、水生植物净化区3、青虾养殖净化区4、河蟹养殖净化区5内顺着水流方向设置有推水增氧设备(图中并未示出)。进一步的,该推水增氧设备具体为水车式增氧机等。

具体的,所述鱼类养殖净化区2用以养殖净化水体鱼类和草食性鱼类。更为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净化水体的鱼类可以为鲢鳙滤食性鱼类和细鳞斜颌鲴等,而草食性鱼类可以为草鱼等。

具体的,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3有两个,分别位于布局结构的两端;其中每个水生植物净化区3内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为1/4~1/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水生植物选择挺水、浮叶植物等吸附、净化能力强的品种,同时兼具一定经济价值的品种更佳。

具体的,所述青虾养殖净化区4、河蟹养殖净化区5内设置有内拦网8。更为具体的,所述内拦网8至少有一个,根据青虾养殖净化区4、河蟹养殖净化区5的面积大小在内部增加数目不等的内拦网8,其中内拦网8与池塘内埂或池塘外周池埂6之间形成一过水通道,以阻拦水流,以增加水流路径。

具体的,所述青虾养殖净化区4、河蟹养殖净化区5内水草的种植面积为1/4~1/2。进一步的,水草选择适宜青虾、河蟹生长的品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池塘内埂呈由第一横向内埂11、第二横向内埂12、第三横向内埂13、第一纵向内埂9连接形成一“E”字形结构,其中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鱼类养殖净化区2设置于第一纵向内埂9与池塘外周池埂6之间,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的水流直接流向鱼类养殖净化区2内;其中一个水生植物净化区3设置于第一横向内埂11与池塘外周池埂6之间,且鱼类养殖净化区2与该水生植物净化区3之间通过底埋管式过水通道10间隔设置;所述青虾养殖净化区4设置于第一横向内埂11、第二横向内埂12、第一纵向内埂9、池塘外周池埂6之间,且水生植物净化区3与青虾养殖净化区4之间通过拦网式过水通道7间隔设置;所述河蟹养殖净化区5设置于第二横向内埂12、第三横向内埂13、第一纵向内埂9、池塘外周池埂6之间,且青虾养殖净化区4与河蟹养殖净化区5之间通过拦网式过水通道7间隔设置;其中另一个水生植物净化区3设置于第三第一横向内埂11与池塘外周池埂6之间,且河蟹养殖净化区5与该水生植物净化区3之间通过底埋管式过水通道10间隔设置,进一步的该水生植物净化区3的水直接流向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循环使用;其中,在池塘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区1内设置有气提推水完成水体的循环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优化生态,通过功能分区,逐级吸收、转化、利用,通过生物净化实现生态净化、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净化区域采用区域化单养,提升了产品品质和整个净化区域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实用新型新模式绿色生态、优质高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