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加大尼龙钓鱼线打结的拉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354发布日期:2019-11-15 20:56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加大尼龙钓鱼线打结的拉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加大尼龙钓鱼线打结的拉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户外活动,钓鱼成为了人们日常的外出户外活动,而钓鱼线是钓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钓鱼线:就是钓鱼时鱼竿上所挂的线,目前,钓鱼用的钓鱼丝主要有:尼龙线、碳素线、钢丝线、布编织线、合成线、陶瓷线等,其中,尼龙丝是应用最多的,尼龙丝是以聚酰胺树脂经干燥、熔融、喷丝、冷却成型、牵伸、给油给湿、拉伸定型,最后卷绕而成,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但是尼龙丝打结后强力与不打结时的强力比值为0.5以下,现有技术鱼线打结后的强力会降低很多,从而导致在钓鱼时鱼线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改良加大尼龙钓鱼线打结的拉力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鱼线打结后的强力会降低很多,从而导致在钓鱼时鱼线损坏的问题,达到加大鱼线打结的拉力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良加大尼龙钓鱼线打结的拉力结构,包括鱼线、杆稍绳、八字环和棉线,所述鱼线左端外侧套有杆稍绳,所述杆稍绳左端与八字环右端进行索接,所述棉线设置于鱼线右端打结处。

进一步的,所述八字环中部外侧设置有鱼纹状的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杆稍绳的长度为10cm。

进一步地,所述棉线的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八字环采用金属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鱼线采用尼龙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鱼线打结后的强力会降低很多,从而导致在钓鱼时鱼线损坏的问题,通过在鱼线外套有杆稍绳,将杆稍绳一端与八字环右端形成线结后进行拉紧固定,使鱼线的拉力加大一倍,并且在鱼线末端打结处加设一圈棉线,加棉线能够减少线与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鱼线的拉力加强,达到加大鱼线打结的拉力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鱼线-1、杆稍绳-2、八字环-3、棉线-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加大尼龙钓鱼线打结的拉力结构:包括鱼线1、杆稍绳2、八字环3和棉线4,鱼线1左端外侧套有杆稍绳2,杆稍绳2左端与八字环3右端进行索接,棉线4设置于鱼线1右端打结处。

其中,所述八字环3中部外侧设置有鱼纹状的防滑纹,便于使用。

其中,所述杆稍绳2的长度为10cm,便于对鱼线1进行打结。

其中,所述棉线4的厚度为2mm,有利于减少线与线之间的摩擦力,加大鱼线1的拉力。

其中,所述八字环3采用金属材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强度。

其中,所述鱼线1采用尼龙材质,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

本专利所述的八字环3,是台钓线组中的小配件,八字环3两个作用,主要作用是连接主线和子线的,其次就是释放掉鱼对线的旋转力,一般有的鱼上钩后旋转比较厉害,八字环3可以释放掉鱼对线体的旋转力。

工作原理:首先将鱼线1穿过杆稍绳2内侧,通过打火机将一端烤一下进行固定,将八字环3右端从杆稍绳2中穿过,并且在八字环3中部绕线三至四圈,线头通过八字环3右端小孔,接着通过辅助工具螺丝刀或者锥子,穿过八字环3左端小孔,这样能更好的用到力气,线结往右边推,慢慢整理,推上去之后,两端的杆稍绳2进行拉紧,从而形成线结,使鱼线1的拉力加大一倍,并且在鱼线1末端打结处加一圈棉线4,加棉线4能够减少线与线的摩擦力,从而使鱼线1的拉力加强,进而一枚专钓巨物的八字环3连接完毕,为解决鱼线1打结后的强力会降低很多,从而导致在钓鱼时鱼线1损坏的问题,通过在鱼线1外套有杆稍绳2,将杆稍绳2一端与八字环3右端形成线结后进行拉紧固定,使鱼线1的拉力加大一倍,并且在鱼线1末端打结处加设一圈棉线4,加棉线4能够减少线与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鱼线1的拉力加强,达到加大鱼线1打结的拉力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