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6584发布日期:2019-12-31 13:5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种植是农民的支柱性产业,政府一直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首要任务。

现有技术中的农业机械播种装置在播种时,大多都是先由开沟设备对地面进行开沟处理,由播种设备将种子播撒在需要播种的沟道内,然后再覆盖一层泥土,将种子掩埋,而且在播种之前大多需要对硬化的土壤进行翻松,然后才能进行播种,因此前后需多道工序,对应所需的机械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播种设备制造以及播种作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旨在简化播种作业工序,降低播种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其包括:破土播种装置、与所述破土播种装置相连的分种器、以及所述破土播种装置沿着播种路径前进的牵引装置,所述破土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横梁、固定于所述播种横梁上的多个悬挂组件、以及固定于每个所述悬挂组件底部的播种组件,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播种头、以及在播种路径上前置于所述播种头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所述播种头包括架体、以及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架体端头的挖头,所述悬挂组件包括与所述播种横梁相连的第一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架体之间的挂架,所述挖头包括两块播种板,所述播种板成v形底部拼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挖头迎土侧的每个所述播种板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切开土壤的刃边,所述挖头背土侧的每个所述播种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下种的出种口和用于下肥料的出肥料口,所述播种板内设有与所述出种口相通的下种通道以及与所述出肥料口相通的下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底部的吊杆、设于所述吊杆端头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指向播种路径的破碎轴、以及固定于所述破碎轴上的破碎聚拢桨片。

进一步地,所述分种器包括用于容置种子的种箱、将种子自所述种箱内阵列式取出的吸种辊、将种子自所述吸种辊表面均分剥离的种铲、与所述种铲相连的播种导轨、以及用于将所述吸种辊表面未被所述种铲剥离的残留种子进行清理的清除装置,所述播种导轨与所述下种通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出肥料口位于所述出种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挖头绕连接部位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固定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一连杆、可转动固定于所述架体上的连接板、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和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的第二连杆、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连杆相对所述架体转动的第二气缸,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与所述挖头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出种口为自所述播种板的侧面朝内向上倾斜的孔体。

进一步地,所述刃边为截面成斧刃状的弧线形刃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种通道和所述下料通道内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风管与变频风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吸种辊为横卧设置的负压式吸种辊,所述吸种辊包括圆柱形的以预定速度定轴转动的第一辊体外壳、设于所述第一辊体外壳内部的负压腔、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辊体外壳表面与所述负压腔相通的阵列式分布的吸种孔,所述第一辊体外壳的底部部分伸入所述种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清除装置包括光感识别单元、表面线速度与所述第一辊体外壳表面线速度相同的清种辊、以及控制所述清种辊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辊体外壳的伸缩臂,所述清种辊与所述第一辊体外壳之间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牵引装置带动分种器和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将种子均匀送至播种装置内,破土播种装置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预先将播种路径上的土壤翻松聚拢,再由挖头将种子和肥料直接播种至预定深度内,从而简化了播种作业的工序,降低了播种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破土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分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破土播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播种组件与播种横梁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播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挖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挖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播种板的侧剖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播种板的俯示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吸种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图6、图8-图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该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包括破土播种装置1、与破土播种装置1相连的分种器3、以及破土播种装置1沿着播种路径前进的牵引装置2,破土播种装置1包括播种横梁30、固定于播种横梁30上的多个悬挂组件40、以及固定于每个悬挂组件40底部的播种组件50,播种组件50包括播种头10、以及在播种路径上前置于播种头10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20,播种头10包括架体200、以及可转动的固定于架体200端头的挖头100,悬挂组件40包括与播种横梁30相连的第一气缸41、以及连接于第一气缸41与架体200之间的挂架42,如图8所示,挖头100包括两块播种板110,播种板110成v形拼接成一个整体,挖头100迎土侧的每个播种板110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切开土壤的刃边120,挖头100背土侧的每个播种板110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下种的出种口112和用于下肥料的出肥料口111,播种板110内设有与出种口112相通的下种通道114以及与出肥料口111相通的下料通道113。

具体地,牵引装置2带动破土播种装置1和分种器3前进,分种器3内的种子通过下种管道进入破土播种装置1内,破土播种装置1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20预先将播种路径上的土壤翻松聚拢,再由挖头100将种子和肥料直接播种至预定深度,从而简化了播种作业的工序,降低了播种成本。在播种时,播种头的挖头100切入土壤内,通过播种机械的前进带动挖头100切割土壤,即迎土侧每个播种板110的刃边120切割土壤,播种板110的出种口112一直掩埋在土壤内,使得挖头100切割土壤的同时可以将种子播撒在土壤内部,v形结构的张开角度可根据需要的种子播种行距来确定。在具体实现中,可预先将挖头100的入土深度调节好,后续播种过程中种子的掩埋深度则会保持一致。悬挂组件40实现了每个播种组件50作业深度的调节,从而可根据需要调节播种深度。

参见图5,在一实施例中,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20包括固定于架体200底部的吊杆21、设于吊杆21端头的电机22、与电机22输出轴相连指向播种路径的破碎轴23、以及固定于破碎轴23上的破碎聚拢桨片24。

