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宠物玩具球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8785发布日期:2020-04-24 20:5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宠物玩具球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宠物球发射装置,具体为一种宠物玩具球发射器,属于宠物玩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对宠物,特别是狗设立有多种训练科目及相应的训练设备,其中训练科目之一是宠物捕捉运动物体的能力。原始方法是用手抛掷物体,如抛掷飞碟让狗捕捉,以提高狗的奔跑能力和灵活性。这种该当需要用手直接接触抛掷物,抛掷物由于被宠物叼衔、与泥土接触而极不卫生,危害人体健康。

已有的一种抛掷设备是弹弓,其可将网球大小的球体弹射出去,由宠物快速追赶取回。这种设备存有如下缺陷,一是使用者每次必须弯腰拾球,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极不方便,而且仍然易用手触及宠物反复叼衔的球体,存在隐患;二是橡筋易老化,或无意中橡筋被宠物咬伤,使用中突然断裂伤及使用者;三是这种弹弓具有体积较大的弓架,不便携带;四是如果使用者选用石块等硬物弹射时,极有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

中国专利cn1586180a公开了宠物球弹射器,包括一个握持部;其特征在于:一个搁置球体并能将球体在弹射时释放出去的持球部;握持部与持球部之间的弹性杆。但这种弹射器存在着用力不易控制,不能准确落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宠物玩具球发射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宠物玩具球发射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的支架垂直固定于底座上,在底座和支架之间固定一个开口斜向左上方的弧形管状球道;所述的支架上通过水平方向的不同转轴分别安装有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所述的第二运动框的转轴位于第一运动框的上方或前方;所述的管状球道上设置有第二运动框绕轴运动路径上切割的通孔槽;第二运动框的其中一竖臂贯穿通孔槽并沿通孔槽转动;所述的第一运动框设置于第二运动框的外侧,并且当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与底座平面夹角最大时,第二运动框的横臂外侧与第一运动框的横臂内侧平齐;所述的第二运动框的横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止挡凸件;第一运动框上与弹性止挡凸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之匹配楔形口,所述的楔形口的斜面朝上;当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与底座平面夹角最小时,弹性止挡凸件的恰与楔形口平齐;所述的第一运动杆和第二运动杆分别通过若干拉簧与支架连接。

所述的弧形球道的末端设置有漏斗形进球口。

所述的第一运动框的横臂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脚踏板。可以让使用者在不弯腰的情况下,用脚踩发射玩具球。

所述的底座、支架和管状球道外侧设置有外壳,外壳上与脚踏板相对应的运动轨迹上开槽。

所述的外壳顶部设置有提手,以便于携带。

所述的第一运动框上拉簧的拉力小于第二运动框上拉簧的拉力。这是因为第一运动框上的拉簧仅用于使第一运动框恢复到最高位置;而第二运动框需要提供玩具球初速度。

所述的楔形口的斜面长度不小于弹性止挡凸件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运动框可设置为杆形。

上述宠物玩具球发射器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发射器放置于平地上,使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处于最高位置,并且第二运动框在第一运动框的下侧;

2)将玩具球放入管状球道;

3)用力使第一运动框绕轴正向转动并向底座靠近,同时带动第二运动框绕轴正向转动并向底座靠近;

4)至靠近底座时,第二运动框突然自第一运动框内侧释放,在拉簧的作用下快速反向转动,同时带动管状球道里的玩具球;

5)玩具球离开管状球道,并在空中做抛物运动;

6)松开第一运动框,第一运动框在拉簧的作用下反向转动至最高点,此时,稍加外力向上提第一运动框,在弹性止挡凸件和楔形斜面的共同作用下,第一运动框回到第二运动框的上方;周而复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的转轴偏心的设计,可以使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在共同运动的既定位置相互分离,同时第二运动框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并将玩具球抛出。这种结构精巧,使用极其方便,可靠;

2、通过脚踏板的配合使用,可以让使用者避免弯腰,站立即可发射玩具球,与宠物嬉戏。

3、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射器发射的玩具球落点准确,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位于最上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位于最下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运动过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管状球道;4、第一运动框;5、第二运动框;6、通孔槽;7、拉簧;8、弹性止挡凸件;9、楔形口;10、进球口;11、外壳;12、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宠物玩具球发射器,包括底座1和支架2;所述的支架2垂直固定于底座1上,在底座1和支架2之间固定一个开口斜向左上方的弧形管状球道3;所述的支架2上通过水平方向的不同转轴分别安装有第一运动框4和第二运动框5;所述的第二运动框5的转轴位于第一运动框4的上方或前方;所述的管状球道3上设置有第二运动框5绕轴运动路径上切割的通孔槽6;第二运动框5的其中一竖臂贯穿通孔槽6并沿通孔槽6转动;所述的第一运动框4设置于第二运动框5的外侧,并且当第一运动框4和第二运动框5与底座1平面夹角最大时,第二运动框5的横臂外侧与第一运动框4的横臂内侧平齐;所述的第二运动框5的横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止挡凸件8;第一运动框4上与弹性止挡凸件8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之匹配楔形口9,所述的楔形口9的斜面朝上;当第一运动框4和第二运动框5与底座1平面夹角最小时,弹性止挡凸件8的恰与楔形口9平齐;所述的第一运动杆4和第二运动杆5分别通过若干拉簧7与支架2连接。

所述的弧形球道3的末端设置有漏斗形进球口10。

所述的第一运动框4的横臂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脚踏板12。可以让使用者在不弯腰的情况下,用脚踩发射玩具球。

所述的底座1、支架2和管状球道3外侧设置有外壳11,外壳11上与脚踏板12相对应的运动轨迹上开槽。

所述的外壳顶部设置有提手,以便于携带。

所述的第一运动框4上拉簧的拉力小于第二运动框5上拉簧的拉力。这是因为第一运动框4上的拉簧仅用于使第一运动框4恢复到最高位置;而第二运动框5需要提供玩具球初速度。

所述的楔形口9的斜面长度不小于弹性止挡凸件8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运动框5可设置为杆形。

使用时,将发射器放置于平地上,使第一运动框和第二运动框处于最高位置,并且第二运动框在第一运动框的下侧;将玩具球放入管状球道;用力使第一运动框绕轴正向转动并向底座靠近,同时带动第二运动框绕轴正向转动并向底座靠近;至靠近底座时,第二运动框突然自第一运动框内侧释放,在拉簧的作用下快速反向转动,同时带动管状球道里的玩具球;玩具球离开管状球道,并在空中做抛物运动;松开第一运动框,第一运动框在拉簧的作用下反向转动至最高点,此时,稍加外力向上提第一运动框,在弹性止挡凸件和楔形斜面的共同作用下,第一运动框回到第二运动框的上方;周而复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