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用拖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8774发布日期:2019-10-22 20:02阅读:2446来源:国知局
捕捞用拖网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渔业作业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捕捞效果的捕捞用拖网。



背景技术:

在捕捞作业中,拖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捕捞工具。其能够在船舶的拖动下在海底或者海水中进行前进,并且将所经过水域中的鱼类、虾类等捕捞对象送入到拖网中,以达到捕捞的目的。传统的拖网其是通过两端的翼网与船舶上的牵引绳之间的连接来实现拖拽移动的,但是翼网在朝向牵引绳的方向上,其面积逐渐缩小,这样就会导致其降低所经过区域的捕捞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捞用拖网,其能够在拖网展开和拖拽的过程中保证翼网的展开面积,有效提高对捕捞对象的捕捞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中所述的捕捞用拖网,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入口处,所述入口处设置有向牵引绳方向延伸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翼网,在翼网与牵引绳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支撑翼网的支撑杆;所述翼网的上边沿安装在上固定绳上,翼网的下边沿安装在下固定绳上,且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均与入口处对应的边沿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本体的径向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在本体的后端设置有通过绳索固定的出口。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上固定绳和支撑杆的上端分布并固定有若干个浮球,下固定绳和支撑杆的下端分布并固定有若干个重物块。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支撑杆为钢管。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翼网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宽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能够通过改进翼网部分的结构,实现对所经过区域中待捕捞对象(如鱼类、虾类等)的捕捞效果,增加捕捞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翼网;3、浮球;4、重物块;5、支撑杆;6、牵引绳;7、入口处;8、上固定绳;9、下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一种捕捞用拖网,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入口处7,所述入口处7设置有向牵引绳6方向延伸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翼网2,在翼网2与牵引绳6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支撑翼网2的支撑杆5;所述翼网2的上边沿安装在上固定绳8上,翼网2的下边沿安装在下固定绳9上,且上固定绳8和下固定绳9均与入口处7对应的边沿连接。所述本体1的径向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在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通过绳索固定的出口。所述上固定绳8分布并固定有若干个浮球3,下固定绳9上分布并固定有若干个重物块4。所述支撑杆5为钢管,在支撑杆5的上端同样安装有浮球3,在支撑杆5的下端安装有重物块4。所述翼网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宽度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主要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本体1为网兜状的结构,并且本体1的径向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在本体1的后端开有通过绳索扎紧的出口,在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入口处7。本体1作为主要的捕捞作业部位,其可以设置多种型号以适应不同的捕捞对象。

在本体1的入口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翼网2,翼网2在朝向牵引绳6的方向上宽度大体上保持一致。翼网2主要是通过端部的支撑杆5来实现支撑的,支撑杆5采用钢管或其它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其能够用来展开翼网2并保持翼网2在水体中的展开状态,并通过浮球3和重物块4来保持自身姿态的稳定性。

在翼网2的上部通过上固定绳8以及与上固定绳8连接的浮球3来实现在水中向上的牵引作用力,在翼网2的下部通过下固定绳9以及与下固定绳9连接的重物块4来实现向下的作用力,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翼网2在水体中的展开状态。从而在入口7的两侧形成较大的捕捞面积,增加鱼群等捕捞对象进入到本体1中的几率,提高捕捞效果和产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