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棒套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9787发布日期:2020-04-14 19: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棒套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棒套装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用菌套装机,一方面食用菌套装机需要人工套袋,撑袋采用转盘辅助撑开杆进行作业,容易出现故障,转盘工序繁琐,套袋耗时长,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很多地区由于环境气候影响,为了使菌棒水分不容易蒸发需要在菌袋内层套一层菌袋保水膜,现有的食用菌套袋机只能通过人工先套一层保水膜菌袋,再套一层菌袋,人工效率低,满足不了市场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研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棒套装装置,设计合理,运行稳定,适用香菇、木耳、灰树菇至少三种不同规格菌袋的套装,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工序简单,控制有序,全自动化有序完成开袋、撑袋、套袋、压袋,干净卫生,减少细菌感染,减少退回行程,耗时短,生产效率高。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棒套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配合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撑夹装置、出料筒、套筒装置,机架上设置有控制压紧吸气装置、撑夹装置、出料筒、套筒装置有序运行的控制装置,所述机架左中部设置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起始部前后两侧至少一侧设置有撑夹装置,撑夹装置右部配合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出料筒的同一轴心线的右侧设置有套筒装置。

进一步地,压紧吸气装置包括上压紧吸板、下压紧吸板,上压紧吸板、下压紧吸板上下平行,上压紧吸板、下压紧吸板相对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吸气孔,上压紧吸板、下压紧吸板分别与吸气装置连接,吸气孔与吸气装置连通,上压紧吸板、下压紧吸板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运动的气缸。

进一步地,撑夹装置包括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分别与滑台气缸的滑台一、滑台二固定连接,滑台气缸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左侧固定有前后导轨,前后导轨与前后滑块滑动连接,前后滑块设置在连接板一侧,连接板上部与伸缩板固定连接,伸缩板后侧设置有左右滑块,左右滑块与左右导轨滑动连接,左右导轨设置在机架上;活动夹板通过转动铰链与安装板转动连接,转动铰链与气缸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夹板包括夹板一、滑板一,所述夹板一与滑板一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板包括夹板二、滑板二,所述夹板二与滑板二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板为直角弯折板。

进一步地,出料筒内设置有蛟龙输送杆,出料筒与进料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套筒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下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滚道滚动连接,底板与侧板转动连接,侧板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侧板上设置有套筒滑块,套筒滑块与套筒导轨滑动连接,底座与滚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套筒包括左半套筒、右半套筒、底盘,左半套筒与右半套筒通过铰链连接,铰链上安装有打开气缸,底盘.位于套筒的底部,底盘与底板垂直固定连接,底盘中心设置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一端设置有调节底板。

进一步地,侧板垂直设置有轴,底板下固定有与轴配合的轴承座。

底座上设置有压紧柱,压紧柱下部连接有压紧气缸,压紧柱上部设置有压紧板,压紧板为弧形板。

进一步地,侧板与链传动中链条固定连接,链传动与步进电机连接,套筒导轨平行设置在链传动的上下位置;

滚道固定在机架上,滚道的尾部为直角弯折轨道,直角弯折轨道的直角处倒圆成顺滑的圆弧形。

出料筒前后两侧都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撑夹装置时,出料筒一侧开袋、撑袋、套袋动作结束,出料筒另一侧的压紧吸气装置、撑夹装置开始重复同样开袋、撑袋、套袋的动作,再菌袋外面再套一层菌袋。

两侧的菌袋可以一侧为保水膜菌袋,另一侧为一般菌袋;先套一层保水膜菌袋,再套一层一般菌袋,可以有效保持菌袋内培养料的水份。两侧也可以都为一般菌袋,两侧都为一般菌袋时可以轮流套袋,提高套袋效率。

套筒装置向出料筒靠近套入出料筒外,进一步压实菌袋周围与底部。

套筒的运行动作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链传动,链条运动带动侧板通过其上套筒滑块在套筒导轨上运动,侧板运动带动套筒通过滚轮在滚道上运行。

在套筒夹紧菌袋向右退回的时候,底座上的压紧柱、压紧板通过压紧气缸压紧菌袋,防止菌袋在套筒运行的过程中转动而使培养料漏出。

底盘位于套筒的底部,底盘与底板垂直固定连接,底盘中心设置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一端设置有调节底板,可通过滚珠丝杠调节调节底板在套筒内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长短的菌袋。

