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9737发布日期:2019-12-24 20:02阅读:1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栽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苗器。



背景技术:

在园林绿化中,需要将多种培育好的幼苗移植到所需栽植的位置,或者有些栽植的幼苗因环境等因素未成活,需要重新补苗。为了避免挖苗时对苗木根部造成破坏,降低补苗时的劳动强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728454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移苗器,可以将幼苗连同其周围的土壤一起挖出,不会对幼苗的根部造成破坏。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移苗器,仅能挖取高度较小的幼苗,对于株高较高的幼苗则因把手横管和支撑板的阻挡而对幼苗造成损坏,影响移栽成活率,使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苗器,可以移栽不同株高的幼苗,适用性强,并且不会对幼苗造成损坏,可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苗器,包括筒体、手持组件和推土组件,所述手持组件固定设置在筒体上端,所述手持组件包括两个垂直筒体顶面设置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顶端的手持把手,两个所述手持把手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上下贯通,所述筒体的一侧开设有供苗木穿过的开口;所述推土组件包括可套设在筒体内的推土件、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杆上的推杆和设置在推杆顶端的推土把手,两个所述推土把手分别位于两个手持把手的下方,两组推杆之间上下贯通,所述推土件上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与开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移苗时,将开口和豁口对准苗木,将筒体放置在苗木周围的土壤上,保证苗木被套在筒体内后手握手持把手用力向下压筒体,筒体将苗木连同其周围的土壤整体挖出。在所需移植苗木的位置预先用本移苗器挖洞,然后将移植的苗木及土壤整体推出筒体内后填在预挖的洞内,完成移苗。由于两个连接杆、两个手持把手、两个推杆以及两个推土把手之间均上下贯通,无连接阻挡,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各种株高的苗木移栽,适用性强;在移苗、挖苗过程中不会对幼苗造成损坏,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包括上竖杆和下竖杆,所述上竖杆的顶端与推土把手连接、底端与下竖杆的顶端连接,所述下竖杆的底端与推土件连接;两个所述上竖杆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下竖杆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推土把手靠近连接杆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上套环,所述上套环套设在连接杆上且可沿连接杆上下滑动,所述上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上套环上;所述上竖杆的底端一体设置有下套环,所述下套环套设在连接杆上且可沿连接杆上下滑动,所述下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套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土过程中,手握推土把手向下压,上竖杆下压,带着下竖杆下压,下竖杆带着推土件一起下压,从而将筒体内的土顺利推出,操作简单。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为筒形结构且轴向与连接杆平行,所述保护网的一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网口,所述网口与开口上下贯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幼苗本身枝干比较幼嫩纤细,保护网可以在挖苗和载苗过程中对苗木枝干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苗木移栽过程中苗木被折断或损坏,进一步提高移栽成活率。

作为优选,所述网口宽于所述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苗木根部细,上面有枝叶会比较蓬松,因此网口宽于开口可以避免上方的枝叶因保护网的过度限制而被损坏,进一步提高移栽成活率。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网的顶端位于上套环最大行程处的下方,所述保护网的底端位于下套环最大行程处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保护网不会妨碍到挖土和推土的正常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推土件为金属圆片,所述豁口为u形结构且位于开口的上方,所述推土件上一体设置有两个脚踏环,两个脚踏环分别位于豁口的两侧且从开口伸出筒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圆片的推土件,相比于推土环,可以增大推土面积,对于较为干燥疏松的土壤也可整体顺利推下。脚踏环的设置,则可以在推土过程中配合推土把手一起用力,提高推土效率,从而提高移苗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手持把手与其下方的推土把手之间连接有压簧,所述推土件位于筒体顶端时,所述压簧处于自然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簧的设置,可以在人向下推土完成后使推土组件自动复位,使推土件自动上提至筒体顶端,便于下次挖苗或挖土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开口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踏板的设置,可以在筒体压入土壤时提供脚踏着力点,配合手持把手,可以使挖苗时更加省力省时,提高移植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底端一体设置有锯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的设置,更利于挖苗时筒体下压钻入土内,省力省时,提高移植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改进了手持组件和推土组件的结构,使两者均不会阻挡苗木,从而在挖苗和移苗过程中不会对苗木造成破坏,提高了移苗成活率;

(2)保护网的设置,对挖苗和移苗过程中的苗木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移苗成活率;

(3)压簧的设置,便于推土完成后推土组件自动复位,便于推土件自动上提,提高连续挖苗、移苗过程中的连续性,从而提高移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筒体;11、开口;12、脚踏板;13、锯齿;21、连接杆;22、手持把手;3、保护网;31、网口;41、上竖杆;42、下竖杆;5、推土把手;6、推土件;61、豁口;7、脚踏环;8、压簧;91、上套环;92、下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苗器,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手持组件和推土组件,筒体1上下贯通,并且底端一体设置有利于钻土的锯齿13;筒体1的一侧开设有供苗木穿过的开口11,筒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脚踏板12,脚踏板12与开口11以筒体1中心轴为对称轴分布在筒体1的两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手持组件固定设置在筒体1的上端,包括两个垂直筒体1顶面设置的连接杆21和设置在连接杆21顶端的手持把手22,两个手持把手22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杆21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连接杆21之间上下贯通,不会对幼苗造成阻碍。为了对幼苗在挖苗和移苗过程中进行保护,两个连接杆21之间设置有保护网3,保护网3为筒形结构且轴向与连接杆21平行。保护网3的一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网口31,网口31宽于开口11并且与开口11上下贯通,使挖苗时苗木的根部、颈部和枝干均可被套在手持组件内。

如图1所示,推土组件包括可套设在筒体1内的推土件6、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杆21上的推杆和设置在推杆顶端的推土把手5,推土件6为金属圆片,两个推土把手5分别位于两个手持把手22的下方,两组推杆之间上下贯通而不会对苗木产生阻碍。推土件6上开设有供苗木根茎部通过的u形结构的豁口61,豁口61位于开口11的上方并与开口11连通,从而可以使苗木根和茎都可被套入。为了使推土时可以手脚同时用力,在推土件6上一体设置有两个脚踏环7,两个脚踏环7分别位于豁口61的两侧且从开口11伸出筒体1。为了在推土结束后,推土组件可以自动复位,手持把手22与其下方的推土把手5之间连接有压簧8,推土件6位于筒体1的顶端时,压簧8处于自然未伸长的状态。

如图1所示,推杆包括上竖杆41和下竖杆42,推土把手5靠近连接杆2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上套环91,上套环91套设在连接杆21上且可沿连接杆21上下滑动,上竖杆4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上套环91上。上竖杆41的底端一体设置有下套环92,下套环92套设在连接杆21上且可沿连接杆21上下滑动,下竖杆4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套环92上,下竖杆42的底端与推土件6固定连接。通过上套环91和下套环92,使两个上竖杆4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杆21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下竖杆4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杆21相互靠近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具体如下:

需要挖苗时,将开口11和豁口61均对准苗木,使苗木居于筒体1的中部位置,然后手握手持把手22,脚踩脚踏板12向土壤内压入筒体1,待筒体1全部压入土壤后,转动筒体1,保证土壤被完全松动;然后手握手持把手22和推土把手5并保持两者相对静止,向上提筒体1,使其带着土壤和苗木整体挖出;移动至待补苗或待载苗的位置后,向预挖的洞内放入挖出的苗木,具体为:脚踩脚踏环7,手握推土把手5向下压推土件6,使推土件6压着筒体1内的土壤向下脱离筒体1并落入洞内,推土件6在压簧8的作用下上提复位,完成单次移苗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