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7403发布日期:2019-12-13 17:1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用播种或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小苗,苗木密度大,每个苗木所占营养空间小,要培育大苗必须进行移栽,根据园林绿化对各种规格苗木的要求和培育方式需要,可移栽一次或多次,移栽能够扩大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如光照空间,通风空间和枝干生长空间,根系生长、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空间,移栽时对根系的修剪,还能刺激苗木根系发育,多生须根,提高绿化成活率,移栽一般为近距离移栽或远距离移栽,而对于远距离的移栽,如何保护苗木的生长同样至关重要,目前现有的移栽装置,不能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的功能,当苗木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无法保证苗木的生长,容易造成苗木成活率低,降低了移栽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具备可以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移栽装置不能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营养液箱,所述营养液箱的正面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营养液箱的右侧设置有加液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液装置包括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的右侧连通有加液泵,所述加液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液泵的顶部连通有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远离加液泵的一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侧连通有流孔管,所述流孔管内侧连通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的内腔横向设置有育苗板,所述放置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土壤水分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控制箱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所述控制箱的左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尘板,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和加液泵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土壤水分传感器的输入端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正面顶部的两侧和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与导管内侧的两侧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营养液箱、控制装置、加液装置、输送管、导管、流孔管、放置箱、育苗板、土壤水分传感器和固定块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可以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移栽装置不能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问题,当苗木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可以保证苗木的生长,不会造成苗木成活率低,提高了移栽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块,对导管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导管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通过设置安装座,对加液泵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防抖动的问题,解决了加液泵在工作使用时容易出现抖动的问题,通过设置挡尘板,对散热孔起到了防尘的作用,解决了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控制箱内,造成单片机出现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箱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图中:1底板、2营养液箱、3控制装置、31控制箱、32显示屏、33控制面板、34单片机、4加液装置、41吸液管、42加液泵、43安装座、44出液管、5输送管、6导管、7流孔管、8放置箱、9育苗板、10土壤水分传感器、1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一种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营养液箱2,营养液箱2的正面设置有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包括控制箱31,控制箱3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2,控制箱3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3,控制箱3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34,控制箱31的左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尘板,通过设置挡尘板,对散热孔起到了防尘的作用,解决了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控制箱31内,造成单片机34出现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单片机34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33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单片机34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32和加液泵42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单片机34的输出端土壤水分传感器10的输入端双向电连接,营养液箱2的右侧设置有加液装置4,加液装置4包括吸液管41,吸液管41的右侧连通有加液泵42,加液泵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3,通过设置安装座43,对加液泵42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防抖动的问题,解决了加液泵42在工作使用时容易出现抖动的问题,安装座43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加液泵42的顶部连通有出液管44,出液管44远离加液泵42的一端连通有输送管5,输送管5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连通有导管6,导管6的内侧连通有流孔管7,流孔管7内侧连通有放置箱8,放置箱8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放置箱8正面顶部的两侧和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通过设置固定块11,对导管6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导管6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固定块11的外侧与导管6内侧的两侧固定连接,放置箱8的内腔横向设置有育苗板9,放置箱8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土壤水分传感器10,通过设置底板1、营养液箱2、控制装置3、加液装置4、输送管5、导管6、流孔管7、放置箱8、育苗板9、土壤水分传感器10和固定块11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可以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移栽装置不能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问题,当苗木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可以保证苗木的生长,不会造成苗木成活率低,提高了移栽装置的实用性。

使用时,人们首先将土壤铺设在放置箱8内,再将育苗板9及苗木放置在放置箱8内,再次铺设土壤后,通过控制面板33设定土壤水分传感器10的监测参数,控制面板33将数据发送至单片机34,单片机34将数据发送至显示屏32进行显示,人们确定输入的数据准确无误后,单片机34将数据进行保存,单片机34发送数据至土壤水分传感器10,使其监测放置箱8内土壤的水分情况,当土壤水分传感器10监测到放置箱8内土壤水分低于设定值时,土壤水分传感器10将数据反馈至单片机34,单片机34处理后启动加液泵42,加液泵42通过吸液管41对营养液箱2内液体进行抽动,加液泵42通过出液管44、输送管5和导管6将液体输送至流孔管7内,流孔管7对放置箱8内土壤进行补充营养液,当土壤水分传感器10监测到放置箱8内土壤水分达到设定值后,土壤水分传感器10将数据反馈至单片机34,单片机34处理后关闭加液泵42,从而达到了可以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优点。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园林苗木种植移栽装置,通过底板1、营养液箱2、控制装置3、加液装置4、输送管5、导管6、流孔管7、放置箱8、育苗板9、土壤水分传感器10和固定块11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移栽装置不能检测土壤养分及添加营养液功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