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1284发布日期:2019-12-27 14:12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电子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捕鼠器。



背景技术:

在电厂和变电所中,有些位置由于地处偏僻且维护周期性间隔较长,导致鼠患鼠害较为严重。鼠害的存在对电厂和变电站的线路安全存在较大的危害。目前市面上的捕鼠器一般为非连续性捕鼠,工作效率较低,且如果连续捕鼠笼内有鼠,一般其他老鼠会避开此捕鼠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捕鼠器,该电子捕鼠器不仅自动化程度高,可连续自动捕鼠,而且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捕鼠器,包括电控捕鼠装置、自动投放引诱饵料装置、储鼠笼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控捕鼠装置包括一前后贯通的老鼠行走通道,所述老鼠行走通道中部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老鼠进入的红外检测模块,所述老鼠行走通道前、后侧分别设有可封住老鼠行走通道前、后侧的电控门装置,所述自动投放引诱饵料装置包括饵料投放槽和饵料电控储仓,所述饵料投放槽设于老鼠行走通道中部底面上,所述饵料电控储仓设于所述饵料投放槽正上方,所述红外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的采集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控门装置和饵料电控储仓分别与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老鼠行走通道的中部侧壁上开有进笼口,并经进笼通道与设于电控捕鼠装置旁侧的储鼠笼的单向门相连接,以使老鼠通过进笼口单向进入储鼠笼。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门装置包括电控门和用于驱动电控门翻转以封住老鼠行走通道的电控门电机,所述电控门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投放引诱饵料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饵料投放槽下部,以感测饵料重量,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的采集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饵料电控储仓包括漏斗状储仓,设于储仓出料口的投料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投料机构工作以控制投料的投料电机,所述投料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机构为由转轴和设于转轴周部的若干辐板构成的星形投料机构,所述两相邻辐板之间形成定量投料斗,所述定量投料斗的大小与储仓出料口相适应,以装入定量的饵料并封住储仓出料口,所述投料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接,以通过驱动星形投料机构旋转,向所述饵料投放槽中定量投入定量投料斗中的饵料。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机构为投料挡板,所述投料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投料挡板相连接,以通过驱动投料挡板旋转,开启或封住储仓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鼠笼为双笼式储鼠笼,所述双笼式储鼠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侧壁上设有第一单向门,所述笼体内部设有将笼体分隔为主储鼠室和副储鼠室的第二单向门,所述第一单向门设于副储鼠室侧壁上且只能向副储鼠室内单向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门只能向主储鼠室内单向开启,所述主储鼠室侧壁上设有可打开的卸鼠门;所述双笼式储鼠笼挂设于电控捕鼠装置的老鼠行走通道的旁侧,且所述进笼通道与所述第一单向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门为单向透明门,以向老鼠行走通道中透出光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控自动投饵、捕鼠等装置的设置,可合理投放饵料,主动引诱老鼠进入饵料区,并通过红外检测和电控门的配合工作,进行自动捕鼠,然后使老鼠进入储鼠笼,从而达到捕鼠、储鼠分离,实现连续捕鼠。此外,该电子捕鼠器的结构设计合理,捕鼠装置与储鼠笼组装拆卸方便,易于维护,方便使用,因此,在仓库、变电站等场所使用以防范鼠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去掉储鼠笼)。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视图(去掉储鼠笼)。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鼠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捕鼠器,如图1、2、3、4所示,包括电控捕鼠装置、自动投放引诱饵料装置、储鼠笼和控制模块。电控捕鼠装置包括一前后贯通的老鼠行走通道1,老鼠行走通道1中部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老鼠进入的红外检测模块2,老鼠行走通道1前、后侧分别设有可封住老鼠行走通道前、后侧的电控门装置。电控门装置包括电控门3和用于驱动电控门3翻转以封住老鼠行走通道1的电控门电机4。红外检测模块2与控制模块5的采集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电控门电机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自动投放引诱饵料装置包括饵料投放槽6、称重传感器和饵料电控储仓,饵料投放槽6设于老鼠行走通道1中部底面上,称重传感器设于饵料投放槽6下部,以感测饵料重量,饵料电控储仓设于饵料投放槽正上方。饵料电控储仓包括漏斗状储仓7,设于储仓出料口的投料机构8,以及用于驱动投料机构8工作以控制投料的投料电机9。如图4所示,称重传感器与控制模块5的采集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投料电机9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漏斗状储仓7的顶部具有密封盖10,投料机构8为由转轴和设于转轴周部的若干辐板构成的星形投料机构,两相邻辐板之间形成定量投料斗,定量投料斗的大小与储仓出料口相适应,以装入定量的饵料并封住储仓出料口,投料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轴相连接,以通过驱动星形投料机构旋转,向饵料投放槽6中定量投入定量投料斗中的饵料。在其他实施例中,投料机构还可以为投料挡板,投料电机的输出端与投料挡板相连接,以通过驱动投料挡板旋转,开启或封住储仓出料口。