出料筒内设置有蛟龙输送杆,出料筒与进料部连接。出料筒可以根据香菇、木耳、灰树菇等不同要求更换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出料筒;上吸板、下吸板分别设置在其右侧的滑移气缸的滑移板上,上吸板、下吸板可根据香菇、木耳、灰树菇的不同要求调节上吸板,下吸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菌袋。本实用新型适用香菇、木耳、灰树菇至少三种不同规格的菌袋的套装,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套装装置中撑夹装置中活动夹板通过转动铰链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使得撑夹装置径向退回时不与出料筒发生干涉,而且撑夹装置不用沿着原套袋行程轴向退回,退回的行程大大缩短,节省时间,提高套袋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套装装置中前后两侧都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撑夹装置时,菌棒不仅可以套上内层的菌袋保水膜,而且迅速的可以在菌袋保水膜外层套上菌袋,保证了菌棒水分不易蒸发,而且菌棒不易发生破损,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也可两侧的菌袋轮流套装,提高套袋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套装装置中压紧吸气装置中上吸板和下吸板的设计使得菌袋能够很顺畅的打开袋口,为撑夹装置的撑袋做好准备。

4、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套装装置中套筒装置的设计使得菌袋有一个压紧的动作,装料更紧实,也会下一步扎袋工序做好准备,底座上的压紧柱、压紧板通过压紧气缸压紧菌袋,防止菌袋在套筒运行的过程中转动。

5、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套装装置适用香菇、木耳、灰树菇至少三种不同规格菌袋的套装,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6、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套装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稳定,控制有序,全自动化有序完成开袋、撑袋、套袋、压袋,干净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菌棒套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局部(撑夹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撑夹装置中的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合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撑夹装置中的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菌棒套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菌棒套装装置中套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菌棒套装装置中套筒底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菌棒套装装置中滚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压紧吸气装置;11、上吸板;12、下吸板;13、滑移板;2、撑夹装置;21、固定夹板;211、夹板一;212、滑板一;22、活动夹板;221、夹板二;222、滑板二;23、滑台气缸;24、安装板;25、前后导轨;26、前后滑块;27、连接板;28、伸缩板;29、左右滑块;30、左右导轨;3、出料筒;4、套筒装置;41、套筒;41.1、左半套筒;41.2、右半套筒;41.3、底盘;41.4、调节底板;42、底板;43、支撑板;44、滚轮;45、滚道;46、侧板;47、底座;48、套筒滑块;49、套筒导轨;410、轴;411、轴承座;412、压紧柱;413、压紧板;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这种菌棒套装装置,包括机架5,机架5内配合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1、撑夹装置2、出料筒3、套筒装置4,机架5上设置有控制压紧吸气装置1、撑夹装置2、出料筒3、套筒装置4有序运行的控制装置,机架5左中部设置有出料筒3,出料筒3的起始部前后两侧至少一侧设置有撑夹装置2,出料筒3的尾部前后两侧至少一侧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1,撑夹装置2右部配合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1,出料筒3的同一轴心线的右侧设置有套筒装置4。

压紧吸气装置1包括上压紧吸板11、下压紧吸板12,上压紧吸板11、下压紧吸板12上下平行,上压紧吸板11、下压紧吸板12相对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吸气孔,上压紧吸板11、下压紧吸板12分别与吸气装置连接,吸气孔与吸气装置连通,上压紧吸板11、下压紧吸板12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运动的气缸。

撑夹装置2包括固定夹板21、活动夹板22,固定夹板21、活动夹板22分别与滑台气缸23的滑台一、滑台二固定连接,滑台气缸23安装在安装板24上,安装板24左侧固定有前后导轨25,前后导轨25与前后滑块26滑动连接,前后滑块26设置在连接板27一侧,连接板27上部与伸缩板28固定连接,伸缩板28后侧设置有左右滑块29,左右滑块29与左右导轨210滑动连接,左右导轨210设置在机架5上;活动夹板22通过转动铰链与安装板24转动连接,转动铰链与气缸连接。

固定夹板21包括夹板一211、滑板一212,夹板一211与滑板一212垂直固定连接,活动夹板22包括夹板二221、滑板二222,夹板二221与滑板二222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板27为直角弯折板。

出料筒3内设置有蛟龙输送杆,出料筒3与进料部可拆卸连接。

套筒装置4包括套筒41,套筒41固定在底板42上,底板42下设置有支撑板43,支撑板43一侧设置有滚轮44,滚轮44与滚道45滚动连接,底板42与侧板46转动连接,侧板46垂直固定在底座47上,侧板46上设置有套筒滑块48,套筒滑块48与套筒导轨49滑动连接,底座47与滚道45滑动连接。

套筒41包括左半套筒41.1、右半套筒41.2、底盘41.3,左半套筒41.1与右半套筒41.2通过铰链连接,铰链上安装有打开气缸,底盘41.3位于套筒41.1的底部,底盘41.3与底板41.2垂直固定连接,底盘41.3中心设置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一端设置有调节底板41.4;