具体地,电机22带动破碎轴23转动,进而带动破碎聚拢桨片24搅动硬质土壤,将土壤翻松聚拢,本实施例中将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20设置在架体200上,前置于挖头100,在启动后跟随牵引装置翻松播种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分种器3包括用于容置种子的种箱31、将种子自种箱31内阵列式取出的吸种辊32、将种子自吸种辊32表面均份剥离的种铲33、与种铲33相连的播种导轨34、以及用于将吸种辊32表面未被种铲33剥离的残留种子进行清理的清除装置35,播种导轨34与下种通道114相连。

具体地,预先将待播种的种子装入种箱31内,通过吸种辊32将种子从种箱31内阵列式的取出,种子在吸种辊32上阵列式排布后由种铲33均份剥离,再通过与种铲33相连的播种导轨34将均等分配的种子播种到每个播种行内,实现无差异化均匀多行分种播种,提高了生成效率,极大降低了漏播缺苗的几率。同时设置清除装置35,对未被种铲剥离的残留种子进行清理,确保吸种辊可以正常循环的取出种子,避免因种子卡孔造成后续分种的不均匀,进而提高了分种器分种播种的稳定性。

参见图9,在一实施例中,出肥料口111位于出种口112的下方。

参见图5,在一实施例中,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还包括用于实现挖头100绕连接部位转动的转动组件300,转动组件300包括可转动固定于架体200上的第一连杆310、可转动固定于架体200上的连接板320、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310的自由端和连接板320的自由端的第二连杆330、以及带动第一连杆310相对架体200转动的第二气缸340,连接板320的侧面与挖头100固定相连。

具体地,转动组件300设计为由第一连杆310、连接板320、第二连杆330、以及第二气缸340组成,通过第二气缸340输出轴的伸缩带动第一连杆310摆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330相对架体200转动,带动挖头100跟随转动,实现挖头100播种和收缩动作。

参见图7,特别地,关于实现播种组件50上下运动满足上下调节的目的,也可例如将播种组件50设计为绕固定位置铰接转动的结构,播种组件50的架体200通过连接轴500铰接于破土播种装置的固定架600上,在具体实现中,可例如图,7中所示的实现方式,图7中连接轴500为主动轴,连接轴500与架体200固定,从而带动架体200转动,实现播种组件50上下运动。

参见图10,在一实施例中,出种口112为自播种板的侧面朝内向上倾斜的孔体。

具体地,将出种口112设计为自播种板的侧面朝内向上倾斜的孔体,可有效避免土壤进入出种口112内,确保出种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挖头上的出种口112的水平高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播种板110之间沿着竖直面两两对称。

参见图9和图11,在一实施例中,刃边120为截面成斧刃状的弧线形刃口。

具体地,将刃边120设计为斧刃状的弧线形刃口,可在带动播种机切割土壤时更加省力。

在一实施例中,下种通道114内设有出风口(图中未示出),出风口通过风管与高压风机相连。

具体地,通过出风口发出的气流将种子吹离出种口112,可避免有种子卡在下种通道114内堵住通道,同时也可避免土壤堵住出种口112。

参见图4和图12,在一实施例中,吸种辊32为横卧设置的负压式吸种辊,吸种辊32包括圆柱形的以预定速度定轴转动的第一辊体外壳321、设于第一辊体外壳321内部的负压腔322、以及开设于第一辊体外壳321表面与负压腔322相通的阵列式分布的吸种孔323,第一辊体外壳321的底部部分伸入种箱31内。

具体地,通过负压腔322提供的吸力,将种子吸附在吸种孔323上,种子由第一辊体外壳321自身的转动带出种箱31。在具体实现中,第一辊体外壳321可设置为可自由拆卸结构,例如设置多个具有不同吸种孔规格的第一辊体外壳,通过多种不同吸种孔规格的第一辊体外壳之间的替换来实现不同大小种子的分种。

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清除装置35包括光感识别单元(图中未示出)、表面线速度与第一辊体外壳321表面线速度相同的清种辊351、以及控制清种辊351靠近或远离第一辊体外壳321的伸缩臂352,清种辊351与第一辊体外壳321之间平行设置,清种辊351包括第二辊体外壳3512以及设于第二辊体外壳3512表面的多个顶针3511,顶针3511的尺寸与吸种孔323的尺寸相适应,顶针3511之间在第二辊体外壳3512上间隔的表面距离与吸种孔323之间在第一辊体外壳321上间隔的表面距离相等。

具体地,可添加光感识别单元对被种铲剥离后至回转至种箱31内的第一辊体外壳321表面的吸种孔323进行监测,判断吸种孔323内的种子是否被剥离完全,即判断是否有吸种孔323仍然处于封堵状态,若出现有吸种孔323被封堵,则发送控制命令,通过伸缩臂352控制清种辊351靠近第一辊体外壳321,通过清种辊351清理清理残留种子的吸种孔323,确保后续取种的正常进行,清理完成后再由伸缩臂352控制清种辊351远离第一辊体外壳321,避免长期接触造成设备磨损。可例如在清种辊351上设置与吸种孔323位置相对应的顶针3511,通过清种辊351靠近使顶针3511插入吸种孔323内顶出残留种子,因第二辊体外壳3512表面线速度与第一辊体外壳表面线速度相同,故接触的时候顶针与吸种孔之间如同啮合一般,不会对设备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