图5是本实施例中储鼠笼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储鼠笼为双笼式储鼠笼11,双笼式储鼠笼11包括笼体,笼体侧壁上设有第一单向门12,笼体内部设有将笼体分隔为主储鼠室13和副储鼠室14的第二单向门15,第一单向门12设于副储鼠室14侧壁上且只能向副储鼠室14内单向开启,第二单向门15只能向主储鼠室13内单向开启,主储鼠室13侧壁上设有可打开的卸鼠门16。双笼式储鼠笼11通过挂耳19挂设于电控捕鼠装置的老鼠行走通道1的旁侧,老鼠行走通道1的中部侧壁上开有进笼口17,并经进笼通道18与双笼式储鼠笼11的第一单向门12相连接,以使老鼠通过进笼口17单向进入双笼式储鼠笼11。

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门12为单向透明门,以向老鼠行走通道中透出光线。被捕获的老鼠寻着光线进入副储鼠室14,副储鼠室活动空间有限,老鼠会接着进入主储鼠室13,副储鼠室14主要用于隔离电控捕鼠装置和主储鼠笼,达到连续捕鼠的目的。主储鼠室13尺寸较大且较宽敞,用于存储捕获的老鼠,并可通过拉伸式的卸鼠门打开卸出老鼠。

本实施例中,储鼠笼上设有触发开关,该触发开关与控制模块的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当第一单向门打开到一定位置时,表示被捕获的老鼠已经进入副储鼠室,此时触发开关被触发,向控制模块发送复位信号,此时控制模块使电子捕鼠器各装置模块复位,开始重新捕获新的老鼠。

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捕鼠器还包括远程通信模块,远程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相连接,以在远程终端上实时监测捕鼠器的状态。

上述对开门电机控制捕鼠笼,双门由电机控制开关且电机由锂电池驱动电路板智能控制,电路板智能控制由红外传感器检测鼠进笼之后发出关闭信号至电机同时发送禁止投放诱鼠粮信号至投放模块,当鼠进入副储鼠笼后捕鼠笼复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捕鼠器的工作过程是:

向漏斗状储仓7投放足量的引诱饵料,然后将该电子捕鼠器放置在鼠害严重的场所,然后打开捕鼠器开关。此时,称重传感器感测饵料投放槽6上饵料的重量,如果饵料不足,则向控制模块5反馈相关信息,控制模块5控制投料电机9驱动投料机构8工作,向饵料投放槽6投入适量的饵料。

当有老鼠被饵料吸引,通过老鼠行走通道1来到饵料投放槽6位置时,红外检测模块2检测到老鼠,向控制模块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5控制老鼠行走通道前、后侧的电控门装置立即关闭电控门3。老鼠被困住后,寻着从进笼通道18透出的光线,从双笼式储鼠笼11的第一单向门12进入副储鼠室14。由于智能单向通行,而副储鼠室活动空间有限,老鼠会接着由第二单向门15进入主储鼠室13,从而被困在主储鼠室13内。当控制模块接到第一单向门12被打开的信号,意味着老鼠已经进入副储鼠室14,此时电子捕鼠器复位,电控门打开,重新开始捕获新的老鼠。当主储鼠室13储存了较多的老鼠后,可打开卸鼠门16卸出老鼠。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捕鼠器还可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将捕获老鼠的信息发送给远程终端或微信上,或者通过短信或电话等进行通知。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