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0206发布日期:2020-01-24 10:4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菊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

现有种植菊芋一般为手工种植,但是手工种植效率慢,同时种植需要频繁的弯腰,种植人员比较辛苦,也可通过播种车进行种植,可有效提升效率,但是播种车体积较大,维修和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小规模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种植菊芋一般为手工种植,但是手工种植效率慢,同时种植需要频繁的弯腰,种植人员比较辛苦,也可通过播种车进行种植,可有效提升效率,但是播种车体积较大,维修和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小规模种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左腔室、中腔室和右腔室,所述中腔室的一侧开设有拉杆腔室,所述拉杆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拉杆,且两个所述第一拉杆与壳体顶端的弹簧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腔室内壁的两侧和右腔室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脚,所述底脚的内部开设有与中腔室相通的下料内腔,所述下料内腔内壁的两侧均铰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与套筒内部开设有的滑腔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腔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顶端与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筒,两个所述顶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且两个所述连接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弹簧板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一侧与壳体外侧的第二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左腔室的底部和右腔室的底部均开设有与中腔室相通的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的边侧刻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脚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侧板,两个所述固定侧板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腔室的内径大于右腔室的内径,所述左腔室的内径和右腔室的内径均小于中腔室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该装置可有效提升菊芋的种植效率,同时相比传统的播种机更加便携,使用方便,可调节菊芋播种深度,自由选择播种菊芋的块茎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顶杆;3、把手筒;4、支板;5、连接弹簧;6、弹簧板;7、顶板;8、支撑腿;9、套筒;10、回复弹簧;11、底板;12、底脚;13、滑板;14、固定侧板;15、第一拉杆;16、挡板;17、下料内腔;18、连接杆;19、第二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左腔室、中腔室和右腔室,中腔室的一侧开设有拉杆腔室,拉杆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拉杆15,且两个第一拉杆15与壳体1顶端的弹簧板6固定连接,左腔室内壁的两侧和右腔室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滑槽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板13的两侧滑动连接,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脚12,底脚12的内部开设有与中腔室相通的下料内腔17,下料内腔17内壁的两侧均铰链有挡板16,两个挡板1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且两个连接杆1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拉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壳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7,顶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支撑腿8的底部与套筒9内部开设有的滑腔滑动连接,且滑腔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复弹簧10,回复弹簧10顶端与支撑腿8的底端固定连接,套筒9的底端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底板11,壳体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杆2,两个顶杆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筒3,两个顶杆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4,两个支板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5,且两个连接弹簧5的底端分别与弹簧板6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滑板13的一侧与壳体1外侧的第二拉杆19固定连接,左腔室的底部和右腔室的底部均开设有与中腔室相通的开孔,拉动第二拉杆19,可带动滑板13滑动。

优选的,支撑腿8的边侧刻有刻度线,参考刻度线控制播种的深度。

优选的,底脚1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侧板14,两个固定侧板14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固定侧板14用于对底脚12进行固定。

优选的,左腔室的内径大于右腔室的内径,左腔室的内径和右腔室的内径均小于中腔室的内径,可在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内部放置不同块茎大小的菊芋。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向左腔室的内部和右腔室的内部放置不同块茎大小的菊芋,利用壳体1底部的尖型底脚12将底脚12插入土中,而底板11位于地面接触,并通过支撑腿8压缩回复弹簧10,观察刻度线,控制播种的深度,拉动一侧的第二拉杆19,带动一侧的滑板13堵住开孔,同时拉动另一侧的第二拉杆19,打开另一侧的开孔,从而选择播种不同块茎大小的菊芋,右腔室或者左腔室内部的菊芋将落入中腔室内部,通过中腔室进入到下料内腔17内部,并被挡板16挡住,按动弹簧板6,弹簧板6带动第一拉杆15下移,通过第一拉杆15带动内部的挡板16向两侧打开,从而菊芋块茎落入土中,松开弹簧板6,在连接弹簧5下再次拉动弹簧板6上移,从而挡板16复位,松开壳体1,壳体1在回复弹簧10的弹力下,从土中伸出,而两侧的土在底脚12伸出的过程中快速回填至坑中,同时当土质较硬,按压壳体1进入泥土中较困难时,可在壳体1的另一侧安装电动液压泵,带动壳体1下移,从而方便播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