侧板46垂直设置有轴410,底板42下固定有与轴410配合的轴承座411;

底座47上设置有压紧柱412,压紧柱412下部连接有压紧气缸,压紧柱412上部设置有压紧板413,压紧板413为弧形板。

侧板46与链传动中链条固定连接,链传动与步进电机连接,套筒导轨49平行设置在链传动的上下位置;

滚道45固定在机架5上,滚道45的尾部为直角弯折轨道,直角弯折轨道的直角处倒圆成顺滑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菌棒套装装置在工作时,菌袋由压紧吸气装置1的上吸板11、下吸板12分别吸住菌袋的上、下面,菌袋的上下面被上吸板11、下吸板12分别往上、下吸,使得菌袋的袋口自然打开;撑夹装置2中固定夹板21和活动夹板22通过其左右伸缩机构带动左右滑块29在左右导轨30上向右滑动,滑动到菌袋袋口内,固定夹板21和活动夹板22通过滑台气缸23向两边张开,固定夹板21和活动夹板22通过前后滑块25在前后导轨26上滑动向靠近出料筒3的径向方向移动,直到把菌袋套入出料筒3;再通过左右滑块29在左右导轨30上向左滑动来实现菌袋的完全套入,活动夹板22通过转动铰链向远离固定夹板方向旋转90°使活动夹板22能够不与出料筒3干涉,径向退回到原位置,退回之后固定夹板21和活动夹板22通过滑台气缸23自动合拢。

出料筒3的端前后两侧都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1、撑夹装置2时,出料筒3一侧开袋、撑袋、套袋动作结束,出料筒3另一侧的压紧吸气装置1、撑夹装置2开始重复同样开袋、撑袋、套袋的动作,再菌袋外面再套一层菌袋。

两侧的菌袋可以一侧为保水膜菌袋,另一侧为一般菌袋;先套一层保水膜菌袋,再套一层一般菌袋,可以有效保持菌袋内培养料的水份。两侧也可以都为一般菌袋,两侧都为一般菌袋时可以轮流套袋,提高套袋效率。

套筒装置4向出料筒3靠近套入出料筒3外,进一步压实菌袋周围与底部。

套筒41的运行动作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链传动,链条运动带动侧板46通过其上套筒滑块48在套筒导轨49上运动,侧板46运动带动套筒41通过滚轮44在滚道45上运行。

在套筒41夹紧菌袋向右退回的时候,底座47上的压紧柱412、压紧板413通过压紧气缸压紧菌袋,防止菌袋在套筒41运行的过程中转动而使培养料漏出。

底盘41.3位于套筒41.1的底部,底盘41.3与底板41.2垂直固定连接,底盘41.3中心设置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一端设置有调节底板41.4,可通过滚珠丝杠调节调节底板41.4在套筒41内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长短的菌袋。

出料筒3内设置有蛟龙输送杆,出料筒3与进料部可拆卸连接。出料筒3可以根据香菇、木耳、灰树菇等不同要求更换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出料筒3;上吸板11、下吸板12分别设置在其右侧的滑移气缸的滑移板13上,上吸板11、下吸板12可根据香菇、木耳、灰树菇的不同要求调节上吸板11,下吸板12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菌袋。本实用新型适用香菇、木耳、灰树菇至少三种不同规格的菌袋的套装,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菌棒套装装置中撑夹装置2中活动夹板22通过转动铰链与安装板24转动连接,使得撑夹装置2径向退回时不与出料筒3发生干涉,而且撑夹装置2不用沿着原套袋行程轴向退回,退回的行程大大缩短,节省时间,提高套袋效率。

菌棒套装装置中前后两侧都设置有压紧吸气装置1、撑夹装置2时,菌棒不仅可以套上内层的菌袋保水膜,而且迅速的可以在菌袋保水膜外层套上菌袋,保证了菌棒水分不易蒸发,而且菌棒不易发生破损,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也可两侧的菌袋轮流套装,提高套袋效率。

菌棒套装装置中压紧吸气装置1中上吸板11和下吸板12的设计使得菌袋能够很顺畅的打开袋口,为撑夹装置2的撑袋做好准备。

菌棒套装装置中套筒装置4的设计使得菌袋有一个压紧的动作,装料更紧实,也会下一步扎袋工序做好准备,底座47上的压紧柱412、压紧板413通过压紧气缸压紧菌袋,防止菌袋在套筒41运行的过程中转动。

菌棒套装装置适用香菇、木耳、灰树菇至少三种不同规格菌袋的套装,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菌棒套装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稳定,控制有序,全自动化有序完成开袋、撑袋、套袋、压袋,干净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