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8723发布日期:2020-03-10 08:1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



背景技术:

设施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人为干预措施,减轻或避免恶劣对的自然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局部环境的人工调节,增加生产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设施内的局部环境调控水平越高,生产稳定性越强。在种植业领域,环境调控包括:保温、控温、光线、通风和湿度;在食用菌大棚种植领域,最主要的是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食用菌则停止生长或死亡,湿度过低,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现有的调控大棚室内温度的方法是在大棚内安装空调设施,在生产应用上存在设备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不适宜农户大规模使用,现有的调节湿度的方法是喷水,智能化程度低,长时间大量的喷水直接影响是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相应的病害,给农户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该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设施投资成本小,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增湿和降温效果显著,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降温设备成本高,不适宜农户大规模使用,增湿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容易引发相应病害的问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包括热交换容器、沉降除湿管道、出风管道、风机、给水管、排水管、压力罐、集水槽、电控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容器的底部设置连接管道,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沉降除湿管道的底部,所述的沉降除湿管道的顶部连接于出风管道,所述的出风管道上均匀设置出风口,所述的热交换容器的顶部安装风机,所述的热交换容器、连接管道内设置给水管,所述的给水管上均匀设置旋转喷头,所述的给水管的进水端连接于压力罐,所述的给水管连接于压力罐处分别设置过滤器、电磁阀,所述的给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排污阀,所述的连接管道内设置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上均匀设置排水孔,所述的排水管连接于集水槽,所述的电控装置包括微控制器、数据对比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的风机、电磁阀、数据对比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微控制器。

所述的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的数据对比模块内设置的对比温度值为25℃。

所述的数据对比模块设置的对比湿度值为85%。

所述的热交换容器的顶端为开放式设置。

所述的压力罐内为浅层地下水。

所述的连接管道10的底部设置支撑底座21。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一是,通过风机和颗粒状的千层底下水在热交换容器里对棚内空气进行加湿降温,具有高效加湿降温的效果。二是,装有的电控装置内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对比模块,加水管上装有电磁阀,单片机可以通过对比测量的数据,来自动控制风机和电磁阀的启停状态,进行降温加湿。具有自动化的效果。三是,加水管上装有过滤器和排污阀,通过过滤和定期排污,可以有效的防止喷头被泥沙堵塞,具有预防喷头堵塞的效果。四是,压力罐内使用的是浅层地下水,全年在16℃左右,具有降温效果稳定的效果。五是,连接管内安装的排水管连接集水槽,将多余的地下水存放在集水槽内,用于灌溉使用,具有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效果。六是,装有沉降除湿管道,通过水滴的自重效果在竖向沉降除湿管道内进行除湿,具有控制加湿力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交换容器2、沉降除湿管道3、出风管道4、风机5、给水管6、排水管7、压力罐8、集水槽9、电控装置10、连接管道11、出风口12、旋转喷头13、过滤器14、电磁阀15、排污阀16、排水孔17、微控制器18、数据对比模块19、温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21、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降温增湿装置,包括热交换容器1、沉降除湿管道2、出风管道3、风机4、给水管5、排水管6、压力罐7、集水槽8、电控装置9,所述的热交换容器1的底部设置连接管道10,所述的连接管道10的另一端连接于沉降除湿管道2的底部,所述的沉降除湿管道2的顶部连接于出风管道3,所述的出风管道3上均匀设置出风口11,所述的热交换容器1的顶部安装风机4,所述的热交换容器1、连接管道10内设置给水管5,所述的给水管5上均匀设置旋转喷头12,所述的给水管5的进水端连接于压力罐7,所述的给水管5连接于压力罐7处分别设置过滤器13、电磁阀14,所述的给水管5的出水端设置排污阀15,所述的连接管道10内设置排水管6,所述的排水管6上均匀设置排水孔16,所述的排水管6连接于集水槽8,所述的电控装置9包括微控制器17、数据对比模块18、温度传感器19、湿度传感器20,所述的风机4、电磁阀14、数据对比模块18、温度传感器19、湿度传感器20分别连接于微控制器17。

所述的微控制器17为单片机。

所述的数据对比模块18内设置的对比温度值为25℃。

所述的数据对比模块18设置的对比湿度值为85%。

所述的热交换容器1的顶端为开放式设置。

所述的压力罐7内为浅层地下水。

所述的连接管道10的底部设置支撑底座2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给水管连接压力罐,压力罐内装入浅层地下水,水温常年在16℃左右,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棚内温度≥25℃的时候,或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棚内湿度≤85%的时候,通过数据对比模块进行实时监测,满足任一条件,单片机控制风机工作,控制电磁阀打开,给水管内的水在压力罐和旋转喷头的共同作用下,喷出颗粒状水滴,风机将棚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容器和颗粒状水滴进行热交换,形成湿度较高的凉风,通过连接管道和沉降除湿管道进行除湿,避免空气湿度过大或风机吹出颗粒状水滴,凉风在出风管道上均匀分布的出风口吹出,对棚内进行降温加湿,连接管道内安装有排水管,连接着集水槽,将多余的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时使用,给水管上设置的过滤器和排污阀可以用于定期排放管道内的泥沙,防止旋转喷头堵塞,影响降温加湿效果。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设施投资成本小,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增湿和降温效果显著的优点,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降温设备成本高,不适宜农户大规模使用,增湿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容易引发相应病害的问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