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颡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7586发布日期:2019-10-29 20:2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颡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黄颡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黄颡鱼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黄颡鱼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

黄颡鱼受精卵为粘性卵,能够牢固粘附于水草、岩石、网片上,产卵后可取出置于流水或静水充氧池中孵化,水温和溶氧对黄颡鱼孵化影响很大,但是现有的孵化装置存在黄颡鱼孵化位置不均匀,单位体积水中可孵化的数量有限和网布采用棕榈皮,容易腐烂败坏水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颡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黄颡鱼孵化位置不均匀,单位体积水中可孵化的数量有限和网布采用棕榈皮,容易腐烂败坏水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颡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装置,包括水泥池,所述水泥池下端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排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水泥池上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插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和另一立柱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和另一滑动槽间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侧活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网布,所述网布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内固定连接有网片。

优选的所述水泥池的长度为5米,宽度为3米,且水泥池四角呈弧形,并且水泥池底部四周的高度高于水泥池底部中间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的最高点等于水泥池底部最低点,且排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宽度大于水泥池内部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长度大于水泥池内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网布为尼龙材质,且网布的高度大于滑动杆到水泥池底部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网片的长度为30厘米,宽度为20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黄颡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装置,在现有的水池的基础上,进行了添加限位块、立柱、支撑杆、滑动槽、滑动杆、网布和网片的改动,通过网布和网片的配合使用,将网片吊在水池中,且网片采用尼龙材质制成,不会腐烂,不影响水池中的水质,提高单位体积水体黄颡鱼受精卵的孵化数量,通过限位块、立柱、支撑杆、滑动槽和滑动杆的配合使用,增加水池内网片的数量,且可调节网片的位置,提高孵化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泥池;2、排水口;3、进水口;4、限位孔;5、立柱;6、支撑杆;7、滑动槽;8、滑动杆;9、网布;10、框架;11、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黄颡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装置,包括水泥池1、排水口2、进水口3、限位孔4、立柱5、支撑杆6、滑动槽7、滑动杆8、网布9、框架10和网片11,水泥池1下端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排水口2和进水口3,水泥池1上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孔4,限位孔4内插接有立柱5,立柱5和另一立柱5间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内侧开设有滑动槽7,滑动槽7和另一滑动槽7间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滑动杆8,滑动杆8外侧活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网布9,网布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10,框架10内固定连接有网片11;

进一步的,水泥池1的长度为5米,宽度为3米,且水泥池1四角呈弧形,并且水泥池1底部四周的高度高于水泥池1底部中间的高度,弧形设计便于水流在水泥池1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排水口2的最高点等于水泥池1底部最低点,且排水口2的高度低于进水口3的高度,确保水泥池1内的水全部可以排尽;

进一步的,支撑杆6的宽度大于水泥池1内部的宽度,通过设置支撑杆6,确保水泥池1内的从前往后的范围全部被利用;

进一步的,滑动杆8的长度大于水泥池1内部的长度,通过设置滑动杆8,便于固定网布9,增加水泥池1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网布9为尼龙材质,且网布9的高度大于滑动杆8到水泥池1底部的距离,通过设置网布9,不会腐烂,不影响水泥池1内的水质,且确保网片11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网片11的长度为3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通过设置网片11,将每个黄颡鱼单独吊在网片11上孵化,提高水泥池1的孵化效率。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进水口3往水泥池1加入适量的清水,将滑动杆8放入滑动槽7内,然后将立柱5插入限位孔4内,将待产卵的黄颡鱼放在框架10内的网片11上,将网片11放入用水泥池1内,直至网片11被水全部淹没,将框架10上端的网布9固定在滑动杆8上,直至滑动杆8上挂满后,将滑动杆8向后推动,此时滑动杆8两端在支撑杆6内的滑动槽7内向后滑动,直至水泥池1内放满网片11,孵化完成后,反向操作刚才的步骤取出网片11,然后打开排水口2,放出水泥池1内的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